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话四个声调的发音 汉语发音为什么是4个声调,怎么给小朋友解释?

作者&投稿:淡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好好练习,一定会成功的!
(1)阴平:阴平调值是55,发音时声带始终是拉紧,声音又高又平,阴平有为其它三个声调定高低的作用,如果阴平调值掌握不好,会影响其他声调的发音。

有些人阴平读得过低或过高,造成去声降不下来,阳平高不上去的毛病。

练习阴平,可先用单韵母读出高、中、低三种不同的平调,体会发高音时声带拉紧,发低音时声带放松的不同感觉。

这种练习不但可以比较出阴平的高平调值,而且可以训练控制声带松紧的技能,为掌握好复杂的升、降、曲三种声调打下基础。

(2)阳平:阳平调值是35,发音时声带由不松不紧,逐渐拉紧,声音由不高不低升到最高。

多数人读不好这个调值是高音升不上去,主要原因是起点太高,声带已相当紧了,无法再紧,音高也就不能再升。

纠正的方法是设法把声带放松,然后再拉紧。可以先读一个去声,把声带放松,紧接着读一个升调,这样可以读出接近阳平的调值。

多读去声和阳平相连的词语,有助于练好阳平。

(3)上声:上声调值是214,发音时声带由较送慢慢到最松,再很快地拉紧。声音由较低慢慢到最低,再快速升高。

在朗读和谈话中,上声的基本调值出现的机会很少,经常出现的是变化之后的调值。但是基本调值是变化的基础,掌握了基本调值才能掌握它的变化,所以首先应读准上声的本调。

读上声时主要的问题是起点高,降不下来,给人的感觉是拐弯不够大,也有的人虽有拐弯,但前面下降的部分太短,后面上升的部分太长。

练习上声时,首先应设法把声带放松,使声调的起点降低,并尽量把低音部分拖长。可以先读一个去声,以帮助放松声带和增加前半段的长度,气流不中断,紧接着念个短促的升调,就能读出较正确的上声了。

(4)去声调值是51,发音时声带先拉紧,后放松,声音从最高降到最低。

多数人读去声时不感到困难,少数人降不下去。可用阴平带去声的方法来练习,即先发一个阴平,使声带拉紧,再在阴平的高度上尽量把声带放松,就能读出全降调的去声了。多读阴平和去声相连的词语,有助于读好去声。

普通话共有4个声调。
阴平 高天方出
阳平 时门国白
上声 短米有北
去声 对稻必叶
阴平声——高平调,调形为[ 55]。发音时,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没有明显变化,保持高音(“最紧”是相对的,下同。)
发音例字:方fang编bian端duan亏kui
宣xuan装zhuang酸suan挑tiao
阳平声——高升调,调形为[ 35]。发音时,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渐绷紧,到最紧为止,声音由不低不高升到最高。
发音例字:然ren棉bian连lkan
年nian全quan怀huai情qing
上声——降升调,调形为[ 214]。发音时,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发音过程中,声音主要表现在低音段1—2度之间,成为上声的基本特征。上声的音长在普通话4个声调中是最长的。
发音例字: 惹re 秒miao碾nian脸lian
广guang九jiuchuang闯bian扁
去声—全降调,调形为[ 51]。发音时,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由高到低,去声的音长在普通话4个声调中是最短的。
发音例字:辣la 热re卖mai浪lang
面mian片pian掉diao换huan
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未尾才有可能读原调。
上声变调
1)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即在非上声前,丢掉后半段“14”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1,变调调值描写为214—211。
例如:
(上声+阴平)
百般baiban摆脱baituo保温baowen
省心shengxin警钟jingzhong火车huoche
(上声+阳平)
祖国zugu旅行luxing导游daoyou
改革gaige朗读langdu考察kaocha
(上声+去声)
广大guanda讨论toulun挑战
土地tudi感谢ganxi稿件taojian
上声在轻声前调值也变成半上声211。
例如:
矮子、斧子、奶奶、姐姐、尾巴、老婆、耳朵、马虎、口袋、伙计。
2)两上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35。实验语音学从语图和听辨实验证明,前字上声、后字上声构成的组合与前字阳字、后字上声构成的组合在声调模式上是相同的。说明两个上声相连,前字上声的调值变得跟阳平的调值一样。变调调值描写为214—35。
例如:
(上声+上声)
懒散手指母语
海岛旅馆广场
首长简短古典
粉笔小组减少
另外,三个上声相连,也是要变调的,有专文叙述。
打开: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

边听边练才是硬道理
给你一个练习材料
http://chinese.qilu18.com/xdhy/02/42.htm

你可以专门买一本教语言发音的书呀 ,还可以多和说普通话的人交流,多听听相声,也许就可以提高了

听听相声,好好练练

关于普通话四个声调的发音是什么?~

你知道四个声调的读法吗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发音之所以是4个声调,主要原因是国家根据现代汉语的发音实际而制定、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决定的。这样解释,不但小朋友们会理解,多数大朋友也是可以理解的。
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是近现代以来汉语拼音运动的继承与发展,是研制阶段1000多个海内外建议方案的集大成者,其拉丁(罗马)字母形式,以及“音素化”和“国际化”的特点顺应了历史潮流,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光和胸襟。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我们之所以能够通过汉语拼音,在国际通用的字母键盘上向计算机输入汉语汉字,在海量的网络数据库中检索获取所需要的中文信息,得益于当初研制者们的科学务实,更得益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
声调是汉语音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一个音节不可缺少的要素。所以汉语拼音方案专门规定了声调符号,在电脑系统中可以正常显示声调符号。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元音(a,o,e)上;音节中没有主元音或者主元音省略时,标在音节的其它元音字母上。

汉语拼音声调

汉语普通话的四个声调
答:即te共有四个声调:【tē】、【té】、【tě】、【tè 】声调简析:声调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声调又叫字调。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普通话里“山西”(shānxī)和“陕西”(shǎnxī)的不同 声调和音长、音强都有关系,但是,它的性质主要决定于音高。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音高...

学生不会读四个声调,怎么办呢
答:二、普通话的声调(一) 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值,可以归并为四个调类。根据古今调类演变的对应关系,定名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具体描写如下:1.阴平。高而平,叫高平调。发音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例字:妈、督、加、先、通。2.阳平。由中音升到高音,叫中升调。由3度...

谁知道普通话中,连续两个四声的发音规则?
答:在普通话中,连续两个四声的发音规则是:两个去声相连的音节,前一个音节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声调就变成半去声(53)。例如:“信念、变化、办事、快速、互助、大会”等。去声是全降调,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到1,写作51。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从高到低,音长是...

普通话有四种声调,简称四声,分别是阴平?
答: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来研究。普通话中声调标注的位置规则是:韵母中有多个元音时,先标注在a上,其次是o、e;若有两个韵母(元音),且第一个韵母(元音)为i、u、或是ü时,则将声调标示在第二个韵母(元音)上。其余状况下声调皆应标示于第一个韵母(元音)之上。普通话声调 ...

普通话中有哪几个声调??
答:普通话共有四个声调,分别是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例如下面四个字的普通话就是依次一、二、三、四声调发音:搭 [dā] 、达 [dá] 、打 [dǎ] 、大 [dà] 。

汉语拼音有4个声调,是哪4个?
答:拼音声调是指普通话中的声调,通常叫四声。阴平(第一声),用“ˉ”表示,如lā;“啦、高、飞、天、空”阳平(第二声),用“ˊ”表示,如lá;“来、回、繁、忙、学”上声(第三声),用“ˇ”表示,如lǎ;“勇、敢、友、好、忍”去声(第四声),用“ˋ”表示,如;là“建、设、...

普通话中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分别怎么写?
答: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但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变化是滑动的,不像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标,中分5度,最低为1,最高为5。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如何辨别声调?
答: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二、普通话的声调(一) 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值,可以归并为四个调类。根据古今调类演变的对应关系,定名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具体描写如下:1.阴平。高而平,叫高平调。发音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例字:妈、督、加、先、通。2.阳平...

拼音的四个声调符号分别是什么?
答:平声、上声、去声统称舒声,入声则为促声。舒声韵尾以元音或者鼻音结尾,促声韵尾以塞音结尾。入声除了是一个声调,还是一系列以塞音收尾的韵母的统称。现代普通话已经失去了入声。唐宋以来,汉语在四声的基础上区分声母清浊对应的阴调和阳调形成八声,也就是四声八调。声调的音高则是相对的,不要求音高...

普通话里是不是四声就是相应的汉字啊?
答:1.汉字的声调:古时候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后三者统称“仄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入声,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也就是1声和2声,上声是3声,去声是3声。另外还有一个轻声,读时声带不振动。入声在许多南方方言中还有保留,发音比较短促。比如“拆开”的“拆”字,古音就是入声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