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中心制课程是什么?

作者&投稿:宦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陈鹤琴中心制课程如下:

这里的“中心制课程”指的是:陈鹤琴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培育出国家最需要的人才,从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和教师观来探索中国的教育,并设计的课程体系。

1944年,陈鹤琴把“活教育”的课程内容归结为“五指活动”,亦指: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活动。与此相应,把教室也改成“五指活动场所”,如健康活动场所,艺术活动场所等。

教育观念:

陈鹤琴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他反对“书本中心”的传统教育,不应把书本当做学校学习的唯一教材,但是也不能全盘否定书本教学的价值。关于课程编制,他主张“整个教学法”,课程编制以活动单元或活动中心制唯一。

打破学科界限,找到学科的内部联系和幼儿一日生活的结合点。陈鹤琴主张父母要带孩童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让孩童扩大视野,增强经验,发展丰富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尊重事实,求真求是”的科学的人生态度。



~

陈鹤琴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应以什么为中心
答: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陈鹤琴指出:“小孩子能够学的与应当学的东西,本来是很多的,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漫无限制的毫无系统的去教他。总必定要有一个组织,在相当范围内与其成为一个系统并使各科目中间相互连接...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3)幼儿园课程理论:课程的中心——环境,课程的结构——五指活动,课程的实施——单元教学、整个教学法、游戏式的教学。3、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五指课程的内容以什么为中心
答:“五指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大自然和大社会为核心,关注儿童的生活环境。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从大自然和大社会出发,让学生直接学习。他主张将幼儿园的课程融为一体,形成有系统的组织。儿童的生活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者都是儿童日常接触的,应当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中心。

儿童中心课程是什么类型的课程?
答: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活动课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重视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第二,强调教材的心理组织,有利于学生在与文化...

急急急!!!陈鹤琴与张雪门学前教育课程思想的比较的论文摘要~谢谢_百度...
答:(二卷,P110)这些主张包括:(1)幼稚园是要适应国情的;(2)幼稚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3)凡儿童能够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4)幼稚园的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5)幼稚园的课程须预先拟订,但临时得以变更;(6)我们主张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7)我们主张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

百年幼教经历了哪三次大的改革,各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答:例如,1925年陈鹤琴提出幼儿园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即“单元中心制课程”;张雪门依据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思想,进行了“行为课程”的研究,这些都是学前课程本土化探索的重要成果。到了八九十年代,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在继承先前经验、吸收外来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本土化,...

4.什么是学科中心课程和儿童中心课程
答:1、学科中心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合适的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亦称分科课程。2、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是一种通过批判和超越赫尔巴特主义课程理论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它彻底否定各种以学科主题为中心的传统观点,主张以学生兴正职、...

课程新三中心和旧三中心的区别是什么?
答:1、旧三中心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新三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2、旧三中心把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强调课堂上知识的单向传授,方式是灌输式的,学生是被动进行学习的。新三中心端正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强调知识是基于学生自身已有的经验主动构建...

可以鹤琴论述的儿童心理特点包括哪些?
答:5、游戏心:儿童好玩是极其重要的心理特点,在教育上有很高的价值。他曾亲自试验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关于儿童游戏的理论,在游戏是什么、游戏的种类、游戏在教育上的价值及游戏与年龄的关系、游戏与玩具等都有详细的论述。游戏可以发展身体,培养高尚道德,使脑筋锐敏,是休息之良药,教育者应很好地利用这个...

从课程形态上看现代学校课程可分为什么中心课程什么中心课程和社会中心...
答:3、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和存在主义课程理论。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以杜威为代表。他认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可取的,应代之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杜威认为,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相联系,应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此外,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应考虑到儿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