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的一处古迹描写作文

作者&投稿:骆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以下是关于宣化古迹的描写作文:
宣化古城雕栏玉砌,无数古迹见证着它历史文化的辉煌。其中最吸引我的一处古迹是位于城中心的黄家界城楼。
黄家界城楼位于宣化老城宏伟的城墙上,城墙包围着古城,久经沧桑而保存完好。城楼上有用石头砌成的城垛,城垛外是深不可测的护城河,水藻丛生。
登上城楼,面对广袤陇海平原,屋瓦烟树簇拥着少儿走过。院落深深沉沉的回忆纠缠在那里。当初抗日战争时期,城楼曾经成为居民抗击侵略军的重要据点。城楼顶上留有弹孔,见证了那段历史。

黄家界城楼与宣化古城融为一体,变成了古城的代表。从城楼上俯瞰,你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古城无尽的风情。傍晚的黄昏笼罩古城,屋顶的方砖灰不忍目,城楼的容颜已经老态龙钟,但城市脚下那条穿城的大街还在热闹,生机依旧。这一处古迹见证了宣化城的辉煌与沧桑。每到此处,便感慨古城的沧海桑田。
希望这篇关于宣化古迹的描写作文能够帮助你。你可以根据自己对该古迹的感受来丰富写作内容。

1. 宣化名胜古迹的旅记(作文)300字

来到宣化市内,眼前一座古建筑,高大的方型砖石台基像座堡,四面有门洞开。清远楼竖在其上,楼体为三层绿瓦飞檐环抱,活像造刑别致的宝塔。

只见在大厅的地面上有一个非常大的坑,长足有一百多米,宽有七八十米,坑里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排列着用泥雕塑的武士,虽然是用泥雕塑的,但是一个个跟真人一般大小,仿佛就是活人站在那里正在操练。你看,他们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蹬前端翘起的战靴,头的右侧都挽成一个发髻。他们手中有的拿着长矛,有的拿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圆瞪二目,紧闭双唇,神情严肃,栩栩如生,好像在等候和敌人决战;还有许多弓箭手,他们有的站着,有的半蹲着,有的一手拉弓一手搭箭,威武异常,好像敌人一到便会万箭齐发;坑内还有骑士,他们牵着巴,腰间挎着刀,骑士们精神抖擞,战马千姿百态,有的低头看自己的蹄子,有的仰起头,张开嘴好似长嘶。整个坑内有上千兵马俑,排成方阵,正严阵以待,准备和敌人决一死战,使人看了感到士气昂扬。

这座六棱七级的舍利塔,完全由砖砌成,高约28米,周长约20多米。塔的每个面上都有几个盘腿而坐、闭目养神的小佛像,这些小佛像栩栩如生,可好看了。整个塔身稍稍向西北倾斜。据老人们说,这是因为我们这里常刮西北风,为使塔身在若干年后渐渐竖直,建塔时特意设计的,整座舍利塔,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十分美丽。 还是在1956年5月,我国地质工作者挖开了地宫的金刚门,揭开了地下宫殿的秘密。我们进入人字形的金刚门,犹如走进冰库一般,这就到了地下宫殿了,它距地面27米,总面积为1195平方米,分前、中、后、左、右五殿。

穿过金刚门是前殿。迎面是一扇高大的汉白玉石门。我无意地推推石门,竟呆住了:“这样巨大的石门,怎么这样轻便,开头自如?”我带着满腹疑问看了说明。石门高3.63米,宽1.7米,重约四吨,门轴一边厚度约是门边部分的两倍。看到这里,我明白了,古代石匠巧妙地运用了物理学原理,加粗门轴,从而使8千斤重的石门能够开关自如。古代人民真了不起啊!我和同伴连声赞叹。

观景亭前,景色迷人。一条小溪从斜坡上潺潺流下,透过清澈的溪水,可以看到水下圆滚滚的石头。几片枯黄的落叶飘在溪面上。旁边几棵缀满了红叶的枫树,倒映水中。我站在观景亭上,极目远眺。只见颐和园内的昆明湖,宛如一面洒满碎银的明镜,闪闪发光;万寿山上的松柏,就像绿毯一般;在万绿丛中,耸立着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金光;园内的大铜亭,明晃晃地耀人二目;与佛香阁遥遥相对玉泉山,披着灰蒙蒙的薄纱……

惠远钟楼是一座三层三檐歇山顶的传统木结构建筑。土台基处有青砖包砌,东西南北有拱门,内有十字通道,构成了惠远城的十字街心。钟鼓楼高23.76米,飞檐斗拱,气势雄伟,雕梁画栋,五彩鲜艳。登上钟鼓楼凭栏远望;只见那玉带似的伊犁河水,蜿蜒西去,流向天际。城外田野碧绿,牛羊成群地在草地上游荡;城内,白杨成行,溪水流淌,一派迷人的塞外风光。站在这钟鼓楼上,令人神思飞越,眼前飘过滚滚的历史硝烟。

历史造就了城市的文化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2. 宣化名胜古迹钟楼的游记四百字作文

今天爸爸带我去参观了宣化博物馆,使我见识到了许多的名胜古迹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

我们买票后,首先去了一厅。进入屋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缩小比例的模型城池,旁边写着六个大字——宣化明请城廓,反映的是宣化明清时期的城市轮廓,以及当时的各种古城建筑。里面有文清宫、玉皇庙、米市街……。再往里是百姓安居的地方,旁边则都是城墙。以及东、南、西、北四个不同方位的城门。

再往里走,就是一排排陈列文物的橱窗了。就见其中一个橱窗里陈列着一个和足球差不多一样大的蛋。看了下边的文字介绍,才明白这是远古时期的鸵鸟蛋,在2004年刚刚出土。接下来,又看到的是古人们利用武器捕捉野牛时的情景,而那时野牛的角,足有一只猪的大腿那样粗。而其中最让我感到好奇的是里面介绍的翁葬——就是用2、3片较大的陶瓷作成翁棺,里边是空的,把死了的婴儿或小孩放进去,然后再埋在地下,大多都埋在居民户附近。爸爸在一旁聚精会神的看,而我却在走马观花。不一会儿,就到了二厅,走着走着一个貌似木乃伊的木头小人把我迷住了,仔细一看介绍,原来是古时候的夫妻死了后合葬存放骨灰的东西。后来,我又看到了一个被箭射中的战俘的头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来到了第六厅,第六厅主要介绍的是解放以前的落后面貌以及当时的火车、汽车等和改革开放以后宣化的新发展和新变化。

时间过的真快,一眨眼间,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博物馆到下班的时间了,我们不得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六厅。

博物馆真有趣,它不但给我带来了乐趣,还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让我体会到了其中深厚的文化积淀。

3. 我的家乡宣化水库的作文150字

我的家乡我出生在宣化。

宣化,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区,是燕山山脉,黄羊山脚下的一座历史名城。地处冀西北间山盆地中的宣化盆地北部,城池面积9.7平方公里。

京包铁路从城南经过,城北的京张高速公路与北城墙平行。雄伟的古城墙绵延数里,轮廓清晰,城楼高耸。

古城有着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城内保存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古楼阁、古寺庙、古街道、古名居比比皆是,198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 *** 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宣化县志记载:宣化在战国时期属燕赵二国的边界,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明代和清代是九边重镇之一。要说宣化什么最出名,不得不提的是宣化的葡萄。

关于宣化的葡萄,要说的太多太多。宣化牛奶葡萄果形似牛的 *** ,故称牛奶葡萄,古时为朝廷贡品。

解放后曾出口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鲜果以皮薄、肉脆、多汁、皮可剥离而闻名,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之美誉,为中国北方最著名的鲜食品种之一。由于其有晶莹剔透、甜酸可口的特有品质,使人久食不厌,深受消费者的好评。

据《耶律楚材传》,牛奶葡萄在宣化栽培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873年-888年(唐代僖宗年间)。1909年曾在巴拿马国际物产博览会(也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荣誉奖,1997年在河北省首届农展会上被评为品牌产品,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获铜奖。

2007年,宣化牛奶葡萄先后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909年,京张铁路开通后,宣化葡萄销路大开,种植规模逐步扩大。

宣化牛奶葡萄在明清时期曾经作为皇家贡品;著名的戏剧家曹禺先生,在明国初年曾在宣化居住,对宣化的葡萄印象极深,他曾回忆说:“余孩提时,随父居住宣化。古城秋暮,军号吹来,犹绕耳边,音凄日落,不能自己。

然犹口中葡萄颗粒甘鲜。”20世纪20-30年代,宣化葡萄种植面积多时达1万余架,年产量达300余万斤,历年销售“远及南洋与国外”。

京津的鲜货客商每到葡萄结果以后,就络绎不绝地来到宣化。他们把这里的葡萄一架一架包了去,等到葡萄下架后,再打发驮子来驮。

从1956年开始至1983年,宣化牛奶葡萄再次畅销国际市场,年出口量多达100多万斤,年年供不应求。说完宣化的葡萄,就该说说宣化城的建筑了。

宣化的古建筑透露出了古城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教育气息。知名度最高的当属清远楼和镇朔楼,也称钟鼓楼。

清远楼又名钟楼,它是一座独具明代特色的砖木建筑,与其它地区的钟楼在建筑风格上颇不相同,有着独特的地方手法,一度受到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明代诗人毛鹏曾以“河流曲泻苍赢岛,山势还依钟鼓楼”,来赞美清远楼的雄奇。

日本学者也曾对清远楼向全世界作过简短介绍。清远楼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木结构建筑。

由于券洞与当时之古街道相通,石板地面上留下20多厘米深的古代车辙。清晰的古代车,再现了宣化当年南来北往,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并成为清远楼的一道亮丽风景。

清远楼外观三层,内部实为两层,二楼内四根通天柱上,悬挂明嘉靖十八年铸八卦铜钟一口,铜钟是用来报警的。钟声宏亮,方圆40华里之内皆可闻其音,楼北的匾额“声天通籁”四字,确切地形容了钟声的辽远。

清远楼建成至今,经历了五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几个世纪以来,历经多次地震、战乱,亦毫无倾动之迹。清远楼的建筑形式在中国是很少见的。

与清远楼遥之相对的镇朔楼是宣化古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古代建筑,修建于明代,至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现在镇朔楼上还保存着两块木制木匾,一块是悬挂在楼上南侧的“镇朔楼”大匾,一块是清高宗乾隆皇帝1745年巡视塞北,木兰坝上途径宣化时亲笔手书的“神京屏翰”大匾,寓意宣化是北京之屏障。

大匾边框雕刻出腾云飞舞,姿态各异的出海蛟龙。图案精美,刻工细致,加之苍劲有力的“神京屏翰”四个大字,浑然一体,是价值很高的艺术珍品。

悠悠五百余载,风雨侵蚀,战乱摧残,使镇朔楼累累受损。1986年国家文物局投资对镇朔楼全面修复。

并且重新油饰彩画。重修后的镇朔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以古朴庄重的姿态再现世人,同时将大鼓一面置于楼上。

现在的镇朔楼不仅成为宣化古城历史的见证,而且成为一处游览胜地。展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中华名族的古老文化在古城宣化众多的文物古迹中,除了清远楼、镇朔楼,还有同在一轴线上的拱极楼(俗称南门楼)、一座以五条龙为主题图案的影壁,俗称五龙壁。

让我们先认识一下拱极楼,拱极楼明成化年间称“著耕楼”,清同治年间改称拱极楼,意味拱卫神京,保卫北方边境,阻挡外来侵略。自其建成以来,抵御了无数战乱,为保卫宣府,捍卫京师立下了汗马功劳。

尤其是土木之变英宗被瓦刺掠去,以其作为诱饵诈取宣府重镇,进一步威逼京师夺取明朝江山。瓦刺挟英宗来到南门之下,传令开启城门迎接英宗入城。

守城总兵扬洪。巡抚罗享信识破了他们诈降纳城之阴谋,拒绝打开城门,从而保卫了宣府,保卫了国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岁月的推移,夕日城上旌旗招展,士兵严阵以待,城内店铺林立,车水马。

4. 宣化鼓楼作文500字

宣化的春天

京西第一府——宣化,是我的家乡。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的春天很有特点。

宣化是一座北方城市,春天来得比较晚。立春过后,天气还很冷,北风呼呼的乱跑,有时雪花还在天空中飞舞。一点也感觉不到春意。

从三月中旬开始,天气渐渐变暖。但有时也会突然降温,风还是经常的刮,但不在刺骨,也温柔多了。洋河滩上的小河流开始融化了,有时还可以看见几条小鱼在河水里快乐的游来游去。小草悄悄地从大地妈妈的怀抱里探出了头,好像是在试探天气的冷热。河边的柳树,近看呈灰色,远看呈黄色,细瞅瞅,枝条上已经长出了小米粒大的疙瘩。风一吹,柳枝就随风舞动。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了,落在电线上或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好像在讲述旅途的故事。

人们脱去了厚厚的棉衣,换上了春装。小朋友们在广场上高兴得放风筝,农民伯伯们兴高采烈的在田野上忙碌起来了。街道两旁粉红色的桃花和黄灿灿的迎春花都开放了。

风三天两头的刮,经常是刮得天昏地暗,一直刮到百花齐放,绿树成荫。

这就是宣化的春天,它冷,赋予了宣化人的坚强;他风大,赋予了宣化人的豪爽。我喜欢宣化的春天

5. 介绍一处古迹 作文 400字左右

我们先来到八达岭长城,它有八个烽火台,因此得名八达岭。前四个烽火台为了要节省体力,我们坐滑车上去的,看到脚下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到了第四个烽火台,我们开始攀爬。我开始感觉非常地轻松,等到上最后一个烽火台时,感觉很难了。刚刚还能够欣赏沿途风景的我,此时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但是我为我能够爬上万里长城而感到骄傲,因为我当了一次好汉。

我们又来到了故宫,它是明清两代24为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我们从后门走到前门,这里还保持着清代最后一为皇帝居住的样子。整个宫殿金碧辉煌,到处是雕梁画栋,给人一种皇家的气派。一进去是御花园,还有皇后住的坤宁宫,还有皇帝的三宫六院,乾清宫,太和殿等等。从故宫的前门出来就是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了。

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只见那里人山人海,有的在拍照,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聊天。我也要把所有的美景用相机给记录下来。因为奥运的到来,天安门广场显得更加美丽,它的大花坛上有许多用树做的奥运比赛项目的图形。

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宏伟的天安门广场都在中国。我为我作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相信2008的北京之行会为我留下最难忘的记忆。

6. 写一处古迹的作文400字长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八达岭长城。

长城脚下有一块石头,石头上刻着“不到长城非好汉”七个大字。听妈妈说这七个大字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亲笔题写的。

我心想,今天我到了长城,我可就是好汉了。 长城依山而建,十分陡峭。

城墙一面高一面低,墙上开了许多小口子,那是用来架枪炮的。 我越爬越带劲,一口气从第一个烽火台爬到了第二个烽火台。

烽火台是由一块一块的砖盖成的。这时雨点儿从天而降,我穿上雨衣继续爬。

我登上烽火台放眼望去,四周青山环绕,长城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 起雾了,顺着前面的路看去,这条“巨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望不到尽头。

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中国就开始修建长城了。长城从东边的山海关到西边的嘉峪关,一共八千多公里长,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

万里长城是一块块条石砌成的,古代没有吊车、没有汽车,就是靠着劳动人民的双手建成的。中国人民是多么伟大啊! 雄伟壮观的长城不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

7. 介绍一处文化古迹的作文

长城,是我早已向往的去处。暑假里,我如愿以偿饱览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长城风光。

八达岭耸立在北京西郊,远望起伏连绵,近看山岭陡峭。长城盘旋在山梁上,像腾飞的龙。站在长城上往下看,只见停车场的一辆辆轿车如甲虫,一个个行人如蚂蚁;往上仰望,蓝天白云,烽火台傲然挺立。登长城看起来容易,走起来气喘吁吁,好不容易才走到好汉坡,大家都累得汗流满面。妈妈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不自满。”听了妈妈的鼓励,我又坚持往上登,终于登上了八达岭长城高处--烽火台。爸爸告诉我:这是古代秦朝,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劳动人民用肩挑手扛,用砖石砌成的。以后逐渐连成了万里长城。我们的心情都很激动,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的景点,拍下了10多个镜头。

站在长城上,我浮想联翩:二千多年前,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就能烧出那么质好量多的火砖,砌成了坚实的城墙,实在是了不起!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把祖国的各行各业建设得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要保护好长城,更要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我今年9岁了,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要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为祖国的繁荣游长城

在北京的日子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它却一直萦绕在我心里。

那天我醒得很早,等着爸爸妈妈起来,因为我们约好今天去登八达岭长城。

到了八达岭长城脚下,已经快是中午了,我说:“我们先吃些东西吧”。老爸说:“馋猫”。吃过饭好像有了好些用不完的力量,到了长城的脚下,抬头望去长城是那样的高大宏伟。我奋力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手脚并用,一步步向着长城的顶峰攀登,把爸爸妈妈远远的甩在身后,眼看着就要到达长城的最高峰,长城变得更加陡峭。我往下望了望,啊!真陡!叫人胆战心惊,感觉要掉下去似的,下面的人好像是小蚂蚁在排队搬家。终于凭借着我自己的力量登上了最高峰,我好高兴,可以是小小男子汉了。

在下长城时,老妈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却不以为然,结果一下摔倒了,膝盖也流血,裤子也从裤脚撕破到顶了,穿着这条破裤子好凉快。快到山底了,听到旁边有个小妹妹对她妈妈说:“妈妈,那个小哥哥的裤子可真酷啊”,我脸一下就红了。

8. 美丽的宣化作文100字

美丽的宣化

我的家乡宣化,它虽然没有甲天下的桂林风光,也没有名扬中外的广州繁华,然而,在党的阳光沐浴下,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正在腾飞。它那贫穷落后的景象已是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宣化是一座古城,它有着历史的痕迹,你瞧!南大街上那三座古老的城楼,它们美丽壮观,里面有着古时候的痕迹。他们好像三个侍卫一样,正保护着自己的家乡。

宣化的风景美不胜收,东边的凤凰广场如花的海洋,那里有用花做成的建筑物:有小女孩般的,大狮子般的,祥龙般的……南边的人民公园是一个动物园,里面有美丽的孔雀,凶猛的老虎,机灵的猴子……西边的万柳公园四季如春,有成千上万棵柳树,有一条条溪涧,还有“微型瀑布”呢!

宣化的牛奶葡萄远近闻名,走进葡萄园,站在葡萄架下。乍一看,这些小巧秀丽、玲珑多姿的小葡萄,可爱极了,浅绿色的果皮,就像一块碧玉一般。这一串串小珍珠,晶莹剔透;似玛瑙,碧玉无瑕;如宝石,灿烂夺目。再细看,葡萄上还有一层乳白色的白霜,如同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头上蒙了一层薄薄的纱。用手触摸,润滑极了。我不禁尝了一个,甜滋滋的,水灵灵的,沁人心脾,使我浮想联翩。

宣化真美呀!我爱你,宣化!

9. 我的家乡宣化水库的作文150字

我的家乡我出生在宣化。

宣化,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区,是燕山山脉,黄羊山脚下的一座历史名城。地处冀西北间山盆地中的宣化盆地北部,城池面积9.7平方公里。

京包铁路从城南经过,城北的京张高速公路与北城墙平行。雄伟的古城墙绵延数里,轮廓清晰,城楼高耸。

古城有着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城内保存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古楼阁、古寺庙、古街道、古名居比比皆是,198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 *** 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宣化县志记载:宣化在战国时期属燕赵二国的边界,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明代和清代是九边重镇之一。要说宣化什么最出名,不得不提的是宣化的葡萄。

关于宣化的葡萄,要说的太多太多。宣化牛奶葡萄果形似牛的 *** ,故称牛奶葡萄,古时为朝廷贡品。

解放后曾出口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鲜果以皮薄、肉脆、多汁、皮可剥离而闻名,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之美誉,为中国北方最著名的鲜食品种之一。由于其有晶莹剔透、甜酸可口的特有品质,使人久食不厌,深受消费者的好评。

据《耶律楚材传》,牛奶葡萄在宣化栽培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873年-888年(唐代僖宗年间)。1909年曾在巴拿马国际物产博览会(也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荣誉奖,1997年在河北省首届农展会上被评为品牌产品,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获铜奖。

2007年,宣化牛奶葡萄先后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909年,京张铁路开通后,宣化葡萄销路大开,种植规模逐步扩大。

宣化牛奶葡萄在明清时期曾经作为皇家贡品;著名的戏剧家曹禺先生,在明国初年曾在宣化居住,对宣化的葡萄印象极深,他曾回忆说:“余孩提时,随父居住宣化。古城秋暮,军号吹来,犹绕耳边,音凄日落,不能自己。

然犹口中葡萄颗粒甘鲜。”20世纪20-30年代,宣化葡萄种植面积多时达1万余架,年产量达300余万斤,历年销售“远及南洋与国外”。

京津的鲜货客商每到葡萄结果以后,就络绎不绝地来到宣化。他们把这里的葡萄一架一架包了去,等到葡萄下架后,再打发驮子来驮。

从1956年开始至1983年,宣化牛奶葡萄再次畅销国际市场,年出口量多达100多万斤,年年供不应求。说完宣化的葡萄,就该说说宣化城的建筑了。

宣化的古建筑透露出了古城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教育气息。知名度最高的当属清远楼和镇朔楼,也称钟鼓楼。

清远楼又名钟楼,它是一座独具明代特色的砖木建筑,与其它地区的钟楼在建筑风格上颇不相同,有着独特的地方手法,一度受到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明代诗人毛鹏曾以“河流曲泻苍赢岛,山势还依钟鼓楼”,来赞美清远楼的雄奇。

日本学者也曾对清远楼向全世界作过简短介绍。清远楼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木结构建筑。

由于券洞与当时之古街道相通,石板地面上留下20多厘米深的古代车辙。清晰的古代车,再现了宣化当年南来北往,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并成为清远楼的一道亮丽风景。

清远楼外观三层,内部实为两层,二楼内四根通天柱上,悬挂明嘉靖十八年铸八卦铜钟一口,铜钟是用来报警的。钟声宏亮,方圆40华里之内皆可闻其音,楼北的匾额“声天通籁”四字,确切地形容了钟声的辽远。

清远楼建成至今,经历了五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几个世纪以来,历经多次地震、战乱,亦毫无倾动之迹。清远楼的建筑形式在中国是很少见的。

与清远楼遥之相对的镇朔楼是宣化古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古代建筑,修建于明代,至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现在镇朔楼上还保存着两块木制木匾,一块是悬挂在楼上南侧的“镇朔楼”大匾,一块是清高宗乾隆皇帝1745年巡视塞北,木兰坝上途径宣化时亲笔手书的“神京屏翰”大匾,寓意宣化是北京之屏障。

大匾边框雕刻出腾云飞舞,姿态各异的出海蛟龙。图案精美,刻工细致,加之苍劲有力的“神京屏翰”四个大字,浑然一体,是价值很高的艺术珍品。

悠悠五百余载,风雨侵蚀,战乱摧残,使镇朔楼累累受损。1986年国家文物局投资对镇朔楼全面修复。

并且重新油饰彩画。重修后的镇朔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以古朴庄重的姿态再现世人,同时将大鼓一面置于楼上。

现在的镇朔楼不仅成为宣化古城历史的见证,而且成为一处游览胜地。展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中华名族的古老文化在古城宣化众多的文物古迹中,除了清远楼、镇朔楼,还有同在一轴线上的拱极楼(俗称南门楼)、一座以五条龙为主题图案的影壁,俗称五龙壁。

让我们先认识一下拱极楼,拱极楼明成化年间称“著耕楼”,清同治年间改称拱极楼,意味拱卫神京,保卫北方边境,阻挡外来侵略。自其建成以来,抵御了无数战乱,为保卫宣府,捍卫京师立下了汗马功劳。

尤其是土木之变英宗被瓦刺掠去,以其作为诱饵诈取宣府重镇,进一步威逼京师夺取明朝江山。瓦刺挟英宗来到南门之下,传令开启城门迎接英宗入城。

守城总兵扬洪。巡抚罗享信识破了他们诈降纳城之阴谋,拒绝打开城门,从而保卫了宣府,保卫了国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岁月的推移,夕日城上旌旗招展,士兵严阵以待,城内店铺林立,车水马。

10. 作文介绍一处历史古迹

名胜古迹长城

说到长城,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它可是我国伟大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雄伟壮观的长城吧!

远看长城,它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在群山之中,它连绵起伏,景象奇异,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长城共长6300千米,是春秋战国时期修筑的。各国为了防御外敌侵扰,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也叫“秦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

我们为祖先给我们留下如此罕见的伟大工程而骄傲和自豪!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大家有时间可要亲眼去看看啊!



~

描写名胜古迹的作文
答:长城的石阶很高,蹬步稍许有些费劲,向上攀爬不得不低头弯腰。八达岭道极宽,可使五马并行,整座城墙用花岗岩条石和特制城砖砌铺而成,守城可谓“固若金汤”。手扶石栏,顿觉凉意。城墙边有敌台、垛口和躲洞,也有排水系统,约行十步便有一个。下午的长城依旧巍峨,长城博物馆内的东西一些是仿制品,除了...

北京某一处的名胜古迹作文,4000字左右
答: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孔林本称至圣林,位于曲阜孔林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

求一篇关于写中国名胜古迹的600字作文
答:1978年,中国大地春风化雨,万物复苏。林聪治等人率领众乡亲进行湄洲妈祖祖庙的重建工作。人们义务投工,硬是在祖庙遗址废墟上整理出一处地基。各地信众纷纷参与,踊跃加入修复湄洲妈祖庙的行列。经过多年努力,湄洲妈祖庙终于完成了大小建筑36处的西轴线工程。西轴线工程坐东北,面朝西,呈轴线分布,有牌坊...

作文请你介绍一处古迹100字
答:夏日紫外线较强可带好防晒用品。现在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区的“四绝”里的奇松。黄山松奇在何处?首先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它们长在峰顶,长在悬崖峭壁,长在崇山峻岭间,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树干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

描写一处名胜古迹的作文要有过渡段
答:玉龙雪山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中国最南的雪山,也是横断山脉的沙鲁里山南段的名山.雪山山腰云腾雾绕,远望像一条银白色的巨 龙,因此得名.为纳西族的神山和聚居地之一;纳西族人称雪山为“波石欧鲁”,意为“白沙的银色山岩”.雪山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3公里,共有十三峰,主峰扇子陡海拔...

作文:记叙自己游览过的的一处名胜古迹。
答:我抬头看那又多又高的台阶,吓得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真想打退堂鼓,可看到周围的游客那热情、那劲头、我只好一步一步的慢慢向上攀登。到了奉先寺的顶处,我才知道我的力气没有白费,我看到了那尊卢舍那大佛像,它雕工精细,翔翔如生。据说,她是女皇帝武则天用自己的私房钱建成的。中间主佛...

以一处古迹为题的作文
答:众所周知,江、浙一带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历代帝王无不以此作为征敛财赋重地。大业年间,隋炀帝开凿江南大运河,将江浙粮食和珍宝通过船运往京都。唐代漕运已空前繁忙,但以苏州到嘉兴一段运河载满皇粮的漕船,秋冬季节要顶西北风行进,不背纤很困难。可纤道在澹台湖与运河交接处却有宽约三百米的缺口...

大同云岗石窟描写作文
答:1. 云冈石窟作文600字'急 我的家乡山西大同,这里不仅是享誉全国的煤都,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比如说有华严寺、九龙壁、善华寺等等。可我最喜欢的是闻名世界、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云冈石窟。 暑假的一天,风和日丽,我和妈妈来到云冈石窟。我们进了景区大门,先来到了“马识善人”广场,中央矗立着雕刻...

关于名胜古迹的作文怎样写?我好急呀
答:这不,先从吃的说起,武汉最有名的热干面,全国各地的游客吃后都赞不绝口...玩的地方应有尽有:动物园、植物园、江滩,还有名胜古迹黄鹤楼。在这里,我重点描述一下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 10、 中秋节,一轮皓月 作者:秋天meili 体裁:叙事 2008-...

描写名胜古迹的作文
答:海湾的堤岸处是景色入画的栈桥公园,园内青松覆盖, 绿草如茵,藤绕长廊 ,芳溢花圃景色秀丽。园中设椅座甚多,专供游人休憩。由公园正中突入海内的前海栈桥,北与中山路相接,向南一直伸入青岛湾深处,尽头的回澜阁,翘角重檐,别致非凡。栈桥西侧湾内,两端礁石突起,中间为一沙岗,沙质细软,被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