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吗

作者&投稿:窄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白杨礼赞》借白杨树来象征北方广大抗日军民,这就是托物言志,采用的是象征手法。这是《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中对本课写作手法的讲析。

什么是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运用象征、起兴的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基本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托物言志所借助的物,具有象征意义,运用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作者的志趣、意愿、思想和情感。

根据托物言志的概念来分析,作者借助白杨树的象征义表达对广大抗日军民昂扬向上精神的赞美之情,可以判定《白杨礼赞》属于托物言志。

《金色花》中金色花象征着孩子的天真,作者借助金色花的象征义表现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温柔怜爱。那么《金色花》的表现手法也是托物言志,采用的是象征手法。

《荷叶母亲》中荷叶象征着母亲的厚爱,作者运用荷叶的象征义表现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心灵庇护。可以说《荷叶母亲》也是采用象征手法的托物言志。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作者思想或情感的文章都属于托物言志?虽然这样分析,但我并不赞同这种观点。

至于这三篇文章都运用了象征手法,这毋庸置疑。象征手法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这三篇文章都借助具体的物,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所以它们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但托物言志重在言“志”,重在表现作者的志趣、情操和志向,如果没有表达作者的情操和志向,而仅仅表达作者主观的赞美或憎恶之情,说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欠妥,应该属于托物寄情;如果借所托之物表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应说是托物寓意。

如《爱莲说》借莲花君子的形象含蓄表达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在污浊的环境中坚贞不渝、保持正直操守的志向,属于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又如《陋室铭》借陋室不漏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同样属于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而《白杨礼赞》借白杨树的象征义表达的是对广大抗日军民昂扬向上精神的赞美之情,没有表现作者的志,而表现的是作者的赞美之情,因此应该说是托物寄情或托物寄意。

同样《金色花》《荷叶母亲》都没有表达作者的人生志向,如果说属于托物言志欠妥,也应该属于托物寄情或托物寄意。

~

白杨礼赞 熟读课文,并思考:本文主要赞美白杨树的何种品质?其具体表现在...
答:这篇课文运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白杨直、生命力强、坚强、不动摇,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不怕困难、坚强执着的特点。 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茅盾的《白杨礼赞》是一篇什么样的课文
答:茅盾的《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白杨树的形象来讴歌共产党领导下的西北敌后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鲍老师在处理这篇教材的时候,目标明确,从分析白杨树的形象入手,细致深入的分析白杨树的干、枝、叶、皮。从分析中表现出白杨树所蕴含的正直...

《白杨礼赞》《囚绿记》散文特点
答:《白杨礼赞》的重点是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作者主要歌颂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作者在对白杨精神进行了大篇的述说以后才说明他要歌颂的真正对象,说明人民的精神堪比白杨却有胜过白杨,可谓是本文的点睛之笔。...

《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吗
答:根据托物言志的概念来分析,作者借助白杨树的象征义表达对广大抗日军民昂扬向上精神的赞美之情,可以判定《白杨礼赞》属于托物言志。《金色花》中金色花象征着孩子的天真,作者借助金色花的象征义表现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温柔怜爱。那么《金色花》的表现手法也是托物言志,采用的是...

白杨礼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的歌颂。

《白杨礼赞》的文眼是什么
答: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表面上是赞美白杨,但更深层的意思是赞美那些具有白杨品质的人。作者用"不平凡"来形容白杨树,通过"极普通""绝不贱"来突出白杨树的美。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对白杨...

白杨礼赞和爱莲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一、《白杨礼赞》和《爱莲说》的相同点是: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白杨礼赞》借白杨树来赞美西北抗日军民及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乏的坚强、朴质、力求上进的精神。2.《爱莲说》借莲花来表达君子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精神。二、《白杨礼赞》和《爱莲说》的不同点是:1.具体文体不同。《...

白杨礼赞和题白杨图主题和表现手法有哪些异同
答:1、都托物言志,以歌颂白杨树团结向上的精神。2、都对白杨树做了描写,都突出了白杨树笔直和无旁枝的特点。不同点:1、《白杨礼赞》用了象征的手法,以白杨树比作北方的农民。《题白杨图》没有用象征的手法。2、表达的侧重点不同《白杨礼赞》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他们所代表...

题白杨图 与 白杨礼赞 的异同之处 通过象征 精神层面的方面来分析_百度...
答:相同点:都托物言志,以歌颂白杨树来歌颂某种精神.二、都对白杨树做了描写,都突出了白杨树笔直和无旁枝的特点.《白杨礼赞》“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

白杨礼赞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象征
答: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以白杨为象征。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显示,《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为象征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