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与一切众生乐是佛教思想吗 佛教里慈悲分别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金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分两部分说:
①(大悲)是佛教的思想,因为佛家强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就是菩提心。
②(一切众生乐)准确说来,并不是佛教思想,佛教认为人生的本质是苦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八苦)之说,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在佛学教义里,众生皆苦,因此,佛家才会宣扬普度众生,弘扬人间大爱,这份爱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不灭之爱。

以佛教的观点,是怎么理解"责任"的?~

对佛教负责——弘扬佛法、续佛慧命。

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样:“佛教兴衰,四众有责。”身为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男众或女众,除了研究佛法,如法修持外,还要负起弘扬佛法,续佛慧命的职责。但弘扬佛法先决条件,必须理解佛法,正知正见。否则,既不了解佛法,又不肯亲近善知识,多闻佛法,仅凭个人世智辩聪,妄想揣测,曲解佛经,怀疑佛经,修改佛经……,甚至邪言邪语,实非弘扬佛法,而是破坏佛法;非续佛慧命,而是伤害佛教慧命。

佛教弟子,从闻思修。先多闻佛法,思惟理解佛法,进而修学佛法,然后将自己所理解所体验的佛法,为人解说,辗转弘传,使佛法慧命延年益寿,长住世间,利益众生。是以文殊师利菩萨,教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广闻佛法,以增胜解,以利修行。

四十卷《华严经》中,文殊菩萨告善财童子言:“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智,应当勤求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其过。”善财童子依教南行,经历一百一十个城市,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供养侍奉,多闻佛法,亲受教益。最后,文殊菩萨教善财童子十法,则以法供养居首。

法供养,即是法布施,亦是弘扬佛法。可知行菩萨道,弘扬佛法,以多闻为先,以法供养为最,不求多闻而弘法,难免曲解佛经,自误误人。但求多闻,不肯弘法,则有失佛弟子职责。

常护持寺庙,乐意当义工;应以佛法救济人心,因为一个人向十个人弘传佛法,不仅十人获益,以十人若各传十人即成百人,以百人向横面是对当今社会、当今世界传播佛法,向后世是对无尽的未来社会传播佛法。只要是佛法所到之处,只要有佛法传流之时,你的功德就跟着传遍,跟着传流,那岂不是永恒而普遍的布施吗?

希望佛教同仁,亦以此共勉,为净化人心,安定社会的职责而努力。


对家人的责任----孝顺父母 不仅要照顾身体和心理,最值得赞叹的是孝顺父母的慧命。这是诸佛赞叹的大孝之行。

对亲人。朋友的责任----应该多多帮助。

对待子女的责任-----言传身教。努力把他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社会的责任-----尽自己的努力利益众生。

慈悲(佛教解释)
《佛学大词典》
慈,梵语maitrya,maitri^,巴利语metti;悲,梵语karun!a,巴利语同。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
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另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五等载,慈悲有三种:(一)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二)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三)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称为大慈大悲(梵maha^-maitri^-maha^-karun!a^)、大慈悲。以上三种慈悲,并称为三缘慈悲、三种缘慈,或三慈。【菩萨地持经卷七、十地经论卷二、佛地经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十七、卷八十二、十住毗婆沙论卷一、顺正理论卷七十八、往生论注卷下】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持哀愍之念以怜物之谓。慈悲是佛道门户、诸佛心念。南本《涅盘经》卷十四云(大正12·698b)︰‘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观无量寿经》云(大正12·343c)︰‘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又,慈悲为万善之基本、众德之伏藏。《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大正25·256c)︰‘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中略)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
《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尝谓,自大悲无生之母,生一切诸如来。以是佛道修行之最初,以五停心治诸乱心,立慈悲观对治嗔恚,修行渐进。或以四无量,或以信等十行等,皆不离此慈悲怜愍之念。复立悲智二门,表佛法之觉德,并以观音象征弥陀之慈悲门、普贤象征释迦之慈悲门。《慈悲道场忏法》卷一云(大正45·922c)︰
‘此慈悲诸善中王,一切众生所归依处,如日照昼,如月照夜,为人眼目,为人导师,为人父母,为人兄弟,同归道场,为真知识,慈悲之亲,重于血肉,世世相随,虽死不离。’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别释【慈悲】
简介
若别释‘慈悲’二字,则有拔苦义及与乐义,以及生缘(众生缘、有情缘)、法缘、无缘三慈之释。兹略释如次︰
拔苦与乐
⑴拔苦与乐︰此有二说︰一谓以拔苦为慈,与乐为悲;二谓与乐为慈,拔苦为悲。关于前者,南本《涅盘经》卷十四云(大正12·696a)︰‘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昙鸾《往生论注》卷下云(大正40·842b)︰‘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关于后者,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大正25·256b)︰‘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十地论》卷二云(大正26·134a)︰‘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其他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顺正理论》卷七十九等,亦有是说。
对此,诸经论各有解释。《华严经探玄记》卷十谓乃由于有通、别二义,若依通论,慈悲共具拔苦、与乐之义;若依别论,则各有分属。《大乘义章》卷十四谓慈、悲虽同为无嗔性,但以四义不同而二分,一以功能不同,故悲能拔苦,慈能与乐;二以治患不同,故悲止害觉,慈息贪欲,又,悲能除微细之嗔,慈能遣粗重之嗔;三以境界不同,故悲心多缘苦众生而起,慈缘无乐众生而起;四以得报不同,故悲得空处,慈生遍净。
三缘之慈悲
⑵三缘之慈悲︰略云三慈。《往生论注》卷上云(大正40·828c)︰‘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此三缘之说,南本《涅盘经》卷十四、《佛地论》卷五、《大智度论》卷二十、卷二十七、卷四十等书皆有诠解。此中,《大智度论》所述之三慈如次︰
⒈众生缘慈︰非但缘一切众生而起慈悲,也是缘众生相而起,故云众生缘。即缘某甲某乙等众生之姿而起,故云众生缘慈悲。
⒉法缘慈︰诸圣者破吾我相,灭一异相,观众生但为五阴假和合而起慈悲。亦即此等众生,不知法空,妄起欲念,故圣者怜之,令随意得乐。
⒊无缘慈︰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住过去、未来、现在世,知诸法不实、颠倒虚诳之相,心无所缘,故以其无缘佛心,愍念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道,执着诸法,分别取舍,为此,令众生得诸法实相之智慧。
此外,《涅盘经》又举二义,一义缘贫穷众生而施予乐,此名众生缘;缘彼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之,名法缘;缘如来,名无缘。如来永离贫穷,受第一乐,故不以众生缘、法缘为可缘,故云无缘。而欲以大乐与众生,故云无缘慈悲。此乃就化益而分三缘。另一义谓,缘一切众生、父母、妻子、眷属,名众生缘;不见父母、妻子、眷属,见一切诸法皆自缘生起,名法缘;不住法相及众生相,任运而转,名无缘;此与《大智度论》所说相合。
佛教慈悲与世俗善良有何不同?
中国的儒释道传统文化讲究为人处事要有道德,家庭、社会、国家都必须要有道德。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庸之道,不偏之为中,不倚之为庸。道家讲清净无为,要少欲知足,过淡泊生活,属天人境界。诸葛亮讲“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就是道家思想,比较超脱。
但是佛家讲慈悲为怀,出世而入世,是一种大乘菩萨境界。慈悲是佛法的中心,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怎样才有慈悲?念众生苦,要救众生,这叫菩提心。菩提心必须要由慈悲来巩固,比如树根,必须要雨水滋润,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大悲就像雨水一样,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雨水,否则不能生长。只有大悲心的对象、空间、时间、目标才是广大的。
慈悲为怀的对象就是胎卵湿化,甚至包括一切飞潜动植物(飞的、潜藏的、动物的、植物的),植物里有生机,也是不能随意损害的。
空间很宽,指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世界,这么一个宽广的空间。我这个家、我这个集团、我这个民族、我这个国家,这个空间在佛教来说是很窄的,有“我”字在里面。
时间长,就是不但我现在要利益他,生生世世我都要利益他,都要救苦救难,时间很长。
目标远,什么目标远?使他不但得到衣食财物的解决,而且得到法身慧命,将来都成佛,入无余涅槃,证得菩提。
所以佛家的这一个慈悲啊,就不是一般的爱、一般的仁、一般的道德了,超过道家,超过儒家,超过一切宗教。《心经》的头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一切”包括得很宽,度一切苦厄到哪里去呢?到涅槃境界、菩提境界。这个境界很广大,佛心就是广大心、清净心、正直心、平等心、慈悲心。若没有这些心,就不能度众生。

佛学中“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大悲”何解?
答: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佛教用语,救人苦难。形容人心肠慈善。出处《妙法莲花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妙法莲华经》 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

儒家仁爱与佛教慈悲、基督教博爱有何区别
答:2、关注对象不同:儒家的仁爱,关注人类,儒家思想的五经里所有思想都只在说人间规范,人伦纲常;佛家的慈悲关注着一切众生;而基督教的博爱是对于一切有生命的生物,人类动物,花草树木等。3、实现方式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有等级亲疏之别的,可分成仁爱之心、自爱、爱亲人、泛爱众、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

佛教慈悲与世俗善良有何不同
答:慈悲是对众生的态度;善良是对自己的要求。慈悲 慈悲,佛教术语,为慈与悲二者的合称,为佛教基本教义之一,也是四无量心的基础。大乘佛教中,佛、菩萨以追求慈悲及智慧为最高目标。慈悲。慈是指带给他人利益与幸福;慈悲的悲是指扫除他人心中的不利益与悲伤。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

佛教中“慈悲”是什么意思
答:详细介绍:慈悲,佛教术语,为慈与悲二者的合称,为佛教基本教义之一,也是四无量心的基础。大乘佛教中,佛、菩萨以追求慈悲及智慧为最高目标。慈悲,梵语karun!a,巴利语同。慈是指带给他人利益与幸福;慈悲的悲是指扫除他人心中的不利益与悲伤。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

慈悲(汉语词语)详细资料大全
答:详细解释 【含义】谓给诸有情快乐与快乐之因,并将彼等从苦难与苦难之因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 方云禅画 为作世间慈悲人 【出处】原为佛教语。谓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悲悯。 1、《智度论·释初品中·大慈大悲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

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这句话是哪里的?
答:一、原文如下: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藏传佛教极其重视四无量心的修持,为每天必做的功课。很多藏传佛教的弟子终生持诵四无量心几十万乃至数百万遍。即: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 愿一切众生远离...

甚么是慈悲?为甚么有慈就会有悲的呢?
答:」有一次曾听到有人要凑脚打麻雀,人家讲没空,就说他不慈悲,如是将慈悲的涵义曲解了。 更进一步,也有些人甚至误解慈悲,把慈悲变成不问事情的黑白,总之不计较就是慈悲。慈悲是拔苦、予乐,慈是带给娑婆世界所有的众生温暖和快乐,悲能拔一切众生之苦。从佛教慈悲观来讲,可把它归纳为三个方面...

慈悲心的意思是什么
答:慈悲的解释[merciful] 谓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 慈爱 与 怜悯 详细解释 原为佛教语。谓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悲悯。 《智度论·释初品中·大慈大悲义》 :“大慈与一切 众生 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南朝 梁 沉约 《 究竟 慈悲论》 :“慈悲之要...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佛法讲的“慈悲”?
答:慈悲”,是“拔苦与乐”,其中,“慈”是指带给他人利益与幸福;“悲”是指扫除他人心中的不利益与悲伤。所以,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样的慈悲,才是佛教的大慈悲!

佛教讲的慈悲是如如不动的本性还是降伏妄念的方便法门?
答: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即为不动本性,又是方便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