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是哪朝代的,在什么朝代之前,什么之后 春秋,战国时期是哪朝代的,在什么朝代之前,什么之后拜托各位了...

作者&投稿:宗政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周朝,两者合为东周,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加上有弑父之嫌,在诸侯中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边境的外族又乘机入侵,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则“尊王攘夷口号团结自卫。

扩展资料: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发祥期,不同的阶级与知识层面的代表人物,发表各自学术主张,百家争鸣之局面就此形成。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起源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诸子百家也是这个时期各种学派的总称。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

二、诸子百家的学派形成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诸子百家之所以说是学派的总称,儒家主张仁政以德化民,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辩证法,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与科学。

总体上来说,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影响的是儒、道、法,各个学派在建立时大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如邹鲁(山东曲阜)是儒、墨的发祥地;三晋(山西翼城)是法家的温床。


三、百家的主要代表

1、儒家

儒家是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是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到现在还是华人的主流思想。

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可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

2、道家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与列子。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正式成型,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等影响深远。

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

3、法家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故称之为法家。法家成型很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韩非成为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几经周折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朝时期全面上位;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在中国学术史上,先秦是诸子百家争鸣、学术发展繁荣的黄金时代。各家代表人物以及诸多学人士子,或著书立说,或聚徒讲学,或质疑辩难,既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也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发挥余地和想象空间。后人应该更好地保护与继承。



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战国始于前475年

战国前期周朝王室还存在,应该算是周朝吧!公元前256年,也就是周赧王59年,秦国灭亡了周王室,战国七雄争霸,没了王室各自称王,就是纯粹的分裂时期了。从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21年这35年,国家不属于任何朝代,就是列国争雄时代,中国历史对这35年的纪录都用秦国的纪年来记载。

春秋战国是属于东周时期,在秦朝之前,在西周之后

春秋时期是哪个朝代~

春秋是中国历史阶段之一。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

春秋,战国本身就属于一个时代,是在周之后,秦之前。
希望采纳

春秋战国是什么朝代
答: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标志着东周时期的末端与秦朝建立之前的时代。2. 该时期并非一个统一的朝代,而是多个诸侯国并存的时期,时间跨度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3. 春秋战国时期可大致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以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为分界点。4. 在这个时期,社会经济制度...

...吗?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书中都把它们连在一起说“春秋战国时期...
答:春秋和战国都属于东周王朝,所以很多书都把它们连在一起 “春秋”由于鲁国编年史《春秋》一书而闻名天下。《春秋》记事从公元前722年开始,至公元前481年结束。“战国”由于各诸侯国连年发生战争而得名。历史上通常将周平正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

战国与春秋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答:(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一前221年):经过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到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有七个:齐、楚、燕、韩、赵、魏、秦,称为“战国七雄”。为了进一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发展地主经济,加强封建统治,各国先后实行了封建的社会改革,即“变法”。在各国变法中,魏国变法最早,商鞅变法最彻底。各国通过变法,确立了...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有哪些?
答:春秋战国最早,五胡十六国次之,五代十国最后。1、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

将春秋 西周 夏 战国 西汉 商 西晋 三国 秦 东汉 南北朝 东晋 按先 ...
答:按先后顺序排列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具体历史时期如下: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

战国与春秋的区别?
答: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二、各国君主的称呼不同:1、在春秋时期,各国君主大都是“公”,而不是“王”。当时处于中原腹地的文明国家,多数还属于周王室分封的公族宗室,在东周初期,还没有能够完全摆脱宗教礼法的束缚,依然以公侯自居,不敢僭越。2、战国时期,大部分的诸侯国都以王侯...

春秋的建立者是谁?战国的建立者是谁?
答:春秋和战国都不是朝代名,而是周朝的两个时期。周朝以公元前770年为界,前者以镐(今西安附近)为都,称为西周;后者称为以洛邑(今洛阳)为都,称为东周。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荒淫无道,导致申、曾等国联合犬戎攻破镐,周幽王战死。各诸侯国军队又与申、曾军队对犬戎内外夹攻,赶走了犬戎。周幽王...

划分春秋战国的历史事件是?
答:上述说法可归为三类:第一类,按传统的以某个帝王(天子)即位的时间作为朝代或时代的开始,关于周元王的前一个王周敬王在位时间,由于左传和史记有出入,故出现两种说法。第二类,按战国七雄实际形成的时间开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瓜分晋国,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成为诸侯国。第三类,以春秋来标志战国,...

中国的历史朝代顺序:夏商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
答: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 商 周(西周,东周)(东周又先后分为:春秋,战国)秦 汉(西汉,东汉)(西汉灭亡后,东汉建立前,中间曾有一个由王莽所建立的新朝)三国(魏蜀吴并立)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与东晋为同一时期,分为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

春秋之后是什么朝代呢?
答:春秋之后是战国时代。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