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无题》诗 李商隐的无题诗赏析

作者&投稿:驹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无 题
【李商隐】

之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之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释】

刘郎,相传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刘晨、阮肇入山采药,迷不得出,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还,后人以此典喻艳遇。

蓬山,即蓬莱山,泛指仙境。

韩寿,晋人,司空贾充的僚属,充每在家聚会,贾女从窗格中偷窥,见其貌美而爱之,与私通,充发觉后乃以妻寿。

宓妃留枕: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作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植过洛水时,忽见一女子来,赠所用枕。宓妃,传说中伏羲氏之女。

无题

之三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坐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隐约、朦胧,表现含蓄、委婉,因此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评析也众说纷纭。比如这首“无题诗”,有人认为是政治诗,也有人认为是爱情诗。

以第三首为例。诗的首句中“昨夜”二字的连续出现两次,提示诗人是在今天回想往事,“昨夜”二字的情感含量大,说明诗人的记忆刻骨铭心。“星辰”与“风”,“画楼”与“桂堂”,暗示了诗人所经历的幸福时光和生活情景。

第二联表现对爱情的体验与理解。彩凤比翼双飞,是美满爱情生活的象征;犀牛角的中央有纹理贯通两端,故又称通犀,诗人以此比喻双方情感的相通,展现心灵的感应和情意的契合,虽然二人各在一方,但心却是息息相通,这二句诗中所包含的深厚的底蕴,使后人赋予了它更多的哲理意味和人生内涵。

第三联中写到的送钩、射覆都是古代酒宴上的游戏,类似猜谜。二句以极华丽的语言描述了热烈欢快、酒暖灯红的场面。

然而,正当诗人沉浸于对昨夜良辰美景的回忆时,远处传来了阵阵鼓声,天要亮了,诗人又该上朝了。“应官”也就是应付官差,包含着无可奈何、百无聊赖的心境。“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李商隐在这里也通过这一意象揭示了自己的人生境况。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他的悲苦命运和人生际遇,也通过他的诗作反映出来。他的诗含蓄朦胧,俊秀凄绝,意境深广,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诗歌史上一个新的高峰。

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抒情诗体。除了李商隐诗集中标明无题的十几首诗之外,还有些以首两字或句中两字为题的,以及虽有题但实则无题的,一般也归入无题诗一类。这些诗构思细致,深情委婉,音律和谐,引起了很多人的深切共鸣,而且一直也是研究者热衷的内容。但是它们大多绮丽莫测,扑朔迷离,难于把握。《文心雕龙·隐秀》云:“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隐指的是篇中有言外之意,秀指的是语言独拔俊秀。这些特点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都很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无题诗中很有代表性的是《锦瑟》一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中间两句采用典故,引入种种意象,大大丰富了诗的内涵和韵味。后人对此诗的解读颇多。有以锦瑟为令狐楚家青衣的情诗说,有以中间两联为适、怨、清、和四曲的咏瑟说,有睹物思人悼念王氏的悼亡说,等等,众说纷纭。其实对于我们而言,即使完全清楚诗中的典故,明白字句的所指,也并不是完全理解了这首诗。即使它确实是悼亡所作,却也已经和诗人的其他感情融合在一起了,这其中有华年的感慨,有追忆的惘然。我们读这首诗所感受到的,也许并不是作者的原意,但是我们觉得它是美的,给了我们情感上的触动和思想上的启发,这才是最重要的。我最初读到的,只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虽然并不能从文字上完全理解,但它带给我了一种独特的感受,再和我自己的经历和体味结合在一起,就可以产生对过往情感的思考。后来读“一弦一柱思华年”,又有了对华年易逝的感叹。这两联写得俊秀,写得美,容易懂,而中间两联则显得生疏一些,但是更含蓄更有意味。这就体现了隐章和秀句的结合,显得一唱三叹,意味深长。王蒙在《混沌的心灵场——谈李商隐无题诗的结构》中提出,如果把李商隐诗中较平易的首联和尾联连起来,弃其腰而取其首尾,删繁就简,则所写为何就会明白许多。依照这种方法,我们读诗时候也要从情感和意象的角度出发,才能在跳跃的结构中更好地体会其中的妙处。

另一首诗相见时难别亦难直接标明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主要是书写与女冠宋华阳的恋情的。蓬山、青鸟是与道观相关的意象,其他无题诗中的紫府、琼台、碧城都与此类似。这类女冠诗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占了很大部分,类似的还有《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碧城三首》、《一片》(一片飞烟隔九枝)、《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等等。由于是与女冠的恋情有关,所以多写得朦胧婉曲,并且隐去了题目。这也可以作为我们判断和理解无题诗的一把钥匙,作者为了写自己不愿言明的生活遭遇或思想感情,所以采用了这种曲折隐晦的手法。这首诗可以单作为爱情诗来看。首联化用曹丕《燕歌行》中的诗句“别日何易会日难”,连用两个难字,显得回环往复,深情曲折。颔联塑造的春蚕和红烛的意向,将情思的缠绵和分离的苦楚推到极致,更是成为富有哲理的全篇秀句。整首诗反映了对爱情的精纯的体味。

《无题两首》(凤尾香罗薄几重)是两首恋情诗。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凤尾”一首首联写所思之女子,“香”、“缝”解为“相”“逢”也未尝不可。颈联以“金烬暗”和“石榴红”来隐喻灯灭和春尽,写得曲折了些,但是写得含蓄,写的美,将无望的惆怅之情艺术地刻画出来了,这是隐章的妙处。尾联以西南好风代所思女子,写得很优美。

“重帏”一首写尽重帏深处,清宵甚长,风波相凌,月露无情。尾联以相思无益自解,惆怅之中痴情难了,写得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无题四首》含七律二首、五律一首、七古一首,次章(飒飒东风细雨来)写深锁幽闺的女子对爱情的炽烈追求和失望时的痛苦。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首联初看似是平淡的写景,实则是寓情于景。细雨轻雷,将凄迷之景和惆怅之情融为一体,纪晓岚评价此句为“妙有远神,不可理解而可以意喻”。颔联写女子所处隔绝寂寞之境。颈联承前而起兴,引用韩寿、曹植的典故。尾联则是写寸心灰尽,徒思无益,两个一寸更是把不能量度的相思和失望写得真真切切,让人读了很受振动。诗中百转千回的失望和难以泯灭的春心感人至深。

《无题》(照梁初有情)是一篇清新自然的描写爱情相思的五言律诗。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首句写所恋女子之美如巫山神女、出水芙蓉,颔联进而描写女子的娇艳动人的外貌,通过衣着服饰的清新可人而衬托女子之美。颈联写盼归的情态,给人人物以生命和灵性,使所咏之人真的活了起来。如果把末联理解为时局不平,犹如棋局,则显得有些牵强,与整首诗的意趣也不相合。而参照《柳枝五首》其二“玉作谈棋局,中心亦不平”,解释为如柳枝一样的女子荡漾难平暗自嗟怨的心态则更适合些。

另一首五律的主旨则更难解些。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这首诗写得是少女之事,所以自然可以解作恋情诗。而有人以李商隐少年的经历进行比照,认为诗中女子为作者自况,从而推断为有寄托之意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同一首诗,表面看和解开看就是完全相异的两个内容,这在李商隐的其他无题诗中还有不少例证,甚至但凡写爱情愁苦的诗,都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和作者自身的经历联系起来。李商隐身处晚唐,又陷于牛李党争中,抱负难酬,才华不得施展,郁郁不得志。他的身世和际遇,以及人生的感悟,也自然会渗透到他的感情中去。他的无题诗多以恋情为主题,又多是朦胧婉曲的,从知人论事的角度来看,将其中的一些理解为所寄寓也是可以的。

纵观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是朦胧的印象,贯穿其中的是缠绵的情感,不同的人读了,所能理解的程度有差别,所能感受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其中的隐篇还是秀句,都带给我们美的体验,这也正是值得我们玩味和借鉴的地方。正如梁启超先生在《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中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们若还承认美的价值,对于此种文字,便不容轻轻抹煞。”对于一般读诗的人而言,这样已经足够了。相对于前人繁多的评论和解释,诗所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内心的感受和共鸣。

李商隐自谓“虽有涉于篇什,实不接于风流”,如果对他的无题诗不求甚解,只看作泛泛而谈的艳情诗,本来倒也好理解一些。可是,作者虽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后来说诗的人,总是能找出诗中的本事来,不仅是确有寄托,而且是确有其事。

比如李商隐《无题四首》,或曰是入茂元幕府时感叹之作。或曰是希望令狐绹推荐他入翰林院,向绹陈情而作。且如“蜡照”、“贾氏”、“楼响”等联,均似实赋其事。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张采田曰:首章纪令狐来谒,匆匆竟去之事。次章盼其重来。三章纪往见令狐,亦匆匆一面,不容陈情之慨。四章纪归来辗转思忆之情。

一章程梦星笺注曰:起句言来居幕府,曾是何官;已去秘书,竟绝踪迹。次句言幕中供职之勤,夜则月斜,晓则钟动。三句言自别兰台,梦中岂无涕泣,无奈其无可诉语。四句言自掌书记,未免受人促迫,往往不待其墨浓。五六又追忆秘书省之情事:宿值紫禁,亲见翡翠金屏;身近御炉,香度芙蓉绣带,何其乐也!七八谓今则君门万里,比之汉武求仙,虽未得至蓬山,犹邀王母之降;若己甫授秘书省,竟未得入,是则较蓬山之远更为过矣。

二章有“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本从谐音,只说的“相思”二字。而徐德泓笺评曰:是以私谒侯门者,如啮锁而入;暗相援引者,似牵丝而汲也。

爱情的失意与仕途的失意,本也有相似之处,在吟咏失意爱情时融入政治上失意之感,也有可能。蓬山重隔之恨,可望莫及之叹,或亦寓焉。但是此种寄托,只能在于形象之联想,而在字句间比附索隐,却是走火入魔了。在我看来,这些诗里面所谓的“本事”,全是后人读出来的,我宁信其无!孔子曰: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此之谓欤?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题二首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注释】:
莫愁:泛指少女。典出梁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简析】:
第一首似写一位女性在怀思所爱。写深夜难眠还在缝制罗帐,回忆起当时偶遇的情景。及写渴望和惆怅的心情,期待着有机缘能再相遇。也可以从男性的角度作拟女方的解释。第二首,写少女醒后细品梦中的情景,必然若失,徒自伤感,并表示为了爱情甘愿受折磨,决心追求幸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全部的无题诗~

  李商隐诗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唐代后期,统制集团 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刘党、李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 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 ,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 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 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 解。有《李义山诗集》。


  七绝·初入武夷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

  五绝·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七绝·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七律·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忌宛雏竟未休。

  七律·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七律·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七绝·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绝·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七绝·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七绝·景阳井
  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
  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七绝·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七律·回中牡丹为雨所败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午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五律·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五律·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七律·筹笔驿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七律·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杂言·代赠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五律·风雨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七绝·宫辞
  君恩如水向东流,
  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
  凉风只在殿西头。

  七绝·宫妓
  珠箔轻明拂玉墀,
  披香新殿斗腰支。
  不须看尽鱼龙戏,
  终谴君王怒偃师。

  七古·韩碑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七绝·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七绝·花下醉
  寻芳不觉醉流霞,
  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

  七绝·浑河中
  九庙无尘八马回,
  奉天城垒长春苔。
  咸阳原上英雄骨,
  半向君家养马来。

  七绝·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七绝·寄蜀客
  君到临邛问酒垆,
  近来还有长卿无?
  金徽却是无情物,
  不许文君忆故夫。

  七律·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七律·泪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五律·凉思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五律·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七绝·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七绝·屏风
  六曲连环接翠帷,
  高楼半夜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
  雨落月明两不知。

  七绝·日日
  日日春光斗日光,
  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许心绪浑无事,
  得及游丝百尺长?

  七绝·日射
  日射纱窗风撼扉,
  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
  碧鹦鹉对红蔷薇。

  七绝·隋宫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七律·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1],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莹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2],岂宜重问后庭花。

  五绝·微雨
  初随林霭动,
  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
  庭虚近水闻。

  七绝·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五古·无题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七律·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七律·无题二首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七律·无题二首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五绝·细雨
  帷飘白玉堂,
  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
  萧萧发彩凉。

  七绝·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七绝·谒山
  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七绝·忆匡一师
  无事经年别远公,
  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
  童子开门雪满松。

  七绝·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1],羞逐乡人赛紫姑[2]。

  五绝·滞雨
  滞雨长安夜,
  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
  归梦不宜秋。

  七律·重过圣女祠
  白石岩扉碧藓滋,
  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
  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
  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
  忆向天阶问紫芝。

  赠刘司户蕡
  江风扬浪动云根,
  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
  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
  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
  凤巢西隔九重门。

  五绝·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剑外从军远,
  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
  回梦旧鸳机。

  七绝·北齐二首
  一笑相倾国便亡,
  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
  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
  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
  更请君王猎一围。

  五绝·忆梅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五律·赠柳
  章台从掩映,
  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
  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
  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
  青楼扑酒旗。

  七绝·梦泽
  梦泽悲风动白茅,
  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
  虚减宫厨为细腰。

  七律·哭刘蕡
  上帝深宫闭九阍,
  巫咸不下问衔冤。
  广陵别后春涛隔,
  湓浦书来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诔,
  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
  不敢同君哭寝门。

  七绝·杜司勋
  高楼风雨感斯文,
  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
  人间惟有杜司勋。

  七律·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何处不离群?
  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
  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
  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
  当垆仍是卓文君。

  七律·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
  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
  更作风檐夜雨声。

  七律·无题四首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其四)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
  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
  梁间燕子闻长叹。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
  不去,因寄。
  谢傅门庭旧末行,
  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
  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
  左家娇女岂能望?
  愁霖腹疾俱难遣,
  万里西风夜正长。

  七绝·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碧城三首(其一)
  碧城十二曲阑干,
  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
  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
  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
  一生长树水精盘。

  七绝·端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七绝·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
  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
  钟山何处有龙盘。

  七绝·齐宫词
  永寿兵来夜不扃,
  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
  犹自风摇九子铃。

  五律·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匝路亭亭艳,
  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
  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
  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
  不待作年芳。

  七绝·汉宫词
  青雀西飞竟未回,
  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
  不赐金茎露一杯。

  富平少候
  七国三边未到忧,
  十三身袭富平候。
  不收金弹抛林外,
  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
  绣檀回枕玉雕锼。
  当关不报侵晨客,
  新得佳人字莫愁。

  七绝·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其一)
  暂凭樽酒送无憀,
  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
  春风争拟惜长条?
  (其二)
  含烟惹雾每依依,
  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
  半留相送半迎归。

  七绝·楚吟
  山上离宫宫上楼,
  楼前宫畔暮江流。
  楚天长短黄昏雨,
  宋玉无愁亦自愁。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
  十岁裁诗走马成,
  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板桥小别
  回望高城落晓河,
  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
  一夜芙蓉红泪多。

  七律·银河吹笙
  怅望银河吹玉笙,
  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
  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
  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山意,
  湘瑟秦箫自有情。

  七律·重有感
  玉帐牙旗得上游,
  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
  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
  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
  早晚星关雪涕收?

  七绝·夕阳楼
  花明柳暗绕天愁,
  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
  不知身世自悠悠。

  五律·晚晴
  深居府夹城,
  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
  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
  归飞体更轻。

  五绝·天涯
  春日在天涯,
  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
  为湿最高花。

  七绝·龙池
  龙池赐酒敞云屏,
  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
  薛王沉醉寿王醒。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
  风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
  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
  □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
  嵩阳松雪有心期。

  七绝·吴宫
  龙槛沉沉水殿清,
  禁门深掩断人声。
  吴王宴罢满宫醉,
  日暮水漂花出城。

  五律·哭刘司户蕡
  路有论冤谪,
  言皆在中兴。
  空闻迁贾谊,
  不待相孙弘。
  江阔惟回首,
  天高但抚膺。
  去年相送地,
  春雪满黄陵。

  七律·正月崇让宅
  密锁重关掩绿苔,
  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
  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
  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余香语,
  不觉犹歌起夜来。

  七律·曲江
  望断平时翠辇过,
  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
  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
  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
  若比伤春意未多。

  乐府·相和歌辞·江南曲
  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乖期方积思,临醉欲拼娇。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

  乐府·杂曲歌辞·无愁果有愁曲
  东有青龙西白虎,中含福皇包世度。玉壶渭水笑清潭,
  凿天不到牵牛处。骐驎踏云天马狞,牛山撼碎珊瑚声。
  秋娥点滴不成泪,十二玉楼无故钉。推烟唾月抛千里,
  十番红桐一行死。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
  日暮向风牵短丝,血凝血散今谁是。

  乐府·杂曲歌辞·杨柳枝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乐府·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
  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寿宫不惜铸南人,
  柔肠早被秋波割。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
  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土花漠碧云茫茫,
  黄河欲尽天苍黄。

  五律·寄罗劭兴
  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人闲微病酒,燕重远兼泥。
  混沌何由凿,青冥未有梯。高阳旧徒侣,时复一相携。

  五律·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
  昨夜玉轮明,传闻近太清。凉波冲碧瓦,晓晕落金茎。
  露索秦宫井,风弦汉殿筝。几时绵竹颂,拟荐子虚名。

  五律·崔处士
  真人塞其内,夫子入于机。未肯投竿起,惟欢负米归。
  雪中东郭履,堂上老莱衣。读遍先贤传,如君事者稀。

  五律·自喜
  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巢。绿筠遗粉箨,红药绽香苞。
  虎过遥知阱,鱼来且佐庖。慢行成酩酊,邻壁有松醪。

  七律·题僧壁
  舍生求道有前踪,乞脑剜身结愿重。大去便应欺粟颗,
  小来兼可隐针锋。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
  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五律·异俗二首
  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
  虎箭侵肤毒,鱼钩刺骨铦。鸟言成谍诉,多是恨彤幨。
  户尽悬秦网,家多事越巫。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
  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

  五律·归墅
  行李逾南极,旬时到旧乡。楚芝应遍紫,邓橘未全黄。
  渠浊村舂急,旗高社酒香。故山归梦喜,先入读书堂。

  商於
  商於朝雨霁,归路有秋光。背坞猿收果,投岩麝退香。
  建瓴真得势,横戟岂能当。割地张仪诈,谋身绮季长。
  清渠州外月,黄叶庙前霜。今日看云意,依依入帝乡。

  五排·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此去三梁远,今来万里携。西施因网得,秦客被花迷。
  可在青鹦鹉,非关碧野鸡。约眉怜翠羽,刮目想金篦。
  瘴气笼飞远,蛮花向坐低。轻于赵皇后,贵极楚悬黎。
  都护矜罗幕,佳人炫绣袿。屏风临烛扣,捍拨倚香脐。
  旧思牵云叶,新愁待雪泥。爱堪通梦寐,画得不端倪。
  地锦排苍雁,帘钉镂白犀。曙霞星斗外,凉月露盘西。
  妒好休夸舞,经寒且少啼。红楼三十级,稳稳上丹梯。

  七绝·人欲
  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
  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七绝·华山题王母祠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七绝·华清宫
  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

  五律·楚泽
  夕阳归路后,霜野物声干。集鸟翻渔艇,残虹拂马鞍。
  刘桢元抱病,虞寄数辞官。白袷经年卷,西来及早寒。

  五律·江亭散席循柳路吟
  春咏敢轻裁,衔辞入半杯。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
  寡和真徒尔,殷忧动即来。从诗得何报,惟感二毛催。

  七律·潭州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
  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七律·赠刘司户
  江风吹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已断燕鸿初起势,
  更惊骚客后归魂。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五律·哭刘司户二首
  离居星岁易,失望死生分。酒瓮凝余桂,书签冷旧芸。
  江风吹雁急,山木带蝉曛。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
  有美扶皇运,无谁荐直言。已为秦逐客,复作楚冤魂。
  湓浦应分派,荆江有会源。并将添恨泪,一洒问乾坤。

  五律·街西池馆
  白阁他年别,朱门此夜过。疏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
  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国租容客旅,香熟玉山禾。

  七绝·南朝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谁言琼树朝朝见,
  不及金莲步步来。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七绝·复京
  虏骑胡兵一战摧,万灵回首贺轩台。
  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

  五律·鄠杜马上念汉书
  世上苍龙种,人间武帝孙。小来惟射猎,兴罢得乾坤。
  渭水天开苑,咸阳地献原。英灵殊未已,丁傅渐华轩。

  五律·柳
  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
  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

  五绝·巴江柳
  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
  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

  七绝·咸阳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
  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七绝·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
  共受征南不次恩,报恩惟是有忘言。
  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只见猿。

  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
  昔叹谗销骨,今伤泪满膺。空余双玉剑,无复一壶冰。
  江势翻银砾,天文露玉绳。何因携庾信,同去哭徐陵。

  五绝·听鼓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七律·送崔珏往西川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一条雪浪吼巫峡,
  千里火云烧益州。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代赠
  杨柳路尽处,芙蓉湖上头。虽同锦步障,独映钿箜篌。
  鸳鸯可羡头俱白,飞去飞来烟雨秋。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本诗也许还有别的寓意,但作为爱情诗却是几无异议。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李商隐的《无题》全诗是什么?
答:《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

唐,李商隐《无题》的译文是什么?
答:一、原文如下: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译文】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

《无题》全诗
答:在卢弘止幕府从事不久,卢弘止便死去,李商隐又失去倚附,所以回京后便向令狐绹请求推荐,写了几首《无题》诗陈情。此诗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认为是写失恋后的绵绵情思的,这一说法也有道理,因为统篇是从一方思念另一方的爱情着眼。但从全诗看,是女方对男方的思念,因此这不是写诗人自己过去的失恋...

《无题》的原文是什么?
答:《无题》的原文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

李商隐的《无题》全文
答:无题 (其一)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八岁偷照...

李商隐的无题诗句
答:李商隐的《无题》诗句:全诗:《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李商隐《无题》的整首诗?
答: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无题二首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其一)何...

李高隐《无题》
答:李高隐《无题》原文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文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

无题是谁写的诗?
答:《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诗。全诗如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全诗的字面意思: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

李商隐的《无题》
答: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