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何出现“魏晋风流”,到底“风流”在何处? 什么是魏晋风流,在当时社会代表这种风流的人物中是怎样体现的?

作者&投稿:籍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魏晋是中国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时间段,在这个时段里,战争四起,社会动荡。但这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所说的魏晋风度就是那种率直,清新脱俗的行为风格。


1,魏晋之风


魏晋是一个让人值得尊敬的时代,现在所说的名士真风流就是来源于魏晋时期。在那个时候中国古代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人才。最突出的就是当时的竹林七贤,他们是七个志同道合的有才之士。因为怀才不遇,所以把自己放纵于山林。在饮酒作乐之中相互认识,并且对于这个社会的世道做出了讽刺和批判。他们是中国最清新的隐居者,是真正洒脱的文人名士。他们有一些行为在当时的人看来非常的不理解,但是这就是他们的性格。魏晋之风就是如此,魏晋之风是一种帅气的态度。是当时的文人学士所透露出的对动荡时代的不满。


2,风流在态度


魏晋风流风流在态度,中国的每一个朝代都以入官为士作为荣耀。但是作为魏晋的名士来说,入朝为官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选择。当他们有了才能的时候,他们可能更愿意隐居于山林。这就是当时的魏晋态度,他们是一种儒道互补的大丈夫精神。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代表。魏晋之风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树立了一种人格形象,影响了之后的千千万代人。


综上所述,魏晋风流风,流在态度,他们不为外物所累,不被名誉所牵绊。敢于去做真正的自己。



晋人书以尺牍见长而以韵相胜,缘当时人物以清简为尚,以虚旷为怀,或假手于翰墨,或品析于锋杪,殚精竭虑,沉酣斯道,又缘二晋人物,丰神疏逸,姿致萧朗,俗好清谈,以超脱之情游戏笔墨,于是风流相扇,艺文益精,落笔散藻,自然可观,故虽非名法之家,然其书亦楚楚可观,从而蕴酝出晋人书[以韵胜,以度高]的时代书风。清简高尚,虚旷为怀,俗好清淡,疏逸萧朗。
以超脱之情游戏笔墨,故非名家,楚楚亦可观,从而造就了“晋韵”的时代风流书风。

魏晋那一代名士所追求的一种极具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其形成条件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其本质是追求艺术化、率真任诞而而风流自赏的人生。

魏晋时代出了好多思想家,战略家,军事家在历史长河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建议你去多读魏晋历史,你就会明白很多道理。

魏晋风流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风流”,千万别望文生义。
魏晋风流也称作“魏晋风度”,主要是指人物的精气神,还有人生观和世界观。
简单来说,就是追求一种艺术化的人生,有魅力的人格美。
说到底,就是追求黄老之学,服药、饮酒、玄谈、为文、作书。
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西汉初年,与休养生息政策耦合。

魏晋风流对当时的文学有什么影响~

魏晋风流形成改变着当时文学的追求和生活时尚。
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魏晋风流,在当时的文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于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

它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并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晋朝屡以历部尚书请官王右军,但遭屡拒绝。我想,正是因为精神的超俗,“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以清淡为经济”,喜好饮酒,不务世事,以隐逸为高等这样的人事哲学观,才能造就那传奇的《兰亭序》。


魏晋风流在今天看来,魏晋风流似乎成了中国古代史中抽象的一个部分,但细细体味,当今人们也总向往着回归自然、超然洒脱的生活方式,那么这段历史也随着那些诗篇和故事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的相当深远。可是,魏晋风度的所及,也带来了弊端,许多人赶时髦,心情也并非嵇康、阮籍似的沉重,却也学他们的放达。

一. 迷惘的年代


三国和两晋是一个统一王朝消失的时代。汉末到魏晋,阶级矛盾、社会矛盾不断恶化,统治阶级内部相互倾轧,致使社会动荡不安,政局变幻不定。东汉末年的政治败坏引发了黄巾起义,随后军阀割据,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到了西晋,虽然实现了统一,但不久爆发了“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趁机入侵,西晋的统治也随之结束,中原成了诸族争斗的战场。晋室南渡后,建立了东晋王朝,偏安半壁,但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不断,农民起义的高涨,最后刘裕取代了司马氏政权,建立了刘宋王朝。

这些混乱而痛苦的历史事实,让当时的名士们思治而不得,苟全性命于乱世,对文化、思想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些循规蹈矩,那些道貌岸然,似乎都成了一个个玩笑,传统的力量在无形里消失,越来越多的名士在无望的明天面前选择了叛逆。有些人,佯狂而避世,在清醒与沉醉里优游,在痛苦和癫狂里迷失。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魏晋风流”。看《世说新语》,感受到的就是与整个封建统治时期格格不入的豪迈与不羁。书中有载: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禈衣,诸君何为入我禈中!”如此放浪形骸,逐渐成了一种风气,“故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在名士中甚至有男人追求外貌女性化,涂脂抹粉,“服妇人之服”的畸形的社会现象。

如果说魏晋风流是一个不可触及的古老的神话,那么那场发生在美国西海岸的富有创造性的运动在40年后的今天仍如此深刻地与“美国”这个名词相连,那是一个似乎刚刚散去的宴会,它的失败和它的延续似乎并不矛盾,它仍渗透在西方社会的思想文化当中。反战运动、学生激进运动、民权运动伴随着伍德斯托克40万人共酿的理想之酒,伴随着“嬉皮士”的群居村,伴随着“个人事即政治之事”的女权主义,伴随着烟雾腾腾的大麻,伴随着“爱与和平”的口号,它们可以刺痛整个体制中的道德模式、经济机器和政治谎言。伴随着某个生育高峰,产生的不仅是那些“长发蓬蓬地游荡在街头的青年”,还有对自我的发现,对社会的警觉,以及指向国家军事和政治领导的怀疑。

在今天看来,这两段动荡而迷惘的历史都带着深深的无奈,但这些无论是发生在千年之前的还是异邦的故事总带给我们一种神往。


二. 桃花源和California Dreaming


“竹林七贤”的酣饮醉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和梦里那个桃花源,蒙特利的音乐节,John Lennon唱出直白的情书, Jim Morrison在诗句里自我解剖……

那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携领着他们飞蛾扑火般的旅程?

魏晋的名士都注重精神世界的纯净,无视功名利禄和富贵,内心旷达,形迹放浪,这就反映了整个时代对传统礼教的挑战,对腐朽文化的不满。老庄思想就是最锐利的武器。

魏晋最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就是玄学了。老庄思想可以让人们摆脱现实的纷争回归自然,回归自我。而儒家思想陷入了矛盾:它在这个动乱的年代已经实在无法成为社会的规范和主流,可也不能完全从人们的思想里消失,于是就有了“援道入儒,儒道合流”的玄学。

“魏晋名士好老庄,何晏有《无为论》,王弼有《老庄注》,阮籍有《达庄论》,郭象有《庄子注》,嵇康则标榜‘老子、庄周吾之师也’”(《国史概要》)

而真正反映“魏晋风流”的精神特质的,是不为外物所累,率性而为的言行风范: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斟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

庄子自然纯朴的审美观,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恬淡纯朴的自然意境,它要求人们去掉人为造作,提倡回归自然,持守自身质朴的本性。在他看来,符合自然本性的才是美的,自然而然就是美。陶渊明描写他的恬淡纯朴的生活,写出了生活的脱俗超然,正应和了道家的艺术境界:“少无失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

这样的逃避现实的方式是很多名士所选择和追求的,这是他们洁身自好的最好途径:既表露了自己对当权者的不满,又比较安全,也符合老庄思想反对功利的价值观。他们也向往着乌托邦式的“桃花源”:无君无臣,自耕自织,无忧无虑。

可现实生硬地刺痛着梦想:曹操为消除异己,就杀死了孔融、杨修等名士;到了魏晋政权交替,曹氏和司马氏殊死斗争,被害的就有何晏、嵇康、夏侯玄等人,到了两晋,政治环境不断恶化,以至于“名士少有全者”(晋书·阮籍传)。评论政治是不敢的,为了填补精神空白,专谈玄理的清谈风行,而清谈的内容,主要就是《周易》、《老子》、《庄子》这“三玄”,突破了“独尊儒术”,又结合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达到了哲学上的一个高峰。

追求超越世俗的生活方式,带着浓重的文化怀疑和避世的无奈,是另一个国度和另一个年代……

在那个年代,乐队避开商业操作,离开公司和录音室,乘着大巴在旧金山的街巷里漫游,参加露天免费演出,多少艺术家在那里成长着。这座满是鲜花和白衣的城市是嬉皮运动的圣地。20世纪60年代最优秀的电声迷幻摇滚乐队Grateful Dead的领袖Garcia曾说:“我希望留一块洁净的地方,我希望我能与它一起燃烧。”乌托邦的大同圣景引领着年青的人们。

呼喊与迷惘,挣扎和沉沦,作为个体斗争的典型,20世纪60年代的人们把文化、艺术到社会结构甚至政治、经济个人化,陈腐的主流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攻击——“底层进入了社会、性进入了身体、勇气进入了青春、革命进入了日常生活”。每个人都试图改变世界,而世界也正在自己的轨道里变化着,第三世界的民族国家正在建立,西方的权利模式动摇了。

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嬉皮士们主张唤醒的是个人不是群体,在社会斗争和政治运动里,他们没有暴力,只要:爱与和平。在今天看来这种幼稚和天真几乎可笑,可是我们猛然间似乎也了发现自己内心的渴求,被纯真感动。精神解放和青春燃烧的岁月里,乌托邦这个字眼的魅力就是她的敏感和唯美。有人说,爱与和平的嬉皮理想与其说是在毒品的颠覆和扭曲下遭到破灭,不如说是自欺的人性麻痹后达到极限的自然决堤。但以美丽、年轻、自觉的和平方式爆发的混乱,乃至梦幻的乌托邦幻想都是令人神往的。

保持心灵纯净的愿望和回归自然的想法,无论魏晋名士还是嬉皮士都是一样的。


三. 轻声和唱


它们的意义也在于它们的存在和影响,魏晋有了玄学,让儒、道、佛合一。而20世纪60年代就是一个实验艺术的天堂,“从意识流到偶发艺术到后现代小说到迷幻摇滚歌词,映射着日常生活的动荡不安。”(《乌托邦之后——60年代在今天》 莫里斯·迪克斯坦),这为以后抽象派和具象派,实验小说和现实主义小说,硬摇滚和软摇滚,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和平共存和发展提供了氛围。

在今天看来,魏晋风流似乎成了中国古代史中抽象的一个部分,但细细体味,当今人们也总向往着回归自然、超然洒脱的生活方式,那么这段历史也随着那些诗篇和故事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而嬉皮运动,它也是一场追求西方价值观的斗争:追求宽容、平等、多样性、非暴力性等。那种之于社会思考、之于政治体制的鲜明的怀疑主义精神仍影响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人对社会要有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自然和超然、愤怒和抗争都要建立在独立的态度上,从这两段历史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独立的态度。



附录:

一、研究目的:

中国的魏晋风流和美国的嬉皮运动,虽然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同样处于动荡的社会环境,同样渴望超越世俗的生活方式,同样有对个体的充分肯定以及丰富的浪漫主义思想等等,当然也有其共同的消极避世的一面……

人对社会要有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自然和超然、愤怒和抗争都要建立在独立的态度上,从历史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独立的态度。

在这里无法一一比对,我只是写下我眼中的历史对我投影的那一部分,那些怪诞下的光彩。

二、研究过程:

在听取了有关专题讲座,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我想到了中国历史上非常富有魅力的一段:魏晋风流,它具有反传统的一面,让我联想到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和文章后,写了这篇文章。

三、研究资料:

《世说新语全译》 (南朝·宋) 刘义庆

《中国史概要》 翦伯赞 主编

《国史概要》 樊树志 著

《中国古代史》 高等院校文科教材(1982)

《盛世摇滚》 (杂志特刊) 等

中国最风流的朝代 答案在这里
答:1、魏晋时期;史上有魏晋风流之说;2、浪漫是一个美好的形容词,同时也是一种气质。有的人天生浪漫,做出的事也很浪漫。而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的朝代也充满了浪漫的气息。这种浪漫,已经不仅仅是个人身上的特色了,而是整个时代都赋被予了特色。3、在我国历史中,春秋战国时期,魏晋...

魏晋风流对当时的文学有什么影响
答:魏晋风流形成改变着当时文学的追求和生活时尚。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魏晋风流,在当时的文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

在今天认识的名士中,谁最能代表魏晋风流的人物是谁?
答:当然是魏晋的“竹林七贤”,分别是嵇康、阮咸、向秀、山涛等等,他们绝对是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将魏晋人物的风流表现的淋漓尽致

晋的成语有哪些
答:晋的成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晋成语及其解释:一、魏晋风流 描述晋代名士的潇洒风度与超脱气质。该成语源自晋代的文人名士们追求的逸品人生和审美情趣。他们追求自然、崇尚简淡,展现了一种非凡的风度和气质。二、加官晋爵 形容官职得到晋升,地位提高。这一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官制,人们通过功绩、才能...

魏晋时期甚么样的人被称为名士
答: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切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这是在魏晋玄学的大背景下出现的,魏晋玄学的形成改变着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时尚、价值观念。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其外在特点是...

魏晋是什么时期朝代
答:魏晋时期,国家政权更替频繁,思想自由开放。文化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文学、思想、美术、书法、音乐都诞生了影响后世的大家。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文化史上称之为魏晋风流或魏晋风度。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

各个朝代的汉服?
答:各个朝代的汉服:一、晋制汉服 在魏晋时期,频繁的战乱和王朝更迭影响了服饰文化,使其受到了各民族的影响。"魏晋风流"一词恰好描述了当时人们随性、率真的风格,这种风格也体现在晋制汉服的审美特征上。如今,受欢迎的晋制汉服通常包括一片式破裙、长袖交领上襦,以及一件略显宽松的交领上襦或半臂。

晋为什么是个不名誉的朝代
答:没这种说法吧。。。晋明帝时,王导侍坐,晋明帝问起晋前世得天下的具体情形,王导不加隐饰地叙述了司马懿创业时的业绩和种种猜忍手段,又说起司马昭在高贵乡公时的所作所为,晋明帝大惭,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如果你问得是这句话,那晋明帝的表现就是因为祖先的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