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什么会被西方称为“天下国家”,巅峰时期是什么时候?

作者&投稿:类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叫天下国家?就是疆域无边界、政治无边界、文化无边界的国家。这可不是传说,这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一种常态。即使我们今天的边界,也才确定不到100年。而民族国家的概念和意识形态,是在一战后,由梁启超先生等前辈们引入中国的。在此之前,特别是天下国家最强盛的大唐时期,我们对疆域、文化、政治是完全开放。

而天下国家的概念起源于商周,发展与秦汉,鼎盛于大唐,而何时开始衰落的呢?又是因为什么而衰落的?可能有些读者看完之后,会忍不住一声叹息!



·中国古代天下中国形成的三个阶段

熟悉历史和地理的小伙伴都清楚,所谓的四大文明里,只有中国的地理位置是广阔无限的。

而我国古代文明据说是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带,因此,我国的古人无论是向那个方向发展,都不会遇到像其他三个文明那样的尴尬局面。

既没有沙漠的阻拦、也没有超级大山脉的隔绝,这就让古人产生了他们所生活的地方就是整个天下的模糊概念。

而天子和都城,就是天下的中心。

在这种同心圆思想定义下,我国古代为天下中国做出了三次努力。



①“内其国而外诸夏”:就是将整个国家分成很多小块,大家相互防范,这就是春秋战国时代。

②“内诸夏而外夷狄”:就是国家实现了大统一,但周围还有一些不安分的蛮夷势力需要时刻注意,这就是秦汉时期的现象。

③“天下大小远近若一”:就是无论是文化上,还是领域上,已经不分你我了,这就是隋唐时期。

而唐朝到底有多开放?为何唐朝能成为天下中国最鼎盛的时刻呢?



·天下中国最鼎盛时什么样子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吧,但有没有人想过,仅仅唐朝一个和尚的到来,就令很多国家的国王亲自出面接待。不但要好吃好喝供着,临走还要送很多东西。

其实,这些小国仰慕的不是唐僧,而是唐僧背后的大唐。

为何说唐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中国?因为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包容开放的时刻。



① 领域上

长城在唐朝是废弃不用的,因为此时的唐朝皇帝,也被草原称为“天可汗”,北方游牧民族不是唐朝的威胁,而远在海外的高句丽才是唐朝最为担心的。

至于周边的小国,就像西游记里一样,都以能做唐朝的臣子而感到光荣。就连当时的日本天皇,也要向唐朝讨一个大都督的头衔。

而长安街上,各种肤色的人都有,就是一个国际型的大都市,真正实现了万国来朝。



② 文化上:

由于唐朝李氏家族本身就带有少数民族的血统,他们根本就不信奉和依赖儒家那一套虚伪的东西。

也正因为如此,后来儒家学派才骂唐朝为“脏唐”。儿子娶老爹的女人,老爹抢儿子的媳妇。

在儒家眼里,这很荒唐。但儒家自己,这种事少干了吗?

正是唐朝淡化了儒家,而任由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各种宗教在大唐随便发展,各种文化彼此交融和碰撞,才有了后来世界称我们为“唐人”的由来。

而且,唐朝从服饰到饮食上,都大量吸收了胡人的风格。看看唐朝女性的衣服和装扮,多数都是低胸的。

而在整个帝制时代,也仅有一个唐代女人可以当官、当大官。可以自由结婚、离婚,而且唐朝还是对女性压迫最小的时代。



③ 政治上:

唐朝很有意思,无论是日本来的留学生阿倍仲麻吕,还是朝鲜来的崔致远,以及混血儿安禄山,哪怕是黑人昆仑奴,只要你有本事,都可以参加唐朝的科举,还能在唐朝做大官。

将自己的核心权力领域开放给一个外国人担任,也只有唐朝能做到吧!所以至今在国际上敬仰的依然是大唐,而没听说那个国家崇拜过明清。

而天下国家的衰败和死亡,恰恰是发生在明清。



·天下国家的衰落和死亡

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皇帝废除了宰相制,皇权失去了制约,加上理学的兴起和海禁、八股等东西的乌云密布,将整个华夏文明裹上了一层阴森恐怖的死亡之网。

这张网在文化上严防死守,实现了以皇权利益为核心的理学控制。



而政治上,通过海禁、闭国等政策,完全切断了像唐朝那样大量接受外来移民和文化的态度,实现了僵硬自大的保守死相。

由于一切都要为皇族的统治服务服务,就进入了一个顽固不化的僵尸状态。

这当然有利于皇家贵族的长治久安,当然,作为代价,就是文明的落后。



你得到一些,就必定会失去一些,在得失之间,如何选择,就是大唐和明清的区别之处。

关于天下中国的兴亡,读者您又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呢?




因为中国古代拥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于其他国家的影响非常深远,古代最巅峰的时期应该是唐代,这个时候很多其他国家都向我国俯首称臣,主动纳贡。

因为中国古代是十分繁荣的,尤其是在唐朝的时候几乎达到了世界的顶点,各国都来朝拜。

以为儒家意识形态里是不承认有啥独立自主的外国政权的,天下诸国都是皇帝的封臣。直到1840年都可算巅峰,中国自汉武开边以来建立的国际秩序只在那个时候受到了挑战。

古代中国疆域宽广,文化繁盛,国力强盛。巅峰时期在唐朝,有万国来朝的说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京东图书,挑选适合的书!~

为什么在古代中原统治者称朝而不是国?而外夷却称国如金国辽国?
答:国”而不叫“五代十朝”。好了现在来说说题主的问题中原统治者称朝而外夷称国这个是不成立的,在整个历史时期只要不是“天下共主”没有一个自称“朝”的,即使题主所说的“辽国”、“金国”同时期存在的宋也没有自称为朝,在一些影视剧...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答:《诗经》中的中国意思与何尊和《尚书》中的意思一样,都指的天下之中的中原,也就是周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区,到了东周之后,周天子迁都洛邑,镐京这一带起初被戎人占领,后来被秦国占领,直到秦国统一天下,仍然称自己统治的地区为中国。那么古人为什么会有中国是天下之中这样的说法?这来自华夏祖先对世界和...

为什么古人认为“天下”是一个整体?
答:中国文化的世界观念在历史早期就有着与众不同的思路。四周天然的隔绝,很自然地使中国古人相信自己所处的地方就是世界的全部,是整个天下。因为这个“天下”的边缘是大海,所以古人又把自己认为的“天下”称为“四海”和“海内”。春秋以前,中国内部到处是独立的诸夏邦国和部落,所谓的华夏文明,也仅限...

“中国”为什么会称为中国呢?这两个字有何意义呢?
答:中国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呢?中国两字的出现是始源于殷商时期,古代的交通条件并不发达,古人会把自己所在的地区作为世界的中心,所以我们的祖先把自己生活的土地也叫中国,古代中国和现在所说的中国含义完全不一样,当时的中国还指中原地区,也是中央之国,是天下的中心,是皇帝的首都,在悠久的古代历史岁月中...

为什么我中国古代的称呼要用朝,而外国古代是国呢?
答:朝本意是面向、面对”引申为“臣见君”,再引申为“朝会”,即君臣会面处理政事。——所以,朝指的是“政权”、“政府”,并且通常在史学语境下,特别是指代中原王朝时,特指继承法统的中央政权。“国”,本意是“疆域”,先秦时又常用作特指“都城”。此后逐渐演变为“有土地、人口、政权的政治实体...

古代为何自称中国
答:所谓“中”就是“居天下之中”的意思;所谓“国”,在古代意指“城”。“中国”一名,古代含义不尽一样。有的指京师为中国;有的指帝王所在的都城为中国;有的则指华夏族和汉族所在的地区为中国;也有的指我国华夏族所建的国家在黄河流域一带,以为黄河流域为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古时的“中国...

古代“国家”代称
答:中华世界也不仅是现在的中国国境内的各民族,还应包括日本,朝鲜,越南,缅甸的东亚,东南亚曾同属中华文化圈的各国。古代各王朝建立的国家并不是以中国为国号,如宋朝则是以宋为国号,国人则对外称己是大宋人。又应自以为是大国天朝,故称外国为蛮夷之国,本国为中华上国。而古代的金朝,元朝也称己...

周朝时期为什么鲁国要称为“国”国不是最高级别的称呼吗?周朝不就是...
答:也就是说当时把我们现在称为“封地”或者“封邑”的这个概念叫做“国”。而当时对我们现在作为“国家”的这一概念称作“邦”。春秋战国时代,因为诸多原来独立的小国被灭掉,每个邦国的疆域扩大,国中出现很多邑和县,国才确定为主权独立实体的概念。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应当具备土地、人口、兵权、财权、治权...

中国古代就有"天下"的概念?却为什么自秦汉起却没有向西或向南扩张了...
答:中国古代就有"天下"的概念?却为什么自秦汉起却没有向西或向南扩张了? 40 自赵惠文王以"胡夫射马"改革军事始.华夏各朝就应该有了成吉思汉时蒙古的远程奔袭能力.但各朝均没有像成吉思汉那样向西扩张.一直打到尼罗河.君主们.特别是各朝鼎盛时斯的君主.正好都没... 自赵惠文王以"胡夫射马"改革军事始....

为什么古时候的西方把辽金列为中国正统,而不是当时的宋朝呢?
答:中西方历史上第一次亲密接触,还要等到蒙古三次西征,特别是第三次西征,给中欧、拜占庭、埃及、地中海诸国都留下了深刻影响,从而加深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同时,金国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力不如它的前辈契丹和后继者蒙古,在这三个塞北王朝中,金国存在的时间最短暂,也从未有过向西扩张的机会,毕竟横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