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没有兄弟? 朱元璋有几个兄弟

作者&投稿:幸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5个兄弟。


朱元璋有兄弟,实际上,朱元璋小时候并不叫“元璋”这个名字,而是叫“朱重八”。按元代习俗,没有多少文化的平民百姓一般不起名字,只是用行辈加上父母年龄合算的数目或用出生年月、兄弟排行等作为称呼。


当时朱五四的哥哥朱五一已有四个儿子,分别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他自己也有三个儿子,分别叫重四、重六和重七。朱元璋排行第八,又在“重”字辈上,故取名“重八”。发达以后,朱元璋多次更换雅名,最后才选定了“元璋”这个名字。



 朱元璋有两个师兄弟:
在历史上明朝开国皇朱元璋出身于贫困家庭,好从小放过牛,给富人当过家奴,外出要饭被富人钱万三放出狗来咬伤他的胳膊,还出家当过和尚。在他当和尚时最要好的师兄弟是如悟和后来当太监的元生(朱元璋当和尚时的法名为如净)。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元生割掉命根当了太监,低三下四的伺候着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如悟击鼓闯殿要见朱元璋,见了朱元璋他以为还是以前的师兄弟,直呼朱元璋大名,并守着大臣们数说朱元璋的过去旧事,结果犯了当皇帝的大忌,在宫殿上朱元璋生活但不相认他的师弟,还说如悟是个疯子,被人打出宫殿,关进大牢,最后要杀他被马皇后求请后,仍被割掉舌头,让他永远闭上了嘴。

朱兴隆(南昌王)

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公元1328年10月21日,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县东乡。
正是秋种的大忙时节,田野里到处都是种麦子的乡亲们,朱五四和他的妻子陈氏吃过午饭后急急忙忙地向田地里赶去。突然,陈氏腹中一阵剧痛,她知道腹中的婴儿就要降生了,忙咬紧牙关,忍着剧痛,三步并两步地往家里赶,但还是没来得及,只好来到村边山岗旁的二郎庙里,一会儿就把孩子生了下来。这一天,村子像往常一样平静,没有人觉得那天有什么奇特的地方。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后来竟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就是朱元璋。
实际上,朱元璋小时候并不叫“元璋”这个名字,而是叫“朱重八”。按元代习俗,没有多少文化的平民百姓一般不起名字,只是用行辈加上父母年龄合算的数目或用出生年月、兄弟排行等作为称呼。当时朱五四的哥哥朱五一已有四个儿子,分别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他自己也有三个儿子,分别叫重四、重六和重七。朱元璋排行第八,又在“重”字辈上,故取名“重八”。发达以后,朱元璋多次更换雅名,最后才选定了“元璋”这个名字。
40年后,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的时候,他的同乡方才觉得当年那个九月十八日竟然那样地不平凡,乡中老人纷纷出来诉说“真龙天子”降生时的种种神奇与灵仪,后世文人也不惜笔墨,将种种所谓的祥兆记录下来,如有人说朱元璋诞生的那天夜里,他家房顶上一片红光,左邻右舍都以为他家失火了,纷纷跑来救火。他出生后,被抱到河里洗浴,从远处漂来一块红罗幛为他裹身。祥兆只是后人的追述,当时的事实却远没有如此美好。也许是先天营养不良的缘故,朱元璋刚出生就体弱多病,三四天了仍不会吸乳,肚子发胀,日夜不停地哭。朱五四急的得团团转,虽四处求医也不见好。这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孩子快不行了,于是抱着去庙里求佛祖搭救。不知为何,一位和尚都找不到,只好又把孩子抱了回来。这时忽然发现自家房檐下就坐着一位和尚,忙上前求助,那和尚说:“不要急,到半夜子时,孩子会吃奶就好了。”正当他连声道谢时,和尚却突然消失了。这时,朱五四突然被一阵清脆的婴儿哭声惊醒,睁眼一看,孩子正躺在母亲怀里吃奶,几天后肚胀也好了。
朱元璋的出生并未给朱五四一家带来什么好运,因为又要添一张吃饭的嘴,反倒是忧愁多于欢乐。此前,朱元璋已有两个姐姐和三个哥哥,姐姐先后出嫁,大哥也已娶妻成家,二哥和三哥因家贫无力娶妻,只好给人家做了赘婿。朱五四本来想将来小重八舍到附近的寺里当和尚,但因妻子疼爱小儿子而极力反对,最终未能实行。后来大哥那边又生下两个侄儿,仍是七口之家。全家也依旧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勉强度日。
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朱元璋十岁了,朱五四因被田主夺佃,又将家迁到钟离县西乡,租地耕种,但因此处土地贫瘠,难以灌溉,辛苦一年也剩不下多少粮食。三年后,他又携全家迁到太平乡孤庄村,为一个叫刘德的地主做佃户。
朱家要粮没粮,要种子没种子,要牛没牛,甚至连间藏身的房子也没有,只好一切仰赖主人,这种佃农和奴仆地位差不多。地主可以私设刑堂,对佃户任意拷打凌虐,即使折磨致死,也毋需偿命,只处以杖刑,并赔点儿烧埋银,便可了事。有的地方,地主杀人犯法,也强迫佃户替他抵命。佃户承租土地,除了交纳沉重的地租,还要承担许多其他的义务。男人为主人种地,女人为主人做杂活,孩子为主人砍柴放牛,甚至红白喜事也要去听候指派,有时甚至要穿上孝衣充孝子。刘德又是个苛刻凶狠的家伙,庄稼没熟,他就在地里转来转去,准备分成。到分的时候,一草一粒都要算上,其名义上只应拿四成,但往往要拿到六成或七成。偶因年景不好,佃户们交不上租谷,他就放高利贷。这样,朱家忙碌一年,反倒欠下他不少谷子。这时,朱元璋已经十四五岁了,虽然有父母对小儿的偏爱,但依旧填不饱肚子。他曾被父母送到私塾里去读书。仅过了几个月,家里实在交不起学费,只好叫他退学,去给主人刘德放牛。
心理分析学家认为,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童年历史的研究是构成研究个人人格和行为模式的基础。即使人们回首过去,看到自己的童年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美好而想忘记它,却总是徒劳之举,因为“童年无所不在,它是梦中的常客,它是思维的源泉,它是感知世界的参照,它是行为动机的起点。婴儿从脱离母体那一刻起,便在这个他将生存于其间的世界里全方位地受到刺激。环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造就着他。当他走进成年期时,他的处世哲学、他的行为模式将会把他归类于某一类型的人格。不同的人格以不同的方式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着,于是就有了历史。而这一切都开始于生命之初”。朱元璋初生时不会吮乳,表明他在来到人世之初就忍受了饥饿的折磨,此后一直到少年时代仍经常不能填饱肚子,这段忍饥挨饿的经历对他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以后的岁月里,满足口腹之欲成为他行为的巨大驱动力。
刘德刻薄成性,经常不给牧童早饭吃,说什么“猫无晚饭,狗无中饭,小放牛仔没早饭”。为主人放牛也须天天忍饥挨饿,朱元璋对主人的刻薄充满了愤恨之情,经常在私下里咒骂。有一天,口腹之欲克服了理智,终于猛烈地爆发出来,使他奋不顾身的去满足这种欲望。这就是“吃牛”事件的发生,也使他的“流民习气”初现端倪。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朱元璋与汤和、徐达等伙伴一起在山上为主人放牛,实在饿得厉害,众人纷纷出主意,一定要弄点儿吃的。有的说:“下河抓鱼去。”另一个说:“天旱的厉害,水都快干了,哪里还有鱼?”有的说:“山上有野兔,咱们上山抓去。”另一个接着说:“走都快走不动了,哪里有力气撵野兔。”随着一个个意见被否决,众人都低下了头,不再作声了。
朱元璋一直没有说话,只是用眼死死盯着牛群中的一头小牛犊。他突然跳起来,用放牛绳将小牛犊前后腿捆住,一旁的周德兴立刻明白了,抄起砍柴斧,当头就是一斧子。汤和、徐达等也一起围上来,七手八脚就把牛皮剥了,然后拾些干柴枯枝,就地生起火烤牛肉吃。个个眉飞色舞,不一会儿就只剩牛头和牛尾巴了。一顿饱餐后,有人突然想起:少了一头牛,回去如何向主人交待呢?大家面面相觑,互相埋怨起来,个别胆小的甚至吓得大哭起来。
朱元璋想了一会儿,说:“都别怕,主意是我出的,有事我来承担。”他让大家将牛皮和牛骨埋好,用土盖起地上的血迹,然后将牛头放在山的另一面,将牛尾巴塞在这面的石头缝里。
太阳下山了,众人赶着牛往回走,一个个都垂头丧气,愁眉苦脸的。一见刘德,朱元璋就说:“一头小牛犊钻到山里去了,夹到石头缝里,怎么拉也拉不出来了。”这套把戏岂能骗过狡猾的刘德,朱元璋当晚就被狠狠打了一顿,被赶了出去,丢了饭碗。
从此,他在小伙伴们中间树立了威望,大家都心甘情愿地将他当为头领。汤和、徐达、周德兴等都追随他成为明王朝的开国元勋。
一位从事心理史学研究的学者对此事做了如下评论:
几个剃着盖盖头的放牛娃楞是异想天开地劈吃了一头小花牛,这头牛少说也有百十来斤,剔去骨头和皮,每一个孩子至少吃了六七斤肉,这件事无论怎么说都有些骇人听闻。尤其是在中国农村那样一个超强化控制、令人绝望的环境里,佃农与田主又处于那么一种表面乞求内心憎恨的关系,佃农的儿子竟敢置家庭的利益于不顾,胆大妄为执意劈杀田主的花牛,满足自己一时的口腹之欲,这事倘若单单从孩子们感到饥饿的角度来解释,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在这位率众劈吃小花牛的孩子身上一定存在着更深刻的欲望,这种与生俱来的强烈的欲望在他出生之初就遭受了挫折,于是其被压抑到无意识的深处默默汇成了奔涌的岩浆,他举刀劈杀田主的小花牛并吞噬了它,只是内心这股涌动的岩浆符合年龄的小规模喷发而已。

朱元璋 这人有点心胸狭窄,又有点歹毒。 也许是皇帝,都怕下属功高盖主吧 功蔽分明,作皇帝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朱元璋的结拜兄弟都有谁~

武殿章为大哥,胡大海行二,汤和行三,朱元璋行四,邓俞行五,常遇春行六,郭英最小排到第七。
1、武殿章
武符,字殿章,安徽凤阳人,生卒年不详。身长九尺,文武双全,是远近闻名的赤马双钩神臂将。生二子,长子武继忠,次子武继孝。因到陆家庄教武时遇朱元璋、胡大海、常遇春等七人,由刘伯温主盟,为“救国救民、同心抗元、共图大业”、歃血为盟,誓结金兰之好。
2、胡大海
胡大海长身铁面,智力过人。元朝末年,从朱元璋起事。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胡大海率兵将杨完者打败,苗将蒋英、刘震、李福等归降。任江南行省参知政事。镇守浙江金华。虽是文盲,但是能折节下士,曾荐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于朱元璋。
至正二十二年二月七日,部将蒋英邀请胡大海前往八咏楼,视察士卒演习,大海不疑有他,欣然前往,未上马时,有苗将钟矮子跪于马前称“蒋英欲杀我!”胡大海未及回答,即被蒋英以铁锤打死,次子胡关住同时被杀,耿再成亦死。朱元璋取杭州之后,杀死蒋英,血祭胡大海。

3、汤和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取镇江的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
至正十七年(1357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的陈友定。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
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信国公。洪武十七年(1385年),巡视海防。洪武二十年(1388年),在浙江沿海先后设卫所城59处﹐使倭寇不得轻入。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因病去世,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
4、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
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5、郭英
郭英(1335-1403年),明初将领。濠州人。祖籍山东巨野,后迁到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他与兄长郭兴从朱元璋起兵,负责宿卫。朱元璋称郭英为“郭四”。先后跟随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平定中原、云南等地,身经百战。
1384年(洪武17年)封武定侯。身历大小百余战,伤痕遍体,未尝以疾辞。又因宁妃是他的同胞姐妹,因而备受朱元璋恩宠,死于永乐元年(1403年)卒,追赠营国公,谥威襄。

四月初六朱重八的父亲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
朱重八的姐姐已经出嫁,三哥去了倒插门。除了朱重八的二哥,这个家庭已经没有了其他成员。
十七岁的朱重八,眼睁睁的看着他的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他却无能为力。人世间最大的痛哭莫过于此。

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到底有多苦?
答:郭子兴见他脑子转得快,越发的很高兴,乐哈哈地对他说:“你既然是我的女婿,先把名字改一改,别老是重八、重八的一点档次也没有,上不了台面。我昨晚想了半晓,又征求了你岳母的意见,给你起了个官名元璋,字国瑞,你看可好?” 朱元璋又激动得连磕了几个响头:“谢谢岳父大人,岳父给小婿赐名字哪有不好的道理...

朱元璋出生地
答:朱元璋生平介绍 朱元璋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从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讨饭的小和尚,全靠自己的奋斗成了一个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另外,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也没有停止步伐,他在位三十多年,成功地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明帝国。朱元璋去世后埋在南京市...

朱元璋的身世
答:其先颛顼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今安徽省淮北市境内)。出生于元朝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公历1328年10月21日)丁未时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太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他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

朱元璋的生世,详细的
答:朱元璋於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一日,投郭子兴部下,子兴见元璋状貌奇伟,异於常人,遂留置为亲信兵,屡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子兴大喜,署为镇抚,复将养女马氏给与元璋为妻,后为高皇后。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其子郭天叙代领其众,时韩林儿出诏封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慨然...

朱元璋简历
答:因为宋元时期平民百姓往往以行辈、出生日期或父母年龄合算一个数目作为称呼,而当时朱元璋在他兄弟中排行第八,故取名重八,至于元璋则是他参加红巾军起义后取的名字。 和大多数封建皇帝一样,朱元璋的出世也被人为增加了几分传奇色彩,据《明史》记载:朱元璋的母亲刚怀孕时,曾经做了个梦,梦中有一个神仙给了她一粒仙...

朱元璋几乎杀光了所有开国功臣,为何汤和能成为善终的那一个呢?
答:但汤和依然是没有任何的怨言。 这里可能有些人就生气了,这朱元璋忘恩负义吧?曾经汤和是怎么帮你的,现在你又是这一副嘴脸。还会有人骂汤和是个呆子,被这么欺负还没点脾气。但其实,朱元璋和汤和都有自己的考虑。 朱元璋考虑的是:汤和作为曾经的兄弟,他不能死,他不忍心。而要想杜绝这种情况发生,他就需要不断...

朱元璋生平故事介绍
答:明太祖朱元璋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让他大肆诛杀有功之臣呢?让我们了解一下朱元璋的生平故事看看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的目的何在! 朱元璋简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

朱元璋有四个名字,其中他排行第四,为什么却叫朱重八?
答:朱世珍妻陈二娘,朱元璋后来参加起义军,当了元帅,觉得“重八”这个名字太土,就自己给自己改名元璋。朱元璋的名字由来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源头,当时他们的家庭是相当贫困的,对于取名主要就是按照辈分排名来取,也没有其他多余的含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朱元璋有这样的一个名字,名字不管如何,他的历史功绩...

朱元璋简介
答: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字国瑞,原名重八, 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

朱元璋的名字中为什么有前朝的国号呢?
答:这在当时都是所谓的“贱名”。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 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二人才能将父母安葬。 为了活命,朱元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