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开发板上的发光二极管要串联一个限流电阻,为什么不是并联? 单片机AT89S52点亮2个并联的发光二极管要多大的限流电阻...

作者&投稿:止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有限,不加限流电阻,工作电流很大,可能损坏发光二极管本身或者单片机,并联的分流作用有可能保护发光二极管,但更容易损坏单片机

限流就是把电流变小,串联可以理解为把“流”电的“管子”前面在接一个小口径的“管子”。电流和水流很相似。

LED能承受的电压只有1.2-2V,电源电压一般都是5V或以上,如果不串电阻,LED就烧掉了,并联没有作用LED一样烧掉。

是限流不是分流,二极管电阻接近0(正向),没办法分流。

二极管不是相当于导线么,那电阻和导线并联有什么效果?

单片机点亮二极管 必须要串联一个限流电阻吗~

普通的发光二极管正偏压降红色为1.6V,黄色为1.4V左右,蓝 白 为至少2.5V 。工作电流5-10mA左右
超亮发光二极管主要有三种颜色,然而三种发光二极管的压降都不相同,具体压降参考值如下:
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压降为2.0--2.2V 黄色发光二极管的压降为1.8—2.0V 绿色发光二极管的压降为3.0—3.2V 正常发光时的额定电流约为20mA。
限流电阻计算如下:U为工作电压 串联R=(U-LED压降*18)/20mA 并联R=(U-LED压降)/(20*18mA)
发光二极管的额定电压(1.5V)、电流(≤2mA)较小,通常串联100K电阻,150K电阻虽然也能亮,但亮度偏暗(通过电流约1.5mA)。
所以发光二极管会因为超出额定功率,导致过热,最终烧毁。电压,击穿,过流,过热,损坏。所以要串联限流电阻!

AT89S52的P0口8个I/O最大电流总和是26毫安,P1、P2、P3口各自8个I/O最大电流总和都是15毫安。所有I/O口的电流总和不能超过71毫安。单个I/O口最大瞬时电流是10毫安(以上是数据手册里的极限值,不要超过,应该尽量减小电流以免烧I/O口)。红色发光二极管导通电压约是1.8伏,电阻应分压3.2伏,两个并联的发光二极管如果负极接在P0.0口上,26毫安除以8个I/O口,每个I/O口是3.25毫安,按3毫安算,3.2伏除以3毫安就是1066欧姆约1K。两个发光二极管并联后每个只能得到1.5毫安。亮度非常小啊!这还是用的P0口,P1、P2、P3口就更不用想了。关于单个I/O口最大瞬时电流10毫安的描述,如果你点亮的时间只有零点零几秒的话,比如用闪烁的方式,(其实闪快点就是PWM了。)还是可以试一下的,不过烧I/O口可别怪我,这得看你怎么用和用多久。
STC的新款51内核的单片机单个I/O口可以输入输出20毫安!比如STC12C系列、STC11F系列等,看样子跟AVR不相上下了。AVR和STC的新款51内核的单片机我都用过,没试过20毫安的电流,15毫安的倒试过,没事。驱动力比传统的AT89强太多了!而且还可以推挽输出20毫安电流,我最喜欢这个!

单片机开发板上的发光二极管要串联一个限流电阻,为什么不是并联...
答: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有限,不加限流电阻,工作电流很大,可能损坏发光二极管本身或者单片机,并联的分流作用有可能保护发光二极管,但更容易损坏单片机

发光二极管为什么要串一个电阻
答:一般接个电阻是降压和限流的,比如220V电源批示灯,要串一个几十K的电阻降压才行。

怎么制作LED灯,详细步骤,最好通俗点?
答:4、串入电阻:按附表数量将适当数量的电阻串入每串发光二极管中,电阻无正负极之分,且可串入于该串发光管中任意两个发光管之间。串在需要导线连接处省时省力省导线。注: 由于产品的批次和型号不同,具体的个数和串电阻的数值要看工作电流,以上的参数仅供参考。发光二极管每个支路的电流最好调整在19m...

2极管是什么?发光2极管又是什么?led灯什么样?如何串联2极管和LED灯...
答:2、发光二极管就是能发光的二极管,或者说是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PN结封装出的器件叫发光二极管;3、要想用废旧电池加发光二极管组成最简单的光源电路,必须要知道以下参数: a、电源的电压U 和 可输出电流I b、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V 和电流If 假设可以串联m颗、并联n串发光二极管,则存在如下关系: U = m V + If...

关于发光二极管
答: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约5伏。它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很陡,使用时必须串联限流电阻以控制通过管子的电流。限流电阻R可用下式计算:[编辑本段]公式 R=(E-UF)/IF[编辑本段]物理特性 式中E为电源电压,UF为LED的正向压降,IF为LED的一般工作电流。发光二极管的两根引线中较...

如何用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闪烁,接在12V的直流电路上,有线路图最好...
答:先得用7805把12V降为5V才能接到单片机上 发光二极管要与一个电阻1K的串连接到单片机的IO脚与电源上 接好复位电阻 ,电容,,,接好晶振... 最后写个闪烁程 序让单 片机运行...就这样可以了.

51单片机数码管如何依次点亮?
答:51单片机数码管依次点亮:选择数码管操作称为位选,根据自己的开发板原理图找到位选对应的管脚,以共阴极为例。要在编程时执行选中操作,只要给对应管脚低电平即可。段选同样。如果每个单独连接占用管脚太多,很浪费硬件资源,所以采用多位串联控制。数码管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接法,共阴极和共阳极,共阴极顾...

发光二极管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怎么计算?
答: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PN结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这种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通称LED。 当它处于正向工作状态时(即两端加上正向电压),电流从LED阳极流向阴极时,半导体晶体就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颜色的光线,光的强弱与电流有关。

初学单片机,看不太懂开发板的电路图
答:首先你应该先了解下74HC138和74HC573的工作原理就很好控制了,74HC138是译码器,在这里控制数码管的位选,增强驱动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节省单片机的端口。74HC573是锁存器,直接用端口控制即可。如果想让最后一个数码管显示1,首先应该选择最后一位数码管(Y7),以共阴数码管为例:P2=0x07;P0=0x3f即可。

关于单片机发光二极管接电阻的问题
答:对于LED来说它不是上拉作用;2.51单片机的IO口,除P0外,其它的IO口均为内部弱上拉,IO口拉电流能力很弱我记得还不到1mA,无法使LED正常点亮。P0口内部无上拉,拉电流能力为0,这就是为什么开发板上驱动LED都用下面那个图的原因了,就是应为51单片机的IO口灌电流能力要比拉电流能力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