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2010年1月1《老潘》全文 把手放在一杯热水的上方,手心感觉热乎乎的,妈妈说这是因为热空...

作者&投稿:葛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潘
  -

  良子姓潘,老潘是他的父亲。
  老潘的那些朋友们都是这么“老潘老潘”称呼他的,很随意的样子。良子第一次听见别人这么叫的时候觉得很有趣。
  老潘在一家化工厂上班,烧锅炉,每天上下班都骑着他那辆黑色的永久牌自行车。老潘很爱惜他的自行车,每逢周末就将它擦得干干净净。良子第一次叫“老潘”的时候,老潘正蹲在院子里擦他那辆永久牌自行车。良子就冲着他的背影出其不意地叫了一声:“老潘!”
  老潘专心于擦车,没防备儿子突然这么一叫,吓了一大跳,一踉跄,几乎摔在地上。他还不知道是儿子在恶作剧,以为是自己的哪个朋友来了。一回头,却看见良子站在那里笑嘻嘻地看着他。老潘恼怒地把手中擦车用的擦布往良子身上一扔:“小兔崽子,没规没矩的,看我不打你。”良子嘻嘻一笑,躲过扔过来的擦布,高跳着叫着:“老潘!老潘!”然后在老潘起身前逃遁得无影无踪。
  那是良子很小时候的事情了。
  良子念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潘下岗了。从前还在化工厂烧锅炉的时候,老潘的烟瘾就很重,因为锅炉房是一个危险场地,严禁抽烟,老潘只好在耳朵上夹一枝烟,烟瘾犯了就拿下来放在鼻子底下闻一闻。下了班,一出厂门,老潘就迫不及待地掏出打火机,把夹在耳朵后面的烟点着了,狠狠抽上一口,然后边骑自行车边美滋滋地抽着烟回家。那时候良子觉得老潘抽烟的样子特别帅,特别男人。
  下岗后,老潘烟抽得更凶了,整天窝在家里抽,差不多一天两包。每天良子放学回家的时候,还没开门,就闻到一股浓重的烟味。一打开门,屋子里乌烟瘴气的,老潘窝在沙发上睡觉。烟灰缸里堆满了小山一样的烟蒂和厚厚的香烟灰。
  下了岗的老潘脾气变得很差,动不动就骂人,还爱和良子的母亲吵架,良子都有些受不了了。终于在良子五年级学期结束的时候,母亲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良子觉得,从那时起,老潘整个人都变了,变得有些颓废了。胡子拉碴,头发乱蓬蓬的像顶了一蓬秋草,眼神也是乱糟糟的,从前那种精神不知跑哪里去了。
  那时候,都是良子的奶奶来照顾父子俩的。良子的奶奶住在城外,离良子家很远,从奶奶家到良子家要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良子的奶奶每天都颠着一双小脚摇摇颤颤地来良子家给他们烧饭、洗衣服、收拾屋子。奶奶看见老潘那颓废的样子就叹气抹眼泪,不知劝了多少回,一点用处也没有。直到有一天,奶奶不知怎么一直都没有来,良子饿了就自己去厨房泡了一碗面。
  还没吃上一口呢,良子的爷爷突然就进来了。他是拄着拐杖来的,良子的爷爷怒气冲冲地踢开门,一走进屋子,看见老潘窝在沙发的角落里睡觉,不由分说就举起拐杖没头没脑地朝老潘身上打下去,一边打一边骂:“畜生,败家子,你看看你这熊样,可还有一点人样!”
  良子就愣愣地看着老潘被爷爷的拐杖打得跳起来,一边躲一边跑,那样子狼狈极了。老潘一直跑到房间里,关上门,爷爷还在房门外面骂骂咧咧。良子在骂声中听明白了,原来奶奶在来良子家的路上由于劳累过度晕倒了。
  老潘直到爷爷走了才出来。
  事实证明,爷爷的这顿揍是有效果的,不久之后,老潘就重新振作起来了。有时候,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如何,是能够从一个人的外表上看出来的。对于消极的人来说,什么都不重要了,所以就会服装不整,邋里邋遢。只有那些对生活有着积极态度的人才会注重自己的仪表。有一天,也就是老潘挨打之后不久,良子就发现老潘把胡子刮了,头发也剃了,脑袋光光的,像个青瓜瓢子。良子知道,从前的那个老潘又回来了。
  老潘开始四处找工作,自寻出路。在四处碰壁之后,他又推着板车,贩卖起了水果。在卖水果之前,老潘还卖过袜子,卖过烤鸭,甚至做过黄牛,倒卖过火车票。良子见过老潘卖袜子,就在菜市场门口。
  离良子家不远处有一个菜市场,市场里面卖菜,外面卖各种生活用品,那里挤满了小商小贩,卖什么的都有,大到电器家具、各种廉价劣质的服装,小到打火机、针头线脑,一应俱全。卖东西的大多是中年妇女和头发花白的老太太。
  良子每天去上学的时候都要经过那个菜市场。良子看见老潘挤在里面,站在堆积如山的袜子山上,像周围那些妇女那样大声地吆喝着。老潘卖的是那种厚厚的毛袜,良子注意到老潘的脚上也穿着一双红色的厚毛袜,人高马大的老潘站在五颜六色的袜子堆中,显得那样滑稽和可笑。良子把头一低,匆匆走过去了。从此之后,良子每天上学都要避开那个菜市场,宁可绕远路走。不过,因为竞争激烈,生意不好,老潘的袜子生意没做多久就收摊了。
  后来老潘又卖起了烤鸭,每天推着一辆小车子,车子上架了一台玻璃柜,方方正正的,开了一排窗户,像一间透明的小房子,里面挂着一排铁钩子,铁钩子上倒挂着一只只油油的红通通的烤鸭。老潘卖烤鸭的那段日子,良子家的餐桌上顿顿出现鸭头、鸭屁股,或者卖剩的烤鸭肉。吃得良子直反胃,甚至觉得自己身上已经长满了鸭毛,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只要一闻到烤鸭的气味就有种想吐的感觉。庆幸的是,良子家的烤鸭终于以烤鸭生意的冷清而匆匆收尾。而老潘倒卖火车票的“工作”也在扫黄打非的严整之下惨淡收场。
  良子担心这一系列的失败又会挫伤老潘的信心。他没想到的是,老潘比他想象中坚强。不久之后,老潘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辆平板车,叮叮咚咚捣鼓了一阵,又把他的那辆永久牌自行车改装了一下,最后改装成了一辆手推车。老潘最让良子佩服的就是他这一点:小时候,良子玩的那些玩具,像陀螺啦,铁环啦,弹弓之类的都是出自老潘之手,别的小伙伴虽然也有弹弓、陀螺,可是比起良子的,那就差远了,这是最让良子自豪的一点。
  老潘就这样开始了他的贩卖水果的生涯。
  每天早晨天蒙蒙亮,良子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听到门咔嚓一响,良子知道老潘推着他的流动水果摊出门了。从此,良子家里就开始充盈了水果的芬芳。相较于烤鸭的气味,良子更喜欢水果的香气。
  良子挨打是在老潘开始做水果生意的一星期后。
  那天恰好是良子的15岁生日。放学后,和良子一起回家的还有他最好的朋友强子。因为今天良子过生日,所以他把强子也带回了家。回到家的时候,老潘还没有回来,老潘总是要在别人家吃晚饭的时候才进门。家里冰锅冷灶的,什么吃的也没有,这让良子有些失望。良子在家里搜索了一番,在厨房里发现了一堆西瓜。正是入秋的时候,西瓜已经是非常少见了。良子知道那是老潘囤积的货,老潘曾经告诉过良子,说再过一阵子,他把这些西瓜卖了,就能挣上一笔了。老潘说这些话的时候眉飞色舞的,很为自己的决策得意。
  吃西瓜之前,良子确实犹豫过到底要不要吃。可是他想到今天是他生日呀,一个小小的西瓜算得了什么呢?所以他还是捧了两个西瓜,在客厅里和强子一人一个对坐着吃起来。入秋的西瓜很甜,别有一番滋味。良子和强子美滋滋地吃着。
  吃得正欢,老潘忽然就进来了。
  事后良子想起,那天老潘的脸色很差,脸拉得老长,像一只苦瓜。不过后来一系列的情景使他忽略了这一细节。老潘开门进来,看见一地的西瓜皮、西瓜子和屋子里两个埋头吃西瓜的孩子,顿时愣住了。良子他们见老潘进来,也愣住了,捧着西瓜,呆呆地看着老潘。三个人全都愣在那里。强子和良子都注意到老潘的脸当时就刷的黑了。
  强子识趣地叫了一声“潘叔叔”就悄悄溜走了。良子顿时觉得很丢面子。
  老潘一声不吭地沉着脸往屋子里走。谁知一不留神,没注意到脚下的西瓜皮,一脚踩上去了。随着刺溜一声,老潘就乘着一块西瓜皮滑出去了,紧接着和客厅里的桌子有了一次亲密接触,一个响亮的吻之后,桌上的热水瓶和杯子也积极行动起来,一个个像喝醉酒的醉汉,摇头晃脑了几下之后就接二连三地倒了下来。等良子去抢救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做垂直运动,然后乒乒乓乓地摔在地上,粉身碎骨。一眨眼工夫,地上就一片狼藉,满是亮晶晶的玻璃碎片。老潘自己也摔在了地上,良子记得当时老潘的整张脸都皱起来了,像风干的杭白菊。
  良子脸都吓白了,目瞪口呆地看着老潘。
  老潘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忽然恼羞成怒地抓起地上没吃完的半个西瓜,往地上狠狠一摔,骂道:“我叫你吃,我叫你吃!”
  西瓜落下来,摔在地上,好像哗的一声笑了,笑成了无数碎片。红色的西瓜汁流淌了一地,像流了一地的血。
  良子不知道老潘为何会突然大发脾气,他只觉得满腹的委屈在那一刻爆发出来:“不就是吃了你一个西瓜吗?值得这样吗?你就知道钱,就知道钱!”
  老潘看着大吵大闹的儿子,忽然抬起手打了良子一个耳光。
  这一耳光下去,两个人都愣在那里了。足足有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世界一下子变得那么安静,甚至能听见外面的树上一只秋蝉细弱的鸣唱。
  然后良子悲伤地嚎啕起来:“你打我!你打我!你会后悔的!”
  良子跑了出去,“砰”的一声把悲伤的世界关在门后。
  离家出走的良子就这么在路上一直走一直走,没有目的,也没有方向。街道两旁的路灯依次点亮了,各色的霓虹灯也亮了起来,等到良子的脸上映出一条条残缺的霓虹灯的灯影,他这才发觉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他觉得自己很没出息,可是眼泪还是不争气地刷刷流下来,流过肿起的脸上时隐隐作疼。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从今以后再也不回那个家了。他恨所有的人,恨那个曾经被他叫做爸爸的人的自私与暴力,恨妈妈的不负责任,丢下他一个人一走了之。最后他悲伤地发现自己是无家可归的。
  良子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荡了一会儿,最终想起了年迈的奶奶,他发现只有奶奶家是他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归宿了。良子擦擦眼泪,朝着奶奶家的方向走去。良子出来的时候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他愣是靠一双脚走路到奶奶家的。
  倔强的良子走到奶奶家的时候差不多已经8点了,从小到大,良子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长的路,他的两只脚肿得像两个馒头。奶奶帮他打来洗脚水,看到良子脚上的一溜儿水泡,眼泪哗的一下就淌下来了,一个劲地说:“作孽哟,作孽哟。”
  良子后来才知道为什么那天老潘的脾气会那么差,原来老潘的流动水果摊没有去相关部门登记,老潘属于无证摊贩,那天连车带物被城管扣下了。
  是爷爷告诉他的,爷爷还说:“他也不容易呀,又当爹又当妈。”良子不知道,为什么一向帮着自己的爷爷也为他说话。良子虽然一声不吭,可是眼里还是闪起了泪花。

  最终良子还是回了家。
  良子回家那天,老潘显得很意外,也很惊喜,他兴奋地搓了搓手,说:“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
  良子瞪了老潘一眼。
  回家后的良子不再轻易和老潘讲话,也不再开口叫爸爸了,好像这两个字也已被那一巴掌打碎了,从此从良子的字典里消失了。
  那个暑假,良子开始喜欢找各种各样的茬子,故意激怒对方,每次看到老潘发怒的样子,心里总隐隐觉得一丝快意。
  良子觉得他和老潘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剑拔弩张起来,从前那种有着亲密关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再也没有了。他开始和老潘斗争,尽管这种斗争是暗无声息的,可是比真刀实枪更有硝烟味。
  开学后的一个星期一早上,良子收拾好书包准备去上学。老潘坐在桌子旁喝粥,就着桌上的一碟咸菜和酱黄瓜。难得这一天他在家。良子走到他身边,把手一伸,说:“今天要交学费。”然后从嘴里报出一个数字。
  老潘夹了一筷子黄瓜,嚼得咯嘣响,含含糊糊地说:“怎么又要交学费了?”
  良子一声不吭地站在老潘身边。
  老潘忽然把碗一摔,说:“你问谁要呀?哑巴啦?叫也不叫一声,我上辈子欠你啦?”
  良子把头一扭,就转身走出了房间。
  接下来的几天良子都再没提学费的事。父子俩明争暗斗地较量了好几天,直到有一天早上,良子背上书包刚要出门,老潘没好气地叫住他:“等等。”良子站得笔挺挺的,背向着他。老潘赶上来,把一卷钱塞到良子手里,恶声恶气地说:“老潘家没见过你这么倔的,拿去!上辈子欠你的!”良子把钱紧紧地捏在手里,抿着嘴,面无表情地走了。
  走出屋子的时候,良子的脸上露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老潘卖水果每天都早出晚归的,为了多挣钱又去赶夜市,连家也顾不上回了,有时甚至一整天都见不到他人影。因为等老潘回到家的时候,良子早就睡了。半夜良子起来上厕所,听见老潘的房间里传来雷鸣般的呼噜声,这才知道他回来了。良子轻轻推开门,看见熟睡中的老潘衣服也没脱就趴在床上睡着了。
  家里的活老潘顾不上,全扔给了良子。良子开始笨拙地学着洗衣服,学着做饭。良子第一次洗衣服的时候,用了整整半包洗衣粉,老潘穿上良子洗的衣服时闻了闻,说:“怎么一股肥皂水的味?”良子做的第一顿饭整个饭锅都黑了,像个黑脸的包公。老潘就说:“就这饭喂猪吃还差不多。”良子没好气地说:“谁没第一次?爱吃不吃。”老潘虽说嘴上抱怨,可还是穿良子洗的有肥皂水气味的衣服,吃良子做的包公饭。
  父子俩嘴上谁也不饶谁,可是彼此谁也离不开谁。良子有一回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故事,说的是两只刺猬,冬天为了取暖靠在一起,结果将彼此刺伤。良子觉得他和老潘就挺像这两只刺猬的,将彼此刺得鲜血淋漓。
  良子对老潘的态度改变是他念初二的时候。有一天,老潘搬水果时把腰闪了,第二天起来的时候,疼得直哼哼,可依旧咧着嘴艰难地把水果装上车。
  那天是星期天,看到老潘要出门,良子忍不住说:“别去了,看你这身体。”
  老潘一点也不领良子的情,说:“我不去,喝西北风呀?”
  良子咬咬牙,说:“我去!”说着就抢过老潘手里的车子。
  老潘愣了一下,轻蔑地说:“你?”
  良子最讨厌老潘看不起人,他扔下一句:“别看不起人。”就歪歪扭扭地骑着车走了。
  半个小时后,良子就站在菜市场门口了。这里曾经是老潘卖袜子的地方,良子之所以选择这里是想到这里人多。他把车子停好,把水果一样样摆开来。谁知还没等他把摊子弄好,一个手臂上戴着红袖章的老头过来了,用手指指良子说:“喂,卖水果的,交钱,一块。”
  良子很讨厌他的语气,没好气地说:“交什么钱呀?”
  老头很不耐烦地说:“你懂不懂规矩?摆摊子要交摊位费。”
  良子理直气壮地说:“我又没在市场里面。”
  老头立刻凶神恶煞地说:“什么里面外面?一个样!你不交钱就给我走人。”
  良子气得真想卷起袖子和那个老头打上一架,幸亏旁边一个卖蔬菜的阿姨出来解了围,对良子说:“在外面摆摊也是要交钱的,我们也交了,这是规矩。”
  良子只好忍气吞声地从饭盒里掏出一个硬币,交了摊位费。红袖章老头临走前撇撇嘴说:“哼,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还想出来赚钱,回家吃奶去吧。”
  良子气得直想骂人,好容易才按捺住了。他铁着脸把水果从箱子里拿出来,直到摊子摆开来了才稍稍消了心中的怒气。
  出师不利弄得良子很泄气,不过他安慰自己一切都会好的。可是,事情并非他想象中那样顺利。良子的水果摊前顾客寥寥无几,大多数人都是在摊子前看了看就走开了,有的甚至挑了半天,良子以为买卖要成了,谁知那些人却又放下水果走了。良子忍不住抱怨:“不买你看什么呀?”
  一句话把旁边那个卖蔬菜的阿姨说笑了,说:“小弟弟,你头一回做生意吧?一看你就觉得不像,做生意哪有那么简单的,卖东西就是让别人看的呀。”一席话把良子说得面红耳赤。
  后来好不容易做成了一笔生意,是一个中年妇女,称了三斤香蕉,良子心里正高兴呢,谁知称好了香蕉,那个中年妇女又嫌良子的香蕉太贵了,还跑到旁边的摊子上用别人的秤称了一下,分明是怕良子的秤不准。良子忍着气,把价钱压低,说了半天才把价钱谈妥了。可是在付钱的时候,中年妇女硬是要把零头拉掉,为了几角钱斤斤计较了半天,还说不拉掉她就不买了。良子一气之下说:“你爱买不买!”就把装在袋子里的香蕉倒了出来。中年妇女愣了一下,脸一下子拉长了,顿时指着良子的鼻子破口大骂起来,最后在别人的劝说下才骂骂咧咧地走了。
  那个中年妇女骂良子的时候,围观了很多看热闹的人,良子低着头,脸红一阵白一阵,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等人散开了,良子才抬起头,委屈得眼泪一下子就汪了出来,他狠狠地把眼睛在肩膀上擦了一下。
  卖蔬菜的阿姨就来劝良子说:“孩子你这样做生意不行的呀,会得罪顾客的,这年头钱不好赚呀。最难的就是做生意,风里来雨里去,还要受各种委屈,有了委屈要忍一下,不然这生意就没法做了。”
  良子点点头,不知怎么忽然想起了老潘,这才体会到,原来老潘挺不容易的。
  良子在菜市场门口站了半天,站得腰酸背痛,嘴巴说干了,总算做成了几笔生意。他看着手心里躺着的几张纸币,觉得沉甸甸的。
  快到中午了,良子从家里带了盒饭,他刚扒了几口,忽然听见有人叫他,良子抬头一看,原来是他的同班同学陈红。陈红是他们班的学习委员,成绩很好,人也很漂亮。良子看见陈红,不知怎么脸红了。
  陈红笑嘻嘻地走到他面前说:“潘良子,你怎么在这里摆摊呀?”
  良子支支吾吾地说:“我爸腰扭伤了,我来帮他看摊子。”良子忽然意识到从他嘴里蹦出了“爸”这个字。
  陈红笑着说:“你挺厉害的呀。”
  良子问她:“你怎么也来这里?”
  陈红晃晃手中的菜篮子说:“和你一样,帮我妈做事,买菜。”
  良子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陈红在良子那里挑了几个苹果,付钱的时候良子坚决不要,陈红就说:“那怎么行?这又不是你的水果摊,是你爸的,赶明儿……”她说到这里忽然没说下去了,把脸一红,丢下一句:“我走了,我妈还等着我呢。”就匆匆走了。
  倒是良子愣了半天,回味着陈红的话,觉得她的话还没有说完。
  良子吃完午饭,刚把饭盒子收起来,就看见老潘一手托着腰像个孕妇似的来了。
  良子把头一扭,装作没看见。
  老潘走到摊子前,敲了敲板车,说了一句笑话:“喂,买水果。”
  良子想笑克制着没有笑。
  老潘问:“怎么样?”良子没回答。老潘就自己转到摊子里来,打开那只放钱的旧饭盒子,看见里面放着的零零星星的散钱,笑了:“我就知道你不行。”
  良子把嘴一噘:“谁说的,还有半天呢。”
  老潘笑了笑,说:“行了行了,你回去吧。”
  其实良子早就累了,不过他仍旧赌气说:“我不走。”
  老潘说:“两个人,就这么干站着,天上也不会下钱来的,我一个人就够了,回去吧。”
  良子心动了,不过拿眼看了看老潘的腰说:“那你腰怎么办?”
  老潘受宠若惊地说:“呦,晓得心疼我啦。”
  良子把嘴一撇:“少来。”
  良子很长时间没有和老潘这么亲热过了,觉得有些不习惯,老潘今天好像也特别的高兴。
  良子走了几步,老潘冲他说:“喂,锅里给你焖了饭。”
  良子头也不回地说:“知道了。”
  路过一家药店的时候,良子进去买了一瓶治腰伤的松节油。

  未完

2010年 6月份《儿童文学》内容~

哈哈!《兔子的邀请》写的是一只兔子在清晨挨家挨户得发请帖,我也地了一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繁忙的日子中,我忘了。当我若干年后,整理了出来。我马上去找兔子。兔子遇上我十分惊奇,十分激动。 《星月夜》写了一个停电的夜晚,自习的考试不要了,改为体活。而今天是男生陈朗的生日。大家在教室里装鬼吓人,但有人命令会座位。女生朗宣在黑暗中和陈朗做在一起。大家点上蜡烛,就像梵高的《星月夜》一样。来电后,朗宣感慨青春的美好。 《瓶子里的蓝天》写了一个送牛奶的人为了帮一个盲姑娘可以看到蓝天,(盲姑娘要死了)因为他的牛奶很神奇。而当姑娘喝完后,她随着蓝天和死的宁静离开了人世。姑娘不愿再受痛苦了。(要采纳我喔,我还是上次那一个O(∩_∩)O~ )

妈妈的解释正确。
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举个例子:锅盖揭开,热气会向上冒;而打开冰箱冷气会往下沉。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冷空气和暖空气:
全球各处空气的温度是不同的,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都有差别。冷空气和暖空气是从气温水平方向上的差别来定义的。
我们可以在水平面上根据各点的温度值绘制等温线(连接相同温度点的曲线,见附图),这样便分出了高温区和低温区。位于高温区的空气称为暖空气,位于低温区的空气称为冷空气,位于它们之间的区域称为过渡区。
如果过渡区中的等温线十分密集,则称此过渡区为锋区或锋。所以锋区或锋的较高温一侧是暖空气,较低温一侧是冷空气。

《儿童文学》2010年1月1《老潘》全文
答:不久之后,老潘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辆平板车,叮叮咚咚捣鼓了一阵,又把他的那辆永久牌自行车改装了一下,最后改装成了一辆手推车。老潘最让良子佩服的就是他这一点:小时候,良子玩的那些玩具,像陀螺啦,铁环啦,弹弓之类的都是出自老潘之手,别的小伙伴虽然也有弹弓、陀螺,可是比起良子的,那就差远了,这是最让良...

曹文轩的小说都有哪些?
答:1、《山羊不吃天堂草》是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91年,展现了乡村少年明子为生活所迫随木匠师傅和师兄外出务工,在城市这一特殊背景下艰难成长的故事。该部作品1993年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古老的围墙》《古老的围墙》是一本长篇小说,作者是曹文轩,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儿童文学》2010年1月左右有一首诗,诗中有一句是(台上已过去千年,台下...
答:——翟永明:《孩子的时光》祖母和孩子坐在戏园 半世界苍髯浮生 半世界红粉佳人 让祖母惹动了痴心 在这小镇 虽然是夜晚 挑起了油灯我的心 也随地毡翻滚 也随铙钹帮衬 青衣放开歌喉口吐芬芳 她的小小折扇遮盖了她 凄楚的脸庞流盼的波光 一样是半壁河山晴天如洗 一样是祖母的小小戏园 伴我幼年 绕...

《儿童文学》2010年1月有一篇诗好像叫《儿时戏院》能给我把全文发上来...
答:有《如果你到乡下去》 《童年的悄悄话》 《柳树姑娘留长发》 《我们都在风景中》 《黄梅雨》《龙爪花》 没有《···戏院》

儿童文学作家“汤汤”的本名是?有什么代表作
答:原名汤宏英 作品 出版时间 出版单位 书号 短篇作品集 《到你心里躲一躲》 2010年1月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9787500795766 《汤汤作品精选》 2011年5月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9787514801385 长篇童话 《来自鬼庄园的九九》 2010年1月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9787500795773 《睡尘湖》 2011年6月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儿童文学作家有哪些?
答:儿童文学作家有哪些? 1、曹文轩 作家简介: 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

曹文轩写过哪些书?
答:《云雾中的古堡》是2010年1月1日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文轩。该书主要讲述了森仔和团团靠着坚强意志,登上了高峰,看到了许多人没有看到的古堡美丽景象。3、《埋在雪下的小屋》本书主要讲了林娃、森森、大野、雪丫四个小伙伴到深山老林里追小白鹿,遇到了雪崩,被困在勘察队的小屋里,...

老屋不会倒了预测依据是什么
答:3、“老母鸡走了之后,小蜘蛛又来请求老屋”依据于: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应该会愿意继续帮助别人。注意: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预测。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扩展:一、文章简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018年秋季...

90年代,在小学图书室看的关于动物历险的一个小说系列
答:1985年1月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8万,印数112000。共收作者8个短篇,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背景,讲述人与动物的恩恩怨怨。《退役军犬黄狐》,中篇小说。1988年6月由云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5万,印数3000。立过战功的军犬黄狐被宣布退役了,它向往战斗生活,偷偷溜回哨所前线,在收复者阴山的战斗中壮烈...

求一篇 儿童文学•选萃(即儿童文学·中) 大概是2012年夏天时的月刊...
答:叫做《水流影在》,作者是顾抒,发表在2010年1月的《儿童文学•选萃》上。这里有全文:http://tieba.baidu.com/p/815391892?pid=8757193859&cid=0#8757193859。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