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哪几次重要论战,每次论战发生的背景、争论的焦点、产生的? 阐述中国近代历史上三次主要的思想理论论争内容,并说明每一次论...

作者&投稿:愈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次论战是19世纪末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第二次论战是指革命派和保皇派之间的论战。
第一次论战。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瓜分危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维新派形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维新变法,开展了维新运动。
2、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3、作用: 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第二次论战。1、背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失败,宣告了改良道路的破产;《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成立同盟会,领导推翻清政府的民主革命;康有为、梁启超等沦为保皇派。
2、内容: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朝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3、意义:通过论战,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哪几次重要论战,每次论战发生的背景、争论的焦点、产生的?~

争论都是文字游戏。

1、1898年前后,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2、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3、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马克思主义论者和反马克思主义论者曾经进行过三次大的论争,分别是“问题与主义之争”;“社会主义论战”;“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这三次大的论战,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更多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创造了有利条件。



扩展资料
19世纪末,变法维新派与顽固守旧派之间进行的一场争论。戊戌变法运动的展开和改良主义思想的传播,引起新旧思想的公开的激烈的冲突。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为首的改良派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展开了争论。
顽固派坚持“祖宗之法不能变”,否则便是违天背理,祸乱国家;洋务派也认为中国的纲常名教至善至美,不可废弃。维新派根据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万事万物,无时不变,无事不变”,“祖宗之法”自然没有永恒不变的道理,强烈主张“尊今叛古”,变法革新。
政治上,维新派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造成中国积弱不振的主要原因。应实行“君民共治”,兴民权,开议院,实现君主立宪。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讲学,大倡民权学说;严复作《辟韩》一文,强调人民是“天下之真主”;谭嗣同在《湘报》发表的文章中,发挥了民主、民权思想。守旧派对此坚决反对。
在经济思想上,维新派要求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提出发展工商业的主张,他们要求以振兴商务为中心,同时发展工商业生产。守旧派则极力反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重弹“重农抑末”,“重本轻末”的老调。
文化教育思想上,维新派主张设立各级学校和开办具有学校性质的学会,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的教育和八股取士的制度。守旧派则认为:“科举乃为圣人立言,科举制度废则圣道衰,人心坏矣。”
这一场维新与守旧的争论,是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近代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

中国近代史上三次主要论战及实质?
答:其变法只次序了差不多百日之久。便以失败告终!先进分子有感觉到怎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又发货不了作用!因此他们就认识到阻碍中国发展的是清王朝!于是便来开辛亥革命!实质就是推翻满清,为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扫清道路!注意这个时候还是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拯救中国的!最终第三次论战便成功了!

简述19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上两次思想论战的内容和实质
答:第一次论战是指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论战围绕着改革清朝体制进行,维新派要求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还围绕着文教进行,维新派提出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的主张。第二次论战是指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论战围绕着要不要推翻清朝政府,革命派明确提出用革命手段摧毁清王朝。第二次论战更广泛深刻,...

论中国近现代史三次思想论战及启示
答:第一次:十九世纪末,戊戌变法期间。三个要不要,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开国会设医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变革科举制度。三个要不要是递进关系,要不要变法是前提,要不要开国会是核心,要不要变革科举是途径。第二次: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前。革命派与保皇派。核心内容是要不要革命,保留皇帝。

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两次不同思想性质的思想论战
答:第一次论战是指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论战围绕着改革清朝体制进行,维新派要求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还围绕着文教进行,维新派提出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的主张。第二次论战是指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论战围绕着要不要推翻清朝政府,革命派明确提出用革命手段摧毁清王朝。第二次论战更广泛深刻,...

中国近代史上5次侵华战争 原因 过程 重大影响
答:(2)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 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同时,中国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3、中法战争 1883-1885年,爆发于越南境内,以法军...

近代史上中国有哪几次著名的战争?
答: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二、甲午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

中国近代历史上有哪几次战争?
答:面对着拥有坚船利炮的英军连克厦门、定海、镇海,继而又攻陷宁波,外强中干的道光皇帝在和战之间几经摇摆后,终于选择投降,1942年8月29日,清政府在英国炮舰的威逼下,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自锁的国策,自此列强纷至沓来,...

中国近代史上5次侵华战争 原因 过程 重大影响
答: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修约遭到拒绝。借口:英 、法 。1、1856年10月,英国炮轰 ,战争开始,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 ;北上天津北河口,1858年, 失陷-《天津条约》2、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攻占 ,...

中国近现代史中的论战有哪些
答:速战论、速亡论、持久战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三次大论战是什么
答: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80年代末,奥努弗(Nicholas 011uf)把建构主义这一术语正式引人到国际关系学,并出版著作《我们造就的世界》.对国际政治学建构主义做出最大贡献的是亚历山大·温特.温特1987年在《国际组织》上发表了一篇以行动者和结构的关系为内容的文章《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施动者——结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