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柳宗元传断句

作者&投稿:施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课外文言文读柳宗元转答案

原文: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

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

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

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

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

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译文: 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

构思落笔成文,可与古人相匹敌。精心削减,缜密细致,璀璨如同珍珠和贝壳。

在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今陕西)县尉的职务。

贞元十九年(803),柳宗元任监察御史。 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特别看重任用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吕温悄悄地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

柳宗元又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想让他当大官,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

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宝庆)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柳宗元既遭贬逐,在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写成文章。

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感动凄恻哀婉。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

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为成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

著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

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子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6.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C (用事指掌权。)

A.下笔构思,与古为侔 侔:等同、相等 B.即罹窜逐,涉履蛮瘴 罹:遭到 C.王叔文、韦执谊用事 用事:使用的事情 D.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 图:图谋,商量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都是“用”的意思。

(B代词。他的/代词。

他们C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虚词。

所和以连用,表示原因D助词。的/助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 A.以男女质钱 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B.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C.宗元谓所亲曰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蕴骚人之郁悼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柳宗元既为朋友着想又能体恤百姓的一项 A ①禹锡有母年高②凡经其门,必为名士③当时流辈咸推之④蕴骚人之郁悼⑤仍出私钱赎之⑥请以柳州授禹锡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B“会居位不久”的不是皇上,而是王叔文。 A.长江至岭南之间,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着柳宗元学习,结果那些人都出了名。

B.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正赶上皇帝居位不久,王叔文的想法没有实现。 C.政治上,柳宗元没有显示出他才能来,可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却得到了世人的称赞。

D.柳宗元是个非常重义气的人,当他得知朋友要被贬远行时,他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想替朋友减轻点痛苦。10.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写情叙事,动必以文。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形成文章。

⑵其以没。

2. 新唐书 柳宗元传 原文

原文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3. 文言文怎么断句

不少考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文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笔者在文言文断句教学中,查阅大量资料,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断句方法。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4. 文言文的断句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2)、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3)、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 “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4)、据排偶,定句读。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5)、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6)、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

柳宗元做了什么官?
答:6. 文言文翻译旧唐书,刘禹锡传 《旧唐书·刘禹锡传》【原文】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 世为儒。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 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素善韦执谊。 时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

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
答:(柳宗元《断刑论下》) ②言词、词句:侯生曾无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推辞、不接受: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④告别:停数...(《汉书•张骞传》) ⑦主张、思想、学说:从许子之道。(《孟子•腾文公》) 11、度:①量长度(揣度、推测):道不通,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 ...

文言文中表示升职与降职的词有哪些?
答:10.提:提拔。如《北史·魏收传》: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二,表“贬官、免官”的词语。1.贬:①降低官职,降级。②降职并外放。如①《三国志·诸葛亮传》: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②《新唐书·柳宗元传》:贬邵州剌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③《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2.窜...

文言文代表顺利字眼
答:1. 我是一名高三生请问:文言文中表示贬官的字眼有 文言文中表示贬官的字眼有:1.贬:①降低官职,降级。②降职并外放。如①《三国志·诸葛亮传》: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②《新唐书·柳宗元传》:贬邵州剌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③《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2.窜:放逐、贬官...

文言文有关升职
答: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5. 古文 官位升迁 相关用词 古代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有以下词语:①拜:按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任命。 例如柳宗元的《封建论》:“朝拜而不到,夕斥之矣。”②除:任命;拜官。 例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乃曰:‘君除吏已...

孟昭连 / “之乎者也”来自口语吗?
答:柳宗元为杜温夫提的建议也说明了同一问题:“宜考前闻人所使用,与吾言类且异,慎思之,则一益也。”魏晋南北朝时期如何? 南朝刘勰作《文心雕龙》,在《章句》篇对语气词“兮”字在诗中的作用有一番议论。他说:“又诗人以‘兮’字入于句限,楚辞用之,字出句外。寻‘兮’字成句,乃语助余声。舜咏南风,用之...

古代文言文升职
答: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官职。 3. 文言文表官职升迁任命的词有哪些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

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
答:《柳宗元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从曾祖奭为中书令,得罪武后,死高宗时。父镇,天宝末遇乱,奉母引王屋山,常间行求养,后徙于吴。肃宗平贼,镇上书言事,擢左卫率府兵曹参军。佐郭子仪朔方府,三迁殿中侍御史。以事触窦参,贬夔州司马。还,终侍御史...

初中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
答:柳宗元传主要记述柳宗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创作。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柳宗元传》原文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两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

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
答: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柳宗元传主要记述柳宗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创作。接下来分享新唐书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新唐书·柳宗元传》原文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从曾祖_为中书令,得罪武后,死高宗时。父镇,天宝末遇乱,奉母引王屋山,常间行求养,后徙于吴。肃宗平贼,镇上书言事,擢左卫率府兵曹参军。佐郭子仪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