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发生的洪涝灾害有哪些 若今年黄河流域发生洪灾,对下游河南境内的影响如何?历史上的洪...

作者&投稿:丰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黄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民国22年(1933年)8月10日,黄河陕县站出现洪峰2000m3/s洪水,河南温县、武陟、长垣、兰封、考城5县多处决口,淹及当时的河南、山东、河北、江苏4省30县,受灾面积6592 km2,273万人受灾,死亡12700人。财产损失2.70亿元(为当时银圆)。曹县、巨野、定陶、单县惨遭淹没。徐州环城黄河故堤十余里决开七处。水势一路北流,使濮、范、寿张、阳谷4县尽成泽国;一路南流,侵入安徽之亳县、涡阳,所幸水流略缓,成灾未巨。河北长垣县受灾最重,东起东岸大堤以及庞庄、李集、苏集、程庄,西至县西之青冈、张屯、相如等村,广60里,袤40余里,受灾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十分之九。1933年7、8月间,黄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其中以冀鲁豫三省灾情最重,受灾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受灾人口300多万,财产损失2亿多元.国民政府在灾后成立了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对灾区进行急赈、工赈和卫生防疫.尽管这次赈济活动有健全的组织和制度,但由于投入太少,成效甚微.这场水灾救济的失败,既加重了当时中国的农业恐慌,也反映出南京国民政府在救灾方面的无力和无能.1933年8月,黄河中游干支流发生洪水,陕县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造成黄河下游南北两岸决口50余处,淹没河南、山东、河北和江苏四省30个县,死亡1.27万人。

原因是其上游土质疏松,无法保持水土。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已普遍修筑堤防。公元前65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提出“无曲防”的禁令,解决诸侯国之间修筑堤防的纠纷。在此后漫长的历史时期,伴随着黄河频繁的决溢改道,防御黄河水患成为历代王朝的大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不断堵口、修防。西汉时期,已专设有“河堤使者”、“河堤谒者”等官职,沿河郡县长官都有防守河堤职责,专职防守河堤人员,约数千人,“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河防工程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据《汉书·沟洫志》记载,淇水口(今滑县西南)上下,黄河已成“地上河”,堤身“高四五丈”(约合9~11米),堤防也很高。《史记·河渠书》中记载,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令“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并亲率臣僚到现场参加堵口,说明黄河堵口已经是相当浩大的工程。史书记载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治河工程是公元69年“王景治河”,“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里”。“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诏曰:‘……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景虽节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扼制了黄河南侵,恢复了汴渠的漕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宋建都开封,当时黄河水患严重,宋王朝对治河很重视,设置了权限较大的都水监,专管治河,沿河地方官员都重视河事,并在各州设河堤判官专管河事,朝廷重臣,多参与治河方略的争议。这个时期治河问题引起很多人的探讨,加深了对黄河河情、水情的认识,河工技术有很大进步,特别是王安石主持开展机械浚河、引黄、引汴发展淤灌等,在治黄技术上有不少创新。

明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黄河决溢灾害加重,朝廷更为重视治河,治河机构逐渐完备。明代治河,以工部为主管,总理河道直接负责,以后总理河道又加上提督军务职衔,可以直接指挥军队,沿河各省巡抚以下地方官吏也都负有治河职责,逐步加强了下游河务的统一管理。清代河道总督权限更大,直接受命于朝廷。明末清初,治河事业有很大发展,堤防修守及管理维护技术都有长足进步,涌现了以潘季驯、靳辅为代表的一批卓有成效的治河专家。清朝末年及民国期间,战乱不断,国政衰败,治河也陷于停滞状态。近代以李仪祉、张含英为代表的水利专家,大力倡导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研究全面治理黄河的方略,但受社会经协件制约,始终难有建树。

纵观治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所谓治河实际上只局限于黄河下游,而且主要是被动地防御洪灾。但是,悠久的治河历史,留下了浩繁的文献典籍,为世界上其他河流所罕见,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借鉴.

我国历史上黄河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一、人为因素:黄河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古代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中心,所以开发的早.但是,由于人们对黄河流域的不合理开发,造成黄河水土流失严重,使得黄河泥沙淤积严重
二、自然因素:1.黄河流经中国三大地形阶梯,东起青藏高原,西至华北平原,海拔相差大,流速大 2.黄河下游地区处在温带季风气候区,降雨有明显的季节性,在雨季往往会降雨过于集中 综上所诉,黄河流域会经常因为排水不畅而造成洪涝灾害.

要看洪灾的程度,

在不溃堤的情况下会造成河床变深,但如果溃堤,则会造成洪水的泛滥和沿岸的泥沙的堆积,甚至是土壤的盐碱化。

长期天气预报中国气象局或者气象台网站应该有

如果你懂遥感技术,可以去下载美国NASA的MODIS或者是国产的中巴资源卫星作为灾情监控

黄河流域发生的洪涝灾害有哪些
答:我国黄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民国22年(1933年)8月10日,黄河陕县站出现洪峰2000m3/s洪水,河南温县、武陟、长垣、兰封、考城5县多处决口,淹及当时的河南、山东、河北、江苏4省30县,受灾面积6592 km2,273万人受灾,死亡12700人。财产损失2.70亿元(为当时银圆)。曹县、巨野、定陶、单县惨遭淹没。徐州...

我国近几年发生的洪涝灾害
答:1、珠江特大暴雨洪涝(1915.7):广西梧州及广东广州7月上旬降大雨和暴雨,造成江河水位上涨,泛滥成灾。珠江三角洲受灾农田648万亩,失收的有450万亩,灾民300多万,死伤达十余万人。造成的损失达100亿元,其中仅广州市就损失30亿元。2、暴雨洪涝(1931):以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的河南、湖北、湖南、...

世界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很严重的洪水
答:1949年东危地马拉洪水是热带风暴变成危地马拉南部海岸的飓风,导致该地区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有关损害程度的信息很少,但有些人估计死亡人数高达40,000人。洪水是从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袭击北美的特别强烈的飓风季节的一部分。

暴雨洪涝灾害包括哪些
答: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包括春涝、夏涝、夏秋涝和秋涝等。洪涝灾害分为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暴雨洪涝灾害包括哪些 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

长江曾经发生过哪些洪涝灾害
答: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发生过53次大洪水,近50年来每3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50—1980年,我国平均每年受涝灾耕地面积达0.1亿公顷,成灾面积0.08亿公顷,粮食损失100亿公斤左右,受灾人口以百万计,造成经济损失平均每年150亿一200亿元。从80年代以来,洪涝灾害更有发展之趋势,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淮河...

我国都有哪些年份发生洪涝灾害 都有哪些重大洪涝灾害
答:死亡3.3万人。国家对自然灾害的救济费为3.2亿元。7、1998年,一场世纪末的大洪灾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洪波汹涌,水位陡涨。800万军民与洪水进行着殊死搏斗,京广铁路行车受阻100天。据统计,全国共有29个省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66亿元。

我国洪水灾害有哪几类型
答:一、洪水按出现地区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河流洪水、海岸洪水和湖泊洪水等。1、河流洪水 河流洪水中的暴雨洪水和融雪洪水等,是和天气形势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且有明显的季节性。在中国,暴雨洪水常发生在夏、秋两季,通称这段洪水期为伏汛(夏汛)和秋汛;融雪洪水常发生在春季,通称为春汛或桃汛。

我国主要洪水类型有哪些
答:暴雨洪水型 我国的灾害性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发生的时间自南往北逐渐推迟。暴雨洪水为降落到地面上的暴雨,经过产流和汇流在河道中形成的洪水。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洪水都是由暴雨产生的,特别是历年最大洪水,往往是由暴雨形成的,淮河以南的南方河流洪水都是由暴雨形成的;西北干...

历史中有多少次大的洪水灾害?
答:1932年汉江大水受灾面积150.9万公顷,1003万人受灾,死14.2万人。1954年长江大水,汉口最高水位达29.73m,超出1931折决堤水位2.8m,经全力抢护,保住重点堤防和武汉市的安全,但受灾农田仍达317万公顷,受灾人口1800万,死亡3.3万人。1981年长江大水53个县以上城市、580个城镇、2600多座工厂企业、83....

近年洪水灾害
答:12、2016年,长江流域洪水灾害,死亡和失踪289人。多难兴邦!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许多的大灾大难,都勇敢地挺立了过来。这次河南的洪水灾害,我们也一定能战而胜之!近年洪水灾害3 水灾的防治措施 1、多植树、多绿化,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不乱砍滥伐,从根源上预防洪涝灾害的发生。2、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