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建国以来地对空导弹发展介绍 地对空导弹是怎么发射的?

作者&投稿:蠹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不会忘记,我国地空导弹武器装备发展的曲折和艰辛。上个
  世纪50年代末,那时的中国空军,为了适应国内防空作战需要,提高
  国内地空导弹科研水平,从前苏联引进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地空导弹
  —“萨姆-2”,空军地空导弹兵由此诞生。1959年10月7日,诞生仅
  一年的地空导弹兵就在国庆十周年首都防空作战中首战告捷,一举击
  落美蒋RB-57D高空侦察机,震惊了世界。
  在空军地空导弹兵诞生初期,全部以第一代中高空、中程地空导
  弹兵器为主。自上个世纪50年代末从前苏联引进了“萨姆-2”兵器
  后,便开始了全面的仿制生产。从1965年开始,国产“红旗一号”、
  “红旗二号”和“红旗三号”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相继完成设计定型并
  装备部队。特别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的10年间,空军地
  空导弹兵部队广大官兵主要运用“红旗二号”兵器,转战大江南北,
  先后有18个营机动作战百余次,行军24万多公里,足迹遍布20个省、
  市、自治区,先后击落敌机9架(其中U-2高空战略侦察机5架),不
  仅在世界防空史上开创了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而且创造了击
  落U-2高空战略侦察机最多的纪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
  期。改革开放的春风为空军地空导弹武器装备现代化提供了难得的发
  展机遇。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亲切
  关怀下,开始自主研制我国新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从80年代中期
  至90年代中期,十余年时间,有三种新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定型
  并装备部队。90年代初,空军引进的某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开始装备
  部队,标志着空军地空导弹武器装备实现了从第一代向第三代的跨越。
  同时,性能先进的国产中高空、中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和低空近程地
  空导弹武器系统批量装备部队。
  本世纪初的一天,是我国地面防空武器装备发展史上一个值得纪
  念的日子。这一天,空军在西北某训练试验基地举行了隆重的三种新
  型国产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首套装备授装接装仪式。该型新装备连同另
  两型新装备,分别代表了高中低空、远中近程三种新型地空导弹武器
  系统,当年完成设计定型、当年生产、当年交付部队,不仅创造了空
  军装备发展的一个奇迹,而且标志着我国地空导弹武器研发水平已经
  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三种新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完成设计定型陆续
  装备部队,并很快形成规模战斗力,意义十分重大。一方面,进一步
  优化了空军地面防空力量的整体装备结构,弥补了原来高低两端,即
  高空远程和低空近程的防空火力不足,加强了中间环节,提高了防空
  反导的综合抗击效能和整体防御水平,基本实现了地面防空力量由数
  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另一方面是开辟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地
  面防空武器装备发展之路,积累了军地同心、合力研发高新技术装备
  的成功经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再一方面是挖掘和整合了我国地面
  防空武器系统的研发潜能,促进和带动了国防工业及相关产业的科学
  发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空军地面防空力量已经
  形成多代共存、多型并用、成龙配套的装备体系和远中近程、高中低
  空搭配衔接的火力配系,并且具备了较强的反导能力和抗击多目标能
  力,信息化条件下的防空反导作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基本实现了装
  备跨越式发展的空军地面防空力量,必将以更加威武的雄姿,守卫祖
  国领空,再创新的辉煌。

  地空导弹兵http://www.csde.com.cn/techtheme/article/2008/0702/article_775.html

空对空导弹有哪些介绍?~

空对空导弹简称空空导弹,是指从飞行器上发射并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空空导弹是现代作战飞机,如歼击机、强击机、歼击轰炸机等飞行器的主要作战武器。空空导弹由弹体、动力装置、制导装置、战斗部、引爆装置等部分组成。该种导弹与机载火力控制、发射装置、测试设备等构成了空空导弹武器系统。
从第一枚空空导弹问世至今,空空导弹的发展已经有了40多年的历史。在这数十年中,几乎每过10年左右的时间,空空导弹就更换一代。而且越变换其技术性能越高,战斗效果越好。第一代空空导弹的射程仅有1200米的范围,最大使用高度为15000米,最大飞行速度仅为2.5马赫。战斗部的重量最大也只有30公斤。到了60年代,发展出第二代空空导弹,其最大发射距离一下子提高到了22000米,最大使用高度增加到25000米,战斗部的重量到了70公斤。导弹的命中率也有了明显提高。到70年代中期,一些发达国家又研制出了第三代空空导弹,这时先进的空空导弹的射程达到了50公里,最远有效射击距离达到了160公里。这种导弹可以对付超高空到超低空的空中目标。在战斗使用中,可尾追射击,也可迎头射击;既能向上发射,又能向下发射。在打击目标的选择上,既可发射单枚打击单一目标,又能同时发射多枚攻击多个不同的目标。以美国的“不死鸟”空空导弹为例,能同时发射6枚导弹对付6个空中目标。不但能够打击侵入的飞机,还能击毁入侵的巡航导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英美等国研制出了精确制导的空空导弹,这类导弹具有复合制导、多目标攻击、发射后不管、能从各个角度攻击和多点、多目标攻击等特点。发射距离也超过了100公里。如美国的MIA-120A型空空导弹、英国的AIM-132型空空导弹等都具备了上述性能。空空导弹的研究远没有停止,一些较发达的军事大国,正研究和装备更新型的空空导弹。
空空导弹使用规模最大,显示威力最耀眼的是1973年的中东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埃及和叙利亚空军参战飞机多达945架,以色列参战飞机为488架。敌对双方的飞机数量比较,后者显然弱于前者。可是,战斗结果却是以方获得了重大胜利,以损失110架飞机的代价,击落了对方飞机451架。在埃及和叙利亚方被击落的飞机中,有74%是被以方的空空导弹打掉的。这次战争,使各军事大国更加充分地认识到,空空导弹是争夺制空权最重要的武器,也是战斗机最可靠的工具。因此,各国发展空空导弹的热情更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军事大国发展出70余种空空导弹。这些导弹按其射程远近和进攻方式,可分为3个种类,一种是近距离格斗空空导弹,其发射距离在300至500米之间,具有离轴截获和自动跟踪能力;再一种是中距离空空导弹,采用脉冲多普勒制导,具有下视下射能力;第三种是拦射空空导弹,采用复合制导,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和全高度作战能力,导弹射程大于50公里,能对多个目标进行远距离发射攻击。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才开始研究空空导弹,起初是模仿前苏联的导弹制品,模仿之后在制造中加进自己技术的改进型空空导弹,再后来才是完全独立地研制出自己的空空导弹。
1958年,根据中苏友好条约的精神,经谈判从前苏联引进了克-5M型空空导弹实弹。这种导弹是雷达波束制导,由无线电控制、自动驾驶仪、横滚稳定自动控制、战斗部、无线电引信、火箭发动机、电池舱段等部分组成。弹头呈细锥形,纺锤式弹身,十字形弹翼和尾翼。最大飞行速度为2.5马赫,最大发射距离为6公里,使用高度为2500米至16500米。主要用于攻击大型战斗机。我国的科研人员,在学习消化这类导弹的基础上,进行了模仿性设计。在学习研究中,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才研制出样弹,初次试验失败了。这时,帮助中国研制导弹的专家全部撤走,中国人只能靠自己的力量研制空空导弹。在自力更生精神的鼓舞下,中国的军事技术专家们终于拿出了合格的仿制品。试制出霹雳1号空空导弹。试制出的样弹在射击试验中,基本达到了原弹的技术性能。中国终于能够自己生产空空导弹了。仿造成功后,中国的科研人员又开始了改进性研究。把改进的目标定为,导弹由红外自动引导,触发引信与非触发引信相结合,鸭式气动布局,半球形钝弹头等。经过努力,终于研制出改进型产品。该产品被定名为霹雳2号空空导弹。该型号的导弹,技术上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提高了探测器的灵敏度,增大了导引头的探测距离,加强了对太阳和天空背景的抗干扰能力,减低了引信早炸的可能性,增大了低空使用时的发射距离。新的导弹弹形为细长圆柱形,两对三角形舵面,飞行速度为2.2马赫。该型号的空空导弹设计定型之后,经批准,开始批量生产并装备了部队。在一段时间内,该型号的导弹成了空军作战飞机的主要攻击武器。
在仿制、改进的基础上,我国结合新材料和新技术,进入了完全独立研制的时期。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军事技术专家们,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空导弹系列,在新研制的导弹的名称问题上,采取了尊重历史和中国文化的态度,后来研制出的空空导弹,都被冠以“霹雳”称号,形成了名副其实的“霹雳”系列。

地对空导弹是由地面或水下发射,用来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地对空导弹也称做防空导弹。主要用来对付外来飞机、导弹的攻击。地对空导弹是现代防空武器系统的主要角色,与高射炮相比,它具有射程远、威力大、命中率高、拦截效果好等优越性。
地对空导弹的种类很多,按其作战使命区分,可分为国土防空导弹、野战防空导弹、舰艇防空导弹等。按其机动性能区分,可分为固定式、机动式和半固定式三种。按照射程高低区分,可分为高空、中空和低空三种导弹。按照射程区分,可分为远程、中程和近程三种。
按照射程和发射导弹的高低来区分,射程在15公里以内,射高在6公里以下的导弹,称之为低空、近程导弹;一般射程在15至40公里,射高在6公里至20公里之间的导弹,被称为中低空、中近程导弹;射程超过40公里,射高在20公里以上的地对空导弹,称之为中高空、中远程导弹。另外,还有一种射程在5公里以内,射高在3公里以下的地对空导弹,被称为单兵便携式导弹。
地对空导弹是导弹发展中历史比较长,发展比较快,生产的品种比较多的导弹,据一些国家的军事部门统计,在20世纪中期之后,地对空导弹几乎每10年就发展出一代新产品。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50年代末,研制出的是第一代地对空导弹,一般射程在50公里左右,射高在30公里左右。主要用来对付飞机,当时,只有美国和前苏联两家掌握这项技术。这一代导弹,体积大,飞行速度较慢,只能固定发射,且限于对付高空目标。而对于低空和超低空目标则无能为力。第二代地对空导弹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的产品。这一代地空导弹的机动性能好,反应速度快,能够对付中空和低空、中程和近程空中目标。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发展出了第三代地空导弹,这一代导弹仍以低空和超低空防御为主,并结合中远程和中高空导弹,形成了全空域防御系统。70年代末以来,又出现了第四代地空导弹,它的诞生,主要是由于飞机制造技术的极大提高,出现了隐形技术和高速飞行飞机,使原来的导弹难以适应打击新的空中目标的需要。于是,新一代导弹问世,这一代导弹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相控阵雷达和微电子技术,能跟踪、选择和攻击多个目标。因此,尽管飞机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新一代导弹面前,还是常被击落。
地空导弹的战斗过程是,首先是搜索、发现、识别、指示目标;然后是跟踪、瞄准和发射导弹;第三是制导导弹飞向锁定目标;第四是起爆战斗部,摧毁锁定目标。
我国研制导弹,首先是在地空导弹领域获得突破,并取得经验,然后发展出空对空等类型的导弹。在40余年的研究中,中国自行研制出了多种类、多型号的地空导弹,下面是较有代表性的一些地空导弹品种。

求中国建国以来地对空导弹发展介绍
答:部队,标志着空军地空导弹武器装备实现了从第一代向第三代的跨越。同时,性能先进的国产中高空、中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和低空近程地 空导弹武器系统批量装备部队。本世纪初的一天,是我国地面防空武器装备发展史上一个值得纪 念的日子。这一天,空军在西北某训练试验基地举行了隆重的三种新 型国产地空导弹...

中国导弹发展史
答:1、东风-1为近程地对地战略导弹,是中国根据苏联P-2导弹仿制的近程地对地战略导弹。1958年4月开始仿制,1960年11月5日试射成功。导弹全长17.68米,弹径1.65米,起飞重量20.4吨。采用一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600公里,可携带1300公斤的高爆弹头,该导弹没有实战部署过。2、东风-2为中...

简要介绍一下,我国最先进的空对地导弹。
答:中国“凯山1号”地对空导弹 用于对付中、高空飞机和导弹。长5.6米,直径400毫米,最大速度1200 米/秒,最大射程42千米,最小射程7千米,最大射高25千米,采用先进雷达制导,可同时追踪、拦截多个飞行目标。 中国“红旗2号乙”地对空导弹 1979年开始研制,用于对付中、高空飞机。可全天候、全方位(...

中国的空地导弹有哪些发展过程?
答:中国发展的一型空地导弹发射重量大约1.5-2吨左右,射程100公里左右,单弹头20万吨当量,制导方式惯性导航加主动雷达,轰6战略轰炸机使用。估计歼轰7,歼10,歼11及歼8Ⅲ也可使用。另一种型号是增程型,最大射程400公里左右,而不是外界认为的中国的巡航导弹的最大射程不超过200公里,但其3吨多的发射重...

简要介绍一下,我国最先进的空对地导弹。
答:1. 中国研发的“凯山1号”地对空导弹,主要针对中高空目标,能够有效拦截飞机和导弹。该导弹长度为5.6米,直径400毫米,最大速度达到1200米/秒,有效射程在42千米左右,最低射程为7千米。其最大射高可达25千米,并采用先进的雷达制导系统,具备同时追踪和拦截多个目标的能力。2. “红旗2号乙”地对...

中国是怎样发展起属于自己的导弹的?
答:导弹对于中国官兵来说,既是新武器,更是高技术。对于文化水平偏低,科学技术落后的中国军队来说,掌握导弹发射和使用技术,确实是个很大的难题。中国空军地对空导弹部队刚刚组建时,还有前苏联的教官给予指导并帮助训练。但是,部队还未训练出来,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断然撤走了专家。那些帮助...

地对空导弹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第二代地对空导弹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的产品。这一代地空导弹的机动性能好,反应速度快,能够对付中空和低空、中程和近程空中目标。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发展出了第三代地空导弹,这一代导弹仍以低空和超低空防御为主,并结合中远程和中高空导弹,形成了全空域防御系统。70年代末以来,又出现了第...

中国导弹的发展历史
答:野人发明弓箭,后来发明冲天炮,最后变成火箭,。第一批导弹由喀秋莎火箭改装,实验成功后,击落美国u2侦察机,后来参加珍宝岛战役,大获全胜,。自卫反越全歼敌首,。中国导弹开始出名,美国用航天技术对换中国导弹技术,。苏联用核电站对换中国导弹,。强国纷纷仿制中国导弹,世界作战方式开始改变,。

我国的导弹发展历程拜托各位了 3Q
答: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它的发射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转折点。 1964年6月29日我国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腾空飞起,沿着预定弹道飞行,命中目标。这是中国战略导弹发展的良好开端。 6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刚刚起步的航天事业频传捷报:1966年我国...

中国研制空空导弹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才开始研究空空导弹,起初是模仿前苏联的导弹制品,模仿之后在制造中加进自己技术的改进型空空导弹,再后来才是完全独立地研制出自己的空空导弹。1958年,根据中苏友好条约的精神,经谈判从前苏联引进了克-5M型空空导弹实弹。这种导弹是雷达波束制导,由无线电控制、自动驾驶仪、横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