六年级数学的解决问题

作者&投稿:钊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假设:每种昆虫都砍掉6条腿,那么就会剩下蜘蛛的2条腿了。
共砍掉:21x6=126条腿,还剩下:140-126=14条腿,每只蜘蛛剩下2条腿,那么有蜘蛛:14/2=7只,
蜻蜓和蝉一共有21-7=14只,继续砍掉每只蜻蜓和蝉的1对翅膀,就会剩下蜻蜓的1对翅膀,砍掉:14x1=14对翅膀,还剩下:24-14=10对翅膀,每只蜻蜓剩下1对翅膀,那么蜻蜓有10/1=10只
蝉有:21-7-10=4只。

2,买语文练习本30本、数学练习本24本,共花费83.40元,每本语文练习本比数学练习本贵0.44元。每本语文练习本与每本数学练习本的价格各是多少?

每本语文练习本比数学练习本贵0.44元。

30本语文练习本比30本数学练习本贵0.44x30=13.2元。
24+30=54本数学练习本的价钱:83.4-13.2=70.2元
1本数学练习本的价钱:70.2/54=1.3元
1本语文练习本的价钱:1.3+0.44=1.74元

设蜘蛛为x只,蜻蜓为y只,蝉为z只
x+y+z=21
8x+6y+6z=140
2y+z=24
设语文本x元,则数学本为x-0.44
30x+24(x-0.44)=83.4
x=1.74

1 设;蜘蛛x 蜻蜓y 蝉z
x+y+z=21
8x+6y+6z=140
2y+z=24
组个方程组解出来 就行了
2 设;语文本x 数学本y
x-y=0.44
30x+24y=83.40
组个方程组解出来

答案我就不说了 还是自己做比较好 方法就是这个样子了 不知道现在的6年级数学学没学方程组

第二题:
解:设数学练习本X元,语文练习本(X+0.44)元。
则:24X+30(X+0.44)=83.4
24X+30X+ 13.2 =83.4
54X =83.4-13.2
54X =70.2
X =1.3
语:1.3+0.44=1.74(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答案~

1,2题目有缺少
3.(37.9-3.8*5)/0.9=21
4.设这个数为x 3x-12.12除以2=10.44
3x-6.06=10.44
3x=16.5
x=5.5
5.(4.6-1.2*1.5)/3.5=0.8
6.设乙数为x
3.5x+x=5.4
4.5x=5.4
x=1.2 甲数=1.2*3.5=4.2
(2)
题目有缺少
2800*(1-0.85)=420(元)
500/(1+9)=50 蜂蜜:1*50=50 水:9*50=450
缺少税率
一周:70*3.14=219.8(cm) 一分钟200周:219.8*200=43960(cm)=439.6m 10分钟:439.6*10=4396(m)
解:设做对x道
5x-2(20-x)=86
5x-40+2x=86
7x=126
x=18
5*85+(5-1.5)*80=705(m)
解:设乒乓球x
4x*2+8x=360
9.篮球x 足球(x-10)
10x+5(x-10)=700
10.水瓶x,茶杯(6+x)
25x+6(6+x)=160
11.轿车x,摩托车(24-x)
4x+2(24-x)=86



由于时间关系,8-11的方程我只列不解了,其实这些方程应用题都是一个性质的,快要期末考,最基本的方程一定要掌握哦~祝在几天后的期末考,考出好成绩!

1、以不变应万变
阳光印刷厂有150名职工,其中男职工占2/5,后来又进来一批男职工,现在男、女职工人数的比是3:2。后来又进来多少名男职工?
提示:在这一题中,关键是抓住女职工的人数不变,“以静制动”,也就是说女职工从职工总数(150人)的3/5转变成变化后的职工总数的2/5,职工总数的变化原因就是因为又进来了一批男职工,也就先求变化后的单位一。

2、转化单位一
兄弟三人合买一幢别墅,老大出50万元,老二出资额是另外两弟兄总额的1/2,老三出资是另外两兄弟总额的1/3.这幢别墅售价多少万元?
提示:此题老二出资额是另外两弟兄总额的1/2 ,老二出资额是三弟兄总额的1/3;同理,老三出资是三弟兄总额的1/4,三弟兄总额就是50÷(1-1/3-1/4)=120万元。

3、找对应分率
一根绳子用去1/3后,又接上了16米,结果超过了原来的1/5,原来绳子有多长?
提示:可以画线段图,明白接上的16米不仅填补了“用去的1/3”,还“超过了原来的1/5”,也就是16米的对应分率是(1/3+1/5)

4、理解重点句
甲乙两人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0千米,乙每小时行40千米,若干小时后,他们在距离中点30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提示:此题的“相遇”非“常规相遇”,理解他们在距离中点30米处相遇就是要弄明白甲比乙多走了60千米,而他们的速度差是10千米,相遇时间则是30×2÷(50-40)=6(小时),两地距离也就迎刃而解了。

5、活用假设策略
从甲地去乙地,先上坡后下坡,共用5小时,甲乙间相距150千米,上坡速度每小时15千米,下坡速度每小时40千米,问上坡有多少千米?
提示:行程问题的题目对学生来说不容易想到“鸡兔同笼”,因此关键是引导学生找等量关系,活用假设策略:假设全当上坡算,则(150-5×15)÷(40-15)=3(小时)就能算出下坡时间。当然找准了等量关系,用方程思考也容易解决。

6、巧用枚举法
蓝天木器厂有56个工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天能加工10张课桌或15张方凳。为了供应市场,必须1张课桌与2张方凳配成一套发货。怎样安排加工课桌和方凳的人数,才不会造成浪费,又能尽量满足供货?(《补充习题》72页第4题)
提示:
人数 做桌子的张数 做椅子的张数
1 10 15
2 20 30
4 40 60

要合理安排加工课桌和方凳的人数,用比的知识解决学生不易理解,巧用枚举法易帮助学生建立人员分工的表像:3人做桌子、4人做椅子一组,56÷(3+4)=8(组)做桌子人数:3×8=24(人)做椅子人数:4×8=32(人)。当然用方程解答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应用题:如何解决这些具体问题?
答:热身挑战:数学小魔术</ 1. 探索加法的秘密:</ 如果1+5等于12,3+8等于19,那么5+1的答案是什么?观察规律,计算一下:(1) 班级人数问题:48人分成6组,每组人数是多少?48 ÷ 6 = ?</ 2. 毽子高手的比拼:</ 小红、小英、小方踢毽子,小红18个对小方6个,小红的次数是小方的多少倍?

简短数学解决问题五年级的
答:1、3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中间的数是X,你能列方程求X的值吗?其余两个数分别是几? 添香防辐射 2、一种饮料有两种包装规格,大瓶容量1.5升,是小瓶容量的3倍,小瓶单价是1.8元,比大瓶便宜3.2元,小瓶容量是多少升?大瓶单价多少元?3、王老师把25本作文和39本数学分别平均分给第一组...

6年级数学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题过程 !! 速度 最好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答:(1)由1个大人吃2个,两个小孩合吃1个,三人正好吃3个,所以有99÷(2+1)=33(大人)33×2=66(小孩)。方法二:一个大人吃2个,四个小孩也吃2个,所以一个大人相当4个小孩,假设99人全是大人,要吃99×2=198(个)差198-99=99(个)将一个大人换4个小孩,要换99÷(4-1)=33(...

有什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解决问题
答:1.学校一共展示了336件昆虫标本上,每块展板放48件,可以放满几块展板?还剩下几件?2.有500吨货物,每节车厢限装货60吨,共需要几节车厢?3.红星鸡场星期一收的鸡蛋,18千克装一箱,装了8箱后还剩16千克,星期一共收鸡蛋多少千克?4.四年级28个同学要制作160个小灯笼庆祝国庆,做了一段时间后...

小学数学:怎样解决问题?有什么技巧?
答: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通过实物演示不仅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二年级数学教材...

解决问题数学小知识
答:1.6个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也就是像数学日记那样的,谁 例1、红花衬衫厂要制做一批衬衫,原计划每天生产400件,60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每天生产件数的1.5倍.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分析与解 要求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必须知道这批衬衫的总数和实际每天生...

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0道左右越多越好
答: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0道左右越多越好 结尾附答案... 结尾附答案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新野旁观者 2018-06-07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新野旁观者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106265 获赞数:785708 从事教育行业30年资深教师。 向TA提问 私信TA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答:检查在列式中有没有写错加减乘除,检查式子中有没有看错数据,写错数据,检查有没有计算错误,比如低年级的满十就进一,不够减就退一,乘法口诀有没有出错,高年级的小数点有没有点错,或者分数的约分是否约完整等等。总的来说,正因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

4-3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一年级上册
答:4-3可以解决分享和均分、简单的数量关系、简单的数学问题等问题。1、分享和均分:如果有4个小朋友,但是其中3个小朋友想要分享3个苹果,那么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多少个苹果?答案是1个。因为总共有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得到一个苹果,所以剩下的苹果数量是4-3=1。2、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果有4个气球...

一年级下册数学如何教学解决问题的困惑
答:一、教师应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一年级学生好动厌静,缺乏长久地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体察生活,用数学的语言描述问题,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例如看图题,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图意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教师动手演示或电脑的动态演示等方式还原问题产生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