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被挖心了为何还不会死?为何一见到卖菜的妇人后就死了?

作者&投稿:仝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起比干,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是历史上商纣王底薪的叔父。也就是说,帝辛的父亲帝乙是比干同父异母的兄弟。只不过比干是庶出,帝乙是嫡出。虽说比干是帝辛的叔父,实际上也是帝辛的大臣。在夏商周那样的朝代,由于等级森严,一般老百姓是没有机会当朝中大臣的,只有君王的亲戚,等级非常高贵,才有这样的资格。

比干不但是帝辛的大臣,而且还是不一般的大臣,他的职位是少师,相当于帝辛的宰相。帝辛的朝中大事,都交由比干来处理。不过,比干又是一个十分悲催的宰相,他在各方面都和帝辛的主张不一致。比干主张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同时在管理上,也主张不应该用严厉的刑罚来摧残老百姓。

但是帝辛不是这样的观点。帝辛是一个功业心很强的人。他认为依靠商朝的实力,完全能够打败周边的那些少数民族部落,获得这些少数民族部落的财富和百姓。同时,他认为对国内的老百姓,应该严格管理,只有用严厉的刑罚处罚那些犯了罪的人,才能让老百姓安分守己。

比干对帝辛这种好大喜功和残暴不仁的行为多有规劝。当帝辛发动大军攻打徐夷的时候,比干就劝帝辛不能这样做。但是帝辛并不听比干的话。虽然帝辛后来打败了徐夷,获得了他们的不少人口作为俘虏,但是商朝的国力却得到了极大的削弱。

接着,帝辛又发动了与东夷的战争,灭掉东夷,获得了东夷的大批俘虏。不过,却也让国力再一次得到削弱,国家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因此,西周才造起反来。西周名义上是商朝的诸侯国,帝辛大怒,准备发动与西周的战争。比干一如既往地提出反对意见,并且在出兵的时候,行动缓慢。这一次,帝辛再也忍不住,一怒之下杀掉比干。

帝辛是怎么杀比干的,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不过,清朝演义小说《封神演义》中,写的则是当时帝辛有病,妲己说,需要用比干的七窍玲珑心做药引子。比干明明知道妲己这样做,是想让自己死,可却也没有办法,忠君爱国的比干,当初剖开胸膛,把心取出来扔在地上。

比干把心取出来扔在地上的时候,胸膛并没有流血,他也没有死,而是面如淡金地走出朝堂。当很多大臣问他的时候,他都没有说话,而是骑着马往民间走去。

他来到民间,遇见一个卖无心菜的妇人。比干问她,无心菜没心能活,人没心,会不会死。如果那个妇人说不会死,比干就会一直活着。但那个妇人说的偏偏是,没有心怎么会活呢!

比干听了这句话以后,大叫一声,从马背上跌了下来,七窍流血死掉了。

问题来了,比干为什么听到妇人那句话后,就流血而死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先得来看看,《封神演义》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这部小说,写的确实是西周代替商朝的那段历史。不过,并不完全是真实的历史,其中有非常多的虚构的成分,尤其是对神魔介入改朝换代的一种虚构。

这部小说讲的,就是“天道”的道理。也就是说,改朝换代的规律是什么?是君王是否有德行,是否获得天下老百姓的拥护。如果这个君王有德行,能获得老百姓的拥护,那么,这个君王就能够获得江山。获得江山的君王,也因此能够守住江山。这就是“天道”。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天下有德者居之。”

既然“天下有德者居之”,因此,某个人有德行,上天就会帮助他的。历史上所说的帮助,是“冥冥之中自有神助”。而在《封神演义》里,则讲的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来,亲自帮助。这是《封神演义》这部小说,具有寓言的意义。

在《封神演义》里,周武王自然是“有德”的人,自然是应该受到上天保护的。帝辛自然是“无道”之人,自然是应该受到上天惩罚的。但是帝辛虽然无道,他却有一帮“有德”的大臣,比干就是其中一个。

帝辛无道,夺去了比干的心。这里的“心”,代表的其实就是一种天道。就是说,本来天道认为商朝已经不配拥有天下了,只不过因为有一帮“有德”的大臣,因此,商朝还能够存活下来。但是,当比干被“诛心”以后,商朝就失去了天道。失去天道,自然就失去了老百姓的拥护。比干问民间百姓的妇人,没有心能不能活,其实是寓意说,商朝失去了天道,失去了老百姓的拥护,能不能存活下去。老百姓当然要说无法存活下去,这样,比干明白无力回天,因此才气得七窍流血而死了。

~

比干挖心是什么原因,又为何没有马上死去?
答:比干挖心后没有立即死是因为提前吞下了姜子牙给他的神符。神符之所以灵验,是因为使用的人虔诚的信仰,农妇的一句话让比干动摇了,农妇对神符的否定让神符在那一瞬间失效了。所以比干才会死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相信,请坚信。个人觉得和亚当夏娃的情况还是不太一样,亚当夏娃吃了禁果就从天上贬下凡间...

比干被挖心后,保住了性命,为什么还会被一句话害死?
答:个人觉得,比干之所以听到妇人一句“人无心会死”就当时毙命,是因为自己的求生信念破灭,姜子牙其实早已预料到此事,于是提前让他喝下了符水,所以比干在被纣王挖心之后也没死,但是,这个卖菜的妇人却告诉他,菜没心能活,人没了心就肯定会死,比干的求生信念难免会被破坏,所以当场就暴毙了。

封神榜:为何比干被剖心之后还是死去了呢?
答:比干被挖了心为什么不死?传说姜子牙算到比干将来会挖心而死,所以提前给了他保命的简贴,让他在有难的时候把简贴烧了掺水喝下去,这样服下去的神符就可以保护五脏六腑而不致死。 他骑马南行,在荒郊野外碰到一在卖“没心菜”的老妇。比干问老妇:“菜没心可以活,那人呢?” ...

比干挖心之后为何还能走路?
答:比干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比干尽心尽力地辅佐纣王,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比干向来以死进谏,不惜以死抗争,正是这样的品质最终导致纣王要比干挖心。比干挖心的故事之历史版本。比干从小就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年仅20岁就当上了太师,辅佐自己的亲哥哥帝乙,后来帝乙驾崩纣...

比干被挖心了为何还不会死?为何一见到卖菜的妇人后就死了?
答:就是说,本来天道认为商朝已经不配拥有天下了,只不过因为有一帮“有德”的大臣,因此,商朝还能够存活下来。但是,当比干被“诛心”以后,商朝就失去了天道。失去天道,自然就失去了老百姓的拥护。比干问民间百姓的妇人,没有心能不能活,其实是寓意说,商朝失去了天道,失去了老百姓的拥护,能不能存...

为什么比干被挖心之后活着,见到卖菜老妇后就死了?
答:他不信,卖菜老妇说无心能活,为了害他。他相信了所以吐血而死。封神榜虽说是一本神话小说,但比干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当然挖了心肯定立马就死。正史中比干也没有被挖心,因为狐狸精也不存在。比干因上谏而死亡。为国守忠。然后封神榜的作者为了给比干正名给他安上被狐狸精害死的忠臣形象。

姜子牙为何没救比干令其惨死 比干挖心后为何没当场死
答:对于残暴不仁的纣王大家都不敢为比干求情,而对比干早就痛恨已久的纣王下令将比干挖心,让其流血而死。在电视剧中姜子牙早就料到比干会有这样的一天,也早早就为其准备了护心符,所以在比干被挖心之后并没有马上的死去,而是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一位老妇人在卖空心菜,于是已经没有心的比干就问这位妇人...

比干被挖心后没死,为何因为大街上一个卖菜妇人的话死亡?
答:“人没有心当然活不了”打破了比干原先存在的“无心能活”的想法,他的心本来就被挖去,卖菜妇人的话,连他最后的信念都给击破,连活下去的信心都没有了,自然也就只能这样死去了。从正常的生理常识来看,任何人,在没有了一颗心之后,是肯定会失去心脏功能而停止供血,进而...

比干被挖心之后,明明已经活了下来,为何遇见卖菜老妇还是死了?
答:因为卖菜老妇告诉他无心不能活,直接导致比干吐血身亡。比干是被狐妖挖的心,因为比干放火烧了轩辕坟,而狐妖的家人都在轩辕坟里面,比干的这一把火直接把狐妖的家人全部都杀了,于是狐妖彻底的发怒了,想来也不会放过比干的。狐妖非常的伤心,发誓要为家人报仇,于是便和妲己联合起来挖了比干的心。在...

比干惨遭挖心尚且存活于世,为何听了卖菜夫人一句话便命丧黄泉?
答:其实这就是符咒的潜在危险,如果妇人告诉比干,人无心也是可以活的,比干就能活下来,不过剧情当然不会这样安排,比干也就只能被一个妇人“说死”了。其实在这个剧情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民众对当时统治者的态度,如果君王可以重新振作起来,民心也可以得到拯救,国家也不会灭亡。可要是失去了民心,国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