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武汉的文言文

作者&投稿:子车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黄鹤楼文言文原文翻译

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神仙,曾经骑着黄鹤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长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伸手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和吴地名胜古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古诗——《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悠悠:久远的意思。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而埋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后人因称其洲为鹦鹉洲。乡关:故乡。

【韵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白云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简析: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2. 黄鹤楼文言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年代:唐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⑼流。 【译文】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

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黄鹤楼记》

作者: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译文】: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望黄鹤楼》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评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

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 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黄鹤楼》

年代:唐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①选自《崔颢集》。崔颢(公元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市蛇山(又名黄鹄山)。传说三国时费袆登仙驾鹤于此,因此得名。1985年在今址重建。

②历历:清楚可数。

③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④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菩萨蛮·登黄鹤楼》

日期:1927年2月 作者: ***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释】

〔黄鹤楼〕旧址在湖北省武昌市区之西长江岸边的黄鹤矶(一作黄鹄矶)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南端西侧。楼在历史上曾几经毁坏修复,一九五五年修建大桥时拆去遗留建筑物,一九八五年六月在重新扩建后开放。《南齐书·州郡志》说有个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黄鹄(即鹤,古“鹄”、“鹤”二字通)经过黄鹄矶。《太平寰宇记》说骑鹤仙人叫费文袆(huī灰),一作费祎(yī衣),每乘黄鹤到此楼休息。楼因此得名。许多文人曾题诗抒慨,唐崔颢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尤为历代传诵。作者借这个题目,抒发了革命家的截然不同的感慨。

3. 谁知道武汉语文新课改后所有的文言文篇目

目前考试说明还没下来,可以按这个走 1、氓 《诗经》 2、国殇 屈 原 3、《归园田居》(其一) 陶 潜 ■4、虞美人 李 煜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6、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8、春夜喜雨 杜 甫 9、蜀相 杜 甫 10、登高 杜 甫 11、琵琶行 (不包括“序”) 白居易 12、泊秦淮 杜 牧 13、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14、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15、定风波 苏 轼 16、声声慢 李清照 17、书愤 陆 游 18、钗头凤 陆 游 ■19、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20、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 21、窦娥冤 (【滚绣球】) 关汉卿 22、沁园春·长沙 *** 二、古文(23篇,2010年不考画的5篇。

计18篇)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3、劝学 《荀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烛之武退秦师 (夜缒而出……乃还) 《左传》 6、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7、逍遥游(北冥有鱼……之二虫又何知) 《庄子》 8、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庄不得击) 《史记》 9、出师表 诸葛亮 10、陈情表(伏惟圣朝……不能废远) 李 密 11、桃花源记 陶 潜 12、故去来兮辞(不包括“序”) 陶 潜 13、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岂不痛哉) 王羲之 14、滕王阁序(豫章故郡……声断衡阳之浦)王 勃 15、师说 (嗟乎……其可怪也欤) 韩 愈 16、陋室铭 刘禹锡 17、小石潭记 柳宗元 18、阿房宫赋(嗟乎……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 牧 19、岳阳楼记 范仲淹 20、醉翁亭记 欧阳修 21、前赤壁赋(壬戌之秋……托遗响于悲风) 苏 轼 22、游褒禅山记 (于是余有叹焉……此余之所得也) 王安石 23、爱莲说 周敦颐。

4. 文言文的武昌在哪里

如果从“武昌”这个词的起源来讲,三国时期指鄂州。吴王孙权在鄂州建都称帝,为图霸业朔江而上,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至今还保留着一些武昌城的城墙。

由于鄂州和现在的武昌距离不远,都在江南,孙权在鄂州建武昌城的同时,在今天的武昌黄鹤楼一带建了石头城,取名“夏口”,作为鄂州的要塞。

后来,历史变迁十分频繁,不同朝代设置的行政机构五花八门,“武昌”这个名字有时是州郡,有时是县治,文言文中具体指什么,要了解当时的历史才能明白。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政治经济交通社会的发展,“武昌”这个地理概念,逐渐由鄂州向武汉转移。

5. 黄鹤楼文言文逐字逐句翻译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悠悠:久远的意思。

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

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而埋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后人因称其洲为鹦鹉洲。乡关:故乡。

: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白云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简析】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6. 黄鹤楼文言文加点字的翻译

古诗——《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悠悠:久远的意思。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而埋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后人因称其洲为鹦鹉洲。乡关:故乡。

黄鹤楼记

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①、东阳八咏②,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译文: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讳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

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你就将就着点好吧 根据译文写加点字的意思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

描写黄鹤楼的文言文
答:写黄鹤楼的文言文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 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2、《黄鹤楼记》...

文言文黄鹤楼扩写
答:2. 黄鹤楼文言文扩写 扩写成400字的故事 天上的仙人都乘着自己的黄鹤回到了天上,而这里却留下了一座黄鹤楼.黄鹤和仙人飞走了,却不知道能不能再回来,只有天上的白云在碧蓝的天空上来回漂流,白云在蓝天上一会儿变成白马,一会儿变成棉花糖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在黄鹤楼的上方漂浮着. 在天空晴朗,长空万里的天空...

黄鹤楼文言文逐字逐句翻译
答:阁:我国古代的一种建筑物,供游息、远眺、供佛或藏书之用。阁的平面呈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等,一般四周设隔扇。艇子:小船。蒙丛:覆盖,丛生。啾唧:细小而碎杂的声音:颓然:柔顺的样子,文中是舒坦的意思。碧窈:碧绿幽远。[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千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

黄鹤楼文言文的翻译?
答:悠悠:久远的意思。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而埋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后人因称其洲为鹦鹉洲。乡关:故乡。:...

冯友兰纪念抗战胜利题词,是一篇文言文
答:文为余30年前旧作。以今观之,此文有见识,有感情,有气势,有词藻,有音节,寓六朝之俪句于唐宋之古文。余中年为古典文,以此自期,此则其选也。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有蕴于中,故情文相生,不能自已。今日重读,感慨系之矣。敝帚自珍,犹过于当日操笔时也。

程鹏文言文自荐原文
答:1. 程鹏 文言文 原文 致武汉大学自荐信全文 癸巳年十一月廿六日,安庆后学程鹏,谨奉书于武汉大学诸公: 余姓程名鹏,乃皖省宜城人也。 祖居徽州,因经商之故迁居安庆,已有百年矣。少好旧学,性喜读书。 然年幼之时,蒙昧无知,但凭一时之兴,杂阅群籍,而不晓学问当以何而入焉。后幸受业于古史辨派传人,童...

黄鹤楼文言文
答:①选自《崔颢集》。崔颢(公元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市蛇山(又名黄鹄山)。传说三国时费袆登仙驾鹤于此,因此得名。1985年在今址重建。②历历:清楚可数。③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④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译文】过...

文言文《黄鹤楼》的文末有一冒号,跟据文意谈谈它的作用
答: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问/答、说、想、是、即、写道、认为、证明、表示、指出、例如”之类动词都可加冒号,使其具有提示性,以引出宾语。例如:(1)问:你觉得在翻译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答:谁都知道,翻译是转述而非创作,因此译者:(1)应该知道原作者说的是什么;(2...

2011~2012学年度(下)武汉市名校联合教研交流资料 七年级(下)语文第一...
答:《三国志司马芝传》文言文参考译文翻译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太祖平荆州,以芝为...

文言文 清谈高手 翻译
答:晋怀帝永嘉四年,即公元310年,中原发生战乱,他便辞别家人,渡江南下,先至江夏,即今日湖北武汉,两年后又往豫章,即今日江西南昌。在魏晋玄理清谈名士中,创立玄学完整理论体系的,当首推何宴与王弼,卫玠是继承王弼的理论体系的佼佼者。《世说新语》曾赞叹说,王弼“吐金声于中朝”,卫玠“复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