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写的诗 诗人杜牧写了哪些诗?

作者&投稿:壤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杜牧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文学成就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编辑本段]杜牧诗集
汴河阻冻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
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赠别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编辑本段]杜牧在湖州的浪漫史
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时,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诗名,盛情款待。他把本州所有名妓唤来,供杜挑选。可杜牧看了又看,有些遗憾地说:“美是很美啊!但还不够尽善尽美。”又说:“我希望能在江边举行一次竞渡的娱乐活动,让全湖州的人都来观看。到时候我就在人群中慢慢地走着,细细地寻找,希望或许能找到我看中的人。” 湖州刺史按照杜牧的意愿,举行了这样一次竞渡活动。那天,两岸围观的人密密麻麻,可杜牧挑了一天,直至傍晚,竟没有找到一个合意的。眼看就要收船靠岸,在人群中,有一位乡村老妇人,带领一个女孩子,大约十几岁。杜牧看了好一会,激动地说:“这个女孩子真是天姿国色,先前的那些真等于虚有其人啊!”就将这母女俩接到船上来谈话。这母女俩都很害怕。杜牧说:“不是马上就娶她,只是要订下迎娶的日期。”老妇人说:“将来若是违约失信,又应当怎么办呢?”杜牧说:“不到十年,我必然来这里作郡守。如果十年不来,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嫁给别人吧。”女孩的母亲同意。杜牧便给了贵重的聘礼。
分别后,杜牧一直想念着湖州,想念着这位女孩子。可他官职较低,不能提出调任湖州的请求。后来他出任黄州、池州和睦州刺史,都不是他的本意。等到他的好朋友周墀出任宰相,杜牧便接连写了三封信,请求出任湖州刺史。大中三年,杜牧四十一岁,获得湖州刺史的职位。此时距离与当年那母女俩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四年。那位女孩子已经出嫁三年,生了三个孩子。杜牧将女孩的母亲叫来。这老妇人带了外孙来见杜牧。杜牧责问说:“从前你已经答应将女儿许配给我,为什么要违背诺言呢?”老妇人说:“原来的约定是十年,可你十年过了,没有来。这才出嫁的。”杜牧取出盟约看了看,想了想,说:“她讲得很有道理。若是强迫她,是会闹出祸事来的。”便送给老妇人很多礼物,让她走了。为着这件伤心事,杜牧写下这样一首诗:
自是寻春去较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编辑本段]杜牧生平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早逝。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杜牧的童年生活富裕而快乐。杜佑的樊川别墅在长安城南,其地有林亭之美,卉木幽邃,杜枚常在园中嬉戏。祖、父相继去世后,他家日益贫困,"食野蒿藿,寒无夜烛"。穆宗长庆二年(822),杜牧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23岁写《阿房宫赋》。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进土及第。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冬季,入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后随其赴宣歙观察使任,为幕僚。大和七年(833),淮南节度使牛僧孺辟为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颇好宴游。大和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开成二年,入宣徽观察使崔郸幕,为团练判官。旋官左补阙、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员外郎。武宗会昌二年(842),出为黄州刺史。后任池州、睦州刺史。为政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宣宗大中二年(848),得宰柏周墀之力,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大中四年,出为湖州刺史。次年,被召入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第三年,迁中书舍人。岁暮卒于长安,终年五十岁。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生当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他在《郡斋独酌》里说自己:"岂为妻子计,未在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商。"他主张削平藩镇,收复边疆。其"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的气概很像后来岳飞的《满江红》。他在《燕将录》里褒扬谭忠,是因为他能劝说河北诸镇不反抗朝廷。为了实现这些抱负,他主张读书应留心"治乱兴亡之迹,财赋甲兵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他强调知兵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主兵者,圣贤材能多闻博识之士,则必树立其国也;壮健击刺不学之徒,则必败亡其国也。然后信知为国家者兵最为大,非贤卿大夫不可堪任其事,苟有败灭,真卿大夫之辱,信不虚也"(《注孙子序》)。为此,他写了《原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和《孙子注》。由于怀才不遇,他的愿望不能实现,所以往往在生活上旷放不羁。这些都影响到他的创作。
据《唐才子传》载,“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争也”。刘熙载在《艺概》中也称其诗“雄姿英发”。细读杜牧,人如其诗,个性张扬,如鹤舞长空,俊朗飘逸。
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虽不是钟鸣鼎食般的生活,但未受过半点穷。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著有二百卷的《通典》。这给了自幼好学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学功底,早在他参加科举考试之际,就曾以一篇《阿房宫赋》传诵于文士之间。太学博士吴武陵击掌称好,甚至跑去向主考官登门直荐。
杜牧确实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他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死后不过数年,农民起义便如风起云涌,再过五十年,江山易帜。“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杜牧的才能,湮没于茫茫人海之中。
熟读史书,看透时局,杜牧无法力挽狂澜,只得无奈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对于杜牧而言,饮酒,成了疗伤祛痛的乐事。
“高人以饮为忙事”,“但将酩酊酬佳节”,“半醉半醒游三日”……杜牧喜欢酒,即便在清明祭祀先人的路上,冒着丝丝细雨,也不忘向牧童寻问酒家。杜牧诗中,饮酒之句俯拾即是,他甚至情愿“一世一万朝,朝朝醉中去”。刚刚“乞酒缓愁肠”,却不料又是“得醉愁苏醒”。酒浸肝肠,愁萦心间,唉,醉也不是,醒也不是,杜牧又发出“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的梦话来。那么,就将这副身子,这腔醉意,连同满腹的经纶,交付青楼佳人,交付红颜知己,及时行乐,来个春满人间。
杜牧风流得别具一格,风流得声名远播,在繁华的扬州,杜牧的足迹踏遍青楼,宿醉不归。乃至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不放心,暗中派人保护。有一日,杜牧调任回京,牛僧孺劝他切莫“风情不节”,并且拿出兵卒们发回的满满一箧平安帖,杜牧见此,又愧又羞。正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字词之间,满是艳情。杜牧的风流轶事,与他的才华一样,传之于世。
杜牧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是咏史与七绝。杜牧的咏史,充满着幽默与调侃,饱含借古鉴今之意。游经赤壁,他说,假如周瑜借不到东风,则将是“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反常人思维,给人以全新的视角。过华清宫,想起当年杨贵妃喜啖荔枝的情景,杜牧感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小中见大,虽未出现唐明皇半个字,却点出当年安史之乱的个中原委。夜泊秦淮,歌舞升平,可是,杜牧听出来了,那是什么样的歌曲啊,分明是亡国之音,若照这样下去,大唐亡国也指日可待了。杜牧咏史是表,讽今才为其里。
杜牧临死之时,心知大限将至,自撰墓志铭,但这篇短文写得却是平实无奇,丝毫不显文豪手笔。据《新唐书》载,墓志铭写就,杜牧闭门在家,搜罗生前文章,对火焚之,仅吩咐留下十之二三。或许,在外人看来,杜牧一生,俊朗豪健,而他在强作笑颜、把酒尽兴的背后,却是不欲示人的悲凉吧?
[编辑本段]杜牧小传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宣歙、淮南诸使幕作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生活很不得意。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李德裕失势,内调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为。他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善于论兵,作《愿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又注《孙子》。任地方官时也给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他的某些作品表现了一定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文宗太和元年朝廷派兵镇压沧州抗命的藩镇,他写了《感怀诗》,慨叹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急征厚敛造成的民生憔悴,很想为国家作一点事。《郡斋独酌》一诗更直接表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又如《河湟》一诗: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自发丹心尽汉臣。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诗人通过河湟无力收复的事件,对朝政的昏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这个时候,朝廷里连元载这样曾经想到收复河湟的人也没有了。尽管河湟的人民还在戎服下面怀着系念祖国的丹心,但是,举国上下却以麻木不仁、醉生梦死的态度来听取从河湟凉州传来的歌舞。他的《华清宫诗》:“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也和这诗后两句具有同样沉痛的心情。《早雁》一诗则用比兴的手法,以雁象征边地人民: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惊飞四散的哀鸿,象征在回纥侵略蹂躏下逃回祖国的边地人民。诗中既表现了对难民的体贴同情,也暗示统治者对他们的漠不关心,“仙掌”、“长门”,并非泛泛的修词设色,“岂逐春风”也不仅仅是写鸿雁秋来春返的自然现象。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和现实背景,和白居易《缚戎人》、《西凉伎》是相近的,但他用的是近体,写得更简练浑括。
他的咏史诗也很著名。有的诗是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荒淫。如《过华清宫三绝句》中的两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诗里通过人们所熟知的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含蓄而有力地讽刺了晚唐帝王们的荒淫享乐。其创作意图和他不满“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而作《阿房宫赋》是完全一致的。他另一些咏史作品,则带有较为明显的史论特色。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乌江亭》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都是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独创的议论。他这种论史绝句的形式,后来颇为许多文人所仿效。
杜牧的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例如: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这些诗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爽与思致的活泼。前两首在写景中还流露出对时事的忧伤。但他的诗中也有一些思想感情很不健康的作品,有的诗带有浓厚的个人潦倒失意的感伤情调,缺乏理想的光彩。而《遣怀》、《赠别》、《叹花》等诗,更是专写征歌狎妓的颓放糜烂生活。饮酒狎妓是唐代文人中流行的风气,杜牧的这类诗更为后代无行的文人们所称道。这些作品无疑是他诗中的糟粕。
杜牧作诗是比较重视思想内容的。他认为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答庄充书》)。他很推崇李杜,说“李杜泛浩浩”,“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他的《李贺歌诗集序》一方面肯定李贺歌诗是“骚之苗裔”,同时也指出他缺乏《离骚》那种“言及君臣理乱”,“有以激发人意”的思理。他说自己的创作是 “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这些话,可以看出他在诗歌理论上的主张和创作上的积极追求。但在创作实践上,他那些以华丽词藻写颓放享乐生活的诗,显然和“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的主张是自相矛盾的。
[编辑本段]代表作《阿房宫赋》
〔唐〕杜牧
六王毕〔1〕,四海一。蜀山兀〔2〕,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3〕,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4〕,直走咸阳〔5〕。二川溶溶〔6〕,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7〕,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盘盘焉〔8〕,囷囷焉〔9〕,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10〕。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11〕,不霁何虹〔12〕?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13〕,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1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15〕;烟斜雾横,焚椒兰也〔16〕。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17〕,杳不知其所之也〔18〕。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19〕,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20〕。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21〕,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22〕,金块珠砾。弃掷逦迤〔23〕,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24〕,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25〕,多于南亩之农夫〔26〕;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27〕;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28〕;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29〕;管弦呕哑〔30〕,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31〕,日益骄固。戍卒叫〔32〕,函谷举〔33〕,楚人一炬〔34〕,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35〕,谁得而族灭也〔36〕?秦人不暇自哀,而使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
【注释】
〔1〕六王: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之君。
〔2〕兀(wù雾):突兀,指山上树林砍尽,只剩下光秃的山顶。
〔3〕覆压:覆盖。三百余里:指宫殿占地面积大。《三辅皇图》载:阿房宫“规恢三百余里”。
〔4〕骊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构:建筑。
〔5〕走:趋向。咸阳:秦朝的国都。
〔6〕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渭水源出甘肃,流经陕西省;樊川即樊水,灞水的支流,在今陕西省。
〔7〕廊腰:走廊中间的转折处。缦,无花纹的丝绸。
〔8〕盘盘:盘旋。焉,犹“然”。
〔9〕囷囷(qūn):曲折。
〔10〕矗:高耸。落:座、所,建筑物的单位量词。一说指院落、院子。
〔11〕复道:宫中楼阁相通,上下都有通道,称复道。因筑在山上,故称行空。
〔12〕霁(jì寄):雨止云开。
〔13〕妃:帝王的妾,太子王侯的妻。嫔(pín贫):宫中女官。媵(yìng映):后妃陪嫁的女子。嫱(qiáng强)宫中女官。
〔14〕辇(niǎn碾):古代贵族乘坐的人力车。此用作动词,乘车。
〔15〕脂水:洗胭脂的水。
〔16〕椒、兰:两种芳香植物。
〔19〕望幸:盼望皇帝到来。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为幸。
〔20〕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多(前246—前210),在兼并六国前自不能罗致诸侯子女,这里是夸张。
〔21〕其人:其民。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讳,以“人”代“民”。
〔22〕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贵重器物。铛( chēng称):铁锅,三足。
〔23〕逦迤(lǐ yǐ里以):接连不断。这里是说到处都是。
〔24〕锱铢(zī zhū资朱):古时的重量单位。《说文》:六铢为锱。此极言微小。
〔25〕负栋:支撑栋梁的柱子。
〔26〕南亩:泛指农田。
〔27〕庾:粮仓。
〔28〕帛缕:丝绸衣服上的纱线。
〔29〕九土:九州,指全国。郭:外城。
〔30〕管弦:指箫笙、琴瑟等乐器。呕哑:乐器发出的声音。
〔31〕独夫:丧尽人心的暴君,指秦始皇。
〔32〕戍卒叫:指陈胜、吴广在谪戍渔阳途中,于大泽乡振臂一呼,率众起义。
〔33〕函谷举:指刘邦攻破函谷关。举,攻破,拔取。 被动句。
〔34〕楚人一炬:公元前二0六年,项羽入咸阳,杀秦将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史记·项羽本纪》)。楚人,指项羽。项羽是楚将项燕的后代,故称楚人。
〔35〕递三世:传至第三代。
〔36〕族灭:即灭族。古有灭三族、九族、十族的酷刑。此指秦朝彻底覆灭。 族:灭族,名词作动词。
阿房宫,秦宫名,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秦始皇统一中国,认为首都咸阳的宫殿太小,便大兴土木,于公元前二一二年,发徒卒七十余万人,在渭水南面营造阿房宫,“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史记·秦始皇本纪》)。宫未建成,秦国灭亡。项羽攻入咸阳,放火焚毁。阿房,犹言近旁。“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旁”(《汉书·贾山传》颜师古注)。也有说因其形“四阿房广”(言四角有曲檐)而得名。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唐敬宗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樊川文集》卷十六[1])可见这是借秦警唐之作,目的在于通过写阿房宫事总结亡秦教训,使唐敬宗李湛引为鉴戒:统治者横征暴敛,荒淫无度,其结果只能是民怨沸腾,国亡族灭。
这篇赋充分体现了唐代文赋的特点,即描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面极力铺叙渲染宫殿歌舞之盛,宫女珍宝之多,人民痛苦之深,既夸张,又富于想象,且比喻奇巧新颖。后面发议论,回环往复,层层推进,见解精辟,发人深省。语言上骈散兼行,错落有致,词采瑰丽,声调和谐,一扫汉赋那种平板单调的弊病,成为古代赋体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中秋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杜牧诗集

汴河阻冻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
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赠别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补充:还有 夜泊秦淮

杜牧的诗~

第一句不是 这是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里的句子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出。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①寻:寻访。隐者:这里指隐居在山林中的友人。此诗一作孙革《访羊尊师》诗。②童子:指隐者的小弟子。(3)师:指隐身,是童子的老师。(4)不知处(chu触):不知(隐者的)行踪。

[简要评析] 这首诗写了诗人寻隐者而不遇的经过,内容清淡若无,全诗空灵飘逸,有着隐士般不着痕迹的风格特征。唐人喜隐,然而隐居的方式及目的均有较大的差异。从方式上看,有终身隐、隐后仕、仕后隐、亦仕亦隐等多种,如王绩为仕后隐,王维为亦仕亦隐。而本诗中的隐者,大概是位真正的隐者,他隐遁山林,专心修炼。本诗中的隐者,即是一位真隐士,而不像是一位道徒或僧人。这首诗在表现隐者高尚情操方面很注意气氛的描写,通过这种不是渲染,不是烘托的烘托,便将这位隐者的性格特征刻画出来了。诗中主要是抓住了以下这些意象的描写:首先是诗题中的“不遇”两字,这两字下得很重要,正是这“不遇”两字,写出这位隐者是位以隐为业的真隐。设想一下,若这位隐者是个身在深山而心系官爵的企慕荣华富贵的假隐者,他必定耐不住寂寞,必定注重同外界的联系,因而也必定不会日日云深处采药,他要做的必定是待价而沽、静候外来寻访者之类的事了。再就是“松”、“云”的描写,这更容易解释。青松的伟岸挺拔,正好是隐者正直品行的象征;青松的长绿不凋,也正是隐者坚抱操守的象征。而白云的洁白无瑕,恰是隐者高尚道德的暗喻;白云的悠闲自得,更是隐者的内心有着无限愉悦、无限欢畅的形象说法。在古典诗词中,用松云写隐者其人的名句不计其数,本诗只是其中一的例。而“采药”这一举动,也有深意。药为救人济世之物,言其师入深山采药去,即寓有隐者所重乃欲为社会多作贡献,故笔者认为他很可能是位虽不欲同官场合作,但仍关注着国家和百姓命运之人。最后让我们来揣度一下诗人对这位隐者的态度。笔者认为,诗题中虽有“不遇”两字,似乎诗人因未能遇上他而感到有点遗憾。但从整首诗的意境看,诗人并不一定有这种想法。你可看看在读者面前出现的是一番什么景象;弟子伫立在青松之下,用手指着远处那连绵的群山,还有山中那不尽的白云,告诉诗人,我的师父就在那难以知晓的地方采药哩。作为读者面对这幅画面会产生什么想法呢?一定会感到,这位隐者他的心胸就像这大山一样宽广,他的品行就像这白云一样纯洁,他的操守就像这青松一样坚强,他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其实,作者当时就可能已经产生了以上的看法,但他故意不说,而让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品味,这要比自己直接说出来更好一些。从诗意上来说,诗人这次访寻隐者正是因为未遇上他,而从他所隐居之处的云深、节松、采药见出了隐者之不为人知的飘逸、出尘的生活方式、清雅志趣,得到的启迪足以让诗人在人生中去感悟、体味。

[诗人简介] 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北京市)人。初为僧,韩愈劝之还俗。屡举不第。文宗时为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故世称贾长江。后改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司仓参军。卒于普州官舍。贾岛是所谓苦吟诗人,以清奇幽峭见称。由于求奇求瘦硬,诗的情调也多阴沉峭冽,缺少强列的感染力。但他的影响却极深远,不但下逮晚唐五代,即南宋的永嘉四灵和江湖派、晚明竟陵派,也都受到影响。

杜牧绝句代表作品:
《过华清宫绝句》《清明》《赤壁》《泊秦淮》《山行》《秋夕》《江南春》《题乌江亭》《寄扬州韩绰判官》《赠别(其一)》《遣怀》《过勤政楼》《念昔游三首(其一)》《念昔游三首(其二)》《念昔游三首(其三)》《沈下贤》《长安秋望》《齐安郡后池绝句》《题齐安城楼》《初冬夜饮》《屏风》《屏风绝句》《秋浦途中》《题桃花夫人庙》《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题木兰庙》《读韩杜集》《兵部尚书席上作》《送隐者一绝》《南陵道中》《叹花》《金谷园》《有感》《怅诗》《紫薇花》《七夕杜牧》《登乐游原》《鹭鸶》《书怀》《叹花》
杜牧律诗代表作品:
《早雁》《九日齐山登高》《润州二首(其一)《梅》《题扬州禅智寺》《村行》《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感怀诗》《宣州送裴坦判官往》《登九峰楼寄张祜》《齐安郡中偶题二首》《送国棋王逢》《商山麻涧》《题武关》《卢秀才将出王屋,高步名场,江南相逢赠别》《送刘三复郎中赴阙》《羊栏浦夜陪宴会》《送杜顗赴润州幕》《河湟》《旅宿》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5350408-5585864.html#5350408-5585864-6

杜牧的诗《清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出自《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原文如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如下: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山行》是枚牧写的他还写了哪首古诗?
答: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七绝·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七绝·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七绝·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

杜甫写的什么诗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悲痛的心情
答: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注释】纷纷:形容多。断魂:形容十分伤心悲哀。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本诗影...

杜牧写的诗
答:而《遣怀》、《赠别》、《叹花》等诗,更是专写征歌狎妓的颓放糜烂生活。饮酒狎妓是唐代文人中流行的风气,杜牧的这类诗更为后代无行的文人们所称道。这些作品无疑是他诗中的糟粕。 杜牧作诗是比较重视思想内容的。他认为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答庄充书》)。他很推崇李杜,说“...

带牧歌的古诗词
答:1.有关牧歌的诗句 《牧歌》年代: 清 作者: 孙原湘 上牛坐,伏牛卧,牧童光阴牛背过。牛尾秃速牛角弯,牛肥牛瘠心先关。母呼儿饭儿不饭,人饿须知饲牛晚。放之平泉,以宽牛劳;浴之清浅,以息牛喘。牛能养人识人意,一牛全家命所寄。阿牛牵牛去输租,劝爷卖牛宁卖吾。《牧歌寄谦牧翁...

春天牧童放牛的诗句
答:1. 关于牧童放牛看书的诗句 关于牧童放牛看书的诗句 1.有什么描写牧童放牛的古诗 1. 《牧牛词》 明代:高启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亩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2. 《牧童词》 唐代...

唐诗《牧童》的主要内容
答: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一、出处 唐代吕岩的《牧童》二、释义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牧笛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三、重点 1、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2、铺:铺开。3、横野...

牧牛词古诗原文
答:牧牛词古诗原文如下: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亩东冈去相逐。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牧牛词赏析:此诗共十句,以牧童的口吻写其生活与感情。诗的前八句着重写牧童与牛相得之乐。开篇两句"...

杜甫关于草原的诗句
答:9.描写草原的诗句 关于草原的诗句古诗1、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2、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草原诗》 3、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草原诗》 4、黄毯悄然换绿...

牧竖的古诗怎么写
答:《牧竖》古诗是唐代诗人崔道融的一首佳作。《牧竖》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牧竖》是晚唐诗人崔道融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主要描写牧童形象的诗。前两句写牧童穿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