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

作者&投稿:汪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是从以下几点体现出来:
一、从经济形态以及社会形态上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大规模劳作的奴隶社会转型为小规模劳作的封建社会的时期。
二、从政治形态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是从贵族分封转型为流官郡县的时期。
三、从统治阶级上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天子血亲以及功臣直系后裔也就是王族和卿大夫统治统治转型到士人统治时期。
四、从知识分子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只有大贵族才能掌握知识到普通士人甚至普通人、奴隶也能掌握知识。
五、从思想文化上看,为了迎接社会形态、统治阶层的变化,爆发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以探索新的政治形态,并为新的政治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六、从全方位的治国方式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创造出了一系列不同的治国方式,包括贸易垄断、手工业为主、耕战为主、商业治国等一系列的方式。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

  (1)经济: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2)政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  春秋战国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
  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奴隶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小结: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1)经济: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2)政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  春秋战国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奴隶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是哪朝代的,在什么朝代之前,什么之后
答: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周朝,两者合为东周,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
答:由于鲁国的史书《春秋》记载就是鲁隐公到鲁哀公这一段长达长达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这一段历史与长达三百多年的“春秋”诸侯国林立的时间正好重合。因此,人们就用“春秋”指那一段历史时期,也就成为我们说的东周时候的“春秋”那一段历史。此外,那一段历史叫&ldquo...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文化的重大变革时期?有哪些变革?
答: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文化的重大变革时期,变革: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分裂、土地私有制的崛起意味着中国社会现状由奴隶制度逐渐向中国封建社会衔接。从生产效率和生产过程看,铁农具和牛耕的应用说明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古代历史由青铜器时代进到铁器时代;耕种驱动力由人力资源转为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

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有啥不同
答: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社会发展不同:春秋战国时期的...

战国与春秋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答:在此期间,各诸侯国之间战火不断,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此时的疆域基本上和周朝接近。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锋“百家争鸣”的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时期,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一)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一前476年):它是我国奴隶制瓦解的阶段。这一时期,...

春秋战国经历多少年?
答: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吗?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书中都把它们连在一起说“春秋战国时期...
答:历史上通常将周平正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一书记事所跨时间差不多。通常将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间的时间称之为“战国”时代。http://baike.baidu.com/view/47876.html 春秋战国 (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春秋战国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精彩的朝代,在那个朝代有哪些历史人物?
答:4、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够达到中国文化的巅峰状态?
答:1、政治上,诸侯混战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各个学派思想主张得到充分的空间发展,各国诸侯都在各种思想中寻找治国良方。2、经济上,铁制工具的出现,井田制的瓦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劳动负担大大减轻,人得以解放劳动的束缚。3、文化上,随着教育不再是贵族们的专利,教育平民化使得底层群众思想活跃,...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成就
答: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