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中为什么用重要性和重要性水平 为什么审计的重要性越高,审计的风险水平越小?

作者&投稿:笪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审计中的重要性与我们平常所说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审计专业术语的重要性是指某一交易或事项可能影响利益相关者做决策的程度,重要性与某一事项的金额或性质相关,并取决于特定环境。重要性水平是对重要性的量化,如果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一定,重要性水平越高,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

比如说,审计师可以接受的财务报表错报为10000元,如果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很高(重要性水平高),则审计师可以接受的检查风险就越低。

楼主对重要性与重要性水平产生混淆是因为没有理解重要性的含义,审计的重要性不是说某个项目重不重要,而是对错报风险的一个衡量指标。

这里所说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是指金额的大小.通常,40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在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注意,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
如果重要性水平是4000元,则意味着低于4000元的错报不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高于4000元的错报.
如果重要性水平是2000元,则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错报就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错报.
显然,重要性水平为2000元时审计不出这样的重大错报即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平为4000元时的审计风险高.
审计风险越高,越要求注册会计师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也是反向关系.

  审计中的重要性与我们平常所说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审计专业术语的重要性是指某一交易或事项可能影响利益相关者做决策的程度,重要性与某一事项的金额或性质相关,并取决于特定环境。重要性水平是对重要性的量化,如果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一定,重要性水平越高,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

审计中重要性与重要性水平的区别是?~

楼上说的都不对。
审计中的重要性与我们平常所说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审计专业术语的重要性是指某一交易或事项可能影响利益相关者做决策的程度,重要性与某一事项的金额或性质相关,并取决于特定环境。重要性水平是对重要性的量化,如果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一定,重要性水平越高,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
比如说,审计师可以接受的财务报表错报为10000元,如果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很高(重要性水平高),则审计师可以接受的检查风险就越低。
楼主对重要性与重要性水平产生混淆是因为没有理解重要性的含义,审计的重要性不是说某个项目重不重要,而是对错报风险的一个衡量指标。

这里所说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是指金额的大小.通常,40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在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注意,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
如果重要性水平是4000元,则意味着低于4000元的错报不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高于4000元的错报.
如果重要性水平是2000元,则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错报就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错报.
显然,重要性水平为2000元时审计不出这样的重大错报即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平为4000元时的审计风险高.
审计风险越高,越要求注册会计师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也是反向关系.

审计中为什么用重要性和重要性水平
答:这里所说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是指金额的大小.通常,40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在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注意,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如果重要性水平是4000元,则意味着低于4000元的错报不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

审计中为什么用重要性和重要性水平
答:审计中的重要性与我们平常所说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审计专业术语的重要性是指某一交易或事项可能影响利益相关者做决策的程度,重要性与某一事项的金额或性质相关,并取决于特定环境。重要性水平是对重要性的量化,如果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一定,重要性水平越高,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比如说,审计师...

重要性水平是什么意思
答:重要性水平是指审计过程中对审计事项进行判断和评价时,对审计结果产生影响的重要性标准。它是一个用于评估审计证据质量和数量的关键概念。相关知识如下:1、在审计理论中,重要性水平的应用可以确保审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关注和识别那些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错报或违规行为。它为审计师提供了一个...

重要性水平概念,在哪些阶段运用,有什么区别
答:重要性水平在审计实务中的作用:一是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被审单位规模的扩大,组织结构日趋复杂,经济事项日渐频繁,详细审计已经不可能.在抽样审计普遍被采用的今天,重要性概念为解决审计人员的抽样决策问题提供了极大帮助,可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选择科学的抽样方法,从而大大提高审计...

对计划的重要性水平和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理解?
答:最终出具审计意见时用的是财务报表计划的重要性水平,财务报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和认定层次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主要是为了查出错报的。比如计划整体重要性水平为100,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80万,应收账款计划的重要性水平80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为40万。

注册会计师运用重要性概念的目的是什么?
答:地方考委会应当据此确定本地区具体报名日期,并向社会公告。每科目考试的具体时间,在各年度财政部考委会发布的报名简章中明确。2020年9月10日,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官网发布《关于取消2020年北京地区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公告》,宣布取消2020年北京地区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重要性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答: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是错报或漏报的个别或汇总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判断或决策的程度。这时对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重要性判断决定出具审计意见的类型。 二、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标准 重要性标准不仅运用于财务报表的编报和审计,而且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中的关键问题。重要性标准首先决定了一项信息是否重要,从而...

...运用专业判断?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运用重要性目的何在?
答:重要性是提高审计效率的基础,审计毕竟不是会计,不能把所有的账目一一详细审计,因此提出了重要性的概念,即小于重要性水平的差错可以不予审计调整。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是在对被审计单位初步了解,做出风险评估之后,在计划审计阶段制定的;但是随着审计的深入,对被审计单位逐步地了解,应该逐步对原确定...

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概念进行运用基本步骤?
答:您好重要性是现代审计学的一个概念,在审计实务中掌握和运用这一概念,对于降低审计风险、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对于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注册会计师的...

审计总体策略为什么要考虑重要性水平?
答:考虑重要性水平是为评估审计检查风险,施行抽样审计,确定样本数量做基础性工作。同时也为审计证据数量打基础。上述工作为把握审计成本,降低审计风险,合理确立审计重点及审计资源分布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