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板块结构及其运动是什么? 世界板块的构造有哪些?

作者&投稿:宰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世纪60年代末,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由美国的摩根、法国的勒比雄和英国的麦肯齐共同提出岩石圈板块构造说。地震学的研究成果支持了板块构造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承认这一学说。于是岩石圈板块的相对运动被视为岩石圈大陆构造的原因,板块构造学说也就被视为新全球构造理论。

按照岩石圈板块学说,一个刚性的岩石圈可依其地质构造特征区分成若干岩石板块。经过地质学家们的研究,多倾向把岩石圈区分为7个大板块和7个小板块,每个板块又可区分成若干地块。板块边界的地质构造主要有3种构造体系:全球洋脊构造体系、大陆新造山带构造体系和岛弧—海沟构造体系。这3种构造体系都是明显的变形破碎地带,活动性很强。因此全球的地震、火山绝大部分发生在板块的边界地带。板块的边界是某些地块的边缘。地块边缘的地质构造体系为大陆上老的褶皱带构造体系、大陆裂谷构造体系、稳定大陆边缘构造体系、洋底的海岭构造体系、大陆大断裂带构造体系和洋底大断裂带构造体系。这7个大板块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澳板块、非洲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和南极板块。

太平洋板块是由单一的大洋岩石圈组成的大洋型板块。这个板块有9个地块。

亚欧板块主要由大陆组成。中国地处亚欧板块之中。亚欧板块的内部结构最为复杂。亚欧板块有24个地块。

印澳板块有9个地块。

非洲板块主要是非洲大陆。大西洋的部分海域也被划分在该板块中。非洲板块有9个地块。

北美板块包括北美大陆和北冰洋盆地的绝大部分,有14个地块。

南美板块主要是南美大陆,有6个地块。

南极板块有9个地块。

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内圈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这7大板块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地球的内圈有一个向西的转动。除此之外,岩石圈的板块还存在一个离极运动。北半球的板块向赤道方向运动,南半球的板块也向赤道方向运动,但南北两半球板块的运动方向相反。因此岩石圈板块作为整体相对内圈的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合成。岩石圈板块除了有整体运动之外,各板块之间还存在相对运动。岩石圈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有3种形式:板块相互分离、板块相互汇聚和板块相互平移。目前,全球岩石圈板块相对运动的速率大部分已被确定下来。根据板块的这3种相对运动形式,其边界可称为分离型板块边界、汇聚型板块边界和平移型板块边界。

板块相互分离运动一般发生在较古老的大陆块的破裂带。分离运动的结果会产生一个新生大洋盆地。

板块汇聚运动表现为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这种相对运动与全球大规模造山运动有密切关系。

板块平移运动表现为2个板块以简单的方式相互滑过。板块平移运动在许多情况下是沿某种形式的扭动构造带发生的,它与板块的分离运动和汇聚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板块构造运动是指?~

地球表层由若干块体拼接而成,这些不同的地块称为板块。板块在它下面的软流层流动的驱动下,不停地移动。在板块边界,由于板块运动和碰撞引发的地震,叫板缘地震。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叫板内地震。
全球地震分布特征显示,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结合部位。地震明显受板块构造控制。因此,在这里介绍一些板块构造的基本知识。
板块构造学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在古生代后期(约3亿年前)地球上存在一个“泛大陆”,相应地也存在一个“泛大洋”。主要依据是现代的大陆非洲、美洲和欧洲可以大致拼合在一起(图1-5)。后来,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泛大陆的花岗岩层分离并在分布于整个地壳中的玄武岩层之上发生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海陆分布。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软流层物质的对流上升使海岭地区形成新岩石,并推动整个海底向两侧扩张,最后在海沟地区俯冲沉入大陆地壳下方(图1-6)。主要依据是,海洋探测发现大洋底的岩层厚度薄,形成时间离现在比较近,大多数是2亿~3亿年前形成的,但大陆一般是数十亿年前形成的岩石。海底磁化强度测量发现大洋中脊两侧的地磁异常是对称的。海底扩张学说表明大陆确实发生过漂移。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板块构造学理论。

图1-6 地幔软流层物质的对流上升形成新岩石,推动整个海底向两侧扩张,在海沟地区俯冲沉入大陆地壳下方板块构造学说是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麦肯齐和摩尔根等人提出的。板块构造,又被称为全球大地构造。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板块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岩石圈板块在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图1-6)。
全球地壳划分为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图1-7)。板块之间的边界是大洋中脊或海岭、深海沟、转换断层和地缝合线。海底扩张被认为是板块运动的基本动力来源。板块运动速度一般比较慢,平均每年可以移动1~6厘米。当两个板块逐渐分离时,在分离处即可出现新的凹地和海洋,大西洋和东非大裂谷就是在两块大板块发生分离时形成的。当两个大板块相互靠拢并发生碰撞时,就会在碰撞合拢的地方挤压出高大险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就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按照板块理论,大洋有生有灭,它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从小到无。大洋的发展可经历胚胎期(实例是东非大裂谷)、幼年期(实例是红海)、成年期(实例是大西洋)、衰退期(实例是太平洋)和终了期(实例是地中海)。

板块结合部位,是地震多发地带(图1-7)。全球约75%的浅源大地震和90%的中深源地震以及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上,这个地震带是太平洋板块和周围大陆板块交接的地方,且深源和中深源地震有规律地分布在自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一侧。欧亚地震带分布着除环太平洋以外的所有中深源地震和一些大的浅源地震,它是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带。沿着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岭中脊和转换断层,分布有浅源地震活动带,这是洋脊扩张带(图1-7)。在大陆内部,诸如东非裂谷、贝加尔裂谷等大陆板块内部的地壳扩张带也是强震活动带。在板块内部的一些大地震(中国大陆内部的强震),虽然发生在板块内部,但可能都是由于板块之间相互作用造成。在不同的地震区,地震断层活动方式是不同的,它和邻近的板块碰撞带上的作用方式密切相关。因此,不论板块之间的地震,还是板内的地震,实质上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板块构造说建立初始,勒比雄把全球地壳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随后有人把美洲板块分为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把印度洋板块印度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把太平洋单独列为一个板块;从亚欧板块分出东南亚板块。并在上述大板块中划分出中国板块及南太平洋、阿拉伯、加勒伯、加勒比海、可可斯、纳斯卡、菲律宾等若干个中小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和可可斯、纳斯卡小板块仅有洋壳外,各板块都包含有陆壳和洋壳。各板块之间是地壳最活动的地带构造活动带,常呈海岭、海沟-岛弧、转换断层、缝合线,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即分布于此。中国版图位于亚欧板块之内,雅鲁藏布江一带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相碰撞的缝合线。大板块具有一定的运动方向,每隔几千万年,甚至一两亿年,运动才发生变化。

全球板块结构及其运动是什么?
答:北半球的板块向赤道方向运动,南半球的板块也向赤道方向运动,但南北两半球板块的运动方向相反。因此岩石圈板块作为整体相对内圈的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合成。岩石圈板块除了有整体运动之外,各板块之间还存在相对运动。岩石圈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有3种形式:板块相互分离、板块相互汇聚和板块相互平移。目前,全球岩石...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岩石圈),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

什么是板块运动?
答:3. 板块运动指的是这些稳定地壳结构或地体的移动。4. 板块运动通常发生在地球的膨胀或收缩过程中,因为地壳的板块区域与地球表层空间相匹配。5. 地壳的板块结构表明,在地球的膨胀和收缩作用下,板块可以进行移动。6. 地壳运动不仅限于地球的膨胀和收缩,还包括洋壳在地球表面的自由、有规律的登陆、陷落...

关于地球版块结构
答:各板块是运动的,尤其是水平运动。当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挤压的时候,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那么大陆被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巴拉契亚山脉,阿尔卑斯山等。而大洋则形成深的海沟。所以,你的问题大陆和海底如果在一个板块上,应该是连在一起的。它们的海拔高度不同。喜马拉雅地震带...

究竟是什么在驱动地壳的板块运动,大陆分裂的原因是什么?
答:那么,到底是什么在驱动地壳的板块运动,难道“地幔羽”不是大陆分裂的主要原因?地壳-从蛋壳一样的坚固外壳,到分解成巨大的构造板块!生活在当代的很多人都知道,在太阳系的类地行星中,地球的密度、质量和直径都是最大的。而地壳、地幔和地核,便是我们这个地球的主要内部结构组成部分。地球...

世界的起源是什么东东,最初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的板块移动是经历了怎...
答: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地球板块学说就被广大科学家所认同,以下文章向我们介绍海底结构和地球构造的基本知识。从中使我们了解地壳运动的成因和原理;知道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那些应急措施。从地震的研究到大陆漂移理论 早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有位在东京帝国工程学院任教的地理学家,叫约翰 米尼(John Milne...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都有什么??
答:全球的岩石圈板块组成了地球最外层的构造,地球表层的构造运动主要在岩石圈的范围内进行。 关于地壳均衡的研究认为,岩 石圈下 面有一个物质层,其强度较小 ,容许缓慢变形和在水平方向流动。1914年,J.巴勒尔称这个物质层为软流圈。软流圈概念和地震学中的地幔低速层概念似乎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很多...

为什么说“板块运动,即不动也动”?
答:地球板块,即稳定的地壳结构或稳定的地体。板块运动,顾名思义,即稳定的地球结构和稳定的地体的运动。由于地壳布满有限的地球表面空间,板块区域图的连体结构又正好与地球表层空间吻合。所以,板块运动只有在地球的膨胀和收缩过程中进行。事实上,如果地壳可以分板块,就说明地壳不会动。地壳运动则说明地壳...

什么是板块构造学说?
答:板块构造学说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全球构造理论,它归纳了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其基本思想是:地球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在下垫的塑性软流层上做大规模漂浮;刚性的岩石圈又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板块内部是相对稳定的,而边缘则是强烈的构造活动地带;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着...

球结构和部首是什么
答:球字是左右结构,部首是“王”。球,拼音(qiú),释义:1、圆形立体物。2、指某些体育用品(多是球形的)。3、指球类运动。4、球形或接近球形的物体。5、指地球。也指星体。球字在生活里的运用有多种类型,我们可以在多个方面看到“球”字的运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球类运动:足球、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