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至今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有哪些特点

作者&投稿:苍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从1817 年至19 世纪末。1817 年朱利安在他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这本小册子中,第一个提出了“比较教育”和“比较教育学”的概念而被誉为“比较教育之父”,因此,1817 年就成为比较教育正式诞生之时。在比较教育发展第一阶段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派遣到国外考察,写成描述和评论性报告书,以达到教育借鉴的目的。这一阶段还是比较教育的“初创时期”,其研究重点,是把各种描述性资料进行分类编目并加以比较 。
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是 20 世纪上半叶的时期。比较教育的重点从单纯地、无批判地借鉴外国的教育经验转向对 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探求改革本国教育的途径。所以有人称这一阶段为“因素分析时代 ”。这一阶段的比较教育学者康德尔、汉斯、施奈德等人都主要采用了历史学的方法来研究比较教育。 然而这种占支配地位的历史法,大部分是以传统的历史观为依据而进行的宏观研究,探讨各国教育制度“为什 么是那样”的理由和因素。它是一种“借用”的方法,几乎没有利用社会科学的见解、概念和研究成果。因此 ,这一阶段的比较教育研究仍然存在较大局限性,其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多元的科学方法来进行研究。
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从20 世纪50年代开始直到现在。60年代以后,比较教育的研究逐渐脱离过去以历史——因素法为主的研究,而引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多种研究方法,所以有人称这一时期为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在这一阶段,随着生产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比较教育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多方面探索的新形势,不仅“ 引进”各种方法,而且出现了自搞一套比较教育特有研究方法的局面,因而形成了方法上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从1817 年至19 世纪末。1817 年朱利安在他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这本小册子中,第一个提出了“比较教育”和“比较教育学”的概念而被誉为“比较教育之父”,因此,1817 年就成为比较教育正式诞生之时。在比较教育发展第一阶段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派遣到国外考察,写成描述和评论性报告书,以达到教育借鉴的目的。这一阶段还是比较教育的“初创时期”,其研究重点,是把各种描述性资料进行分类编目并加以比较 。
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是 20 世纪上半叶的时期。比较教育的重点从单纯地、无批判地借鉴外国的教育经验转向对 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探求改革本国教育的途径。所以有人称这一阶段为“因素分析时代 ”。这一阶段的比较教育学者康德尔、汉斯、施奈德等人都主要采用了历史学的方法来研究比较教育。 然而这种占支配地位的历史法,大部分是以传统的历史观为依据而进行的宏观研究,探讨各国教育制度“为什 么是那样”的理由和因素。它是一种“借用”的方法,几乎没有利用社会科学的见解、概念和研究成果。因此 ,这一阶段的比较教育研究仍然存在较大局限性,其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多元的科学方法来进行研究。
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从20 世纪50年代开始直到现在。60年代以后,比较教育的研究逐渐脱离过去以历史——因素法为主的研究,而引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多种研究方法,所以有人称这一时期为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在这一阶段,随着生产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比较教育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多方面探索的新形势,不仅“ 引进”各种方法,而且出现了自搞一套比较教育特有研究方法的局面,因而形成了方法上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比较教育的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因素分析时代”~

20世纪上半叶是比较教育研究的第二阶段,是比较教育学科的形成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因素分析,也被称为因素分析时代。要改革教育必须根据该国的具体情况,参照国际的教育经验,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比较教育的研究重点,转向分析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比较教育在方法上一改过去那种孤立地研究和移植别国教育经验的做法,开始密切联系各国的社会文化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来分析研究各国的教育。在比较教育史上一般把这一时期也称作“因素分析时代”。因素分析时代的开端,是以1900年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Michael Sadler,1861~1943)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为标志的。萨德勒是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撰写了28卷的《教育问题专题报告》,自1897~1914年陆续发表。这些报告,详细地描述了欧洲各国、美国以及英属领地的教育状况,分析了不同地区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总结了教育经验,并指出了教育发展的趋势。他认为孤立地研究教育是不对的,必须重视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决定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他还提出民族特性这个概念来说明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并且强调学习外国经验的目的在于改进该国的教育制度。萨德勒的比较教育观点,对这个时期比较教育研究的方向,特别是康德尔的比较教育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以历史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方向,标志着比较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深受萨德勒的影响,他的研究工作更加典型地反映丁因素分析时代比较教育的特点。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1933年出版的代表作《比较教育》(1954年出版的修订本更名《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一书中。康德尔是比较教育史上第二个系统阐述理论与方法的学者,按照美国比较教育家卡扎米亚斯和马西亚拉斯对康德尔的《比较教育》论著的分析,得出工种主要目的。第一,“报导--描述”的目的。他向读者提供各国教育制度的“情报”,并按问题把事实加以分类,例如分为教育制度、教育行政、中小学教育、中小学师资培训等。他认为事实的报导是不够的和有局限性的,但却是比较研究过程中必要的一步。第二,“历史--功能”的目的。按照康德尔的意见,比较教育不仅要描述事实,而且要说明特征。他指出,不应把教育作为孤立存在的事业来看待,它应同国家背景,同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结合起来研究。第三,“借鉴--改善”的目的。康德尔希望通过考察外国和该国的教育制度,研究比较教育的学生能够养成一种更可取的哲学态度,其终极目的是为了改进该国的教育制度和培养对“民主”制度的忠诚。与康德尔同时代的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还有德国的施奈德(Friedrich Schneider,1881~1974)和英国的汉斯(NicholasHans,1888~1969),他们的比较教育观点基本一致。其中汉斯的思想更接近于康德尔。1947年,汉斯在英王学院任职期间撰写了《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一书,书中他根据影响人的发展的天资、社会和训练等因素,把一个民族的发展看做一个人的成长,认为影响教育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可分作三类:自然因素(包括种族、语言、地理和经济等因素)、宗教因素(包括天主教传统、圣公会传统和清教传统等因素)和世俗因素(包括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因素),并对每一种因素又做了进一步的细致分析。在研究工作中,汉斯把因素分析法与历史法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和康德尔、汉斯一样,施奈德也提倡并运用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但与前者强调注重教育以外的影响因素不同,施奈德在强调外部因素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教育的内部因素在国民教育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在1947年发表的《各国教育的动力》一书中,指出了对教育有影响的国民性、地理位置、文化、经济、科学、政治、宗教、外国影响等外部因素,还进一步分析了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他认为,影响教育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消极性和积极性、必然和自由、统一件和多样性练两极辩证法的相互作用;二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辩证作用。在本阶段,比较教育学已经开始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教育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比较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研究的规模还不够广泛,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

第一阶段:学科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
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
第三阶段:学科发展阶段.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学科现代化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教育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1、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西方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人,他们在阐述各种社会现象时同时阐述了教育现象,他们在提出其哲学、政治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教育观点。2、...

教育学产生和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答:第一阶段从 1901年到 1919年(或 1915年)。他从翻译、介绍日本学者编写的教育学始,到国人自己编著教育学呈第一次高潮止。这是直接向日本“引进”以介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为主的发展阶段,是近代教育学在中国的初建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与教育学科建设中断的始。第二阶段从1919年到 1949年。这...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科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第三阶段:学科发展阶段。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第四阶段:学科现代化阶段...

教育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乐征克——《学记》、孔子——《论语》、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柏拉图——《理想国》独立形态阶段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科的形成)多样化发展阶段代表人物...

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经历了**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1. **孕育阶段**:这一阶段可以追溯到古代,如西汉的贾谊记载了周成王的母亲如何重视胎教,南北朝的颜之推《颜氏家训》的教子篇,南宋朱熹的《童蒙须知》《小学》等。国外则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人的教育思想。2. **...

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答:4.20世纪80年代以来(1976年至今):进一步变革与完善。经过10年动乱,1976年开始,我国的教育开始全面恢复。1976年至1990年间,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实现了由沿用“苏式”模式到初步改革阶段的转变,尤其是1981年《学前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的颁布,更是促成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变革。80年代,国外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理论逐渐被引...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哪些特点?这是教育学的论述题...
答: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萌芽阶段 形成阶段 多样化发展阶段深化发展阶段 小学教育学书上的11页至14页看看吧 这样更能加深记忆

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孕育阶段:在十五世纪以前,学前教育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2.萌芽阶段:十六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3.初创阶段:从18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有哪些特点
答:(4)提倡班级授课制;提出百科全书式教学内容。(5)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和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卢梭,法国人,18世纪的自然主义的教育家。教育思想:教育适应自然观念,主观主义思想,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教育目的:培养天性得到发展的人。教育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教育内容:实用主义观点,反对夸氏的...

教育技术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答: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媒体技术兴起与教育心理学理论国外有人把这个阶段的教育技术称之为“教育中的技术”。这一阶段以视觉教育或听觉教育为特征。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系统技术与教育技术学60年代初,视听教学领域又出现了新的趋势,它同时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传播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