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末测试题(自出)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

作者&投稿:詹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膝盖(xi qi) 露骨(lu lou) 相称(cheng chen) 动弹( dan tan) 歼灭(qian jian) 厌恶 (wu e)号 叫(haohao)开凿(zao zuo) 涨涌(zhang zhang) 强迫(qiang qiang)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组中有一个是错误的,找出来把番号写在括号里。
    A.①阻挠 ráo  ②引诱 yòu   ③酿蜜 niàng  (      )
  B.①河堤 tī   ②挪动 nuó   ③证券 quàn   (      )
  C.①玻璃 li   ②剥皮 bō    ③调整 tiáo   (      )
  二、汉字。(7分)  
  (一)下列词语中每组有一个有错误,找出来把番号写在括号里。(3分)
  1.①边疆     ②问侯     ③神机妙算  (        )
  2.①赔同     ②宛如     ③没精打采  (        )
  3.①竣工     ②篮球     ③遵老爱幼  (        )
  (二)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4分)
  1、“透”字是      结构,用音序      ,音节      ;用部首     部,再查      画。“透”字的第九画名称是        。“透”字的解释有:①穿透,穿通;②暗地里告诉;③透彻;④稍稍喘一下气;⑤显露。句子中的“透”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累了这大半天也该透一口气了。(     )②这朵花白里透红。(    )③灿烂的阳光透过树梢照进森林。(     )
  2、“舟”字为___结构的字,笔顺为____
  3、“荡”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__,部首为__,第七画名称是___;“荡”意思
  (1) 放纵,不受拘束;(2)清除,弄光;(3)走来走去,无事闲逛;(4)摇动。在“荡涤”一词中应选第__种解释。
  三、词语。
  (一)照样子写词语。
  1、大腹便便:                                                                     
  2、不折不扣:                                                                     
  3、朝朝暮暮:                                                                     
  4、沉甸甸:                                                                        (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夸奖   夸耀    他的功课最好,但他仍然那么谦虚,从来不(      )自己。
  ②如果…就…   与其…不如…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A.  (       )桂林的风光十分秀丽,(       )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B.  (       )建造就张铁路困难重重,(       )詹天佑没有失去信心。
  C.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D、战斗 战役 战争 天气 气候 不但…而且…  要么…要么…  所以…是因为…  虽然…但是…1、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      )的伟大胜利。2、在夺取“391”高地的(      )中,邱少云光荣牺牲了。3、六月的(      )一天比一天热。4、蜜蜂(     )能远游,(     )远游的能力比不上鸟。5、他(     )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勤奋刻苦的缘故。6、星期天,我(     )看书,(     )听广播。
  (三)下面词语加点的字有好几种解释,把你认为最恰当的解释的番号在括号里。(2分)
  (1)平易近人(      )①交换;②和气;③改变;④好办,不难。
  (2)赞叹不已(       )①后来;②太,过;③已经;④止,罢了。
  (四)写出和下面的词意思相反的词。(3分)
  热闹—       清楚—       轻松—        严厉—       抽象—       冷淡—
  (五)在下面每组词语中不属于同一类的词下面画横线。(2分)
  ①勇敢  狡猾  顽强  聪明  沉着  ②红色  黄色  绿色  白色  颜色
  ③甜水  江水   河水  泉水  海水  ④工人  青年  农民  教师  军人
  四、句子。(4分)
  (一)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4分)
  墨水浸湿了小红的书包。
  “被”字句:                           “把”字句:                                
  (二)扩写句子。(4分)
  ①旗杆上挂着旗帜。                                                                  
  ②班长回答问题。                                                                    
  (三)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答案,在括号里打“√”。(2分)
  1.“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赞叹桂林山水:
  ①画比景美(     )   ②景美如画(      )   ③画美如景(     )
  2.“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表现了廉颇:
  ①为了顾全大局,不惜低三下四(     )②一贯对蔺相如十分钦佩(     )③为人坦率真诚,知错就改(      )
  (四)解释下面句子加点的词,并把句子的大概意思写下来。(7分)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解词:固—       或—        鸿——
  句子意思: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北定——             无忘——
  句子意思:                                                                        
  五.辨别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6分)
  1.通知发出的日期应在举行某种活动或召开某种会议之前。(       )
  2.书信一定要有问候语。                             (       )
  3.写日记应把一天的事全写下来。                     (       )
  4.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提高认识。       (       )
  六、按要求填空。(7分)
  1.“长”的笔顺笔画顺序是(         ),它的第三画名称是(     )。(3分)
    2.“益”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它的解释有:⑴好处;⑵增加;⑶更加。“精益求精”的“益”应先第(   )种解释,“有益身心”的“益”应选第(  )种解释。(4分)
  七、改错。(10分)
  1、修改下面句子中用错的标点。    
  A.老师的工作是多么辛苦啊。        
  B.我不知道妈妈今天为什么总不高兴?
  2、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漫不经心(   ) 波澜壮阔(   ) 崇山峻岭(   ) 同心协力(   ) 专心至志(   ) 精兵减政(    )
  3、修改病句。(5分)
  A.                       造纸是我国的四大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菜地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等蔬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我们已经快要小学毕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改错。
    这里景色秀丽,村前是一个大池塘,塘水清如明静,蓝天白云倒映着水中,塘中荷花点点;竹林中山雀,画眉和小鸟相互对唱,鸣声清脆悦耳,村后是一片清翠的竹林,到过这里的人们都说它真像一副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八、排列错乱的句子。(3分)(   )河上有一座小桥。(   )月亮湾的后面有山,山坡上长着梨树和苹果树。(   )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 树、小桥。(   )我的家乡在月亮湾。(   )河岸上栽着许多桃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 像一片片火红的朝霞。(   )村子前面有一条月牙样的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九、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长歌行》一诗中点明中心的诗句为                                               2、《矛与盾》告诫了我们                                                           。
  十、阅读课文片断,完成文后各题。
  (一)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他就职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旅游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1.詹天佑是我国____  _的__________工程师。(2分)
  2.这条铁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用“‖”把这段话分为两层。(4分)
  (二)_______台湾岛美丽、富饶,是祖国的宝岛。
  台湾岛的西部平原盛产稻米和甘蔗,人们把它叫做“米仓”和“糖库”。台湾岛鲜果四季不断,出产最多的是香蕉和菠萝,一向享有“水果之乡”的美名。    台湾岛上树木繁茂。高山地区有密密层层的针叶林,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55%,是我国的木材重要产地之一,被称为“绿色宝库”。    台湾岛除了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还有许多矿产和水产。地下埋藏着石油、金等各种矿产110多种。 周围广阔的海洋有着丰富的水产,仅鱼类就有500多种,著名的有鲨鱼、鳗鱼等。    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都是山地。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将近4000米,是我国东部最高的山峰。山顶上冬天积雪,晶莹耀眼,远看如玉,所以叫玉山。    日月潭是岛上的天然湖泊。湖中有小加上合适的题目。(1分)2、短文中具体写台湾岛富饶的是第___、___、___自然段;具体写台湾岛美丽的是第___、___自然段。(5分)3、短文中人们称颂台湾岛富饶的美名有“米仓”、____、____、_____。4、概括第六自然段大意(3分)______________5、用“~~”划出文章过渡句,用“__”划出文章中心句。
  (三)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十五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李绅常常坐在庙前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又改,改了再写。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
  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有时他在山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当过他的住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读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mǐn农》诗就是这样千锤百炼才写成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悯农》诗。他写《悯农》时,正直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惟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悯农》诗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是《锄禾》。
  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被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不绝口,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1、填空。
  “悯”字不认识,应用(        )查字法,查(    )部,然后查(    ),知道这个字的读,但不知道其意,可用(        )查字法,音序是(   ),音节(      )。
  2、“√”在括号里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露宿(sù  shù)  酷暑(shù  shǔ)  细瘦(sòu  shòu)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千锤百炼                                                                          
  置之度外                                                                          
  4、李绅之所以写《悯农》诗是因为                                                  
  5、用“‖”给短文分段,并说出段意。
                                                                                    
                                                                                    
  (四)
  小猴居住的地方离水源很远,用水比较困难,于是它准备挖一口井。
  第一天开始挖,挖了几尺深,没有水;第二天它挖了几尺,还是不见水;第三天又接着挖了几尺,可还是看不见水。
  小猴累得气喘吁吁,它索性撂下铁锹不干了:“原来次地没有水。”
  猴妈妈知道了,接过小猴手里的铁锹,在它挖过的洞里只挖了几下,一股清凉的水就涌了出来。
  再努力以下就能成功的事,如果缺乏恒心,就前功尽弃,是实在太可惜了。
  1、用“‖”给短文分段。2、短文是按               的顺序叙述的。
  3、用可“可惜”造句。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的一项是( )
A.妒忌(dù jì) 嗔视(chēn) 遒劲(qiú) 戛然而止(gá)
B.蓦然(mò) 剽悍(piāo hàn) 悲怆(chuàng) 怏怏不乐(yàng)
C.庇荫(bì yìn) 旺相(xiàng) 告罄(qìng) 叱咤风云(chì chà)
D.眼睑(liǎn) 亢奋(kàng) 撺掇(cuān duo) 呷呷嘴(xiā)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眼花缭乱 石破天惊 参差不齐
B.慷慨以赴 迫不及待 相得益彰
C.姗姗来迟 叹为观指 略胜一筹
D.斑斑驳驳 低回婉转 静穆庄严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到眼前的照片,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B.面对禽流感疫情,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C.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失意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D.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如不借助空气,鸟儿永远无法飞上蓝天。
4.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口技》选自《虞初新志 秋声诗自序》,该书是清朝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B.《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两篇古代神话故事,均选自西汉淮南王刘安
撰写的《淮南子》一书。
C.《社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篇文章都出自鲁迅先生笔下,都会以了“我”
的童年生活,洋溢着清新自然的气息。不同的是前者是小说,后者是散文。
D.《华南虎》中的这只虎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诗人借虎喻人,
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思考。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会宾客大宴(会意) 众妙毕备(全、都)
B.妇抚儿乳(喂奶) 夸父与日逐走(跑)
C.恐前后受其敌(敌人) 犬坐于前(像狗一样坐着)
D.屠暴起(暴怒) 狼亦黠矣(狡猾)
6.默写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3)共工与颛顼争为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填空
《昆虫记》揭示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如:______在底下“潜伏”
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______善于见着巢穴,管理家务;
______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螳螂善于利用“_________”制服敌人……
(2)《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请简要的谈谈你
最欣赏他那一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主口号为:“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
请你用简介的语言诠释口号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口 技
○1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

无敢哗者。
○2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5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9.解释加点词。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_________
(2)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统领全文的一个字是______.

12.本文形象而逼真地描绘出口技艺人精心模仿的生活场景,请用简介的语言概括第○2段描绘的场景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前后两次清楚滴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对文章结构的表现艺人的演技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7题。
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4.斯科特上校在最后的一篇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并把“我的妻子”改成为“我的遗孀”,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第三段中横线句子描述的“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这一感人细节,表现了探险家___________的精神。
16.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有人认为斯科特等人的所作所为并无多大意义,甚至觉得他们是为了“寻找刺激”,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迟子建
我对虫子是不陌生的。小时候在菜园和森林中,见过形形色色的虫子。绿色的软绵绵的喜欢吊在杨树枝上的毛毛虫,爱在菜园中飞来飞去的有着漂亮外壳的花大姐,以及在树缝中养尊处优的肥美的白色虫子,都曾带给我许多的乐趣。我曾用树枝挑着绿色的毛毛虫去吓唬比我年幼的小孩子;曾经在菜园中捉了花大姐将它放到透明的玻璃瓶中,看它金红色夹杂着黑色线条的光亮的“外衣”;曾经抠过树缝中的虫子,将它投到火里,品尝它的滋味——想着啄木鸟喜欢吃的东西,一定甘美异常。至于在路上和田匍匐着的蚂蚁,我对它们更是无所顾忌,想踩死一只就踩死一只,仿佛虫子是大自然中最低贱的生灵,践踏它们是天经地义的。
成年之后,我不拿虫子恶作剧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有特别的怜惜之情。而是由于逐渐地把它们给淡忘了。这时候我注意的是飞鸟,是流云,是高耸入云百年老树,是湖泊中的野雁,是森林里的白雪地上奔逃的兔子。虫子就像尘埃一样,被这些事物给深深地掩埋了。
然而去年的春节,我却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这一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它,它就像一盏灯,在我心情最灰暗的时刻,送来一缕明媚的光。如今我写着以上的文字,想要描述它时,又仿佛看见了它那矫健身的影——虽然说它是那般的小;又仿佛听见了它被摔下来时那山呼海啸般的声音——虽然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声音出现。
去年在故乡,正月初一,我从弟弟家过完除夕回到自己的家。推开家门,见陈设还是过去的陈设,杜鹃依然如往来一样怒放着,而窗外的雪山几草滩也一如既往地沐浴着冬日清冷的阳光,这物是人非的场景让我觉得分外的苍凉。我孤独地站在屋子的窗前,久久不肯离开。我想让目光与那些流云做伴,因为它们行踪飘忽,时有时无,与我迷离的心态正吻合。
后来是一个电话让我把目光又转向室内。接过电话,我给供奉在厅堂的菩萨上了三炷香,然后席地而坐,闻着檀香的幽香,茫然地看着光亮的乳黄色的地板。地板干干净净的,看不到杂物和灰尘。突然,我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开始我以为那是我穿的黑毛衣散落的绒球碎屑,可是,这小黑点渐渐地朝佛龛这侧移动着,我意识到它可能是只虫子。
它果然就是一只虫子!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它比蚂蚁还要小,通体的黑色,形似乌龟,有很多细密的触角,背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漆黑漆黑的。它爬起来姿态万千,一会横着走,一会竖着走,好像这地板是它的舞台,它在上面跳着多姿多彩的舞。当它快行进到佛龛的时候,它停住了脚步,似乎是闻到了奇异的香气,显得格外的好奇。它这一停,仿佛是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在酝酿着什么重大决策。果然,它再次再行时就不那么恣意妄为了,它一往无前地朝着佛龛进军,转眼之间,已经是兵临城下,巍然站在了佛龛与地板的交界上。我以为它就此收兵了,谁料它只是在交界处略微停了停,就朝高高的佛龛爬去。在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它攀登,它刚一上去,就栽了个跟斗。它最初的那一跌,让我暗笑了一声,想着它尝到苦头后一定会掉转身子离子。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佛龛攀登。这回它比上次爬得高些,所以跌下时就比第一次要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乱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我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佛龛上的香燃烧了一半,在它的香气下,一只无名的黑壳虫子一次一次地继续它认定的旅程。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被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有一回,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是一路疾行又朝佛龛处走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它又朝佛龛爬上去了,也许是体力耗尽的缘故,它爬得还没有先前高了,很快又摔了下来。我不敢再看这只虫子;比之它的顽强,我觉得惭愧。当它踉踉跄跄地又朝佛龛爬去的时候,我离开了厅堂。我想上天对我不薄,让我在一瞬间看到了最壮丽的诗史。
几天之后,我在佛龛下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虫子。它是黑亮的,看上去很瘦小,我不知它是不是我看到的那只虫子。它的触角残破不堪,但它的背上的黑壳,却依然那么的明亮。在单调而贫乏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
(2004年3月2日《文汇报 笔会》,有改动。)
18.请说说作者对虫子的情感态度有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对这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运用了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正面写___________,侧面写___________。
20.文章题为“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这只虫子会让作者感到“惊天动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简要点评文中画线句子的精彩之处(可从“用词的表现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写法的表达作用”等方面选择一点作简要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最后一段中作者说“我不知它是不是我看到的那只虫子”,你认为是不是呢?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23.告别纯真的童年,跨入艳丽多彩的花季;告别虚伪的面具,做一回真实的自己;告别亲友,踏上远去的列车;告别家乡,去经历一次陌生的旅行……
告别可以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告别也可以是一段心路历程,一座成长的丰碑。
请将题目《告别 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讲述你的经历,抒发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B 6.(1)落花时节又逢君(2)江山代有才人出(3)努而触不周之山(4)青草池塘处处蛙7.(1)蝉 螳螂 蜘蛛 心理战术(2)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的语言,使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8. 世博会让中国人看世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参加上海世博会,世博园汇集了世界各国的风情和当今的高科技;在世博园内外有10多万志愿者为来上海参观世博会的人员服务,可时刻为你提供全方位的服务。9.(1)打呵欠(2)说出10.(1)同时发出,各种妙处都具备(2)宾客稍稍放松,渐渐坐正身11.“善”12.一家人又睡到醒的过程13.前后呼应,表现艺人演技的高超14.因为斯科特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15.团队、团结友爱16.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17. 这是一种对科学的献身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人类才走出封闭的家园,认识了美丽的地球,使人类走向了进步18.无所顾忌 淡忘 震撼19.虫子不断地向前攀登 我内心的活动20. 虫子虽小,虽然卑微,但却英勇执着,具有英雄气概21.略22. 我认为是“我”看到的那只虫子,这是因为作者要强调那只小虫的执着顽强的精神;我认为不是“我”看到的那只虫子,作者在这里要强调的已不再是某一只虫子,而是像小虫子这样卑微却勇敢的一类生命,这就使作品的主题得以拓展和深化。言之成理即可。23.

伤仲永选自那本书,作者是谁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上册人教版)~

七年级(上)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你拿到试卷后,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然后答卷。

一、 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在对应的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

( ) ( ) ( ) ( )

称职 栖息 玷污 枯涸 zhù níng qì m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都正确的是( )(1分)

A、明察秋豪 “豪”读háo 意思是: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B、怡然自得 “怡”读yì 意思是:安适、愉快

C、可望不可及 “及”读jì 意思是:靠近、接触

D、苦心孤诣 “诣”读yì 意思是:(学业、技术)所达到的程度

3、下面语句都有语病,请在原文上修改。(4分)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②、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

③、新学期,老师采纳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④、能否推进读书活动是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

4、请根据同学的文学常识卡片,把下列作家和作品序号对应填在表格内。(3分)

作家:①朱自清 ②鲁迅 ③郭沫若 ④老舍 ⑤安徒生 ⑥泰戈尔

作品:①《金色花》 ②《济南的冬天》 ③《皇帝的新装》

④《风筝》 ⑤《春》 ⑥《天上的街市》

5、请根据语言环境或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6分)

①、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③、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古诗词鉴赏。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6分)

观 沧 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胜至哉,歌以咏志。

1、“以观沧海”的“观”字在全诗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2、诗人东临碣石,观看到了哪些景物?(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大海自比,托物言志。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最能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下面A、B诗句都是写秋景,然而写出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诵读时的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请你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3分)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风格

试题预览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
1、 给加点字注音(2分)
腌渍( ) 自诩( ) 阴晦( ) 凫水( )
2、把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填入表中并订正。( 4分)
人才荟翠 可歌可泣 记忆尤新 无动于衷
相辅相成 大声急呼 眼花了乱 再接再厉
错别字
订正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4分)
A、春节期间,三峡广场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
B、“超级女生”播出的那个夏天,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刚进入初中,妈妈告诉我一定要不耻下问,多向老师请教。
D、在这所山村小学里,他一干就是30年,全身心地扑在学生身上。他常说:“要有下辈子,还当孩子王”王老师的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那些淳朴的乡亲们。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十三岁的际遇》小作者作采用记叙、议论`抒情、议论相结合的 写法,回忆自己怀念北大渊源,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不断进取`渴望创新的情感。
B、《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作者叙述了“我”童年在平桥村的一段经历,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C、《“诺曼底”号遇难记》将小说高潮按排在全船乘客和船员得救后,哈尔威船长屹立在 舰桥上,随船沉入大海的 感人时刻,目的是 突出他忠于职守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D。《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两则寓言,内容虽不同,但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蠢人。
5、默写诗文名句,并在括号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作家、篇名。(18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_____________》)
(2)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_____________《 十五 夜望月 》)。
(4)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次北固山下 (王湾)(6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归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7、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顶( )(2分)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村的。
8、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想感情。(2分)

(二) 《郑人买履 》(10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尺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9、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 )( )( 2分)
A、a、先自度其足 b、吾忘持度
B、a、至之市,而忘操之。 b、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C、 a、宁信度,无自信也。 b、其剑自舟坠于水(《刻 舟求剑》)
D、 a、遂不得履 b、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E、 a、是吾剑之所从坠 b、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
10、下边句子中,哪一句与“何不试之以足”的句式和语气相同。( )(2分)
A、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B、何事长向别时圆
C、盖一癞蛤蟆也 D、谁道人生无再少
11、翻译句子。(2分)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12、谈一谈这个郑人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4分)

( 三 )伟人细胞(14分)
①临放寒假的前一天,班里每人发了一套寒假课外读物。查老师在发书前告诉大家,有一套是破损的,他不知道该把那套书分给谁。
②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有的建议摸彩;有的建议每人补贴5分钱给受损的人;
那个善于运算的陈应达还计算什么概率;有的女生则大喊:上帝保佑。贾里听烦了,霍地一下站起来:“分给我吧”。
③其实,那套书只是书脊上檫破一点,属于轻伤,用个纸一包就解决了——这值得大惊小怪地出谋划策吗?
④贾里没想到区区小事却引起大轰动,先是学校广播站立刻广播了这则小故事,紧接着,下午的全校师生联谊会上他被大家选为“今日明星”。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时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人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⑤“看来,我是个普通的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贾里对爸爸说。
⑥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成大事!”
⑦不过,爸爸又说贾里长大了。至于长大或者不长大贾里不在意,反正他尝到一种很特别的滋味,酸甜苦辣全有。
⑧初一就算结束了,不论它是好是差还是不好不差,贾里都得对那一年道一声:拜拜!
13、 选文画线句反映这些同学什么样的心理?它在文中起何作用?(4分)
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贾里的父亲为什么认为贾里长大了?(5分)


15、“看来,我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同意贾里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作文(40分)
同学们,令人神往的中学生活画卷展现在你的面前,许多陌生同学将与你同窗三年。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理想,希望更多的同学了解你,走进你的内心世界,对吗?那就请你介绍你自己吧!请同学们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尽情表现你个人的风采吧。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zì xǔ huì fú
2、翠(萃) 尤(犹) 急(疾) 了(缭)
3、A 4、C
5、(1)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天下
(2)松间沙路净无泥 浣溪沙
(3)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
(4)但愿人长久 苏轼
二、阅读理解
6、D 7、D 8、思念家乡 9、B E 10、B
11、翻译句子:
等到回来,集市已散,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12、处理问题,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相信以往的经?

还有http://www.teachercn.com/St/Czywst/2007-5/11/20070211214228381_4.html
http://www.xiaocao.net/shiti/czst/czyw/200509/20050923134158.html
http://www.xedu.net/article_view_12259.html
这里还有好多试卷了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
答:为了方便大家进行知识点的巩固,以下就是我分享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积累运用(34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全部正确的是:( )(2分) A.腼腆(tiǎn) 栖息(xī) 诠释(quán) 跻身(jī) B.家眷(juàn) 挑剔(tī) 绚丽(xuàn) 呜咽(yè) C.酝酿(niàng) 着落(zháo)...

...语文版 期末检测题和单元捡测题(可以2选一) 3张 好的有加20分 速 ...
答:A类题1.第5段画线句子中的“仍”和“喊”这两个词,表现了星子当时怎样的心情? A类题2.星子当了老师后,又提出“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的问题,其目的是什么? A类题3、多少年后,同学们对“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的回答却惊人的一致,反映出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存在的什么问题?A类题4、面对学生与众不同的回答,星子...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一)
答: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稻草人》的作者是(叶圣陶)。2、稻草人的骨架是(细竹枝),他的肌肉和皮肤是(黄稻草)。3、祥哥的胡琴是(父亲)留给他的。 (泉水)是他拉胡琴的第一位老师。4、柔弱的人把长着青青的草、绿油油的树的石堆叫(山)。5、瞎子指指心头,把两只手团紧,然后...

初一春期末语文测试卷答案?
答:初一春期末语文测试卷非选择题 5、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 ,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3***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 。 ***4***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 ***5***杜甫在《江...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题(自出)
答:初一语文期末测试题(自出) 一定要语文!!... 一定要语文!!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 百度网友2431ff3d1 2010-06-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2、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

高一语文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及参考答案(2)
答:高一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 C 6.D 7. D 8. D 9. B 10(1)修辞方法:对偶(1分)。“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1分)。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1分)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试卷(语文版),急需...今天就要用!!!
答:10 语文版教材的初一期末复习卷,要有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课内外阅读和作文题目的,急需!!!... 语文版教材的初一期末复习卷,要有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课内外阅读和作文题目的,急需!!! 展开  我来答 6个回答 #热议# 有哪些跨界“双奥”的运动员?861715172 ...

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期末测试题
答:十一、我会给下面四句诗排列出正确的顺序。(4分)。(1)春去花还在, (2)近听水无声。(3)人来岛不惊。 (4)远看山有色,正确的顺序是:( ) ( ) ( ) ( )十二、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去( )( )里,烟 村( )( ) ...

六年级秋期语文期末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答:六年级秋期语文期末综合检测卷 题号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第一题(17分) 一、 书写。(2分) 要求:①蓝黑墨水书写。②卷面整洁。③大小适当。④行款整齐。 二、读拼音,写字词。(4分) mì ǎi kuí wú hú lún 静( )和( )( )( 吞枣) 三、用“ ”线画出带点字的...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答:1个回答 #热议# 普通体检能查出癌症吗?学习打卡君 2023-01-03 · TA获得超过26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2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0.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下面是提供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欢迎阅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