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简历造假影响劳动仲裁吗 劳动仲裁以后,公司找茬说我简历造假,要上诉,公司能赢吗?

作者&投稿:闻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法律分析:如果发现员工简历造假,而且证据确凿,企业想解除劳动合同且不用支付赔偿金,就需要仲裁委或者法院判定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要想判定劳动合同无效,就简历造假而言,其伪造、欺瞒的信息要能影响到企业最终的用人决策,只有这种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才有可能被判无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二十一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第二十七条 第一款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申请劳动仲裁时,如果学历有假,会不会影响仲裁结果?~

是否会对仲裁结果有影响还是要结合具体的证据审查,这要看是因为什么原因申请劳动仲裁的,看和学历是不是有关系,如果申请仲裁的是劳资纠纷方面的问题,跟学历有假没有太大的关系。法律分析劳动者在入职时,公司一般会让员工填写入职登记表,这是公司的权利。但是劳动关系的建立,并不以提交简历、填写入职登记表等等,自用工之日起劳动关系建立,所以学历造假不会影响劳动关系的认定。其次,简历和入职登记表应该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即便是有虚假,用人单位要想解除劳动关系,还是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录用员工时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做背景调查,核实员工信息是否有出入,根据调查结果再决定是否要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如果未经调查就录用员工,用人单位应该承担法律后果,之后也不能以员工未如实登记相关信息或者提交虚假简历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关系,或者要求员工承担欺诈的法律后果。员工作为弱势群体,相关法律对其权利有一定的保护,出于保护弱势群体的考虑,一般不会影响劳动仲裁的结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一般情况下,劳动仲裁都会更偏向于劳动者(有时也不尽然,个别情况下也会不利于劳动者),因此不能保证在一审中还能胜诉。且如果公司能够证明过错确实在你的,在一审中公司确实会有相应的优势。一般情况下,能否胜诉取决于双方的诉讼请求、证据和辩论策略、庭审情况,单纯地问公司“能不能赢”是不严谨的。法律分析根据提问来看,劳动者一方在劳动仲裁中似乎是获胜了,具体而言,如果是劳动合同解除的补偿金纠纷,那么公司主张劳动者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情形,则可以免除经济补偿。那么,”公司找茬说简历造假“,就意味着首先要确定劳动者是否存在虚造简历的事实,其次要确定这些虚造的事实是否足够影响签订劳动合同的意思,根据这些情况,法院会根据法律和案件事实作出合理的判决,和之前劳动仲裁的胜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是看双方能够提出怎么样的证据支持其诉讼请求,具体而言:①存在简历造假,并且是关键信息造假(如学历造假、工作经历造假的),足以影响用人单位招聘意愿的,构成意思表示瑕疵,合同可撤销,公司大概率胜诉;②存在简历造假,但不是关键信息造假(如兴趣、特长等),不足以影响用人单位招聘意愿的,不足以构成意思表示瑕疵,合同生效,公司依然需要支付补偿金;③不存在简历造假的,如果不能提出其他案件事实的,大概率与劳动仲裁的结果相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六)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公司以简历造假为由不发工资,我可以要回工资吗?
答:拒不支付的,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最后,无论什么原因,立足 社会 “诚信”最关键,古人云:“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诚信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愿我们共勉。如果你简历造假,公司可以以此与你解除劳动合同,并不需要支付补偿,但是还是...

简历造假辞退需要支付工资吗
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建立及履行劳动合同关系期间均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招聘和应聘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前提,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据以判断劳动者的基本素质与劳动能力的学历和简历,是直接影响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的最重要的基本信息,一旦有所隐瞒就是非常重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如实说明自身情况,则是每一个劳动者应...

简历时间写错算违法吗
答:不会的。这个一般涉及不到违法。但简历时间写错,公司可能会以这个为由说你履历造假,欺骗或不诚实行为辞退。这样的话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主张违法解除要求支付双倍赔偿金。

劳动仲裁学历造假能被反诉么?
答:一般不能,劳动关系跟学历是两码事。如果企业说学历造假而不承认劳动关系是不成立的,但是如果学历造假取得的岗位,企业可以以此为理由解聘。

简历造假,单位可以开除我吗
答: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

简历造假被辞退有补偿吗
答:法律分析:如果员工因为简历造假被辞退,是无法获得任何补偿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

因为简历造假被公司开除有影响吗
答:会有影响。一般一个城市行业都有自己的圈子,一旦出现这个问题,很可能会被社会性死亡,对于以后求职更加不利。请不要简历造假,这个是一个原则性问题。简历造假一旦被查实,即便你已经入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司也可以无条件辞退你,严重的还可以追究你的法律责任。

简历造假没签劳动合同违法吗
答:一、简历造假属于合同诈骗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到用人应聘时提供虚假的简历而签订劳动合同的,是属于劳动合同欺诈行为,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

公司与我协商解除未果,翻查我的档案,发现我的简历有造假,以此让我...
答:公司是由权利查看员工的档案的,但当事人简历造假会造成劳动合同无效。法律分析劳动者伪造履历,构成欺诈,使公司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应当认定为无效。应聘职员故意虚构履历,使用伪造的学历证书,编造虚假履历,骗取用工单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构成欺诈,其以欺诈手段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

简历造假犯法吗
答:伪造入职材料犯法,而且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轻则合同无效,与供职单位解除合同关系,也即是被开除,简历上也添上了一笔污点,重则承担法律责任,赔偿对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