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千万别说,哪三句话导致孩子厌学呢? 家长经常对孩子说哪三句话,能影响他未来一生?

作者&投稿:韶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考好了,给你奖励;考不好,就惩罚你!

  很多家长习惯用奖惩制度对待孩子的学习表现,孩子考好了,奖励孩子一个iPAD,带孩子去游乐场;考不好,就不许孩子看电视玩游戏。这种奖惩制度是简单的,短期内的效果也是有效的,不需要什么亲子互动,这似乎也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种解脱方式。

  但是,家长们没有意识到,奖惩制度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并使他们感到焦虑。当学习的动力不再是内在的兴趣,而变成外在的奖励时,他们就不再会主动去追求知识,而是只想获得奖励。要知道,在漫长的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物质奖励是非常脆弱的,内心自发的动机才是最持久有效的动力。

  当孩子因为没有达成某一学习目标而受到惩罚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会更有压力,会因为害怕惩罚而焦虑恐惧,甚至会厌学,效果就会与父母的预期背道而驰。

  另外,来自外界的奖励会极大地消耗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这个理论被称为过度合理化。上世纪70年代,有心理学家在幼儿园设置了一个奖励,当儿童用一个特定颜色的笔画画时,他们就会得到一个奖章。在持续了一周之后,这项奖励被停止,而此后再用这个颜色的儿童比实验前少了一半。毕竟谁也不愿意白干活。同样,一旦家长的奖励停止,孩子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我不赞成使用奖励并不意味着父母不能在孩子每次成功的时候去欣赏和鼓励他,只是不要试图去用一种“奖励制度”去操纵孩子的行为。

  当孩子得到家长的真心认可时,会做得更好。


2你看谁谁谁,这次又考了第一!


     在我们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父母说这样的话:

  “你看人家小明,懂事听话,哪像你啊,上课不老实,话那么多!”

  “你看人家小杰,每次考试都考第一名,多让爸妈省心啊!再看看你……”

  很多家长喜欢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给孩子一个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以此激励他们的成长。

  其实,家长都没有想到,这样的比较和言语刺激不仅难以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不仅会让孩子“敌视”优秀生,更加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让孩子在学习中倍感压力,很容易气馁从而厌恶学习,结果使教育进入“恶性循环”。

  在这种刺激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不够自信。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往往心理不够强大,没有面对困难或挑战的勇气。哪怕在踏上社会之后,也会因为小时候从没获得肯定或很少获得鼓励,导致一遇见困境,就会自尊心连连受挫,变得更加自卑,甚至会造成伴随一生的心理障碍。

  与其处处拿孩子与别人家的比,不如让孩子和自己比。拿他的今天与昨天相比,仔细找出他的进步。如,从孩子不主动上学到主动去;从回家不主动看书到主动看一页书

  珍惜孩子一点点的进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感觉自己是有无限希望的。那时,他才会努力去争取大一点的进步和成绩,真正建立起自尊和自信,才能拥有真正的学习动力和自强精神。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用心去发现自家孩子的独特精彩。一个心理阳光、健康快乐的孩子,自然而然会在这个世界上释放出自身独一无二的夺目光彩。

3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其他的不用管!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妈妈们说这样的话:“饭我给你做,衣服我给你洗,你啥都不用管,只管好好学习就行了”;我们也经常看到上下学的路上,爷爷奶奶或是爸爸妈妈背着孩子的书包,早晚接送,风尘仆仆;家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也不会和孩子商量,因为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父母关注孩子的学习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就片面了,就阻碍了孩子真正学习能力的发展。孩子的生活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书本知识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是孩子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回到家里,孩子需要丰富的家庭生活,需要有回到家里的感觉。

  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只管学习,其他的什么都不管,孩子会慢慢地习惯这种家庭模式,即使妈妈下班回家做家务累得腰酸背痛,孩子也已经学会了无动于衷,视而不见。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难管,不懂得体恤父母。

  而且,这样长大的孩子一定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遇到困难,不是想着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而是依赖父母。

  孩子应该和成年人一样,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让他做他应该负责的家庭责任,特别是让孩子干一些不太费力气的家务活。父母要知道,这种劳动可以孩子的手指得到运动,能刺激大脑的成长发育。

  所以,请不要把孩子学习的范围限制在课业上,也要注重孩子生活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如果只关注孩子功课的学习,不仅会加重孩子疲劳厌学的情绪,更会让孩子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考好了给奖励,考不好就惩罚,这会让孩子特别的焦虑。所以这句话不要说。你看谁又考了第1名?这样的话也不要说可能会刺激到孩子。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都不要管。这句话也不要说。

第1种就是考好了就给你讲,你如果考不好的话就惩罚;第2种就是,你看看谁家的孩子又考了第一;三种就是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其他的你什么都不用。

你怎么这么笨呢,学不会。还有就是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么聪明。你要是不学的话就不许吃饭,也不能出去玩。

你好,孩子厌学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孩子厌学并非偶然,年龄的增大是一个重要原因,不能等到孩子长大了再想到梳理和引导 ,学习习惯需要用兴趣引导。首先要了解厌学的主要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摆脱厌学的困扰。如果是因为学习成绩差,担心考不上理想学校导致的厌学,可以提前给孩子做一个升学规划,有很多的升学方案可以帮助孩子考上理想的学校,早帮孩子规划,升学时的选择才会更多。

家长用哪三句话骂孩子,会摧毁孩子的自信?~



家长千万别说,哪三句话导致孩子厌学呢?
答: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妈妈们说这样的话:“饭我给你做,衣服我给你洗,你啥都不用管,只管好好学习就行了”;我们也经常看到上下学的路上,爷爷奶奶或是爸爸妈妈背着孩子的书包,早晚接送,风尘仆仆;家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也不会和孩子商量,因为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父母关注孩子的学...

饭桌上, 千万别对孩子说这三句话, 不仅会变笨, 成绩还越来越差!_百度...
答:比如,每天吃饭的时候, 在饭桌上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千万别说这三句话 。没准,你家孩子的成绩就蹭蹭蹭的上去了!01 “快点吃”“哎呀,菜都快凉了,快点吃,别玩了。”“你怎么吃个饭都磨磨蹭蹭的,快点吃。”“快点吃,吃完赶紧写作业去,别磨叽。”每次吃饭,总能看到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快...

亲家之间,永远不要说哪几种话,别给各自儿女留下隐患?
答:1、“过分护短”的话,2、“翻旧账”的话,3、“狮子大开口”的话,4、“道听途说”的话。最后不能够相互比较,要真心的对待。

哪些话会伤害到孩子的自信?
答:所以和孩子沟通是个大学问,这三句话,家长一定要忍住了,千万别说!责问、打击的话 很少有父母,能安安静静地听孩子把话说完。没等孩子说完,就开始责问或者打击孩子。泰国拍过一则广告,安排了几组家庭做实验,放学时,每个不知情的妈妈都接到了一个浑身脏兮兮的孩子,妈妈们见此都惊呼,无一幸免...

美国优秀教师给中国家长的十条建议,以及最不能说的10句话!
答:一、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 二、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 三、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能够做到,孩子有自信心,从而有...

合格家长具备的条件
答:一、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二、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三、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能够做到,孩子有自...

对于一个男人,你认为哪句话最伤人?
答:1、否定一个男人的能力:“就你,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如果这是一个自尊心脆弱的人,那么这句话就能将他打击垮,甚至会恼羞成怒,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不会是爱人还是领导或者是任何一个人,对一个男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在心里一定是恨你的。2、摧残一个男生的梦想:“你能不能不要一整天总是...

女人在任性时,最想告诉男人哪几句话?
答:如果男人有一种胆怯的心理,再没有一点责任心。这样的话反而产生了致命的感觉,其实女人就想让男人多关心她一些。女人需要安全感,两人的感情才会长久。二、你还算个男人吗?当女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想激励男人有一份责任、有一份担当。女人在感情里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气急败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