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文”“攵”“夂”“夊”这四个字有什么区别? 反文旁和夊字旁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用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是花纹,引申出文字、文章(文章本来就是花纹的意思),再引申出文化,有文化的人称文人、文绉绉的。把文作为偏旁或者说是“组字模块”的字,不是很多,如斌,如今多被人做人名;斐,有不同色彩花纹的;斑,有杂色花纹或斑点的。

而反文旁原来的写法是攴(pu1,音扑),攴是一个象形字,它的下方是又,像一只手,手里拿着一根棍棒一类的东西,所以攴是用棍子打,古人的解释是“小击”,也就是并不狠命地去打。

所以,有反文旁的字,其本义都与用棍子去击打有关。如攻、败、救之类的,当然一看就知道与击打有关,不需多说。其他反文旁的字,也都如此。我们且看几个略微需要说几句的,从笔画少的开始列举:

收,就是捕、取。收捕、收监就是抓起来。引申为攻取,占有。秋收,就是秋天把成熟的粮食取回家里,可以想象古代干这件事时也常常发生纠纷。

考,就是打。这个字,后来常常被写成考。又后来,考打写成了拷打。考察一个物体,先用小木棍敲一敲,后来也写成考察。如今的《参考消息》的刊头仍然写成参考消息。

改,变更、更改。李阳冰(李白的族叔、文字学家)说:“己有过,攴之即改”(过、过错)。李阳冰的话与民谚“不打不成才”、“棍棒出孝子”差不多异曲同工。

政,纠正、统治。用棍棒使民走上正规,这是古代就有的事情。

效、像,效法。强迫效法的办法当然是棍棒。

教,老师拿着教鞭让学生效法老师,或者说,老师拿着教鞭让学生学习计算。这个字的左边,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孝,而是“上爻下子”,爻就是计算(广义的计算,例如卜筮)。

可见,古代做这些事情,都与棍棒有关。

当由篆字变为隶书需要快速书写的时候,攴就写成了攵。样子就与文差不多了,但是,攵与文的意思又绝然不同,弄棍使棒的,与文绉绉的正好相反,称反文最为合适了,所以这个偏旁被称为反文旁。现在有人说,攵的样子像反过来的文,其实不对。古人实用文书如写信、写契约等等,都是手写的,“文”写得稍微快一点,就与“攵”一样了,决不会把文的一点写成一捺放到最右方去的。下面的图上全是文的正楷字,由图可见,从外形来说,文与反文只有相同的,没有相反的。所以,说反文是左右反过来的文,那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在传统的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中,反文旁的字,要到“攴部”去寻找,决不是到“文部”。

与攵相似的“文字模块”,除了文除外,还有两个(实际形状很难分辨,请仔细看),那就是夂和夊。现在有人把这两个都称为“折文旁”。

先说主要的不同,反文“攵”与文都是四画,而夂和夊却都是三画。反文攵的一横与一撇是分开来写的两笔,而夂与夊两个字的横折则都是连续的一笔,所以称为“折文旁”。两个折文旁夂与夊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捺的是否出头,不过在实际上很难分,它们组成字之后,从字形上往往写得一样,如今的经典辞书《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就把这两个部首合并了。  

夂(zhi3,音指,或zhong1,音终),本义是从后面送,也有人认为这是“终”字的古体,终也就是最后。一年四季,冬天为终。含有夂的字,有冬、终、夆(本义抵触、相逢;以夆为偏旁的字不少)、夅(本义降服,降、隆、赣等字本来都以夅为组分)、各,处等不少字。

夊(sui1,音虽),古人认为这个字像有人“拖后腿”,“夊夊”就是走得很慢的样子。含夊的字,有复(往回走,回来)、夌(超越,以此为偏旁的字不少),夋(走得慢,也有很多以它为偏旁的字)、夏(像绅士模样走路的人,古“中国”人即华夏族人,见《 说“夏”》2015-6-26,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900639.html )等。还有两个字也是现在人们常常提到的,一个是爱,另一个是忧。它们的下面都有这个“拖后腿”的“夊”。有人为把它们简化成了爱和忧而很有些牢骚。其实,爱和忧这两个字的本义都是走路的样子,与现在人们所说的爱(love)和忧愁(worry)无关。爱和忧表示爱(love)和忧(worry)都是古人的假借字,实际上就是写一个同音的别字 。

虽然在字里不容易看出来组分是反文攵与折文夂或夊的差别,有一个区别其实是明显的,那就是它们的位置:

反文攵都出现在字的右边;

作为与“后面”有关的夂,一般都在字的上方;

与“慢慢走”有关的夊,则往往出现在字的下边。



“攵”部首和“夂”部首的区别是什么?~

“夂”,读作“虽”,象形字。甲骨文形体像脚趾朝下。其本义为“止”(脚)。
“夂”,作为部首读作“折文儿”或“冬字头”。凡由“夂”组成的字大都与脚的动作、人的行为有关。“夂”与“攵”(“攴”作部首时有时候写为“攵”,读作“扑”)的区别,前者“笔画为三”,后者“笔画为四”。
【攵】繁体字: 汉字结构: 造字法:简体部首:攵 攵的部首笔画:4 总笔画:4;笔顺:撇横撇捺。

【夊】繁体字:夊 汉字结构:独体结构 造字法:简体部首:夂 夊的部首笔画:3 总笔画:3;笔顺:撇折捺。
常用字中部首是“攵”和“夊”的有:
【攵】
收 shōu 考 kǎo 改 gǎi 攻 gōng 攸 yōu 攼 gān 攺 yǐ 攽 bān 放 fàng 玫 méi 【夊】
夋 夌 変 复 夎 夏 夐 夑 夓 夒 夔

偏旁部首:攵(反文旁)
汉语拼音:fǎn wén páng
笔画顺序:丿一丿乀(撇 横 撇 捺,共4画)
攵,共4画,楷书中从“攴”(pū)字变形,变为反写的“文”字,不可写作3画的“夂”或“夊”。
“攴”字象形,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或持鞭击打之形,为汉字部首之一。从“攴”、“攵”旁的汉字,本义大多与鞭打、敲打有关,如“牧”、“攻”、“败”等。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个别汉字保留着“攴”的写法,如“敲”。[1]
例如:“教”字,从“孝”,从“攴”,在以前的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仗来施行他们的教育。
后来人们把变形后的“攴”(pū)字部首称为“反文旁”。
示例
笔画0 攴[1]
笔画2 收
笔画3 攻 改 攸 孜 攼

--------------------------------------
[zhǐ]


(汉语汉字)
编辑
夂,zhi,从後至也。象人两胫後有致之者。凡夂之属皆从夂。

--------------------------------------


夊,sui,行迟曳夊夊,象人两胫有所躧也。
夊者,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
古同“绥绥”,慢慢行走的样子。
示例 : 「复」字中「夊」sui1,表示「後退」、或「下降」,会意「来回运动」「後」字中是「夊」sui1,表示「倒走」,会意「落後不能向前」。
-------------------------------------

请问“文”“攵”“夂”“夊”这四个字有什么区别?
答:文:本义花纹,引申为修饰。攵:pū,就是攴,是轻轻地击打 的意思。如政治的政,统治者要正大当明地使用必要的方式敲打民众。夂:zhǐ,从后而来。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如各。也有结束的意思,如冬。夊:suī,走...

请问“文”“攵”“夂”“夊”这四个字有什么区别?
答:先说主要的不同,反文“攵”与文都是四画,而夂和夊却都是三画。反文攵的一横与一撇是分开来写的两笔,而夂与夊两个字的横折则都是连续的一笔,所以称为“折文旁”。两个折文旁夂与夊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捺的是否...

反文旁的字有哪些
答:答:带反文旁的字有:收、改、攻、攸、放、玫、故、政、敖、敌、效、敝、敢、教、救、敛、敏、敕、敦、敬、散、敚、敔、敐、叙、敞、敩、敟、敪、敜、敨、敫、数、敷、考、敾、攼、攺、攽、敂、敃、敄...

折文旁是三笔写成的,反文旁是四笔写成的。请问这题对还是错
答:这个命题是对的。1,【夂】拼音为zhǐ,简体部首为“夂”(折文儿),部外笔画为0,总笔画为3。2,【攵】拼音为pū,简体部首为“攵”(反文儿),部外笔画为0,总笔画为4。注:二者名称不同、 笔画数不同, 在汉字...

折文的笔顺
答:折文又称为反文旁:攵,笔画如下:撇、横、撇、捺。一、反文旁简介 反文旁是指攵,共4画,象形字,楷书中从攴(pū)字变形,变为反写的文字,不可写作3画的夂或夊。带攵(反文旁)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

四文言文怎么写
答:文以载道,文以载道,文以载道。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学习这种事情,如果自己偷懒,问一百遍怎么写也还是无用。 1、简单拆分一下文言文的知识架构:词法 —— 基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法 —— 被动句、省略句、特殊句式(状语后置、...

人之四端文言文的翻译 速求
答: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 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 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 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

近义汉字应该怎么区别使用?
答:糸幺文攵夂夊贝贝七匕又亠大 止zhi3 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以止为足。 步bu4 行也。上止,左右反止在下 。 *很清楚象前后足=移步 癶bo1 足剌癶也。左右反之止在左,止在右。 *骑马从两侧剌以加快前行=发??? 剌la4/...

有哪些句子是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雅人四好琴棋书画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答:1、春夏秋冬 定义:24节气之一立春即立春,立夏即立夏。秋天随着秋天的开始而开始。冬天随着冬天的开始而开始。这一点在黄河流域最为明显。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基本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收。2、衣食住行 定义:指衣食住...

汉字的部首名称大全
答:攵:反文旁长:长字旁片:片字旁斤:斤字旁爪:爪字旁爫:爪字头父:父字头尣:wāng字旁月(冃):月字旁氏:氏字旁欠:欠字旁风:风字旁殳shū: 殳字旁文:文字旁方:方字旁火:火字旁斗:斗字旁灬:四点底户:户字旁礻:示字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