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晚年立谁为太子?武则天病重时的那段历史是怎样的? 历史上武则天死后谁当的皇上?

作者&投稿:金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武则天晚年立李显为太子。武则天晚年病重,最后,张柬之、檀彦范、敬晖、袁恕己、崔玄晖五人进行了逼宫,逼迫武则天传位于李显,还李唐天下,武则天退位,李显登基,称中宗。

武则天晚年病重,想争夺太子之位的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而朝廷的大部分势力都站在李显一边,朝廷的大臣也无不施展权术,以保(夺回)李唐江山。

张柬之等说服张昌宗兄弟支持李显,所以太庙兄弟二人在皇帝面前无不夸赞李显,贬低武三思与太平公主等势力,为神龙政变打下基础。

扩展资料:

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于天授元年(690年),自立为帝,宣布改唐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政权。

身为女皇的武则天,在立太子问题上却拿不定主意,在侄儿和儿子之间摇摆不定。拥护武家一派以“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为由主张立武承嗣或武三思。

拥护李唐的以大臣李昭德和重臣狄仁杰为代表的则说:“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武则天仍然犹豫未决。

一日,武则天做了一个梦,梦见鹦鹉两翅折断,于是她找来狄仁杰解梦。狄仁杰回答说:鹦鹉即武,是皇上的姓,两翼是指陛下的二子。两个儿子起,有了翅膀才能腾飞。

毕竟儿子是自己的骨肉,加上狄仁杰的解释,武则天觉得有道理,于是武则天便册立立庐陵王李显为皇太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则天





李显

圣历元年三月,武则天突然把庐陵王李显从房州接回来。称庐陵王有病,需来洛阳休养,实际上是让李显重任太子。中宗为搞好与母后的关系,决定与武氏联姻。于是将女儿永泰公主嫁予武则天的侄子武延基(魏王武承嗣的儿子),幼女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
长安元年九月,皇太孙李重润和永泰公主夫妇对武后宠信的张易之、张宗昌兄弟表示不满,结果二张反而告他们诽谤朝廷。重润与永泰夫妇被迫自杀。面对二张的威胁,太子李显与弟弟李旦和妹妹太平公主经常往来,暗中计议对策。
长安四年,武则天病居迎仙宫,除了二张,外人不得入内。神龙元年正月,张柬之等人起兵发动政变,占领玄武门,斩关而入,进入迎仙宫,杀死二张。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强警戒,配合这一行动。武则天于是先传令太子李显监国,次日传位,隔天中宗复位,并大赦天下。于是论功行赏,李旦加为安国相王,拜太傅,同中书门下三品;妹妹太平公主加镇国太平公主称号,表彰拥立之功。张柬之等人也加官晋爵。

武则天晚年立李显为太子。
武则天之所以立李显为太子,狄仁杰的功劳不小。武则天晚年想立武三思为太子,征求狄仁杰的意见。狄仁杰说,只听过有儿子给母亲立太庙,没听过侄子给姑母立太庙的;还反问了武则天,是儿子亲还是侄子亲;武则天一次梦见鹦鹉折翼,狄仁杰解释说是应该召回李氏儿子立太子的先兆,等等。
武则天晚年病重,想争夺太子之位的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而朝廷的大部分势力都站在李显一边,朝廷的大臣也无不施展权术,以保(夺回)李唐江山,张柬之等说服张昌宗兄弟支持李显,所以太庙兄弟二人在皇帝面前无不夸赞李显,贬低武三思与太平公主等势力。最后,张柬之、檀彦范、敬晖、袁恕己、崔玄晖五人进行了逼宫,他们掌握军权,整个王朝此时都在他们的手里,他们带着李显来到武则天修养的宫殿,杀死二张,逼迫武则天传位于李显,还李唐天下,武则天退位,李显登基,称中宗,改元神龙元年。

李显,本来李显被流放到偏远之地,由于武则天病重,才把李显召回宫封为太子

先李旦后李显!

太平公主和武三嗣都想做太子!但不成功!

女皇武则天晚年时,对于立太子的问题比较纠结,到底是立自己的儿子还是立侄子。我在读历史材料的时候,看~

当然武三思啦,肥水不流外人田.

武则天死后是唐中宗李显当得皇上。
长安四年,武则天病居迎仙宫,张易之、张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内。朝中大臣以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为首,也见机秘密谋划,准备除掉二张,拥立李显。
神龙元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在迎仙宫杀张易之、张昌宗。
这一天,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强警备,配合行动。武则天无奈,先令太子监国,次日传位,隔了一天,李显复位称帝,大赦天下。
他先把弟弟相王李旦加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又给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镇国太平公主的称号,以表彰二人的拥立之功。张柬之、崔玄暐等人也加官晋爵。二月,复国号为唐,一应典制,悉复唐永淳前旧,唐朝规复。
王庆之见武则天,陈述请求。武则天说:“皇嗣我子,奈何废之?”王庆之按照武承嗣的嘱咐,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今谁有天下,而以李氏为嗣乎!”武则天下谕,令他出去。王庆之伏地,以死泣请,不离开。
武则天心有犹豫,于是将一张印纸给他,说:“想见我时,以此出示门者。”王庆之以为得逞,屡次求见。武则天对王庆之得寸进尺的带有要挟性质的举止很是厌恶,大怒之余,命凤阁侍郎李昭德杖打王庆之。
李昭德马上将王庆之引出光政门外,对朝士们说:“此贼欲废我皇嗣,立武承嗣!”命侍卫们扑打,一直打到眼睛耳朵都出血为止,最后又将其杖杀之。
李昭德杀一儆百后,趁热打火地对武则天说:“天皇,陛下之夫;皇嗣,陛下之子。陛下身有天下,当传之子孙为万代业,岂得以侄为嗣乎!自古未闻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者也!且陛下受天皇顾托,若以天下与承嗣,则天皇不血食矣。”
武则天听后,细一琢磨,确实是这个道理,哪有不传儿子传侄子的道理,哪有侄子当了皇帝而为姑姑立庙供奉的。于是打消了立武承嗣为太子的想法。

扩展资料
长安四年(704年)十二月,80岁的武则天因病避居迎仙宫。武则天的病情很严重,迎仙宫中只有张易之、张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进入,甚至连宰相也难见她。 张柬之和桓彦范、敬晖等大臣决定乘机诛杀张易之,逼病重的武则天让位,复辟唐朝 。
张柬之利用职权迅速安排桓、敬二人担任羽林将军,掌握禁兵,为政变提供保障。当时皇太子李显在北门起居,桓彦范和敬晖利用禁军将军身份拜谒李显,密陈政变计划,得到太子的赞同。
因为张柬之早年在外地担任刺史时,曾与荆州长史杨元琰一同泛舟,谈起武周的乱象,两人相互约定:“他日你我得志,当彼此相助,同图匡复。”于是,张柬之此时便推荐杨元琰担任羽林将军,共同筹划政变 。
政变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王,时称“五王”,所以,神龙政变又被称为“五王政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显

武则天是怎么死的?
答:圣历元年(邱8年)三月初九,武则天托病,派徐彦伯带一班宫人去房州设计召回李显。二十八日,李显回到洛阳,满朝文武无人知道。八月十一日,武承嗣因求太子不得,忧愤成疾而死。九月十五日,因李旦固请让位于李显,武则天同意立李显为太子。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怕自己死后太子与武家子孙不能相容,...

历史上武则天死后谁当的皇上?
答:神龙元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在迎仙宫杀张易之、张昌宗。这一天,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强警备,配合行动。武则天无奈,先令太子监国,次日传位,隔了一天,李显复位称帝,大赦天下。他先把...

武则天选太子:两难的继嗣抉择
答:武则天在建国号后,即启用武姓的子侄,或擢为宰相,或封为将军,臣子有功则赐以武姓,又免天下武姓的租赋,改文水县为武兴县,追封武氏家族的先人,并为之上谥号,立庙宇,显然,她是想传位于武氏。而武家子孙武承嗣、武三思就上下活动求为太子,经常鼓吹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天授二年九月,在武则天的...

武则天登位及之后一个皇帝的历史
答:他曾对韦氏发誓说:“有朝一日我能重登皇位,一定满足你的任何愿望。”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立被立为太子。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

武者天后是谁当皇帝?
答: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李显生平两次为帝: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乙丑,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

唐高宗孩子的大小顺序
答:子 燕王李忠(母宫人刘氏)原悼王李孝(母宫人郑氏)泽王李上金(母宫人杨氏)许王李素节(母萧淑妃)孝敬皇帝(代王)(曾有庙号——唐义宗)李弘(后四人皆武后出)章怀太子(潞王)李贤 中宗李显 睿宗李旦 女 义阳公主(母萧淑妃)高安公主(母萧淑妃)安定公主(母武后。扼死)太平公主(母武...

武则天废了哪几个皇帝?
答: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立被立为太子。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2月,复国号为唐。唐睿宗李旦,又名李旭、李轮。武则天幼子。初封殷...

李显怎么死的唐中宗李显被谋害之谜揭秘
答: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新被立为太子。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是年改年号为神龙,2月,复国号为唐。中宗复位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皇后之父亲为王...

武则天怎么死的
答:二十四日,武则天下诏传位于太子李显。二十五日,太子李显即帝位,为中宗。二十六日,武则天移居上阳宫。二十七日,唐中宗李显率百官谒上阳官,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二月初四,唐中宗恢复国号为唐,至此,15年的武周王朝告终。同日,唐中宗复改神都为东都,北都为并州。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病死于...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一生??
答: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王皇后被废不久,即与萧淑妃同被则天害死。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自显庆末年起,乘高宗体弱多病之机,遂专国柄,威势日重。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