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什么古代皇帝没有一个坐牢的?

作者&投稿:鞠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子是立法者,但也是执法者。

法律是以天子为首的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统治阶级是立法者,也是执法者,而普通百姓才是守法者。统治者根据自身利益立下法规,同时成为执法者,百姓被动执法,对法律法规没有参与权。

简单说就是最终解释权在皇帝手里,小老百姓遵守就是了,我说有罪就有罪,我就是王法。


皇帝便是执法者,他若犯了法,没有更高执法者有资格审判皇帝,因为皇帝是天地独尊的,身份高贵,地位低贱者没资格审判皇帝。

而且皇帝口含天宪,言出法随,他可以修改法律,也可以使用特赦的特权,想要用法律让皇帝坐牢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推翻他的统治,由新的统治阶级审判。比如,宣统帝被推翻后,便被人民审判,坐了牢,成了古往今来很特殊的一位皇帝。

臣下会为其引经据典巧舌如簧的开脱罪行 。

三国里有关于曹操的一个故事,很好地体现了这个道理。

一次麦熟时节,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都躲到村外,没有一个敢回家收割小麦的。

曹操立即派人挨家挨户告诉老百姓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现在正是麦熟的时候,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们不要害怕。老百姓开始不相信,都躲在暗处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

结果曹操的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交口称赞曹操。有的甚至望着官军的背影,还跪在地上拜谢。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曹操骑马时忽然一旁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大片麦田。这下可好了,百姓,大军都看着呢,要是没人看到便罢了,看见了可就糊弄不了了。且看曹操如何办?


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吓得连忙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坚决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就要自刎,当时那把剑离曹操的喉咙还有十多公分,众人就很配合的吓得连忙跪下阻拦,一副丞相要自杀,臣下们也没脸活了的样子。

大臣郭嘉走上前来,引经据典说了一通,大概意思就是说;“《春秋》云,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焉能自杀?”

曹操沉思了良久说:“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使命,那就暂且免去一死吧。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接着曹操派人传遍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可别觉得剪头发很荒谬,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汉朝以孝治天下,孝道早已深入人心,随便割掉头发不仅大逆不道,还会被视为是不孝的表现。所以曹操用头发代替头也无不可。

曹操巧妙地利用这个观念,加上臣下们的神助攻,完美维护了形象,还收割了一波人心,不愧是曹老板,佩服,佩服!



因为古代皇帝一直处于皇宫之中,而且皇帝的话就是圣旨,不会犯罪,所以古代皇帝没有一个坐牢的。

天子犯法和庶民同罪只是一句话,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国家不可一日没有皇帝,没有皇帝整个国家都会乱套,不可能让皇帝去坐牢,最多下罪己诏。

皇帝凌驾于法律之上,古代所有法律的制定都是为了维护皇帝的统治,所以皇帝不可能坐牢。

因为皇帝的地位是最高的,没有人能判定他有罪,更没有人能让他坐牢。

~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意思
答: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意思是有权势的人犯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成语拼音:wángzǐfànfǎ,yǔshùmíntóngzuì。2、成语解释:王子:借指有权势的人;庶民:平民百姓。有权势的人犯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成语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商君...

千百年来传流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和法不加罪于尊做何解释?_百度知 ...
答:封建社会的体制,早在辛亥革命时就被推翻了。

与庶民同罪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赏析说明 商鞅为了变法,不惜得罪了未来的君王。这也是商鞅后来被处以“五马分尸”惨死的原因之一,商鞅的死其实多少有秦惠文王的公报私仇(个人私心)在里面。虽说在这件事情上,商鞅确实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其实质上惩罚的也是太子的师父,而并非太子本人,所以这句话根本上是说不通的。...

请问古代礼法里面怎么平衡“刑不上大夫”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答:并不能影响罪刑的轻重,不因此而增一分或减一分。所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与“刑不上大夫”其实是不冲突的。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663814.htm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谁说的?
答:"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话实际上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出自《史记·商君列传》。这句话的核心意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商鞅以其历史功绩而闻名,他是秦国统一六国、中国历史从奴隶制向封建君主制转变的关键推动者。商鞅通过立法推进社会制度改革,使秦国的新政得以有效实施,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谚语体现了什么的思想
答: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谚语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思想。这是一句谚语,意思是皇上犯了错和老百姓一样治罪,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思想。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还是“天子犯法,与民同罪”?-
答:封建时代的中国不是法治社会,天子的权力再法律之上。所谓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过是天子为了表现自己。天子犯法最对就是下一道罪己诏就已经是上限了(这还是明君,有的皇帝即使错了,也不会认错的,好一点的皇帝会改错,但不认错,譬如曹操),封建社会的法律是为天子服务的 ,最多也就宋仁宗让母亲...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答: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则如下: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应该享有特权;2、这一原则体现在宪法中的第三十三条;3、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了这一观点。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历史沿革:1、起源:该原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发展:在不同朝代,这一原则的实际应用程度有所不...

话说古代天子犯法 与庶民同罪 是真的吗
答:国法向来都是统治阶级为统治被统治阶级制定的,这是实质至于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都是说辞,或者是为了维护统治逼不得已大义灭亲以告天下逼迫之举而已。纵观古往今来(纵是21世纪的今天)清醒的人民都可以深深感觉到法律是为他们而定,同样的触犯的法律条款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及社会地位的不同竟会有天壤之别...

中国历史上有哪个朝代真正做到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答:只有秦国,商鞅的秦法虽然严苛,却是所有朝代对百姓最有利的。秦国实行军功受爵制度,无论皇亲贵族还是奴隶百姓,都要严格按照。至于刑法也是,商鞅就是因为太子犯法而没有手下留情,但因太子年幼,所以对监护人太子太傅、秦孝公的亲兄弟按照刑法实施了酷刑。商鞅就是因为得罪太子和所有的贵族所以秦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