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国际货物买买合同公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司法考试:《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

作者&投稿:丙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1.合同的形式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形式,原则上不作任何限制。无论当事人采用口头方式还是书面方式来订立合同,都不影响合同的有效性,也不影响证据力。

2.合同的内容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内容复杂,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可以将其同意的任何条款订立在合同之中。其内容一般由合同的首部、正文和尾部三个部分组成。

但是
我国是1980《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成员之一。我国对该公约的态度是:基本上赞同公约的内容,但在公约允许的范围内,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以下两项保留:

1、关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保留 按照该公约的规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不一定要以书面方式订立或以书面来证明,在形式方面不受限制。这就是说,无论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都认为是有效的。这一规定同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关于涉外经济合同(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的规定是有抵触的。因此,我国在批准该公约时对此提出了保留。我国坚持认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不采用书面形式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无效的。

2、关于《公约》使用范围的保留 《公约》在确定其使用范围时,是以当事人的营业所处于不同国家为标准的,对当事人的国籍不予考虑。按照《公约》的规定,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营业地是处于不同的国家,而且这些国家又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该公约就适用于这些当事人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即《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处于不同的缔约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对于这一点,我国是同意的。但是,该公约又规定,只要当事人的营业地是分处于不同的国家,即使他们的营业地的所属国家不是《公约》的缔约国,但如果按照国际私法的规则指向适用某个缔约国的法律,则该公约亦将适用于这些当事人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这一规定的目的是要扩大《公约》的适用范围,使它在某些情况下也可适用于营业地处于非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对于这一点,我国在核准该公约时亦提出了保留。根据这项保留,在我国,该公约的适用范围仅限于营业地点分处于不同的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

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8%81%94%E5%90%88%E5%9B%BD%E5%9B%BD%E9%99%85%E8%B4%A7%E7%89%A9%E4%B9%B0%E5%8D%96%E5%90%88%E5%90%8C%E5%85%AC%E7%BA%A6%E3%80%8B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1964年两个海牙公约,即《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基础上制订的。1980年3月在由62个国家代表参加的维也纳外交会议上通过。按照公约第99条的规定,公约在有10个国家批准之日起12个月后生效。自1988年1月1日起,公约对包括我国在内的11个成员国生效。截至2005年 6月,加入该公约的国家已有65个。
一、《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主要内容和总体评价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除序言外,共分四部分,101条。第一部分共13条,对公约的适用范围和总则做出规定;第二部分共11条,规定合同订立程序和规则;第三部分共64条,就货物买卖的一般规则、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风险的转移等做出规定;第四部分是最后条款,对公约的保管、签字、加入、保留、生效、退出等做出规定。
(一)公约的宗旨和适用范围
根据公约在序言中的规定,公约的宗旨是建立新的国家经济秩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国际贸易,照顾到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制定国际货物销售的统一规则,以减少法律障碍,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公约的适用范围包括:1.公约适用的主体范围。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但必须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之一:或者双方当事人营业地所在国都是缔约国;或者虽然当事人营业地所在国不是缔约国,但根据国际私法规则导致应适用某一缔约国法律。2.公约适用的客体范围。公约适用的客体范围是“货物买卖”。但并非所有的国际货物买卖都属于公约的调整范围,公约排除了以下几种买卖:(1)以直接私人消费为目的的买卖;(2)拍卖;(3)依执法令状或法律授权的买卖;(4)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和货币的买卖;(5)船舶、气垫船和飞行器的买卖;(6)电力的买卖;(7)卖方绝大部分义务是提供劳务和服务的买卖。3.公约没有涉及的法律问题。公约的规定并没有涉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所有方面,以下问题公约没有涉及:合同的效力,或其任何条款的效力或惯例的效力;合同对所有权的影响;货物对人身造成伤亡或损害的产品责任问题。
在合同成立问题上,公约采用了传统的要约、承诺的理论。
(二)合同双方的义务
1.卖方的义务。公约第30条至第44条主要规定了卖方的义务。卖方的义务主要包括:(1)交付货物。交付货物是卖方的主要义务,根据公约的规定卖方应依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及方式完成交货义务。(2)品质担保。卖方必须保证其交付的货物与合同约定的相符。如果合同没有约定的,依公约的规定。(3)权利担保。权利担保分为所有权担保和知识产权担保。所有权担保指卖方保证对其出售的货物享有完全的所有权,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知识产权担保是指卖方交付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依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和要求的货物。(4)交付单据。单据在象征性交货的情况下,对买方非常重要,可能会影响到买方能否及时提取货物或转卖货物。公约第34条规定,卖方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移交与货物有关的单据。
2.买方的义务。公约第53条至60条规定了买方的义务。买方的义务主要有两项:支付货款和接收货物。
(三)违约的救济方法
违约的救济方法是指在一方违反合同时,另一方当事人依法获得补偿的方法。
1.卖方违约买方的救济方法。(1)要求实际履行。公约第46条第1款规定,卖方违反合同时,买方可以采取要求实际履行的办法。第47条规定,买方可以规定一个合理时间的额外期限,让卖方履行义务。(2)交付替代物。依公约规定买方只有在货物与合同不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时,才可以要求交付替代物。(3)修理。卖方对所交付的与合同不符的货物进行修补、调整或替换有瑕疵的部分。(4)减价。公约第 50条规定,如货物与合同不符,不论价款是否已付,买方都可以减低价格。(5)宣告合同无效。依公约第49条规定,买方有权在下列情况下宣告合同无效:第一,卖方根本违反合同;第二,卖方在买方规定的宽限期间内没有交货或声明不交货。
2.买方违约卖方的救济方法。(1)要求履行义务依据公约第61条至63条的规定,如果买方不履行其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或公约规定的义务,卖方可以要求其履行义务,如支付货款、接收货物等。(2)宣告合同无效。根据公约第64条的规定,卖方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宣告合同无效:①买方的违约时根本违约;②买方在宽限的时间内仍没履行,或买方声明将不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
3.适用于买卖双方的一般规定。公约除上述适用于买方或卖方的特殊规定外,还在第71条至第 88条规定了适用于买卖双方的一般性规则,包括:(1)预期违约和分批交货合同。当一方出现预期违约的情况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采取中止履行义务的措施。公约从分批交货的各批次之间的影响不同,对分批交货的违约救济做出了规定。(2)损害赔偿。公约在第74条至第77条从赔偿金额的计算、赔偿的限度、采用替代交易时的损害赔偿、要求损害赔偿一方减少损失的责任几个方面对损害赔偿进行规定。(3)支付利息。(4)免责。公约在79条至80条规定了免责的条件、免责的后果、免责的通知义务等。(5)宣告合同无效的效果。公约从81条至84条规定了宣告合同无效的效果:①合同一经被宣告无效,即解除了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的义务;②宣告合同无效,要求买方必须按实际收到货物的原状归还货物;③合同宣告无效后,买卖双方必须归还因接受履行所获得的利益。(6)保全货物。保全货物是指在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当事人仍持有货物的处置权,该当事人有义务对他持有的或控制的货物进行保全。保全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违约一方当事人因违约而给自己带来的损失。
(四)风险的转移
货物的风险转移到买方承担后遗失或损坏的,买方支付货款的义务并不因此解除。除非这种损坏或遗失是由于卖方的行为或不行为造成的。公约第67条、68条规定了风险转移的时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合同中有运输条款的风险转移;在运输途中风险的转移;其他情况下风险的转移。第67条第2款特别强调了在货物被划拨到合同项下之前,风险不转移。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缔约国有哪些?~

阿尔巴尼亚​​13/05/2009(*)01/06/2010阿根廷(a)​19/07/1983(*)01/01/1988亚美尼亚(a), (e)
​02/12/2008(*)01/01/2010澳大利亚​​17/03/1988(*)01/04/1989奥地利​11/04/198029/12/198701/01/1989白俄罗斯(a)​09/10/1989(*)01/11/1990比利时​​31/10/1996(*)01/11/1997贝宁​​29/07/2011(*)01/08/2012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2/01/1994(§)06/03/1992保加利亚​​09/07/1990(*)01/08/1991布隆迪​​04/09/1998(*)01/10/1999加拿大(b)​23/04/1991(*)01/05/1992智利(a)11/04/198007/02/199001/03/1991中国(a), (e)30/09/198111/12/1986(†)01/01/1988哥伦比亚​​10/07/2001(*)01/08/2002克罗地亚(c)​08/06/1998(§)08/10/1991古巴​​02/11/1994(*)01/12/1995塞浦路斯​​07/03/2005(*)01/04/2006捷克共和国(d), (e)​30/09/1993(§)01/01/1993丹麦(f)26/05/198114/02/198901/03/1990多米尼加​​07/06/2010(*)01/07/2011厄瓜多尔​​27/01/1992(*)01/02/1993埃及​​06/12/1982(*)01/01/1988萨尔瓦多​​27/11/2006(*)01/12/2007爱沙尼亚(g)​20/09/1993(*)01/10/1994芬兰(f)26/05/198115/12/198701/01/1989法国​27/08/198106/08/1982(†)01/01/1988加蓬​​15/12/2004(*)01/01/2006格鲁吉亚​​16/08/1994(*)01/09/1995德国(h), (i)26/05/198121/12/198901/01/1991加纳​11/04/1980​​希腊​​12/01/1998(*)01/02/1999几内亚​​23/01/1991(*)01/02/1992洪都拉斯​​10/10/2002(*)01/11/2003匈牙利(a), (j)11/04/198016/06/198301/01/1988冰岛(f)​10/05/2001(*)01/06/2002伊拉克​​05/03/1990(*)01/04/1991以色列​​22/01/2002(*)01/02/2003意大利​30/09/198111/12/198601/01/1988日本​​01/07/2008(*)01/08/2009吉尔吉斯斯坦​​11/05/1999(*)01/06/2000拉脱维亚(a)​31/07/1997(*)01/08/1998黎巴嫩​​21/11/2008(*)01/12/2009莱索托​18/06/198118/06/198101/01/1988利比里亚​​16/09/2005(*)01/10/2006立陶宛(a)​18/01/1995(*)01/02/1996卢森堡​​30/01/1997(*)01/02/1998毛里塔尼亚​​20/08/1999(*)01/09/2000墨西哥​​29/12/1987(*)01/01/1989蒙古​​31/12/1997(*)01/01/1999黑山​​23/10/2006(§)03/06/2006荷兰​29/05/198113/12/1990(‡)01/01/1992新西兰​​22/09/1994(*)01/10/1995挪威(f)26/05/198120/07/198801/08/1989巴拉圭(a)​13/01/2006(*)01/02/2007秘鲁​​25/03/1999(*)01/04/2000波兰​28/09/198119/05/199501/06/1996大韩民国​​17/02/2004(*)01/03/2005摩尔多瓦共和国​​13/10/1994(*)01/11/1995罗马尼亚​​22/05/1991(*)01/06/1992俄罗斯联邦(a), (k)​16/08/1990(*)01/09/1991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e)​12/09/2000(*)01/10/2001圣马力诺​​22/02/2012(*)01/03/2013塞尔维亚(l)​12/03/2001(§)27/04/1992新加坡(e)11/04/198016/02/199501/03/1996斯洛伐克(d), (e)​28/05/1993(§)01/01/1993斯洛文尼亚​​07/01/1994(§)25/06/1991西班牙​​24/07/1990(*)01/08/1991瑞典(f)26/05/198115/12/198701/01/1989瑞士​​21/02/1990(*)01/03/1991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19/10/1982(*)01/01/1988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22/11/2006(§)17/11/1991土耳其​​07/07/2010(*)01/08/2011乌干达​​12/02/1992(*)01/03/1993乌克兰(a)​03/01/1990(*)01/02/1991美利坚合众国(e)31/08/198111/12/198601/01/1988乌拉圭​​25/01/1999(*)01/02/2000乌兹别克斯坦​​27/11/1996(*)01/12/1997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28/09/1981​​赞比亚​​06/06/1986(*)01/01/1988
缔约方: 78个

基本是相同的,中国的《合同法》是照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不调整的货物买卖关系有
答:第六,对免责根据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法律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一、公约的基本原则。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平等互利原则与兼顾不同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执行、解释和修订公约的依据,也是处理国际货物买卖关系和发展国际贸易关系的准绳。二、适用范围。第一,...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答案】:《联合国国际销售合同公约》主要采取概括式和排除式来确定其适用范围。(1)适用公约的货物销售合同采用概括式规定。公约第1条规定:“本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A)如果这些国家是缔约国;(B)或如果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2)不适用公约...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1、公约只适用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即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双方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但对某些货物的国际买卖不能适用该公约作了明确规定。2、公约适用于当事人在缔约国内有营业地的合同,但如果根据适用于“合同”的冲突规范,该“合同”应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在这种情况下也应适用“销售...

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同公约》
答:《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共分为四个部分:(1)适用范围;(2)合同的成立;(3)货物买卖;(4)最后条款。全文共101条。公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公约的基本原则。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平等互利原则与兼顾不同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执行、解释和修订公约...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对( )予以规范
答:正确答案:D 41.【答案】D 【考点】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适用范围【解析】 就买卖合同而言,公约仅适用合同.的订立和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而不涉及:①合同的效力,或其任何条款的效力或惯例的效力;②合同对所有权的影响;③货物对人身造成伤亡或损害的产品责任问题.所以,选项D正确...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卖方的主要义务有哪些?
答: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卖方的义务有:第三十条卖方必须按照合同和本公约的规定,交付货物,移交一切与货物有关的单据并转移货物所有权。第一节 交付货物和移交单据第三十一条如果卖方没有义务要在任何其它特定地点交付货物,他的交货义务如下:(a)如果销售合同涉及到货物的运输,卖方应把货物移交给第一承运人,...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当中规定构成要约的条件?
答: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十四条规定了要约的构成要件,即:1.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 2.要约内容十分明确肯定 3.要约必须表明一旦受到承诺即受其约束的意思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适用上有什么特点?
答:《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上的特点 1、公约只适用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即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双方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但对某些货物的国际买卖不能适用该公约作了明确规定。2、公约适用于当事人在缔约国内有营业地的合同,但如果根据适用于“合同”的冲突规范,该“合同”应适用某...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认为,构成根本违约,受害方()。_百度...
答:【答案】:A 从法律结果来看,《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认为,构成根本性违约的,受害方可解除合同,并提出损害赔偿;反之,则只能请求损害赔偿。【考点】国际贸易争议的预防与处理-国际贸易异议与索赔

我国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做了哪两项保留?
答:《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of International Sales of Goods)是由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主持制定的,1980年在维也纳举行的外交会议上获得通过。公约于1988年1月1日正式生效。1986年12月11日我国交存核准书,在提交核准书时,提出了两项保留意见:1.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