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与人大的分工与联系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区别与联系

作者&投稿:伏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大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每年三月份召开一次全体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政协即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大与政协的联系主要有:
一是政治基础相同。人大和政协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为补充。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法律或章程开展各自的工作。共产党与人大和政协的关系是:共产党不凌驾于人大之上,三者都是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二是国体环境相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大和政协均存在于相同的国体之中。
三是法律基础相同。人大和政协均被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和载入。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同时还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载入了宪法。
四是指导思想相同。人大和政协都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上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五是根本任务相同。人大和政协都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宣传和执行国家宪法法律和方针政策,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人大和政协在本质上、在任期上、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在活动准则上也均相同。

虽然人大和政协有许多相同的联系,但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也有不少区别。人大与政协的主要区别是:
1、性质不同。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是实现和保证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大这一国家权力为基础和核心的政治制度,属于国家政权制度的范畴。而政协不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它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我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范畴。
2、法律地位不同。宪法和法律规定,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是全权的、至高无上的,在中国人大制度下,不存在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之间的制衡关系,“一府两院”(政府、法院、检察院)是人大的执行机关,它们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而宪法和法律没有赋予政协与人大相同或相似的国家权力,政协不产生“一府两院”,故不存在“一府两院” 对政协负责,受它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3、职能和作用不同。人大的职能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即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而且人大制度还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制度保证,因为根据宪法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规定,共产党执政是通过人大依法实现的,如果离开了人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就失去了制度载体,共产党执政就形同虚设。人民当家作主掌握国家政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而政协的职能主要是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人大最主要的职能是共产党通过人大依法执掌政权,而政协则是参政议政。也就是说,人大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国家权力的法定形式和法定制度,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作用上,政协是在决策之前对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协商。而人大是在协商后表决作决策,决策后“一府两院”执行。
4、活动依据和法律效力不同。人大依据宪法和法律开展工作,进行立法,进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决定重大事项等,对行使权利中发现的问题除了提出议案、批评、意见、建议和纠正外,还可以对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提出罢免和责成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事对人能够产生直接的法律后果。而政协按照其章程开展工作,对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协商,对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是通过批评和建议进行民主监督,通过向共产党和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一般不产生直接的法律后果。
5、产生方式和结果不同。人大依据《宪法》《选举法》《代表法》等由有选举权的选民进行直接和间接选举产生,全国和地方各级(乡镇)以上都必须选举产生人大,是法定必须产生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而政协产生的方式是依照其章程设立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均不进行选举;而且地方委员会不是必须设立,依照政协章程第40条规定:自治州、设区的市、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凡有条件的地方,均可设立地方委员会。
6、工作形式和内容不同。人大行使职权的工作形式由宪法法律和法规确定,主要有制定、修改、解释、监督宪法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批准有关议案、听取和审议有关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评议、任免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质询或询问、特定问题调查等;内容涉及立法(省级人大、较大的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大事项的决定等(全国人大有15项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21项职权。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有15项职权、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14项职权。乡镇人大有13项职权。)政协的工作形式主要由其章程和共产党的文件加以规定,主要有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座谈会等通过议案、提案和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建议等进行民主监督;内容由其章程或中共中央文件规定(全国政协有5项职权、全国政协常委会有7项职权。政协地方委员会有4项职权。中发<2005>5号文件规定政协协商的7个方面的内容)。

总之,人大与政协虽然在性质、地位、职能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在政治基础、国体环境和本质上是有密切联系的,目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党和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诣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不断研究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和创造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机制新方式,按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定会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人大主要内容是看戏。政协主要内容是评戏。党大主要内容是编戏。还有个政府呢,是演戏的。次序呢,就是先编戏,再演戏,然后是看戏评戏。

简单说:人大是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政协是代表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二者是有质的不同。人大制定法律,任命政府组成人员,监督政府行为;政协对政党特别是政府也有监督权、建议权。全国人大的领导是委员长,各地方是各级的人大主任;全国政协的领导是政协主席,在地方也设主席。

简单说
政协是协助的
人大是制定法律并决定干部任免的
具体上网上可以找到。

政协和人大的关系~

政协和人大的关系:
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是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方面目的是一致的,由于在性质、代表性、活动方式和担负的任务等方面有所区别,因而两者是配合关系,互为补充而不能相互代替。
正如周恩来所说:“人大、政协有不同之处,权力上有区别,但只有权力之分,无高低之别,政治上是平等的。”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简称人民政协,英文: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缩写:CPPCC)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组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政体,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按照法律程序,由选民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地方各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国家权力机关,并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代表大会

政协与人大的分工与联系
答:一是政治基础相同。人大和政协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为补充。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法律或章程开展各自的工作。共产党与人大和政协的关系是:共产党不凌驾于人大之上,三者都是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二是国体环境相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国体相...

政协与人大的区别与联系
答: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求同存异的关系。政协通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协商议政等多种方式,向人大提出有关配合立法和监督工作的建议。人大则依据宪法规定,对国家各个领域的工作进行立法、监督,并考虑政协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八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

人大和政协有什么分工与联系?
答:人大是权力机关,政协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人大侧重于立法和权力监督,政协侧重于参政议政和党派协商。从以上看出,当然人大更牛一点。

政协和人大的关系
答:政协和人大的关系: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是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方面目的是一致的,由于在性质、代表性、活动方式和担负的任务等方面有所区别,因而两者是配合关系,互为补充而不能相互代替。正如周恩来所说:“人大、政协有不同之处,权力上有区别,但只有权力之分,...

政协与人大的关系
答:04 产生方式不同: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政协代表则是由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推荐,经过协商选举产生。05 工作内容和形式差异:人大的工作内容和形式以法律为依据,强调法律的执行和监督;政协则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依据,侧重于政策建议和民主监督。06 法律...

政协和人大的关系
答:产生方式不同。人大是由具有选举权的选民进行直接或间接的选举产生的;政协是由党内提名推荐并进行选举而产生的。因此人大的选举模式更为严格一些,竞争也更为激烈一些。05 工作内容和形式不同。人大的工作内容是由宪法法律法规来决定的;而政协的工内容和作形式主要是对其党内章程和共产党的文件决定。两者...

政协和人大的关系
答:其次,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它代表了人民的意志,行使立法、监督和决策等重要职权。人大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和意愿,是国家重要的决策机构。在人大的监督下,政府的工作得到了更加全面和公正的评估,人民的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政协和人大之间的关系密切,政协为人大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建议,而...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区别与联系
答:(二)、联系:1、两者一般是同期召开,政协和县级以上(包括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都是每届五年;2、两者的工作方式都是举行会议,都有常设机关,都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3、两者都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4、两者都要...

“政协”与“人大”是什么关系?
答: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两者是配合关系,互为补充而不能相互代替。正如周恩来所说:“人大、政协有不同之处,权力上有区别,但只有权力 之分,无高低之别,政治上是平等的。”政协合人大的联系:1、体现的经济基础相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都是我国的政治制度,均属于上层建...

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关系?
答: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没什么关系,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政协委员是政治协商会议的委员。 人大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简称。人大代表经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先进性。 人大代表主要权利: 提出议案的权利;提出质询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