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课程

作者&投稿:苑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课程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科书是其主要部分)。

三者关系见图中表格

拓展资料: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也可以是声像制品。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 》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虽然他对这里的“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

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

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这一解释在各种英文词典中很普遍,英国牛津字典、美国韦伯字典、《国际教育字典》(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ducation)都是这样解释的。

但这种解释在当今的课程文献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Currere” 一词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由此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从而引出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而“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这样理解课程的着眼点就会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就会得出一种完全不同的课程理论和实践。

解放以后,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很少出现。



~

在教育学中 名词解释什么是 课程
答:课程 :是指各级各类学校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 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 围、课程活动、进程等的总 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 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 中.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课程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课程的含义是什么
答:广义的课程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科目(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如中学课程,小学课程。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生物课程等。这样狭义的课程就同教学科目(学科)成为同义语了。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对课程本质的深入研究,课程的内涵已发生了深...

什么是课程?
答: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狭义上的课程即指某一门学科。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课程的内涵 课程即教材,课程内容在传统上历来被...

什么是课程?
答: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学习者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教育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不是升学,教育是人性成长的追求,教育从根本上说是...

什么是课程?
答:从学习经验角度定义: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中所获得的一系列经验和学习结果。这种定义把课程看作是学生经验和学习的中心,强调了课程对学生经验和学习的影响。其缺点是把焦点放在了学生的经验和学习上,可能忽略了教师的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从经验维度定义: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教育活动...

什么是课程?
答:广义上看,课程是一种教育性经验,是对主体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狭义上,课程专指学校场域中存在和生成的有助于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的教育性因素以及学生获得的教育性经验。“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 》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以教护课程,...

什么是课程?
答:课程是一个教育学的概念,它指的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安排的学习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前者是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形的部分,后者是指教育环境、制度、理念、社团活动等无形的部分。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受到不同的教育主张、哲学观点、社会文化等...

什么是课程?
答: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一、赫尔巴特认为课程应以学科为中心。即课程应以学科逻辑为中心,进行分科教学。二、杜威认为课程应以活动为中心。即课程组织应心理学化,应关注儿童的需要和兴趣。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一、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二、...

什么是课程?
答:课程关于课程的概念有很多,主要有课程就是教学经验,课程就是学科,课程就是文化再生产。古德莱德,将课程的分类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经验的课程以及领会的课程,但是总的来说,课程就是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教育学目标而规定的内容范围,进程的总和,它还包括了为了实现让学生完成其学习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