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感慨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熊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感慨”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感慨(白话文)

感(文言文)

感慨:亦作“ 感嘅 ”。 1.谓情感愤激。2、感触,感叹。

①《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论》:“夫婢妾 *** 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

②唐 韩愈《送董邵南序》:“ 燕 赵 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2、感触,感叹。

①《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所以 陶渊明欲息交, 嵇叔夜 欲绝交, 刘孝标又做下《广绝交论》,都是感慨世情,故为忿激之谭耳。”

②宁调元《燕京杂诗》之四:“河山元气入残秋,感嘅时艰涕暗流。”[1]

③老舍《骆驼祥子》三:“老者连连的点头,似乎有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④《新唐书·崔咸传》:“ 咸素有高世志,造诣崭远。间游终南山,乘月吟啸,至感慨泣下。”

摘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2. 文言文翻译

木犹如此,

人何以堪

桓公北征①,经金城,见前为琅邪②时种柳,皆已十围③,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④流泪。 《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

①桓公北征:桓公,名桓温,东晋人。北征,指北上伐燕。②琅邪:官名,指琅邪内史。③十围:围,有两种解法,一指两臂合抱,一指两手合围,此指后者。④泫然:泪水下落的样子。

译文

桓公北伐,经过金城时,看见以前他做琅邪内史时所种下的树,现在都有十围那么粗了。他感慨地说:“树尚且长得这么快,人又怎能忍受(得了岁月的消磨)呢?”把着树枝,拿着枝条,感慨地落下了眼泪。

品鉴

岁月如流水,转眼树就长得很高了。而人也就随之变老了。树十围以成材,而自己老了却功业未成。想来的确令人伤感,特别是一个想建功立业的人。

3. 求文言文翻译

《兰亭集序》翻译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左右,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有别,行事各异,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无疑会是相通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

4. 文言文翻译

《归去来兮辞》晋·陶潜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我的家境十分贫困,耕种田地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找不到维持生计的办法。亲戚朋友多劝我出去做个小官,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荐,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这时战乱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离开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要了下来。但过了没几天,很思念田园,归乡的念头就产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作;饥冻虽是急迫之事,但违背自己本心就会使人感到十分痛苦。虽然自己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生活所驱使;于是感到烦恼,激动不已,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著前去奔丧,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就针对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给这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回去喽!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归!既然自己使心灵受形体的奴役,为什么还要独自惆怅伤悲?我明白了,以往的不能挽救;我知道了,靠将来还可以补回。真的,走入迷途还不算远,我觉得今是而昨非。船儿轻轻地摇荡着前进,风儿飘飘地吹着我的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恨晨光还是这样隐约依稀。终于看到了家里的屋檐,一边奔跑着一边怀着满腔的欢欣。僮仆跑出来迎接,小儿子等候在家门。园子里象征隐土生活的“三径”已经荒废,可是我心爱的松菊却还幸存。拉着幼子的手走进屋门,已准备了美酒盛满酒樽。高高地举起酒壶和酒觞自酌自饮,悠闲地看着庭园的树枝露出了笑颜。依靠着南窗(窗外有傲天的孤松)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确实感到这小小的空间就可以使人心安。每天在庭园散步已经养成乐趣,虽然安了家门却常常把它闭关。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昂首观看远方的青天。白云无心地飘出山去,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归还。夕阳暗淡将坠人大地,我仍抚着孤松盘桓流连。 回去啦!愿停止断绝那世俗的交游。既然这社会和我的愿望相违,我驾车出采又有什么可以追求?我喜欢的是亲戚间知心的交谈,或者是弹琴读书以消解忧愁。农人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将要耕种去到那西边的田畴。有时我振策驱车,有时我划桨行舟。有时沿着幽深曲折的溪水进入山谷,有时也崎岖坎坷地走过山丘。树木啁欣欣向荣,泉水啊涓涓始流。我赞美万物的得时,感慨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算了吧!寄身天地之间还会有多久,为什么不听任自己的心愿以决定去留?为什么栖栖惶惶地,还想到哪里去!富贵不是我的愿望,仙境又不可预期。趁着这大好的时机独自走了吧,或者就像古代的隐士那样把手杖插在地上躬耕耘籽。登上东边的高地放声长啸,靠近清澈的溪流尽情赋诗。姑且顺着生命的变化走到尽头,高高兴兴地接受天命还有什么怀疑



~

感慨的文言文翻译
答:3. 英语翻译求人帮忙把这篇文章翻译成古文两年多以后,我再看自己写 为《感》文两年矣,今复审之,慨思纷乱.是时所思所书,多出于心,而不适于斯也.人之立世,所冀者何,常躬思之.上尊高堂桑梓,下娱刎颈之交,中庇所善善己之辈,至于此乎?非也,营营于世,所为者己.既诞于世,必...

文言文的感什么意思
答:意译灵活性大,译者可在理解原文实际含义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使较深的词句译得通俗明白,但仅译大意,不及直译平密,对正在培养古文逐步阅读能力的中学生来说不宜大力提倡。 你好!望我的答案能够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3. 文言文“故感献之”中的“故”什么意思 所以,因此:故此、故而 [所以才敢献给您。] 宋...

文言文感的意思
答:5. 文言文翻译:“夫子既已感寐而赎我,是知己”的意思 语出《史记•管晏列传》 译文:先生您已经有所感悟而赎出我来,这就是知己了。 感寤,有所感而觉悟。寤,通“悟”。 【原文】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1〕。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2〕。晏子惧然,摄衣冠谢...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答:译文:燕赵之地古来就有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董先生来长安应进士科考试,连续多年不被主考官赏识,空有学识才干,忧郁地到(河北)这个地方去。我知道您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的。董先生要努力啊。说起来像您这样不走运的,如果是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珍惜的,更何况燕赵之士出于...

我与朋友都在感慨路人的匆忙,时光的飞逝 用文言文翻译这句话
答:我与朋友皆在感行路之遽,日月之飞

兰亭序原文及翻译兰亭集序文言文内容
答:2、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

请教文言文翻译
答:宋昭公出外逃亡,到达了邻国,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把人,干政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者卫士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美!’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

习惯说文言文翻译 习惯说文言文翻译和原文
答:1、译文: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每经过,刘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刘蓉父亲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

请翻译一下文言文(1).
答:出自曾国藩《挺经》,译文:圣人教人,说喜欢古,说喜欢学习。现在动辄以讲学为不切实际,并且认为宋人的坏习惯,不知道圣人已经以不研习学问为忧虑,那么学习怎么能为社会病?现在社会的通病,在士大夫不喜欢学习,而其危害就在于人的心,国家的根本区别堪隐忧。记得我掌管南浦讲席,有知识的的人还盛行...

求文言文翻译 晚上就要用
答:沛王听说了他的大名,召他来王府担任修撰,对《平台秘略》这本书作出评论。书修成后,王爷很是喜爱重视王勃。当时,诸位王爷斗鸡成风,王勃做了一篇游戏文字《檄英王鸡》,高宗大怒,道:“这是结党隐私的行为。”就把王勃逐出了王府。王勃被废去官职之后,客居剑南。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