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机关工作人员差旅费报销管理规定 公务员差旅费报销管理规定2020

作者&投稿:暨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法律分析:1.城市间交通费在规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等级内凭据报销,经批准发生的签转或退票费等凭据报销。

2.住宿费在批准的出差天数和规定的限额标准之内凭发票据实报销。工作人员单次出差,允许在经批准的出差天数和规定的住宿费限额标准之内按实际发生住宿费用的住宿天数统筹使用。

3.伙食补助费按规定的出差目的地标准报销,在途期间伙食补助费按当天最后到达目的地标准报销。

4.车改后,实行短途出差交通费包干试点的市、县(市、区),包干区域应限定在设区市内各县市及毗邻县(市)范围。在包干区域内公务出差,可以按差旅费规定据实报销城市间交通费,也可以按出差审批单批准的出发地至目的地的公共交通相应等级票价金额包干城市间交通费;出差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公杂费按差旅费规定报销。

5.未经批准的差旅活动,不予报销差旅费。对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超支部分不予报销,由出差人员自理。

法律依据:《浙江省机关工作人员差旅费管理规定》

第四条 各单位应当建立公务出差事前审批制度,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格差旅费预算管理,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

第五条 省财政厅按照财政部公布的分地区、分级别、分项目差旅费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全省机关工作人员差旅费限额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物价及消费水平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第十九条 出差人员应当严格按规定开支差旅费,并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结算,不得向下级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转嫁。

第二十四条 工作人员公务出差当天往返的,凭公务出差审批单报销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由单位统一安排车辆出行的,减半报销公杂费。

第二十五条 出差人员公务出差结束后,应在一个月内办理报销手续。差旅费报销时应当提供公务出差审批单,以及机票、车船票、住宿费发票等各消费点的原始票据。



差旅费报销标准2020~

差旅费报销制度,规定于《差旅费管理办法》第六章”报销管理“中。

法律依据:

1.《差旅费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出差人员应当严格按规定开支差旅费,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不得向下级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转嫁。

2.《差旅费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城市间交通费按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凭据报销,订票费、经批准发生的签转或退票费、交通意外保险费凭据报销。

住宿费在标准限额之内凭发票据实报销。

伙食补助费按出差目的地的标准报销,在途期间的伙食补助费按当天最后到达目的地的标准报销。

市内交通费按规定标准报销。

未按规定开支差旅费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

3.《差旅费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工作人员出差结束后应当及时办理报销手续。差旅费报销时应当提供出差审批单、机票、车票、住宿费发票等凭证。

住宿费、机票支出等按规定用公务卡结算。

4.《差旅费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财务部门应当严格按规定审核差旅费开支,对未经批准出差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费用不予报销。

实际发生住宿而无住宿费发票的,不得报销住宿费以及城市间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如果坐飞机出行,省部级干部才能坐头等舱,司局级和其他干部只能坐经济舱。乘坐火车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县处级及以下干部只能坐硬座、硬卧,高铁二等座等。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超标”乘坐了交通工具,比如县级干部坐了飞机头等舱,那么差价需要自己补上。
出差在外,少不了打车或者坐公交。市内交通这方面,不同级别干部的标准没有差别,都是一天80元包干使用。这项费用值得注意,比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差,打车单程的费用都可能会超过80元,出行前要好好盘算盘算。

标准如下:

1、差旅住宿费标准:

财政部印发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赴地方差旅住宿费标准明细表》的通知规定,部级官员出差北京,住宿费标准每天限额为1100元,司局级官员每天限额650元,其他人员每天限额500元。部级官员赴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大连、吉林等地,住宿费标准每天限额多为800元。

2、交通费

2014年起执行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对城市间交通费和市内交通费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如果坐飞机出行,省部级干部才能坐头等舱,司局级和其他干部只能坐经济舱。乘坐火车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县处级及以下干部只能坐硬座、硬卧,高铁二等座等。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超标”乘坐了交通工具,比如县级干部坐了飞机头等舱,那么差价需要自己补上。

出差在外,少不了打车或者坐公交。市内交通这方面,不同级别干部的标准没有差别,都是一天80元包干使用。这项费用值得注意,比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差,打车单程的费用都可能会超过80元,出行前要好好盘算盘算。

3、公务用车

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车补标准规定,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边疆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150%。



扩展资料: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央和国家机关国内差旅费管理,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中央单位)。本办法所称中央和国家机关,是指党中央各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

第三条,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第四条,财政部按照分地区、分级别、分项目的原则制定差旅费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价格及消费水平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

公务员出差报销差旅费标准
答:住宿费在标准限额之内凭发票据实报销。伙食补助费按出差目的地的标准报销,在途期间的伙食补助费按当天最后到达目的地的标准报销。市内交通费按规定标准报销。法律依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第三条 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

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
答: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是规范企业员工出差行为和费用报销的制度,主要包括差旅费用标准、报销范围和程序、报销凭证等要求。对企业控制费用、提高效率、防范风险有重要作用。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是企业制定的一项规章制度,主要目的是规范员工出差行为和费用报销,统一标准、范围和程序,避免不必要的差旅费用支出和管理...

差旅费管理办法?
答: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财政部按照分地区、分级别、分项目的原则制定差旅费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价格及消费水平变动情况适时调整。2013年12月31日,财政部印发《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办法已从2014年1月1日起...

机关人员出差后如何报销差旅费
答:按照中央精神和新的差旅费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因公出差,交通食宿等费用如何报销?哪些能报哪些不能报?就此,财政部办公厅日前印发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解答》。我们梳理了一些干货,和小伙伴们分享一下。 安排食宿也要交伙食费 问: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统一安排食宿的如何交伙食费? 答:除接...

公务员差旅费报销管理规定2020
答:2、交通费 2014年起执行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对城市间交通费和市内交通费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如果坐飞机出行,省部级干部才能坐头等舱,司局级和其他干部只能坐经济舱。乘坐火车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县处级及以下干部只能坐硬座、硬卧,高铁二等座等。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超标”乘坐了...

湖南省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
答:湖南省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是为规范省直机关差旅费支出行为,加强差旅费资金监督和管理,保障财务资金安全而制定的一项规章制度。湖南省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于2015年7月8日实施,主要是为规范省直机关差旅费支出行为,加强差旅费资金监督和管理,保障财务资金安全。该办法明确了差旅费的范围、标准、领用和报...

差旅费报销管理规定是什么
答:法律分析:我国差旅费报销管理规定指的是财政部发布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法律依据:财政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 第三条 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事业单位差旅费报销管理规定2021
答: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具体报销金额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价格、消费水平等因素制定。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城市间交通费是...

差旅费报销管理规定2021
答: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具体报销金额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价格、消费水平等因素制定。

2019年江西省直机关工作人员省外出差补助标准
答:加强出差审批管理,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格差旅费预算管理和报销审核,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对违反差旅费管理规定的行为,有关部门应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特此通知。江西省财政厅 1月6日 财政部发布的各地差旅住宿费标准调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