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金版

作者&投稿:里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初中《课外文言文 金版》 第109则 田父得玉 的原文和练习

原文 魏田父有耕于野者⑴,得宝玉径尺⑵,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

邻人阴欲图之⑶,谓之曰:“此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⑷,弗如复之”⑸。

田父虽疑,犹录以归⑹,置于庑下⑺。其夜玉明,光照一室。

田父称家大怖⑻,复以告邻人。邻人曰:“此怪之征,遄弃⑼,殃可销⑽。”

于是遽而弃于远野⑾。 邻人无何盗之⑿,以献魏王。

魏王召抚顶掂雇郾概淀谁丢京玉工相之⒀。玉工望之,再拜却立⒁,曰:“敢贺大王得此天下之宝⒂,臣未尝见。”

王问其价。玉工曰:“此玉无价以当(22)之。

五城之都⒃,仅可一观。”魏王立赐献玉者千金,封以上大夫禄⒄。

――节选自尹文⒅《尹文子·大道上》⒆ 练习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一项是( ) A.以告邻人。 (介词,就) B.邻人阴欲图之。

(它,代宝玉) C.犹录以归。 (介词,把) D.敢贺大王得此天下之宝。

(代词,这)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A.光照一室。 ( ) B.置于庑下。

( ) C.复以告邻人。 ( ) D.仅可一观。

( ) 3.翻译下列语句 A. 于是遽而弃于远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无价以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用自己的话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仔细阅读描写“邻人”言行的文字,说说“邻人”是怎样的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魏田父得到宝玉又失去宝玉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金牌阅读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中考版 全部答案

参考答案 [1]z7{*R|U (一)共7分 1.B 2.(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Y9(% 3.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二)共7分 4.(1)先前,原先(刚才) (2)暗中 (3)交换(3分,每词1分) 5.(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2分,意对即可)6.示例1: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善于待下,这是一种美德。示例2: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下属的纵容,容易导致下属再次犯错。(2分,根据表达,酌情给分) (三)共8分 7.C 8.B 9.“惊惭”的原因是打死的鸭子是能言之鸭,进贡之鸭,名人之鸭。内官是个惧上欺下的人.(四)共10分 10.⑴给 ⑵等到(等)⑶于是,就⑷书写(写) 11.A12.入抱犊山,学书三年;未得笔法,捶胸呕血;盗墓求书;学书画被过表;精思学书,如厕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五)8分 13.⑴得到 ⑵但是、然而 ⑶除掉、去除 ⑷这(或“它”),代指竹子 (4分,每小题1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 7 14.我们江南人砍掉竹子把它们当柴烧(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15.“物以稀为贵”、“不同地方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或“事物的好坏贵贱是相对的”(2分,意思基本对即给分) fXX'5­z (六)12分16、云 来 时/ 睢 阳 之 人 不 食 月 余 日 矣/ 云 虽 欲 独 食 /义 不 忍! /17、C 18、①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终究没有为自己发兵的意思,就骑马迅速离去。 ②这只箭就是用来做标记的。 19、拔刀断指、宁死不屈 (七)18分17.① 习:学习,研究,熟悉 ② 发:打开 ③ 为:担任 ④ 明日:第二天 18.①太祖皇帝常常劝他好好读书。 .p5 ②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一读就是一天。 ③赵普的脸色没有丝毫改变,镇定的跪着捡起来退下。 19.①年轻的时候熟读官员官吏制度治理国家方面的书籍,精通选贤任能治理国家。 u ②深入研读《论语》以其理论来治理国家。 20.太祖皇帝刚开始对赵普举荐的人不了解所以“不用”,后来赵普再次举荐,太祖仍不了解还是“不用”并对赵普有些烦了,最后赵普坚持举荐,太祖由此看出赵普的忠心尽职,且体会到被举荐人的不一般,所以“重用”。 (八)共10分 21.(1)买 (2)曾经 (3)离开 (4)正好(恰好) 22.B23.我的心才变得坦然,不再挂念(这件衣服) 24.只有不被外物拖累,人才会变得坦然。

3. 文言文阅读 傅珪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一豆羮(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ú)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wèi)身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乡为(wèi)身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éi)之;乡为(wèi)身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生于忧患 于安乐生于忧患,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于安乐也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肠郸斑肝职菲办十暴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都是中考必考的。

4.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102篇 答案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35326131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B.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其真无马邪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执策而临之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 译句 。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句 。

3.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于是

作者对此表现出强烈的 之情。

4.文中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一句强调了 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被人发现,完全可以 (填相关成语),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显露出来;而在位者也应 (填相关成语)正确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一)1.考查虚词能力,答案A。 ( “而”都表示转折关系。) 2.考查古文翻译能力。要通观全文;抓住关键词、(如“策” “道”“食”“尽其材”)坐实词义,疏通句意,译句便水到渠成。答案:①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②喂养它,又不让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考查提取文段要点能力。“不知马”是贯穿全文的核心, 造成千里马悲剧的根源,抓住就迎刃而解。答案: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也。4、命运起决定作用。毛遂自荐知人善任或举贤授能



~

李嵩断案文言文阅读
答: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3. 周敦颐断案文言文...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 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庄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

夙惠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世说新语》又称《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3. 晋明帝巡查文言文阅读理解 长安何如日远 这则故事表现了少时的晋明帝是个怎样的孩子:聪明、机智,善

柳世隆文言文阅读
答:1. 杨奂字文言文阅读答案 元史 杨奂传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十一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金代末年考进士未中,愤然做书万言。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守御汴京的元帅崔立投降蒙古军,奂改装平民北渡黄河避难冠氏家中,冠氏待如师友。 东平人严实闻奂之名,多次打听他的行踪,但奂始终不去严家。 蒙古太宗十年(123...

关于文学的文言文
答: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在编修过程中,专家们全面、深入地研究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各版本必修、选修教材和老大纲教材...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部分包括“文字”“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等古汉语基础知识,及“文言...

65字文言文
答:4. 初中课外文言文原文、翻译和答案61—65(金版)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于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搞(请假)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俱以白母,请设馔(酒食)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

文言文载体
答:因为周朝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4. 王荣生主编的《文言文教学教什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内容是 1.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如教学《童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可这样设计朗读: 1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锦石滩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二、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锦石滩 余家江上。江心涌出一洲...1978年إ (选自艾青《归来的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إؤ 【提示】إ 1936年6月,现代

文言文是什么?有哪些?
答: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结构 折叠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

文言文阅读刘章
答:1. 王拱辰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 原名拱寿,十九岁时考取进士第一名,仁宗赐名“拱辰”。任怀州通判,直集贤院,历任...明年春,御史任赞化亦劾体仁娶娼、受金,夺人产诸不法事。 帝怒其语亵,贬一秩调外。体仁乞罢,因言:“比为谦益故,排击臣者百出。 而无一人左...

各种各样的文言文
答:文言文字词的复习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要结合语境理解词义,通过比较归纳,找出记忆的相关规律。 课内的字词意思掌握是为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作最基本的准备2、断句的规律和答题方法 文言文的朗诵节奏一般按意义划分,以不破句为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按词语断 例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2)、主谓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