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字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

作者&投稿:镡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

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原诗:

《望洞庭》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释义: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4、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5、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扩展资料: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洞庭



意思是: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出自唐代刘禹锡《望洞庭》,全诗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如下: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扩展资料: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洞庭



意思是: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出处:唐代诗人刘禹锡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望洞庭》。

原诗节选: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扩展资料

诗题为《望洞庭》,应是登上岳阳楼远眺洞庭湖(岳阳楼原为巴陵城楼,自李白赋诗以后,始称岳阳楼)。全诗都是写“望”中所见。

写远望洞庭湖好诗不少,如孟浩然《望洞庭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都侧重表现洞庭湖的壮阔气象。

刘禹锡的《望洞庭》没有去表现洞庭湖的壮阔,而是表现洞庭湖的妩媚,这就有了新的视角,写出了洞庭湖的另一面貌。

写洞庭湖与君山的也不少,前有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五:“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后有雍陶《题君山》“风波不动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它们都写了洞庭湖的静态,而且都运用了比喻手法。

《望洞庭》也写了洞庭湖与湖心的君山,也写波平浪静,也用了比喻,但也因为视角不同而具有了不同的面貌。刘禹锡选择的是月夜眺望,描写的是月光笼罩下的洞庭湖与君山,表现的是一种朦胧美与宁静美。

《望洞庭》的前两句实写月色湖光。“湖光秋月两相和”,月是秋月,带有清凉的感觉。在月光的照耀下,湖面闪着粼粼的波光,使人感到静谧而安宁。月光照在湖上,湖面跳动着月光,月与湖和谐地相拥在一起,奏起了令人心神宁静的月光曲。

这种幽美的意境,是前引四诗所没有的。“潭面无风镜未磨”,“潭”即洞庭湖。潭是指深而静止的水,舍“湖”而用“潭”,固然是为了避免重字,更重要的是更能表现月光下无风的湖面朦胧而幽深的色调,更加传神。因为无风,水波不兴,所以潭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因为是在夜间月下,所以镜面并不清晰明亮,看不见镜中之象,就像没有磨过的铜镜镜面。这个比喻可谓传神写照,写出了此情此景下湖面的独特面貌。

后两句诗人把目光集中到湖心的君山。先概写山与水,“遥望洞庭山水翠”,这是遥望所见朦朦胧胧的山水,山是翠的,水也是翠的,山水浑然一体。

诗写到第三句,已写了月光、湖面、君山,月下洞庭遥望要写的内容已经写完,似乎已经无话可说,不料诗人出奇制胜,用“白银盘里一青螺”把八百里洞庭往小处写,把月下平静如镜波光闪烁的湖面比喻成一个白银盘,把翠色的君山比喻成盘中盛着的一枚青螺。

这真是神来之笔,是一种奇妙的想象,贴切的比喻。古诗常常用青螺来比喻妇女的一种发式,初唐时盛行于宫廷,称为“螺髻”,青螺之喻会自然使人产生这种联想,这就更增加了这个比喻的美感。这首诗之所以传诵主要就在于这个美丽的晶莹的比喻。

这首诗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色彩淡雅,意境幽静,可使心境不宁者读后宁静下来。诗人写作此诗固然表现了自然美,恐怕也是在表现历经贬谪之后的一种心境。



意思: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出自唐代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释义: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赏析:

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望天门山》【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此句出自《望洞庭》,全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释义: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唐朝刘禹锡曾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句来描述君山和湖水的景色和秀丽姿态。这“白银盘”就是指洞庭湖水,“一青螺”便是这洞庭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可想当时情景:秋天的一个夜晚,刘禹锡登山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话的意思
答: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出自唐朝的刘禹锡 全诗如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上一句是什么
答:上一句: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 【出处】《望洞庭》——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意思
答:意思是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出自《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被贬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诗中描写了秋...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诗的意思是: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出处:唐·刘禹锡《望洞庭》原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一、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二、译文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哪首诗?
答:出自刘禹锡的《望洞庭》。具体原文如下:《望洞庭》唐代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山水,碧绿如画。湖中一座座秀丽青翠的山峰就好像是白银盘里的一颗青螺。一、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二、译文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远远望去,洞庭山水,碧绿如画。湖中一座...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答:意思是: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出自唐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创作背景:《...

遥望洞庭山水什么白银盘里一青螺
答: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赏析: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

“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答:这句诗的意思是:(洞庭湖)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出处: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原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诗歌赏析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