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四个部位不能吃

作者&投稿:拓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导读 :鸡肉,我们就吃多了,但你留意到鸡的哪些不能吃吗?其实鸡的不能吃,它们是鸡头、鸡尖、鸡皮、鸡脖。到底鸡的哪些部位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呢?下面我为你详细解答。

鸡的哪些部位不能吃?

1、鸡头

鸡头不能吃比较少听闻吧,但其实民间有句话:十年鸡头胜砒霜,鸡越老,其实鸡头毒性越大,主要因为鸡在啄食中会吃进一些有害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主要储存于脑组织中,鸡龄越大,储存量就越多,毒性就越强。

食用者在享受鸡头美味的同时,也摄入了重金属毒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所以,鸡头不宜多吃。鸭头、鹅头等也不宜多吃,其道理大同小异。

2、鸡尖

又称“鸡 *** ”、“鸡臀尖”,指鸡 *** 上端长尾羽的部位,肉肥嫩。这个部位是淋巴腺集中的地方,因淋巴腺中的巨噬细胞可吞食菌和毒,甚至还有致癌物质,但不能分解,因而毒素都会沉淀在臀尖内。时间一长,鸡尖就成了贮存病毒、病菌的大仓库。所以,鸡 *** 不能食用。

鸡 *** 普通市民一般不吃,因为嫌脏,但近年来有些人专门用鸡 *** 加工成美食,很多人趋之若鹜。鸡 *** 那里的确有很多淋巴腺和油脂腺,吃了对身体不好。加上鸡 *** 那里几乎都是脂肪,吃了对身体没有太大的好处,因此,建议最好不吃。

但是很多人仍然很想念鸡 *** 的美味,专家说,如果实在要吃也可以,就是把鸡 *** 里的两团球状物的囊体去除,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脂肪,可以适当吃一些。

3、鸡皮

鸡身上绝大多数的脂肪贮存在鸡皮里。脂肪的高热量会影响人体健康,其脂肪酸构成对人体来说也不合宜。另外,鸡皮中还有一些淋巴组织,这些淋巴组织是不适合食用的。还有,鸡皮中还容易蓄积大量的寄生虫,如果处理不干净,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尤其是烤鸡,经过烤制后,鸡皮中的胆固醇被氧化,形成胆固醇氧化产物,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若温度控制不当,还有可能产生致癌物。因此,吃鸡时最好去掉鸡皮,更不要用鸡皮来做菜。

在烹饪鸡肉前要去皮?其实,在鸡皮和鸡肉之间有一层薄膜,它在保持肉质水分的同时也防止了脂肪的外溢。因此,如有必要,应该在烹饪后才将鸡肉去皮,这样不仅可减少脂肪摄入,还保证了鸡肉味道的鲜美。

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一定要少吃鸡皮。高血脂患者一般较容易患上高血压,对于高血脂而言,鸡皮含皮下脂肪及皮脂较多,高血脂病人要少吃,平常注意吃鸡肉的时候不要带上鸡皮,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4、鸡脖

这个部位肉很少,但血管和淋巴腺体却相对集中。偶尔吃些解馋是没有问题的,吃时最好去掉皮,因为淋巴等一些排毒腺体都集中在颈部的皮下脂肪,这些腺体中有动物体内的毒素、饲料中的激素等。

鸡脖子的淋巴腺体最好少吃,如果实在要吃,就在吃之前把淋巴腺和鸡皮都去掉。淋巴腺怎么区分?其实很好区分,就是鸡皮下的一些小颗粒,小疙瘩。去除干净后再吃,就没什么问题了。

此外,专家指出鸡的某些内脏器官会有有毒物质的残留,但其量会因为养殖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到底哪些鸡杂不能多吃呢?为什么不能吃?下面我为您介绍。

温馨提醒:不能多吃鸡杂

一般的鸡杂包括鸡心、鸡肝、鸡肠和鸡胗等,我们知道,肝脏是代谢、解毒的器官,肾脏是排泄有害物质的器官,鸡胗则是磨碎食物的场所。这3种内脏与一些有害物的代谢直接相关,有害物质可能会在此残留,而心脏则没有此类问题。因此,鸡肝、鸡肾、鸡胗、鸡肠不要频繁大量食用,偶尔食用无妨。

因此,尽管鸡胗、鸡肝和鸡肾营养价值较高且美味,但为了自己的健康,应减少食用次数和食用量。对于鸡心而言,其安全性较高,可适量食用。

鸡肉这么烹饪才鲜美

鸡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健康的“白肉”代表。可是,我们许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麻烦,在做菜时鸡肉变得又干又柴,而且还会粘锅。

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以后不论在烹饪鸡胸肉还是鸡腿肉的时候,都能做出与饭店媲美的鸡肉美食。

方法是:把鸡肉先用盐水泡半个小时。具体操作办法是:把鸡肉放在一碗盐水中放入冰箱,后拿出将鸡肉表皮晾乾,或用纸吸干水分,即可烹饪。需要提醒的是,鸡肉在浸泡了盐水后,做菜时就要少放盐或不放盐,以免摄入盐分过多。

煮鸡肉时别放蒜

大蒜既能提味增鲜,还能杀菌,大家做菜都爱放一些。但大蒜并不是和什么菜搭配都好,比如和鸡肉就不太合适。

大蒜具有增香、除异味的功效,做肉时放入,可解腻除腥。但因为鸡肉味道鲜美,大蒜辛辣,两者同时烹炒可能会“夺味”,因此一般不同时使用。其次,大蒜还可能削弱鸡肉温补的功效。大蒜性辛温,能除风、杀毒。而鸡肉是甘酸温补性质的,两者功用相左。古典《金匮要略》中就有“鸡不可合葫蒜食之,滞气”的记载。

最后还需要注意,做鸡肉时通常不放醋。因为醋能去腥减滋,与鸡肉同时烹调也会“夺味”,甚至还会使鸡肉“反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