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案

作者&投稿:湛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紫藤萝瀑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苏州园林可写的内容很多,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有艺术性的说明,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对苏州园林很不熟悉,没有感性认识,很难掌握苏州园林的特征,很难真正体会到苏州园林的美。再加上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兴趣较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借助多媒体和课本图片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来感知苏州园林的美,引导学生体会苏州园林美在哪里,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或平实或生动地说明事物。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词,作者,明确逻辑顺序含义,用法

  (2)运用多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3)学习本文说明景点的方法和思路,联系生活进行写作迁移训练。

  学会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讲授和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园林艺术的画面美,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1、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州园林画意美的感知、迁移写作训练。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激趣、任务驱动和演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2.学法

  本课的学法主要有迁移融合、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讲授和讨论

   八、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赏园林美

  看一分钟苏州园林配乐短片。今天我们学习苏州园林,听叶圣陶先生说说怎么样欣赏它,叶先生怎么去写的?

  (二) 字词检测

  (三)作者和写作背景

  (四)走进文本,读园林美

  1、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对苏州园林有什么情感?从哪些字词看出?

  (齐读1段),

  2、作者抓住什么苏州园林什么特征去写?(齐读2段)

  3、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园林设计者怎么做的?

  (五)合作探究。

  1, 默读3--6段,划出每段说明对象,和第二段有什么关系?

  2, 思考讨论3、4段。

  第3段

  A抓住了亭台轩榭的什么特点来介绍的?

  B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结合说明对象,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第4段

  A可以划分成哪三层?

  B假山和池沼各有什么特点?

  C苏州园林有假山的话,一定有池沼吗?你从哪句话得出结论?

  3、齐读第5段,院内花草树木什么特点?划下给你画面感的词语,合理想象画面。

  4、花墙和廊子把园内景致完全隔开了吗?为什么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5小结:四个讲究突出了画面美

  6“完美”是什么意思?7--9段从哪些细节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画面美?

  7 四个讲究,三个细节能换过来吗?

  8总结全文逻辑顺序,为什么不用说明建筑物常用的逻辑顺序?

  (六)总结

  1 你领会了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 学习了阅读说明文哪些知识?

  A明确说明对象

  B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C逻辑顺序包含了由大到小,有主到次,有整体到局部……常用于说明事物的`联系。

  D说明方法分析:怎么样说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E说明语言在准确的基础上,可以生动形象。

  (七)作业:

  1阅读课后《学习阅读说明文》

  2用逻辑顺序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说明文,你想说明什么事物的联系呢?自拟题目

  《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2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赏析、积累文章典雅的语言;学习景物描写方法。

  2.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对比阅读,感知紫藤萝生命的厚重与精神的力量,体悟深情。

  3.审美鉴赏与创造

  诵读美文,感受文章语言的典雅之美。

  赏读美文,通过品读文中的美词佳句,感受紫藤萝辉煌繁盛、灿烂夺目、充满生机的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深度思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本文精致、典雅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赏读文中的美词佳句,了解紫藤萝的特点,学习写景的方法。

  2、通过对比阅读,感知紫藤萝生命的厚重与精神的力量。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深度思考。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赏读文中的美词佳句,了解紫藤萝的特点,学习写景的方法。

  2、通过对比阅读,感知紫藤萝生命的厚重与精神的力量。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朗读教学法。

  3.讨论点拨法,品读鉴赏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搜集古诗中写紫藤的作品,感受这一高贵典雅的意象。查阅有关宗璞的生平,课外阅读她的其它作品。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孩子们,老师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来赏一种名叫紫藤萝的花。在古代,紫藤是尊贵身份的象征,只有四品及四品以上的人,才能种植。诗人也爱紫藤,李白有诗:“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黄庭坚有“苦雨已解严,诸峰来献状。不见白头禅,空倚紫藤杖。”我就在想,紫藤与文人是否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缘,这种情缘,不仅仅是因为紫藤花的美丽与芬芳,更是因为,花谢花开之间所承载的那份生命的厚重与力量!

   二、赏花忆花——感受紫藤萝之美

  1.教师朗读课文的1-6自然段。

  思考:这树紫藤萝在开瀑布般的花,那么,哪些词句能够表现紫藤萝像瀑布呢?

  2.紫藤萝除了像瀑布,它还有什么特点?

  用这样的句式回答:紫藤萝在开的花

  3.作者笔下的紫藤萝在开瀑布般辉煌繁盛的花、孩子般充满活力的花、航船般昂扬前行的花,让人眼前一亮,为之震撼。从中,你学到了哪些写景的方法呢?

  4.看到这样一树紫色花瀑,你能感受到作者此刻的心情吗?哪个举动?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5.文中还有一株十多年前的紫藤萝,它又在开怎样的花呢?请学生齐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

  用这样的句式回答:紫藤萝在开的花

  (紫藤萝想要开花,然而生存在肃杀的政治气氛中,它横遭指责,不能开花。它的名声被玷污,愿望被扼杀,生命被……?不,那个时代并没有把它看做生命!)

  6.这是一株怎样的紫藤萝啊?

  (可怜、卑微、不幸、生不逢时)

  7.作者对它的遭遇感到怎样?

  (遗憾,觉得这里再也看不到紫藤花了。)

  8.然而花谢花又开,如今的紫藤萝不仅开了,还开得这样盛,把天地间都装扮成了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此时此刻,你觉得,这是一树怎样的紫藤萝在开花啊?

  (昂扬前行、顽强、乐观、孩子般快乐、催人奋进、笑忘苦难…...)

  9.请学生再读文中写紫藤萝的语段。请大声地读,用情地读!

   三、悟人——一首深沉的生命之歌

  这样美丽又充满力量的紫藤萝,是写给谁的?为什么?请学生自读课文的七、九、十自然段,在这其中找找答案。

  (一)写的宗璞的

  1.借助资料了解作者宗璞及写作背景。

  饱受病痛折磨之苦

  人道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忍受

  ——(《野葫芦引》)

  ……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

  ——(《花朝节的纪念》)

  (这是一个饱受病痛折磨之苦的宗璞。)

  历经国家动荡之痛

  我活着,随即得了一场重病,偏偏没有死。

  许多许多人去世了,我还活着。

  ——(《1966年夏秋之交的第一天》)

  (文革开始了,她、她身边的家人都在这场长达十年的浩劫中被称为“牛鬼蛇神”深受迫害。这是一个历经国家动荡之痛的宗璞,她活了下来。)

  即将经历手足亡散之悲

  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与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弟弟冯钟越,小她三岁,与宗璞感情深厚,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是我国第一代飞机专家。但是他三十余年奔波在外,积劳成疾,于1982年10月英年早逝。而本文写作的时间1982年5月正值他病重期间。这是一个即将经历手足亡散之悲的宗璞。)

  2.为什么宗璞要把这美丽的紫藤萝写给自己?

  3.她想通过这美丽的紫藤萝告诉自己什么?

  (花和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生命的长河是不断向前流淌的,它终究会带走不幸;同时,它也不会因个人的不幸而改变,所以花和人的不幸在生命的无止境的长河之中是微不足道的。与其焦虑悲痛,不如选择坚强前行,将自己的脚步融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迎接自己生命的灿烂。)

  5.正因为明白了这一点,宗璞的焦虑与悲痛暂时没有了,她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为什么?

  (因为精神境界的提高,释缓了精神的压力)

  6.她有没有像紫藤萝那样坚强前行?

  (我不由加快了脚步。)

  7.这美丽又充满力量的紫藤萝瀑布还写给谁?为什么?

  (你、我、每个人;因为花和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不幸)

  8.到这里,你如何理解不幸?

  相对于作者的不幸,我们平时的遭遇已经微不足道了

  9.是啊,那相对于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作者的不幸呢?

   四、美文精读,化文为诗。

  你是否记得这样的紫藤,

  横遭指责,孤独凋零;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紫藤,

  苦难过后,含笑归来,

  把天地装扮成辉煌的淡紫色;

  那,,

  我凑上去,真想。

  其实,我就是那株的紫藤,

  昂首绽放生命的颜色,

  就算遭遇不幸,

  就算辛酸苦涩

  我也一定要!

  你是否也愿如我一般,

  做一株的紫藤,

  扬起生命的,

  前行在无尽的长河!

  结束语:

  赏花悟人,托物言志,这就是宗璞写给大家的《紫藤萝瀑布》。这位文坛真正的大家闺秀,她的散文永远散发着典雅的气质,就像那高贵的紫藤、丁香、木槿花。最后,我想以宗璞在她80岁生日会末了,给晚生们念的哈代的诗《倦旅》作为结束语:

  “多辽阔的田野/多辽远的路/……一个接一个的山头/看,永远的路”。

  附:板书设计

  生——命——的——长——河

  花—人

  托物——言志



~

《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
答:《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特点 《紫藤萝瀑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本单元是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的第一个单元,内容以人生为主题,都是抒写人生感悟,这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都...

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
答: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A、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___B、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___C、“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___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

八年级课文《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答:花与人的友好关系体现在两方面,一类是花解人语,如“感时花溅泪”,“泪眼问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还有一类是人解花语,如《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因为解花,所以“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掩风流”。大家看且听《紫藤萝瀑布》,并思考一下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种类型,你的根据是什么? 二、朗读,熟悉课文 ...

《紫藤萝瀑布》教案
答:《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苏州园林可写的内容很多,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有艺术性的说明...

紫藤萝瀑布教案优秀篇
答:(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8.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

七年级语文《紫藤萝瀑布》的教学设计
答:一.概述 1.课名是《紫藤萝瀑布》,是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2.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2课时,80分钟,本节课是第一课时;3.《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散文。本文主要是对“紫藤萝花”盛开的描述以及过去遭遇的回忆,是作者由个人感情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主要学习内容是生字的识记、朗读、...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答:一、教学目标 1.熟练认写"瀑布""迸溅"等十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通过朗读,把握紫藤萝的特点,体会作者情感。3.学习紫藤萝和作者身上乐观、顽强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紫藤萝蓬勃、顽强的生命力。教学难点: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三、教学方法 ...

《紫藤萝瀑布》教案设计
答: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人教版《紫藤萝瀑布》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紫藤萝瀑布》的教案
答:b、用一株实物花(并不一定是名贵的花,可以是生命力顽强但并不起眼的花),让学生现场观察,进行联想,做口头作文:《我看()花》。[教师总结]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美丽...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答:1、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辅助性问题设计:──你能不能画一张图表,画出作者所说的藤萝的变迁小史?──课文所说的“十多年”,我们国家的历史你知道哪些?──“生死谜、手足情”透露出作者遭遇到什么不幸?2、“那时的说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