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的发展历程

作者&投稿:苏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般认为,成本会计是在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诞生的。事实上,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4世纪。那时候,由于意大利、英国、佛兰茫和德国商业得到发展,许多人建立了独资和合伙企业,开始从事毛织品生产、书籍印刷、钱币铸造和其他行业。早在英国亨利七世时期(Henry Ⅶ,1485-1509),成本会计便有了明确的发展。当时,一大批小毛纺织商由于不满各行会的种种限制,从城市转向乡村,并建立了工业群体,希望通过行会以外的其他渠道推销自己的产成品。他们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处于垄断行会的控制之下时,没有实行成本核算的必要。但是,像后来许多商号所认识到的那样,小型工厂主发现,不仅自己与各行会之间存在着竞争,而且他们内部也存在着竞争,于是,准确的成本记录变得必不可少,甚至成为成功的先决条件。在那些岁月里,这些刺激无疑推动了成本会计的发展。

  我们可以举出很久以前运用成本帐户的实例。

  中欧著名的富格尔家族,一个时期曾控制提洛尔和卡里思亚的银矿、铜矿和一个铸造厂,早在1577年,其中一个矿的会计记录就包括下列帐户:矿石、钻、矿井和铸造,总费用、熔炼、运输、铁和煤屑贸易。尽管没有证据证明这些会计帐户已经体现了现代成本流程意识,但已涉及到诸如产品成本(Cost of Production)和主要成本(Prime Cost)之类用语。过后某一年,一个冶炼厂帐户借记冶炼厂营业费用,同时贷记发运货物。借方列示了23个项目,贷方包括九类不同的记录。显然,这些都不简单。

  梅弟(Medici)家族在贸易活动中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也值得注意。它们是运用于工业活动的簿记程序的见证。这个著名的家族,在15、16世纪几十年里,除广泛从事银行业务之外,还经营毛纺业。早在1431年,即比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出版第一本复式簿记教科书早63年,在梅第奇工业合伙企业中已使用了一套相当完善的会计帐簿。当时,设置了一个名为“制造和销售衣服”(Cloth Manufactored and Sold)的帐户,并编制了列示所有售出服装利润的报表。每一个衣服帐户借方包括下列各项的合计:(1)羊毛购入;(2)染料成本;(3)其他制造成本支出,如工资、油、核棉机和起绒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些工业合伙帐户作了一些重要的改进,所以,到16世纪,出现了一些新方法。当时,对“工资总帐”(Wage Ledger)的运用是相当有见解的。这一总帐仍是联系现代工厂总帐和工业企业总帐的先驱,也许可进一步推断,处理这些复杂记录的簿记员一定是一位很努力的专家。

  普拉廷(Plantin)是16世纪佛兰茫的印刷家和出版商,他们的会计帐簿,包括话多现代分批成本制度的因素。普拉廷为他出版的每一本书设置了不同的帐户。这些帐户借记使用的纸、支付的工资和其他印刷成本。当书印刷完以后,再从特定的帐户转记名为“库存书”(Books in Stock)的另一个帐户。这样就可以附带地反映“库存纸”和“完工书”帐户的增减变化情况。

  这些实例证明在1400-1600年间产生了某些现代成本技术的实践。当时,人们已经提出:(1)建立对每一个生产步骤的会计控制;(2)减少在原材料和人力使用上的浪费的思想。

  工业革命前,成本会计方面的论文和书籍十分稀少。18世纪末,随着工程学、采煤和棉纺织业的飞速发展。大量资本沉淀于机器和交通设备上面,这就给成本会计提出下列新的要求:(1)经理们要求能及时地、适量地供应原材料,并提供记录情况;(2)适应对顾客更大金额付款的需要,需要一个能够消除支付欺骗和销误的制度;(3)由于使用价值昂贵的设备和随之而来的设备报废问题,折旧变得更加重要;(4)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经理们必须了解在经营淡季抵补产品主要成本后产品的最低价格,换句话说,即使是在当时,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已变得十分重要;(5)产品从一个生产过程转向另一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仔细地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对不同时期成本进行比较。

  不仅在钢铁部门,在其他部门,也出现很多相类似的成本问题。例如,机械制造者(蒸汽机、纺织和铁路设备)会计,在签订一项合同以后,需要为某批产品提供详细资料,以便为能作出更可靠的预测提供信息,很明显,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分批成本计算。这些简单的开端引出令现代成本会计学家头痛的问题。后来,所有与制造费用在每批产品中分摊有关的争论,不论是否包括应付利息、废料处理、成本与普通财务记录协调等都能找到相同的根源。19世纪,当化学工业找到立足点之后,副产品和联合成本问题日趋重要。另外,铁路系统的扩展实际上与所有的成本问题相连,这些成本问题包括折旧、大量制造成本、工厂成本、联合成本和对企业成本的控制等。

  早期,成本会计师和簿记员都很不愿意把他们掌握的方法传播给别人,即使传授,也要求接受者严格保密,这就使我们追溯成本会计早期的发展遇到了困难。公正地讲,当时很少有理论家对这门学科感兴趣,但有点神秘的是当时不乏商业簿记方面的教科书和文章,有些传统至今,但涉及到成本和制造业记录的甚少。

  19世纪70、80年代,成本会计的研究主要是对确定产品主要成本的传统作法进行适当改进。当时,人们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例如,一位早期科学管理的倡导者(1841年)提出,每一个生产者应不断地寻求改进生产的方法,以降低每件产品的成本。他强调了解每一生产过程的“准确成本”和生产中机器损耗的重要性。

  在1890年以前,大多数工厂是通过简单地修改贸易帐户计算工厂费用,因为,那时,他们首要目标是计算中期利润,而不是计算产品成本。他们还不知道通过分类帐反映成本流程的概念,没有严格区分车间制造费用和公司商业费用,也忽视了运用成本帐户确定公司半成品和产成品之间适当的存货数量。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理论研究获得大丰收。在这一时期,(1)发现了把工厂分类帐和总分类帐联系起来的方法;(2)对涉及到处理和记录工厂原材料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把原材料价值转移到产品中的问题;(3)对劳动力成本的记录和分摊(到每一单位产品中去)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4)开始认真考虑包括在产品工厂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项目,初步涉及到今天在弹性费用预算中广泛应用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

  1900年至1915年,成本会计侧重于:(1)改进成本流程各阶段的成本计算方法;(2)研究如何根据事先确定的费率解决拨款问题。与后来问题紧密相关的是关于工厂闲置生产能力处理问题的争论,在认识到工厂闲置时间之前,事先确定的费率引起人们极大兴趣。越来越多权威人士论述根据实践估计费率问题。例如,一位会计学者建议,应该根据经营情况确定费率。

  在20世纪早期的几年里,科学管理倡导者的思想影响着成本会计的发展,他们主张以根据企业生产能力,而不是依据企业实际产量确定适用费率。早在1903年,人们就把企业生产能力和企业实际产量之间的区别称为“死费”,这种思想深化了对成本本质的认识,为后来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到1915年,工厂成本会计的基本结构已经建立,随后,人们的研究集中在利息的分配、标准成本计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弹性预算和其他特殊目的的成本上。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同会计一样的基本职能,即反映和监督。从成本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随着生产过程的日趋复杂,生产、经营管理对成本会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本会计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现代成本会计职能归根到底是一种行为职能。
  二、当前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1.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
  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企业内部网络的大范围覆盖情况下,实时报告已成为可能。企业形成自动化的制造程序,甚至可达到工厂无人化的程度。企业一旦实现自动化后;生产力就会大幅度提升,不但成本会降低;质量也会有很大提高。相应地,公司的结构亦必须随之转化,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也应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方式也须进行自动化调整。
  2.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传统上对成本控制并不重视的行业如:医院、计算机生产厂商、航空公司等都对成本控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成本控制已变得不可或缺。社会全行业对成本会计的重视,扩大了成本会计的应用,促进了成本会计的发展。
  3.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应用
  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环境的局面,美国会计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即ABC法),目前在美、日、西欧等国的企业,尤其是在那些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业成本法在西方之所以流行,是因为作业成本法可更精确地衡量产品的赢利能力,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更精确地衡量产品的盈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成本管理思想不断更新
  在新经济时代,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理论将在成本会计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将运用限制理论,从全局出发,全面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以及企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找出企业的薄弱环节,并将有限的资源用在该环节上,从而加强企业的薄弱环节,加强整个企业链,而不再是片面地强调降低成本。该支出所带来的效益将大大超过一味强调降低的成本,是“为了省钱而花钱”,更符合“成本一效益”原则。其次,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将广泛运用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思想进行成本管理,以同行最优秀的企业为基准,以同质产品的最低成本为基准,找出差距,分析原因,进而实行企业再造工程,以增强竞争力。这一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动态的、永不停息的过程。
  5.成本会计的核算范围不断拓宽
  为满足全面质量管理对员工业绩的计量与报告的需要,产生了质量会计。由于提高产品质量所产生的收益难以计量,因而质量会汁的重点将放在质量成本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上,成本会计的核算也就延伸到了质量成本领域一般认为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外部失败成本和外部保证成本等。新经济时代中,成本会计将提供更系统、更全面的质量成本信息,以满足全面质量管理的需要。
  三、完善成本会计的策略
  1.完善我国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实践的指导作用。
  2.努力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能进行事后反映,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二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采购、营销、人事、财会等子系统互相分割,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三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一般只是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因此,为了推动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必须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将会计信息系统有机地融入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电算化的应用,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3.完善推广成本会计方法
  完善成本会计方法,就是要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保证从业人员有章可依。对于推广成本会计,要求企业以及从业人员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累各种成本会计的经验,全面推广成本会计的实施。因此,全面发展成本会计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只有在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正确指引下,全社会高度关注,企业始终关注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为主,全面调动企业员工以及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才能确保我国成本会计健康、稳定、长久的发展。
  4.不断更新成本观念,推广作业成本法
  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法相比,作业成本计算法不仅仅是一个成本分配、计算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依据因果关系分析资源流动的过程。作业成本计算法为作业分析提供了可行的依据,有利于开展作业管理,即通过投入——产出的因果分析,揭示作业的特性,提供详细的作业信息,区分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进行了设备的更新改造,生产组织程序日益现代化,全自动化的作业车间和生产线越来越多,电算化技术在成本核算管理和会计核算中也日渐普及,这些为有效采用作业成本提供了现实条件。
  5.以人为本,推广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我国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经过会计工作者和研究者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包括班组经济核算在内的厂内经济核算制,实际上都是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员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企业管理成本的重点从以内部生产为中心,延伸到对供产销全过程的控制。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本理念,都是值得我们总结、学习和推广的。总之,近十几年来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成本新鲜经验层出不穷,为发展成本管理、丰富成本会计体系做出了很大贡献,值得我们深入研讨,认真总结,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加以总结完善,在我国现代企业生产中进行推广。
  6.完善成本会计体系,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进程,促进现代成本会计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体系,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成本会计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单位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体员工成本意识和素质。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经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根据成本会计人员职责的要求,我国一些工业企业在成本岗位上要配备成本工程师,以利于成本会计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

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1、古代会计发展阶段:文明古国,如中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与希腊都曾留下了对会计活动的记载。当时的会计基本上只是些简单的记录,复式记账也还未出现,是会计的雏形。2、近代会计发展阶段: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薄记形成...

会计发展的历史阶段是怎样?
答:1、第一个里程碑:1494年复式簿记的出现是会计发展史上的重要的里程碑,从此,会计开始以一门真正的完整的系统的科学而载入史册。2、第二个里程碑:因“股份有限公司”出现的“特许”或“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会计发展史上的...

会计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什么发展阶段
答:会计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什么发展阶段如下:第一阶段:1844年到20世纪初,对象是会计账目,目的是查错防弊。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详细审计,报考使用人为企业股东。第二阶段:20世纪初,对象由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目的是判...

简述成本会计的演进发展历程
答: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后来传入美国及其他国家。随着企业的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成本越来越得到普遍的重视。这个时期的成本会计是早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成本会计在实务方面取得以下进展:一是建立了材料核算...

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二、近代会计阶段 1494年,数学家帕乔利细致的阐述了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这也可以作为我国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在工业化革命以后,会计理论以及方法都有了十分明确的发展,也真正...

我国会计的发展历程
答: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资本市场的发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我国加快了会计制度国际化的进程,制定发布了《现金流量表》等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发布实施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规范公司企业的会计...

成本会计的发展历程
答:从成本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随着生产过程的日趋复杂,生产、经营管理对成本会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本会计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

会计的发展历程
答: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计帐的基本原理。——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人们称我为“会计之父”,但是我并不是复式簿记的...

会计的历史演变过程?
答: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它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1.古代会计。早在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捕获...

会计的发展历程分为几个阶段?
答:2.近代会计发展阶段: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薄记形成前后。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计帐的基本原理。——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工业化革命后,会计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