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处理中存在什么问题?有何建议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处理

作者&投稿:藏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难点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以下事项:
  1.区分日后事项与非日后事项
  依据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有些事项的发生对报告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并不构成影响或者影响很小,在报告年度的财务报告中可不说明,也并不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这样的事项就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即非日后事项。
  2.区分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
  准则以列举的方式,说明了哪些属于调整事项,哪些属于非调整事项,但是并没有包括所有的日后事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会计人员作出判断。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作为日后事项都是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并且对报告年度财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有重大影响。所谓调整事项,是指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表明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已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应依据新发生的情况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人、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判断标准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的有关金额作出重新估计,应当作为调整事项。调整事项的特点是:①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已经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得以证实的事项;②对按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所谓非调整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该状况并不存在,而是日后才发生的事项,虽不涉及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但为了对外提供更有用的会计信息,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披露这类事项,这类事项作为非调整事项。非调整事项的特点是:①资产负债表日并未发生或存在,完全是日后发生的事项;②对理解和分析财务报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这两类事项的区别在于:调整事项是事项存在于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资产负债表日后提供了证据对以前已存在的事项作出进一步说明;而非调整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存在,但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才发生。这两类事项的共同点在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对报告年度的财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3.区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或有事项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结果必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两者既存在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主要区别是含义不同,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同,性质和发生时点不同,会计处理不同。但在很多情况下两者相互涉及,相互渗透。所以在执行本准则时要重点区分,加以把握。
  4.区分有利事项和不利事项
  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有利事项,或可能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不利事项,在一般情况下,会计上凡遇有存在风险和不确定的情况时,对收益的处理和列报损失通常采取谨慎态度。所以,在区分有利事项和不利事项时,应遵循稳健性原则。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些企业为完成当年的财务任务和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在会计数据上粉饰财务成果。
  2.调整各项准备。某些企业为调节利润,在资产负债表日不按规定比例故意多提少提各项准备;或者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调整而不调整,人为调整利润指标。
  三、几点建议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高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制止人为调整利润等现象的发生,建议加强监督约束机制。因此必须正确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按《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告应进行必要的调整或提供附注说明。
  (一)正确认识事项的性质
  在企业内部不仅会计人员,而且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和外部的市场监督机构、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都应认识到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财务报告的组成内容。
  (二)全面规范披露内容
  为便于理解和操作《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资产负债表事项在定义的基础上又作了举例说明,说明了日后事项中,哪些属于调整事项,哪些属于非调整事项,但并没有列举详尽。实务中,会计人员应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判断原则,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中哪些属于调整事项,哪些属于非调整事项。并对非调整事项进行全面披露。
  (三)会计调整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为了使资产负债表日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准确、有用,而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调整事项很多,但是有几条原则是调整时必须遵循的。
  1.调整事项必须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而不能凭会计人员的主观推测作出调整。2.调整时必须注意对应关系,不能只作单方面调整,而且调整过的会计报表仍然要保持平衡关系。3.调整报表只能作为正式报表补充的附件,不得破坏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和报表体系。
  (四)建立多层次的内部会计监督体系
  建立经办、复核、坐班主任、会计辅导等多层次的内部会计监督体系,使各项业务活动都置于严格的监管之下。
  (五)强化内部审计
  要选配责任心强、敢于坚持原则、有较强会计专业知识的人充实到审计队伍,对会计业务进行定期专项审计,对发现有异常的事项随时审计。建立以审计、税务和财政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体系,尤其是要积极推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对金融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实行经常的、独立的外部会计监督。通过建立起科学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和真实创造必要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这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首先,在2007年末确认预计负债时做的分录是:
借:营业外支出--诉讼赔偿 300
贷:预计负债   3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所得税费用 75 先把这两个分录弄清。
再做2008年的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预计负债 300
贷:其他应付款 400
借:其他应付款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把之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也抵消: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因为实际支付了400,而且是汇算清缴前,减少应交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要把自己做的上面的第二,第三笔分录合在一起。那么,就是等于最后一笔分录了。

扩展资料:
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账、分类账、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
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资产负债表为会计上相当重要的财务报表,最重要功用在于表现企业体的经营状况。
就程序言,资产负债表为簿记记帐程序的末端,是集合了登录分录、过帐及试算调整后的最后结果与报表。就性质言,资产负债表则是表现企业体或公司资产、负债与股东权益的的对比关系,确切反应公司营运状况。
就报表基本组成而言,资产负债表主要包含了报表左边算式的资产部分,与右边算式的负债与股东权益部分。
而作业前端,如果完全依照会计原则记载,并经由正确的分录或转帐试算过程后,必然会使资产负债表的左右边算式的总金额完全相同。而这个算式终其言就是资产金额总计=负债金额合计+股东权益金额合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表明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的企业不应当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什么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它包括哪几类?如何区分
答:区别:1、区间不同 区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属于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的根本区别在于发生事项是否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就已经存在。2、会计处理不同 调整事项是是应当社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做出相关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这里的财务报表是指资产负债表、...

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答:应该分两种情况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非日后事项进行处理。一、日后事项的损益调整:如果企业所发生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属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即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则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整。会计处理程序如下:1、将需要调整的损益数结转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

怎么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账务处理
答:应该分两种情况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非日后事项进行处理。一、日后事项的损益调整:如果企业所发生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属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即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则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整。会计处理程序如下:1、将需要调整的损益数结转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账务处理
答:应该分两种情况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非日后事项进行处理。一、日后事项的损益调整:如果企业所发生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属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即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则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整。会计处理程序如下:1、将需要调整的损益数结转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务怎么处理?
答:应该分两种情况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非日后事项进行处理。一、日后事项的损益调整:如果企业所发生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属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即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则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整。会计处理程序如下:1、将需要调整的损益数结转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 发现了前期存在的财务报表差错
答:如果前期差错重要,虽然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至报告期,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但是参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准则处理。如果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至报告期的不重要前期差错,则参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处理。一个依据是会计准则28号和29号和准则,另外就是中注协编的会计辅导教材。

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属于报告年度(以前)差错,如何调整?
答:答: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属于报告年度(以前)差错,影响报告期利润项目,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调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尚未完成的,同时调整应交企业所得税。在资产负债表日期间,发现属于报告期(以前年度)差错的处理方法案例:(1)资产...

如何区分日后事项、期后事项、或有事项?
答: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在会计实务处理中,对于财务报告批准公布日至实际对外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事项,由此影响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期的,应以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即承认财务报告批准公布日至实际对外公布日...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 发现了前期存在的财务报表差错
答:如果前期差错重要,虽然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至报告期,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但是参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准则处理。如果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至报告期的不重要前期差错,则参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处理。一个依据是会计准则28号和29号和准则,另外就是中注协编的会计辅导教材。

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的上一年度重大差错,是按照前期差错处理呢,还 ...
答:我理解两章陈述的角度不一样:日后事项那一章陈述的角度是:出现这种情况,属于调整事项的范围,因为是资产负债表日时已存在,然后具体的处理方式,就按“会计差错”那一章的具体做法(第442页如是说),这里是先给这些事定了性,归类成调整事项。前期差错那一章陈述的角度:主要陈述发现差错后的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