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代翼”是什么事件,为什么说这是晋国历史的转折点?

作者&投稿:梁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曲沃代翼”是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的一场内乱,时间长发70年之久,要想了解“曲沃代翼”就要先知道这件事的背景,一开始晋国还不叫晋国,而是叫做唐国,有一次周成王跟他的弟弟王子虞在喝酒嬉闹,说着说着周成王便心血来潮将唐国封给了王子虞做封地,“桐叶封弟”这个典故说的就是这件事,于是王子虞就成了唐国国君,也被后人称他为唐叔虞。虽然表面上看周成王对他这个弟弟可谓是极其大方,说封就封了一个国家给他,但是当时的唐国情势险峻,地理位置也不是很好,所以与其说周成王大方不如说他只是为了让唐叔虞去牵制周围小国诸侯。

在经过唐叔虞的努力打拼后,唐国终于日益壮大了起来,后来他去世后传位给他的儿子燮父,燮父上位后就将唐国的国号改为晋国,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之后,晋国国土翻了几倍,同时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强国,后来晋文侯登位以后,讨伐了虢国,取得了周平王的信任,晋文侯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将曲沃封给了晋文侯的弟弟做封地。人们都称他为曲沃恒叔,这就是“曲沃代翼”的前提。再后来,晋文侯的儿子被大臣谋杀,按理来说应该有晋文侯的弟弟来继承大位,但是收到了阻挠,最后由晋文侯的孙子也就是晋孝侯继位,这就引起了曲沃恒叔的不满,再后来到了公元前679年,曲沃恒叔的后代曲沃武公叛乱,杀了所有的晋侯,成为了晋国国君。

所以“曲沃代翼”之所以说是晋国历史的转折点就是因为如果没有这次内乱,晋国依旧国富兵强,不至于后来被别的小国赶超。



“曲沃代翼”事件的发生,结果是晋国国君由大宗易主为小宗,且小宗掌权后,大肆屠戮公族势力,导致此后晋国国君、公族在面对卿族的欺压时势单力薄。所以“曲沃代翼”同时也埋下了“三家分晋”事件的种子。

  事件的诱因为晋文侯之子晋昭侯分封其叔成师于曲沃,由此有了曲沃一系。

  曲沃当时是晋国的大邑,且城池规格比当时的国都翼城还要高。这也就导致曲沃一系有了篡权夺位的野心和实力。

  不巧的是,昭候不久被大臣潘父弑杀,潘父还想迎立成师为晋君,然而晋国国人支持昭候一系。成师于是发兵攻翼,虽然失败了,但曲沃与翼城对立、晋国由此分裂的局面已经成为了事实。

  晋国此后陷入长时间的内乱,直到翼城势力式微,曲沃势力才最终夺下了晋国国君的位置。

  意义①:在此期间,周王室曾分别支持过双方,但其实曲沃代翼是对周礼最大的藐视与挑战,在这之后,周室势力愈加颓靡。也就是说,曲沃代翼事实上是礼乐制度崩坏的标志性事件。

周王室暧昧的态度终究是自己吃了苦果。

  在那之后,到了下任国君晋献公时,原曲沃势力的分支桓庄势力错综盘踞于晋国。献公担心自己又成了下一个昭公,于是通过一连串的行动,几乎全灭了桓庄势力。晋国的公族势力由此大为所伤。

  自那以后,晋国的公族便不再是直接左右晋国朝堂的政治集团。更为严重的是,“不任公族”竟成为晋国所特有的政治制度。

  到晋文公称霸中原时,作“三军六卿”。晋国六卿如同一把双刃剑,一边保卫着晋国霸业,同时还在蚕食着晋侯的君权,直至“三家分晋”的发生。

  意义②:晋国公族势力在此后被刻意压制,卿族势力开始做大。也就是说,“曲沃代翼”间接导致了“三家分晋”的发生。

间接导致三家分晋的事件有很多。也就是说,三家分晋是长时间的政策失误所导致的弊端长期积累而造成的。

就是当时有一个叫曲沃的人成功攻打晋国的翼城,使得后来的晋国国力大大损耗,最终逐渐开始变得衰弱

题目所述指的是,春秋早期,盘踞在山西曲沃的晋国小宗晋武侯,干掉翼城的晋国大宗,成为新的晋国之主,标志着春秋时代礼崩乐坏时代的开始。

这个事件是说明,晋国为了百姓的幸福颁布了一条法令,让百姓有了自自己的土地。
然后由于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他们开始耕耘,逐渐富强起来,让晋国不断的壮大。

~

嘉父山:曲沃代翼的见证
答:乡宁县志对他的赞歌,更是将他誉为鄂地的贤良名士。西周时期,周成王的桐叶封弟政策,将叔虞分封到唐地,开启了“一国两制”的先河。作为投降的商朝贵族,九宗、五正的地位被赋予特殊意义,他们对晋国早期的扩张和周边地区的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曲沃代翼事件的残酷无情,见证了晋武公对嘉父...

春秋无大义,强者定章程,曲沃人用实力打开了翼城的大门 ,后来呢?
答:桐叶封弟晋国伊始、老骥伏枥晋文称霸,可谓是晋国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而曲沃代翼却鲜为人知,但其作用绝不可小觑,当属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两次预言成就曲沃代翼 晋穆侯伐条无功给太子取名仇,赢千亩之役而给适逢出生的老二取名为成师。晋大夫师服听见了大呼荒谬,指责国君给儿子取名不按规矩,预言祸乱将起...

晋国公族后裔的韩氏为什么能躲过晋国的两次公族大清洗?
答:不过说两次大清洗导致晋国的公族完全消失倒也不恰当,因为最后瓜分晋国的三家大夫中的韩氏就是晋国公族的后裔。那么身为晋国公族后裔的韩氏为什么能躲过晋国的两次公族大清洗呢? 晋国韩氏的先祖是曲沃城第一代主人曲沃桓叔的庶子万,他在「 ”曲沃代翼”的过程中立了很大的功劳,曾生擒晋哀侯。「 ”曲...

重耳为什么不恢复公族,最终导致三家分晋?
答:晋文公重耳为什么不恢复公族,至使三家分晋?这个问题怎么说呢?起码晋文公在位期间,他还没有看到卿大夫的危害,彼时晋国公族所产生的威害要远甚于卿大夫。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恢复公族,就不得不说晋国公族凋零的根源“曲沃代翼”。晋昭侯即位后,将叔叔成师封在了比国都翼城还大的曲沃,史称“曲沃桓叔...

曲沃代翼后,晋国公族的氏是晋氏还是曲沃氏
答:晋国的公族曲沃武公攻入了晋都翼城,打败了晋侯缗,取代了晋国的君主,小宗篡夺大宗,成为礼乐崩坏的初始指标事件。晋国最初分封是武王之子唐叔虞, 与天子同姓“姬" , 曲沃代翼只是小宗篡夺大宗, 国姓未改。 仍然是”姬“, 但曲沃代翼后晋国公族衰微, 才会有之后卿大夫实力强大, 三家分晋发生。

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概括
答:魏桓子之后由其孙魏斯继位,韩康子之后由其子武子继位,韩武子之后由其子韩虔继位,是为。此即资治通鉴中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前375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侯剩余土地,晋国彻底灭亡。2、曲沃代翼 前745年,晋昭侯把曲沃(在今中国山西省曲沃县)封给其叔成师,是为曲沃桓叔。前731年,桓叔去世,其...

晋国公族后裔的韩氏为什么能躲过晋国的两次公族大清洗?
答:韩氏能够避免被清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韩氏的先祖只是曲沃桓叔的庶子,名字叫作万。万在战斗中非常勇猛,还曾经抓到晋哀侯。考虑到万的功绩,曲沃武公把韩封给了万,万以及万的后代就在韩繁衍生息了起来。当晋国开始清洗“曲沃代翼”的时候,万由于只是曲沃桓叔的庶子,就没有被算在被清洗...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称霸,晋武公统一晋国,仅仅是巧合吗?
答:古代的联姻其实就是政治联盟,那齐桓公和晋武公为什么要联盟呢?一、齐桓公为何选择曲沃武公?曲沃桓叔于公元前739年攻入翼城的那一刻,便向全天下昭告了曲沃的野心,曲沃庄伯两次攻入翼城,曲沃武公前后杀害晋哀侯和晋小子候,无不在向世人透露曲沃代翼只是时间问题。多年来,晋都翼城凭借着周天子的...

为啥当时的晋国不是范氏代晋而是三家分晋?
答:韩、赵、魏源自何处 晋国是西周及春秋时期重要的大国之一,其实力曾经非常雄厚,可为何最终却落得个被瓜分的下场呢?这还要从“曲沃代翼”说起。所谓“曲沃代翼”指的是晋公室小宗曲沃桓叔及其儿子曲沃庄伯、孙子曲沃武公(晋武公)与大宗历经三代争斗,最终取代大宗的历史事件。虽然晋武公最终获得...

《史记》里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在哪里?
答:我认为作为《史记》中“三十世家”最详细、最宏大的叙事之一,赵氏世家直接跳过了整整四代人的信息,这很奇怪。后来,我了解了晋国历史上著名的“曲沃戴逸”事件。不知何故,我觉得这两者之间可能有某种联系。不过在说“曲沃代翼”以前需要先交代一下另一个重要事件,这就是“平王东迁”。每个人都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