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什么会立李显为太子?真相是什么

作者&投稿:缪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每当一提起武则天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在神都洛阳登基称帝,并将国号由“唐”改为“周”,史称“武周”。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为期十五年的女皇统治时期。
武则天登基时已年届六十七岁,按古人的标准来说,活到这个岁数已经算是“寿星”了,但同时也意味着来日无多。因此,早日为她的武周王朝选出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就成了当务之急的事情。不过,立谁做太子这个问题对武则天来说却显得特别艰难。
当时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共有三人,分别是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唐中宗,后被废黜皇位降为庐陵王)、第四子李旦(唐睿宗,690年被迫让位于武则天,并以皇嗣身份软禁于宫中),以及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
按照正常流程,皇位传给自己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便女皇也不例外。但问题在于,武则天的皇位本来就是从儿子手中抢来的,而且她还把李唐的江山改成了武周。如果让儿子成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那这一切就等于白白瞎折腾了一场,用她的侄子武承嗣的话来说就是“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可如果立武承嗣为太子不仅不合情理,而且武则天自己也心有不甘,毕竟儿子再疏远也是儿子,侄子再亲近也只是侄子。
因此,武则天在位初期就被选择继承人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到底是照顾武氏家族的利益,还是照顾自己亲生儿子的利益成为她最犹豫不决的问题。朝廷大臣依据各自的立场也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派,彼此势同水火。
692年,大臣李昭德劝武则天放弃立武承嗣为太子的想法,他进谏道:“自古帝王,父子之间,都会为了权力互相争夺,何况姑侄?”武则天此时也意识到了让家族成员拥有过多权力的危险性,因此她立即下令升任武承嗣为太子少保(虚衔),并借此罢免了他的一切实权职务。后世不少人认为武则天此举就表明了她决定将皇位留给自己的儿子,其实不然。武则天明升暗降夺取武承嗣的权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朝廷不同利益集团的势力保持平衡和分裂。因为任何一个集团过于强大对皇帝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这是所有精明帝王的惯用手段,与立储实在没什么必然联系。
真正让武则天下定决心将儿子立为太子是一件发生在698年的事件。当时武周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财政危机,底层百姓对女皇的不满情绪也在逐渐上升,不少人开始怀念当年大唐盛世的光景。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关系,武则天接受了狄仁杰、吉顼等大臣的建议,将她的儿子李显从流放地召回洛阳,这是武则天打算由李氏家族继承皇位的明显信号。
不过,信号总归是信号,还没确定下来的事情都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最终促使武则天付诸行动是源于一个突厥可汗的突然捣乱。
698年秋,默啜可汗率突厥大军进犯,并宣称:“我突厥世受李氏恩,闻李氏尽灭,唯两儿在,我今将兵辅立之。”为了抵御突厥入侵,武则天立即派出军队前往迎战。同时又在国内进行紧急征兵,准备以人数上的优势压制突厥骑兵的机动能力。然而过了一个月时间,征募到的兵员却不足千人。由于军情迫在眉睫,武则天只好打出了最后的“王牌”。她宣布任命李显为太子,并担任河北道元帅之职,统领大军讨伐突厥。此令一经宣布,应征入伍者络绎不绝,没多久就征召到了五万大军。同年九月,新募集的军队开赴前线,默啜可汗认为战机已失,于是主动选择了退兵。
一场意外入侵却促成了武则天正式决定将江山归还于李家,要说谁是李显复位的功臣,突厥默啜可汗应当被记上一功。

~

武则天晚年立谁为太子?武则天病重时的那段历史是怎样的?
答:武则天晚年立李显为太子。武则天晚年病重,最后,张柬之、檀彦范、敬晖、袁恕己、崔玄晖五人进行了逼宫,逼迫武则天传位于李显,还李唐天下,武则天退位,李显登基,称中宗。武则天晚年病重,想争夺太子之位的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而朝廷的大部分势力都站在李显一边,朝廷的大臣也无不施展权术,以保(夺回)...

李显懦弱昏庸,武则天为什么还要把皇位传给李显而不是李旦?
答:那么问题来了,李显和李旦同样是自己的儿子,并且李显懦弱愚蠢,李旦还要比李显机智点,为什么武则天还要放弃本已是皇嗣的李旦改立李显为太子呢?李旦 有句话叫远香近臭,李显远离京城,眼不见心不烦;李旦长期被武则天软禁在皇宫,母子之间自然会发生不少矛盾。李显是有罪之身,武则天赦免其罪,把他升为...

为什么最终选择立李显为嗣,而不是武三思和太平公主
答:圣历元年(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谋求为太子,几次使人对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当做继承人的。”武则天犹豫未决,狄仁杰对武后说:“姑侄之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武承嗣、武三思为武则天之侄,李显、李旦则为武则天之子),陛下立儿子,那么千秋万岁后,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祭拜;立侄子,...

...狄仁杰说了什么,让她最终将太子之位传给李显?
答:皇室立储,武则天犹豫不决,武则天就与狄仁杰商量立储的事,问狄仁杰应该立谁为储,狄仁杰答道:“天下人都在想念唐朝,如果要立太子,一定要立李显!”武则天问为什么。狄仁杰说:“太子是您的血脉,流着是你的血,而你的侄子身上流的血脉是别人的,而且,如果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您百年以后可以享宗庙...

武则天立谁为太子
答:”这一番话让原本犹豫不决的武则天最终坚定了立儿子为皇位继承人的心思。武则天当时尚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李显与李旦。其中李显被幽禁于房州,而李旦则是身处洛阳。在决定立儿子为储君之后,武则天便派人将李显给接回了洛阳。之后,由于李旦多次请立李显为太子,是以武则天最终于698年的九月将李显重新...

武则天时期的太子都是谁?
答:武则天在位时期的太子是李显。李显原名李哲,是他唐朝第四位皇帝,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唐高宗第七子。显庆元年(656年)李显出生在长安,最初封为周王,后改封为英王,他的皇兄李弘和李贤一死一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开耀二年(682年)正月,李显的长子李重润出生后,唐高宗为了表达喜悦,在李重润...

历史上狄仁杰是怎么劝武则天,放弃武三思立李显为太子
答:武则天,能够成为女皇,她的政治手段必然不会输于其他的皇帝,她的心性也一定要比很多皇帝更厉害,否则凭借一个女子的身份,就不可能成为皇帝。而武则天在立太子一件事情上,总是想要将自己的侄子武三思立为太子,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儿子李显,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狄仁杰的功劳,那么狄仁杰又是如何劝说...

狄仁杰一心想让李显继位,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狄仁杰在世时候,虽然和武则天相处融洽,但内心里一直想要李显继位,重掌李唐江山,会有这样想法存在,全凭两个原因。第一李显是名正言顺继承人,第二狄仁杰内心,一直忠于李唐皇室,也想要恢复李唐皇室。作为一代名臣,狄仁杰的才能,武则天信任和重用下,发挥得淋漓尽致。武则天能够立李显为太子,狄仁杰功不...

李显是武则天的哪个儿子?
答:”立判刘讷言流于振州。左卫将军高真行之子高政,为太子典膳丞,事有牵连,唐高宗交其父训责。高政才入门,其父高真行和伯父户部侍郎高审行及堂兄高璇立即把他杀死。苏州刺史曹王李明、忻州刺史嗣蒋王李炜,按太子同党给以降爵和除名的处分。处分李贤后的第二天(八月二十三日),册立李显为太子。开...

中宗李显的故事:一朝被废两次为帝皇后干政被毒身死
答:中宗李显的故事:一朝被废两次为帝,皇后干政被毒身死发布时间:2017-03-1315:57浏览:加载中公元656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出生公元680年,继长兄李弘被杀之后,李贤又被废为庶人,李显因而被立为太子公元683年,唐高宗病死,李显即位公元684年,李显被母亲武则天废黜,改封为庐陵王公元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