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官方资料披露,越军内部对1979年中越战争,存在不同看法

作者&投稿:长孙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79年2月至3月,中国和越南之间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边境局部战争。从越南的角度出发,他们把这场短暂而激烈的边境战争,称之为“北部边界保卫战”。这场战争的结果是,越南方面遭受了相当惨重的损失,武装力量伤亡5万人以上,有21个重要城镇(包括3个省会)被攻占,边境地区针对中国的军事设施和防御体系完全被摧毁。

严重的失败,极大地挫伤了自诩为世界第三的越军的军心和士气,其内部对于战争的方方面面长期众说纷纭,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为此,越军《全民国防》杂志1988年第2期发表了署名为“军事”的评论员文章,就一些主要的意见分歧进行了分析。

一、关于战争结束的原因。 越军一些人认为,“79.2战争”之所以能在1个月之内结束,主要取决于中国的战略意图有限,军队行动有限。该评论员文章认为,中国出动60万大军,意图在于迫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以保卫河内,而不仅仅是为了“警告”和“维护体面"。战争结束的原因是中国遇到了越南军民的坚决抵抗。

作者点评: 我军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从1979年2月17日开始到3月16日结束,前后总共历时28天,是一场典型的有限时间、有限空间、有限规模的有限战争。之所以只打了一个月就全部撤军,主要是由当时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和战场环境所决定的。

就国际环境而言,苏联和越南于1978年11月3日在莫斯科签订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这实际上是一个明显针对中国的,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我们出兵教训越南,就有可能引发苏军的干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必须控制好南线作战的时间,使苏联来不及作出大的反应。

就国内环境而言,在进行对越作战准备的同时,召开了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著名全会,做出了转移工作重心的战略决策。既然已经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显然不可能同时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几十万人参战的中等规模的局部战争。

就战场环境而言,越南北部浅近纵深地区属于典型的热带山岳丛林地,地形复杂,道路条件恶劣,不便于重型装备机动和大兵团作战。况且进入4月份之后,越南北方就是大雨连绵,道路泥泞的雨季,更加不利于大兵团和重型装备的机动与展开,不利于组织后勤保障。所以,战争必须在雨季来临之前结束。

正是由于以上三个因素,从一开始,军委打这一仗的指导思想就是较短时间、浅近纵深、有限规模、速战速决的有限战争。因此,越军评论员文章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关于何种武装力在战争中起主要作用。 越军一些人认为,在这次战争中,一线地方部队和民军起了主要作用。该评论员文章认为,这种看法不全面。在这次战争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二线诸省直接支援下的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民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除当地力量与机动主力兵团之外,军区或总部主力部队扼守最重要方向的防守区域,是这次战争在兵力部署方面出现的一种新情况。

作者点评: 和越军前一种观点一样,我方也有不少人认为,越军在战争中投入的主要是地方部队和民军,主力部队少之又少,这种看法是极其错误的。越军的作战指导思想非常明确,那就是“决心从第一仗和第一线就取胜。边打、边巩固、边建设”,“诱敌深入的战略是错误的”。为了贯彻“一线决战”、“一线取胜”的战略指导思想,越军不断加强中越边境地区的兵力部署。

1979年2月我军发起自卫还击作战时,越军在北方边境六省一共部署了6个步兵师(316A师位于莱州省、345师位于黄连山省、346师位于高平省、3师和338师位于谅山省、325B师位于广宁省)占当时越军北方主力部队总兵力的66%。作为越南国家武装力量的骨干,作为越军正规军的主体,步兵师在战争中居于主导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地方部队和民军是配合步兵师作战的。

以高平方向为例,越军在这一地区担任防御任务的核心力量是步兵第346师,下辖步兵第246团、第677团、第851团、炮兵第188团,全师兵力8000余人,占整个高平地区越军正规军兵力的70%。

三、关于战争指挥的问题。 越军中有不少意见认为,从组织指挥角度看,边境六省的作战属于自发性质的零星战斗。该评论员文章认为,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这次战争预先已形成了总体战争阵势,三种武装力量是根据统一意图和统一计划行动的。

作者点评: 自70年代中期开始,越南因为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在中南半岛各个战略方向全面出击,企图建立印支联邦,从而导致中越关系恶化之后,黎笋集团对于同中国可能发生的战争,是早有准备的。在战争爆发前一个多月,越军最高统帅部就已经发出了加强战备的指示,要求全军,特别是位于我国广西当面的第一军区和云南当面的第二军区以及北部边界各省,必须处于最高战备等级状态。

越军总政治局在1978年颁发的《教育提纲》中也明确指出:“把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军三种力量结合起来打,小打、中打和大打相结合,游击战和正规战相结合,当地力量作战同机动部队作战相结合”。

在战争进程中,按照指挥程序,越军第一军区和第二军区在河内总参谋部的统一指挥下,又分别指挥所属武装力量与我军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作战。越军先后投入的总兵力(含民军)达20余万人,这绝不是什么自发的零星的战斗。

~

越军官方资料披露,越军内部对1979年中越战争,存在不同看法
答:1979年2月我军发起自卫还击作战时,越军在北方边境六省一共部署了6个步兵师(316A师位于莱州省、345师位于黄连山省、346师位于高平省、3师和338师位于谅山省、325B师位于广宁省)占当时越军北方主力部队总兵力的66%。作为越南国家武装力量的骨干,作为越军正规军的主体,步兵师在战争中居于主导地位,...

我国19岁女兵被越军俘虏,回国后,她的生活怎么样
答:关于我国在越战中被俘的女兵,共有六人,其中一人牺牲。出于对女兵的保护,有关她们被俘的消息并未广泛传播。张晴,当时只有19岁,是我国宣布撤军时的一名女兵。在撤退途中,她不幸遭遇了越军特工的偷袭,并在战斗中昏迷过去,成为了越军的俘虏。尽管成为了俘虏,张晴仍然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未能成功。...

我国19岁女兵被越军俘虏,回国后,她的生活怎么样
答:很多老兵都说她们是真正的英雄,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被越军俘虏的女兵有六名,牺牲的有一名,出于对女兵的保护,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我军有六名女兵被俘虏。张晴当时只有19岁,在我国宣布撤军时,她和卫生队一起撤回,不料被越军特工偷袭,张晴在作战中被炸晕,成了越军的俘虏。张晴不想当俘虏,...

19人扛火箭筒轰美国大使馆:北越输了这场攻势,却赢得整个战争
答:每当北越军占领一处,他们便会向民众高声呼吁,号召他们加入到推翻南越政权、赶走美军的战争中来,然而响应者寥寥。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北越军很难抵抗南越军和美军的反扑,2月5日,北越军被赶出西贡市区,其他各大城市的攻势也陆续趋于平息。被逼无奈的北越军情急之下想出一个昏招:他们化整为零躲进村镇,死死守住阵...

越南人民军整编
答: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内建设需求的变化,越南在1986年提出精简整编计划,以节省军费并适应国家经济实力。这一过程于1987年开始,先后裁军40万和60万人,主要涉及陆军,陆军人数从110万裁减至50万以下,海军和空军则通过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和地位,如海军人数增加,空军装备改善。裁军调整后,越南人民军的兵种比例趋于...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起因是什么。
答:1、中苏已经掰了,还在珍宝岛打了一仗,越南不得不在两者间进行选择,而苏联比中国更强,选它是正常的。2、越共内部自胡志明去世后,亲华派就受到了排挤,基本上都下去了。3、越南在美越战争后,出兵入侵柬普寨(在其首都金边一直驻军至90年),柬当时的国王(就是西哈努克亲王)正在中国政治避难,...

对越反击战越军实力有多强呢?70岁越战老兵回忆:现在想想还后怕呢?_百 ...
答: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军的真实战斗力,到底有多强?当我军对越军发起反击时,越南派出应战的军队以及在战略纵深之内作为总部预备队的越军步兵师一共为11个,而这些部队加起来一共只占了越军步兵师比例的34%,事实上,相当于部署在北部战场的越军步兵师只是他们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他们的主力军队并没有...

70年代越南自卫反击战在那能找到详细的资料?
答:当我主力穿插部队通过那冈河逼近东溪时,越军17日下午扒开东溪以东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这是南集团、军区前指没有料到的(这反映我军对越情况了解不够,事实上,部队是一边向前进攻,一边侦察敌情)。军区急调工兵2团三个连,两个民兵营和700民工紧急抢修。另决定部队改由水口...

越军对我国战争叫嚣
答:越军对我国战争叫嚣 综合中外媒体报道,5月26日越南勘探船“平时二号”闯入我国西沙海域强行不合法作业,我国三艘海监船前往阻挠。越南声称我国海监船翦断它的勘探电缆,提出所谓正告和要求补偿,越南军方更扬言不惜与我国一战。多年来,越南不合法侵占我国南海岛礁,伙同欧美日本俄罗斯大量盗采我海底石油天...

张万年究竟有多牛?重创越军被视为头号劲敌,战绩获邓小平赞赏
答:1979年 ,随着一声尖锐的爆炸声划破天空, 对越自卫反击战 打响了,在这场反击战中,我军出动的军队部队不在少数,为何只有127师以及师长张万年,让越军如此害怕呢? 参加对越反击战的127师,就是红2师的直接继承者,当时的红2师其作战能力和资历,都是无与伦比的,可想而知,127师的作战能力也是非同一般,并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