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与活版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制作过程、效能、使用方法分别是什么? 雕版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作者&投稿:畅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活字印刷工艺流程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我国宋朝的平民毕。时间是北宋仁宗历年间(1041
-1048年),比德国的谷腾堡要早400年。关于毕的胶泥活字印刷,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门”中有较详细的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后世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一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醋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水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之。
这里世界上关于活字印刷的最早的科学记载,虽然只有短短的三百余字,但内涵相当丰
富,基本包括了活字印刷的整个工艺流程:
1.制字:用胶泥刻字,活字薄如钱唇,一字一印,用火烧使其坚固,实际已是陶质活字。每
一字都有数个活字,用以在文稿中字的重复出现。还有两种情况,排版中经常遇到,一是常用字如“之”、“也”等,每字有二十余个活字,以备一版内有更多重复者。再有就是文稿中出现的生僻字原所制活字中没有,当下补刻,用草火烧成坚固的活字,马上可以排版。
2.置范:先备一块铁板,上放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再放一铁范于铁板上,以承容和固定活字。
3.排版:在板上紧密排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4.固版:以火给铁板加热,使药熔化,再以一平板按印面,使字面平整、固定。
5.印刷:固版后就可以上墨铺纸印刷了。为了印刷方便和快捷,通常用二块铁板,一块板
印刷时,另一块板在排字,印完一块板,另外一块板已经排好,相递使用,能提高效率。
6.拆版:印完后再用火为铁板加热,使药熔化,用手指落活字,并不沾污。
7.贮字:活字不用时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贮藏于木格之中。
8.效率:若只印三二本,不算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显得极为神速。
9.下落:毕死后,他的活字为沈括的子侄所得,就在沈括写《梦溪笔谈》时仍在保存着。
这一笔不仅增加了这一记载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也可看出毕沈两家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关于宋代活字印本,各家藏书目录中著录了七八种,但依据并不充分,大都不可信。最为
可信的是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周必大在潭州(今湖南长沙)用沈括所记的方法,以胶泥铜版刊印了他所著的《玉堂杂记》。在周必大《文忠集》卷一百九十八给程元诚的信中提到:“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存中是沈括的字,其法当是指以胶泥字在铜版上排好,再用纸加以摹印。
泥活字元代也有多次印刷活动的记录。据元姚燧《牧庵集》卷一十五载,元世祖忽必烈的谋士姚枢(1201-1278年)以“《小学》书流布未广,教弟子杨古为沈氏活板,与《近思录》、《东莱经史说》诸书,散之四方。”其时间约在元太宗十三年至海迷失后称制三年之间。
元王祯的《农书》所附《造活字印书法》中曾谈到:“有人另生巧技,以铁为印盔,界行内用稀沥青烧满,冷定取平,火上再行煨化,以烧熟瓦字排于行内,作活字印版。为其不便,又以泥为盔,界行内用薄泥,将烧熟瓦字排之,再入窑内烧为一段,亦可为活字板印之。”此之前段指的是毕用烧硬的泥活字,排在铁框子里印书,后来又有人将烧好的泥活字排到泥框中去再烧一次,制成整段陶版来印书。

活版毕升
庆历(1041~1048)
用活字(铅字)、铅条、铅空、图版等各种材料组织在一起排成的版面。活字排版须经过铸字、拣字、排版(排表、拼版)、打样、校对、查红样和刻字、改版等工序。在书刊印数不多且不再次印刷时,活版可直接上机印刷,即活版印刷。有人曾试验过用木头,可是木头见水后有时会变形,最后发现,就当时的材料来说,胶泥是最佳材料

标题通过印刷术的发明过程,我们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

记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明的时间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了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传播;理解我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概括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过程及其向世界传播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及观察相关实物和图片培养他们的观察、想像能力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认识科学技术的发明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近代中国科技文化落后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及其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
1、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印刷流程。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导学点拨、直观录像教学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我们已经学完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所有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国家,都说是上下五千年,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下),大家把课本翻到目录,看看文化包括哪些方面?科技、文学、艺术等等。我国的文化最让大家骄傲的科技成就是什么?(四大发明)大家知道四大发明是指哪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造纸术的内容,再来回顾一下,西汉初期发明了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产生于发展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十五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课本90页 先大家一起阅读课本的导言部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古代科技宝库,对三大发明做一番探索吧! 【讲授新课】 一、印刷术
当印刷术发明之前,孔子招收学生入学,以《诗》、《书》和《春秋》等为教材,那时没有纸,也没有发明印刷术,你想象一下,孔子的学生怎样才能得到一本教材?刻在竹片上,
第 1 页 共 5 页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教学设计
不方便。后来有了纸,就抄在纸上,一本还可以,要是三千学生都需要的话,就不好办了,速度慢、浪费时间、还容易出错。怎样才能克服以上的不便呢?后来,受到“印章”的启发。人们便发明印刷术。印刷术的发展是分为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一)雕版印刷术
请大家阅读91页1、2段,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发明时间及全盛时间
发明时间:隋唐 全盛时间:宋朝
2、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唐朝 868 年刻印的《金刚经》 现在《金刚经》1900年发现于敦煌藏洞。1907年被帝国主义文化窃贼斯坦因盗走,现存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师:为了弄清楚它的优缺点,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的原理。所谓雕版印刷术,它从大的方面讲主要包括两个环节,前一个是雕版,后一个环节则是印刷。 雕版印刷的工作流程:(视频教学) 优点:可以印刷大量书籍; 缺点:刻字费时、费力;出现错别字难以修改;一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难以存放、管理??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之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二)活字印刷术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雕版印刷的缺陷呢?我国劳动人民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发明 北宋 毕升
视频教学——活字印刷术的原理。将“死字”变成“活字”,将“死版”变成“活版”,用的时候给按文章内容给组合起来,用完之后,再给折下来,以备下次再用。这样既省时省力又节约。从“死字”到“活字”这样一个小小的改造,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这是毕升给人类给出的巨大贡献。但是细心的同学会注意到毕升制作的活字的材料不是很完善的,因为他使用的是泥活字,容易损坏,后来人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和金属活字。 我们的汉字常用字大约有三千多个,不常用的还有很多,如果都堆在你的面前,你觉得制版方便吗?为什么?怎样解决呢? [学生]分类,按顺序排好。 那按什么顺序呢?为了便于检索,元代王桢发明转轮排字盘,从而大大提高了排字制版的效率。
2、活字印刷术的传播过程。
由于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先进,于是很快得到了推广,宋朝传到日本、朝鲜,元朝时传到欧洲。400多年后,欧洲才有活字印刷。 (三)、印刷术发明、发展的意义。
【读读】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

罗伯特说的话说明了什么?
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了巨大贡献。 二、指南针
以上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的过程,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的探索精神。正是这种执着的探索,才能有所发现。说到“探索与发现”,经常看电视的同学都知道,中央10台有一个栏目,叫做“探索·发现”,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栏目的标志?展示“探索·发现”的动画图标,
第 2 页 共 5 页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教学设计
它叫司南,用这个做节目的图标的含义就是指引人们去探索,在司南而对基础上发明了指南针。
(一)发明与改进
阅读“指南针”的部分,了解指南针发明和发展的情况。
1、司南 战国时期发明。将天然磁石磨成勺状,放在光滑底盘上,转运勺柄,停下之后,勺柄指南。
2、指南针 北宋时期发明 将钢针磁化以指示南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国家。
3、罗盘 南宋初期发明 将指南针装入有方位的盘中,很精确。 (二)传播及意义
12世纪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PPT】如今的指南针 【PPT】自己制作指南针
[师]小结:不管是司南、指南针还是罗盘,都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是他们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但另一项发明的出现,却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这就是火药。 三、火药
为什么说火药的发明带有偶然性呢?谁能够说说它的发明过程?从战国到汉朝很多皇帝都追求长生不老,因此让由古代的道士炼制丹药。 1、发明 唐朝 炼丹家
唐朝时,炼丹家们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发现硫磺、木炭和硝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加热极易燃烧和爆炸,药会着火,所以叫做火药。火药就这样被发明了。让我们来简单了解它的应用过程。
2.火药用于军事是在何时?火药最开始使用在杂技演出上的,到了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之后出现了火器。
突火枪: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宋军发明此种管状火器。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这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3.火器广泛使用是在何时?宋元时期。(小字部分简单了解) 火箭。与今天的火箭相比是不是有可比性啊?都是要有一个强大的推动力。火箭的发展,使人产生了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的愿望,到嫦娥的月宫看看。根据史书记载,明朝的一位勇敢者万户坐在装有47个当时最大的火箭的椅子上,双手各拿一个大风筝,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实现飞天的梦想。尽管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万户被誉为利用火箭飞行的第一人。为了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以万户的名字命名。现代,我终于实现了飞天的梦想,就是神舟5号,杨利伟。而到月宫的是嫦娥一号。 4.火器的传播及影响 13世纪~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四、四大发明的影响。
是我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四大发明的西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不应该将前人的

印刷术的发明

自从有了纸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
晋朝初年,官府有书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南北朝时候,梁元帝在江陵有书籍七万多卷、隋朝嘉则殿中藏书有三十七万卷,这是我国古代国家图书馆最高的藏书记录。
除了官府藏书,私人藏书也越来越多。比如晋朝郭太,有书五千卷;张华搬家的时候,单是搬运书籍,就用了三十辆车子。
印刷术发明以前,只有官府和郭太、张华那样的富人才能有这么多的藏书,一般人要得到一两本书也很不容易,因为那时的书都是手抄本。要抄这么多的手抄本,得花费多少人力呀!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怎么能够满足社会上的需要呢?
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项科学发明,只要社会上迫切需要它,同时又有产生它的物质条件,那么,它就会很诀出现的。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就是这样。
在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前,社会上已经广泛应用印章和拓碑。
印章有阳文和阴文两种,阳文刻的字是凸出来的,阴文刻的字是凹进去的。“如果使用阳文印章,印到纸上就是白底黑字,非常醒目。但是印章一般比较小,印出来的字数毕竟有限。
刻碑一般用阴文,拓出来的是黑底白字,不够醒目。而且拓碑的过程比较复杂,用来印制书籍也不方便。但是,拓碑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石碑面积比较大,一次可以拓印许多字。
如果截长补短,把拓碑和印章的各自特点结合起来呢?情况当然就不一样了。
我国劳动人民在拓碑和印章这两种方法的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的方法是这样的: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自纸复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成功了。这种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
我国的雕版印刷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对这个问题,历史学家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但多数人认为是在唐朝时候发明的。
在隋末唐初,由于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文化事业也跟着繁荣起来,客观上产生雕版印刷的迫切需要。
根据明朝时候邵经邦《弘简录》一书的记载: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收集封建社会中妇女典型人物的故 事。编写了一木叫《女则》的书。贞观十年土长孙皇后死了,宫中有人把这本书送到唐太宗那里。唐太宗看到之后,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来。
贞观十年是公元六三六年。《女则》的印行年代可能就是这一年,也可能稍后一些。这是我国文献资料中提到的最早的刻本。从这个资料来分析。可能当时民间已经开始用雕版印刷来印行书籍了,所以唐太宗才想到把《女则》印出来。雕版印刷发明的年代,一定要比《女则》出版的年代更早。
到了九世纪的时候,我国用雕版印刷来印书已经相当普遍了。
唐朝时候,有个杰出的诗人叫白居易。他把自己写的诗编成了一部诗集——《白氏长庆集》长庆四年十二月十日(公元八二五年一月二日),白居易的朋友元稹给《白氏长庆集》写了一篇序文,序文中说:当时人们白居易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贩卖,到处都是这样。
从前人们把刻石称为“模勒”,到了唐代,也就把雕版称为”模勒“了。这里的“模勒”两字就是雕版印刷的意思。
《旧唐书》还有这样一条记载,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十二月,唐文宗下令各地,不得私自雕版印刷历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另外一些古书的记载情况是这样:当时剑南、两川和淮南道的人民。都用雕版印刷历书,在街上出卖。每年,管历法的司天台还没有奏请颁发新历,老百姓印的新历却已到处都是了。颁布历法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东川节度使冯宿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信,就奏请禁止私人出版历书。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一道命令怎么禁得了呢?虽然唐文宗下了这道命令,民间刻印的历书仍旧到处风行。就是在同一个地区,民间印刷历书的也不止一家。
黄巢起义的时候,唐僖宗慌慌张张逃到了四川。皇帝也逃跑了,当然没有人来管理禁印历书的事了。因此,江东地方的人民就自己编印了历书出卖。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八八一年),有两个人印的历书,在月大月小上差了一天,发生了争执。一个地方官知道了,就说:“大家都是同行做生意,相差一天半天又有什么关系呢?”历书怎么可以差一天呢?那个地方官的说法真叫人笑掉了牙。这件事情却告诉我们,单是江东地方,就起码有两家以上印刷历书。
当时跟着唐僖宗逃到四川的柳毗在他的《家训》的序里也说,他在成都的书店里看到好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书籍。这些书大多是雕版印刷的。可见当时成都的印刷业比较发达,不但印历书,还印其他各种书籍了。
唐朝刻印的书籍,现在保存下来只有一部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 咸通九年是公元八六八年,离开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这一千多年前的印刷品,是怎样保存下来的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甘肃省墩煌东南有坐鸣沙山,早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些佛教徒在这里开了山洞,雕刻佛像,建筑寺庙。山洞不断增加,佛像也跟着增多,人们就把这里称为“千佛洞”。一九零零年,有一个王道士在修理洞窟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密闭的暗室,打开一看,里面堆满了一捆捆纸卷,其中有相当多的纸卷是唐代抄写的书籍,还有一卷是唐代刻印的《金刚经》。
这部《金刚经》长约一丈六尺,高约一尺,是由七个印张粘连而成的卷子。卷首有一幅画,上面画着释迦牟尼对他的弟子说法的神话故事,神态生动,后面是《金刚经》的全文。卷未有一行文字,说明是咸通九年刻印的。

这本书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雕板印刷书籍。图画也是雕刻在一块整版上的,也许是世界上最早的版画。
到了五代时候,有个封建官僚叫冯道。他在短短的五个朝代中做过四个朝代的大官,是个卑鄙无耻的家伙。他看到江苏、四川等地人民贩卖的印本书籍,各种各样都有,单单没有儒家经典,就在后唐长兴三年向皇帝建议雕版印刷儒家经典。
当时共印九种经书,经历了四个朝代,直到后周广顺三年,先后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才全部刻成。
因为这次刻书影响比较大,后来竟有人认为印刷术是五代时候冯道发明的,这当然是错误的。
到了宋朝时侯,印刷业更加发达起来,全国各地到处都刻书。北宋初年,成都印《大藏经》,刻板十三万块;北宋政府的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印经史方面的书籍,刻板十多万块。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当时印刷业规模之大。宋朝雕板印刷的书籍,现在知道的就有七百多种,而且字体整齐朴素,美观大方,后来一直为我国人民所诊视。
宋朝的雕版印刷,一般多用木板刻字,但也有人用铜板雕刻。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所用的铜版,可见当时也掌握了雕刻铜版的技术。
说起印制书籍,雕版印刷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一种书,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部,比用手写不知要快多少倍了。
可是用这种方法,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费的人工仍旧很多,无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书籍,有些书字数很多,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万一这部书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未,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没用了。
有什么办法改进呢?
到了十一世纪中叶(宋仁宗庆历年间),我国有个发明家叫毕升,终于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把我国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
毕升用胶泥做成一个一个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这就是一个一个的活字。印书的时候,先予备好一块铁板,铁板上面放上松香和蜡之类的东西,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密密地排满活字,满一铁框为一版,再用火在铁板底下烤,使松香和蜡等熔化。另外用一块平板在排好的活字上面压一压,把字压平,一块活字版就排好了。它同雕版一样,只要在字上涂墨,就可以印刷了。
为了提高效率,他准备了两块铁板,组织两个人同时工作,一块板印刷,另一块板排字;等第一块板印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铁板互相交替着用,印得很快。
毕升把每个单字都刻好几个;常用字刻二十多个碰到没有予备的冷僻生字,就临时雕刻,用火一烧就成了,非常方便。印过以后,把铁板再放在火上烧热,使松香和蜡等熔化,把活字拆下来,下一次还能使用。
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胶泥活字,称为泥活字,毕升发明的印书方法二和今天的比起来,虽然很原始,但是活字印刷术的三个主要步骤一制造活字、排版和印刷,都已经具备。所以,毕升在印刷方面的贡献是非常了不起的。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里,专门记载了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以后,朝鲜人民又开始用泥活字等方法印书,后来又采用木活字印书。到了十三世纪,他们首先发明用铜活字印书。我国使用铜活字印书比朝鲜稍晚。朝鲜人民还创造了铅活字、铁活字等。

中国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 [ ] A、西汉、隋B、隋唐...
答:B

雕版印刷与活版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制作过程、效能、使用方法分别是什么...
答: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我国宋朝的平民毕。时间是北宋仁宗历年间(1041 -1048年),比德国的谷腾堡要早400年。关于毕的胶泥活字印刷,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门”中有较详细的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后世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又为活版。其法:用胶...

活字印刷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答: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升(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南京、无锡、...

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分别是 [ ] A.东汉 唐B. 唐 北宋C...
答:B

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发明年代
答: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升(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印刷术的意义:印刷术发明前,欧洲人九成...

印刷技术发明于哪个朝代
答:印刷技术发明于唐代初期。1、印刷术是中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包括雕版印刷术和活字版印刷术。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现代学者多认为始于唐代初期(7世纪)。其历史大致分4个时期:自唐代至五代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流行时期;宋代为其鼎盛时期,反映在刻书事业上具有明显的特点。同时,一些兄弟民族如辽、金...

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主要阶段
答:北宋仁宗庆历元年至八年间,即公元1041-1048年间,一位名叫毕升的普通劳动者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二、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在唐朝中后期已经广泛使用。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里发现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刚经”末尾题有“咸...

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区别是什么?
答:一、发明时间不同 1、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2、活字印刷术: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发明。二、工作原理不同 1、雕版印刷术: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

活字印刷术发明时间 活字印刷术发明时间是
答: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北宋庆历年间。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

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分别是什么时期的
答:活字印刷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1048)中国的毕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