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专业人士推荐几部道家修行方法的书 简单点的 比较容易入门 道家修行入门看什么书

作者&投稿:纳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道教的修炼方法有很多,如行气、导引、内观、存想、服食、辟榖、外丹术、内丹术等等,并不清楚你要的是哪一种,但是基本的修行是要有的。

  • 先说必要的基本修行的书籍,这些是入门的基本功,无论何门何派,都要参悟的

1、《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本为道教经典,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这里“太上”是指“太上者,道门至尊之称也,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感应篇”是太上劝人作善之书。《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此书源出于《抱朴子》,后经宋代李昌龄、郑清之等先贤发扬光大,流通于世,影响深远。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树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确形象,许多内容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2、《道德经》:《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3、《老子义疏》:《老子义疏》是唐代道士成玄英撰写的一部关于道家经典《道德经》的注释集,作者主要在书中注释《道德经》中的生僻字词,并阐述自己读《道德经》的心得,本书是唐代玄学的经典著述。

4、《庄子》:《庄子》又名《南华经》,《庄子》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论语》,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庄子等道家思想是历史上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与道举的学说。

5、《易经》:《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6、《太平经》:《太平经》的思想基本上保持了老子的观点。在对万物的认识方面。继承先秦两汉道家元气论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元气”,事物都是由“元气”变化生成的,同时还提出“太阳、太阴、中和”的“三合相通”观点。在政治和社会道德方面,政治上主张平均财富。修持上主张反本。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结合,社会道德上提倡“忠孝”。同时,它还进一步提出“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观点一。《太平经》内容驳杂,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对黄老道思想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道教思想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 至于行气、导引、内观、存想、服食、辟榖、外丹术、内丹术之类的修行方法,皆是道门秘传,个中真诀无可奉告,但是可以提供给你一些书籍,参悟推演也可修成,只是看你的智慧以及机缘了。这些法决有名师指点最好,因为有些学习到一定境界之后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

  • 行气法,亦称“服气”、“食气”、“炼气”。道教早期修炼方术之一。是指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而往往辅以导引、按摩的养生内修方法。一般又分外息法和内息法两大类。其重点在以我之心,使我之气,养我之体,攻我之疾,从而延年益寿。道教修炼,重视气对人体的作用,认为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摄生纂录·调气》称“人在气中,气聚即生,气亡则死”。《太平经》称“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故上士修道,先当食气”。葛洪也认为“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世传行气方法甚多,仅《云笈七签》即载有诸家气法数十种。具体程式不一,原则大致相同。要求行气时,凝神净虑,专气致柔,呼吸吐纳,做到轻、缓、匀、长、深。轻,呼吸轻细;缓,进出气舒缓;匀,呼吸节拍有致,不时粗时细;长,呼吸之间隔时间长,引气入鼻中而闭之,阴以心数数,30~50乃至120,方徐徐吐之;深,闭气时使气渗进腑肺百脉,渗透组织深部。据称炼气既久,可达到鼻无出入之气的最佳境界,如婴儿之在母胎中,名曰“胎息”。行气又辅以导引与按摩。导引,即以力引动肢体,作俯仰屈伸运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按摩,即以摩、捏、推、揉等手法作用于人体之经络穴位,以求筋肉舒展、血脉流通,使行气更见成效。

    1、《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内篇》是对炼丹养生方术所作的系统的总结,为魏晋神仙道教奠定理论基础的道教经典。作者是晋代葛洪

    2、《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气功服气著作。一卷。唐代幻真先生撰。全书十五章,一至五章为一套完整的服气法;六至十一章是六个独立的服气功法;十二至十四章为服气注意事项;十五章为服气胎息诀,是几种功法的综合。

    3、《服气精义论》:唐代高道司马承祯所著,是一部论述的道教炼养著作,其中蕴涵了丰富道教炼养思想。记录了“服真五牙法”、“太清行气符”、“服六戊气法”、“服三五七九气法”、“养五藏五行气法”、“服气疗病”等功法,探讨了服气养生与治病等有关人类自身生命的问题。

  • 导引原为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与“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相结合的名为“熊经”“鸟申”的二禽戏。

    1、《养性延命录》:记有华佗“五禽戏”,模仿虎、熊、鹿、猿、鸟等五种鸟兽活动形态,编制出一套导引程式。《正统道藏》所收《太上老君养生诀》亦录此“五禽戏”,署华佗授广陵吴普。这套导引术一直流传下来,明人周履靖在所著《赤凤髓》和《万寿仙书》

    2、《抱朴子·杂应》篇记录过 “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鸟伸”、“虎据”、“兔惊”等九种导引术势名称,但未记录具体作法。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篇》除记录几种按摩术外,对“狼踞鸱顾”、“五禽戏”等几种导引术势作了具体记载,并绘制过《导引养生图》一卷(已佚)

    3、《太清导引养生经》:太清导引养生经,道家养生类经典著作。收录了蛤蟆,鱼鳖等行气法,彭祖谷仙卧引法,闭气治诸病法。可做养生学的参考资料.

内观的书籍,市面上留存极少,此为道家修心法门,有以下作用

一、观心。涤除玄览能无雌乎。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务外游者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 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列子·仲尼》[1] 

二 、内视。《干金要方》云:“常当习黄帝内视法,存想 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古乐器)。 五色了了分明,勿辍(停)也。”

此类书籍:

1、《太上老君内观经》

2、《洞玄灵宝定观经》

3、《太上老君说了心经》

4、《常清静经》

5、《青华秘文》

  • 存想,又叫存思、存神,即默想诸神形象,是斋醮科仪中高功通神的重要法术。存想原是汉代流行的一种历藏内视的养生术,用于自身修炼。道教也采用存想,作为修炼的法术,并成为道教法术的大宗。

    1、《存思三洞法》

    2、《内景经》(即黄庭经)

    3、《存神炼气铭》

  • 服食又名服饵,指服食药物以养生。道教认为,世间和非世间有某些药物,人食之可以祛病延年,乃至长生不死。

    1、《抱朴子》有专篇论服食

    2、《神仙服食灵草菖蒲丸方》

    3、《种芝草法》

    4、《黄帝杂子芝菌》

    5、《太乙杂子黄冶》

    6、《云笈七签·方药部》

  • 辟榖即“辟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却粒、休粮等。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法则,辟谷在很多古书典籍里也有记载。

    传统的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种主要类型。服气辟谷主要是通过绝食、调整气息(呼吸)的方式来进行、服药辟谷则是在不吃主食(五谷)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辅食(坚果、中草药等),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

    辟谷没有专门论述的书籍,只有一些功效的记载,其具体修炼方法唯口传心授尔。但现在道门打开,有辟谷班辟谷课堂等等,可以由此接触辟谷

  • 外丹相对内丹而言,又称炼丹术、仙丹术、金丹术、烧炼法、黄白术等。外丹我并不建议你尝试,因为外丹术需要有一定的内丹功底作为辅助,外丹之中基本都是重金属成分,还有很多有“朱砂”,没有功底的寻常人服用,或者在家居士弄不好配比,是容易出事故的(食物中毒、重金属中毒等)需要以内丹之功配合才能应用。外丹最经典的书籍就是《周易参同契》,被称为“万古丹经王”。此外还有《抱朴子外篇》等,我就不过多介绍了,你要有兴趣可以阅读,但是千万不要在没有指点的情况下服用。

内丹术是道家重要的一种修炼方法。内丹术指以“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思想为理论,进行性命的修炼,以人的身体为鼎炉,修炼“精、气、神”等而在体内结丹,达成强身健体、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甚至“成仙”的目的。《道德经》、《文子》、《列子》、《庄子》、《内业》、《心术》、《楚辞·远游》以及黄老学派作品可是说是所有丹经必本的祖经,后世一切丹经均从其中发挥而来,一直是内丹法诀的纲要。丹者,单也,一者,单也。惟道无对,故名曰丹。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长生。

内丹术的专著很多,我向你介绍几本

1、《九转金丹秘诀》:又名九转内丹术,属于道教气功养生法,由陈朴所创。陈朴,号冲用,唐末五代初人,受道于钟离,与吕洞宾同时,著有《陈先生内丹决》。

2、《天仙金丹心法》

3、《灵宝毕法》:五代后汉 钟离权著作。全名《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又名《钟离授吕公灵宝毕法》。

4、《陈撄宁仙学精要》(上、下)(现代)

5、《仙学详述》(现代)

6、《中华道家修炼学(上下)》(现代)

7、《太乙金华宗旨》:《太乙金华宗旨》是道家修身养性的书,教人清心寡欲,作一个有智慧、有道德的人。为明清扶乩托名吕祖所作与《唱道真言》、《道乡集》、《大成捷要》、《古书隐楼藏书》为明清道家经典著作的代表《太乙金华宗旨》较少用及铅汞、龙虎、坎离等名相, 以道教内丹金丹(金华)之修炼为主, 而以儒书、佛书相辅做说明, 文较易懂。

以上这些都是小道纯手打的,望采纳(虽然回答到后面有些着急了)



道家经籍,汗牛充栋;最多达七千余卷,现存之明正统道藏,及万历所补之续藏,亦达五千余卷。自兹以后,迄有清一代,不少上乘经典,犹未选刊入藏。若欲一一穷而通之,通而用之;以有涯之生,岂不危殆哉?或主修真之事,只重师承与口诀,只重炼养与工夫,无须参经穷典,便可有成,斯则大谬而特谬矣!与修「野狐精道」者何异?

在图中右下角可找到回答中的全部道家修行方法的书籍,需要的可以自己找找看

充其极,做个「不死罗汉」,不能入圣登真,而臻超生脱死、与天地共存之域,岂是道门上乘旨意?且欲事上乘修真,尤须深彻大道,切入玄微,既透本宗,并能旁通各派,方能上造博大高明之旨,而免偏听偏修之弊。兹为学人之方便计,特拟一简要之必参书目如下:
  一、各派共同必参书目(下列各书,各派均有各派之批注,各派之修法,所列各书,系指本经。):

  周易参同契(此为丹道派之祖经)、老子道德经(丹道派中之圣经)

  庄子南华经、列子冲虚至德真经、黄帝阴符经

  吕祖全书、吕祖百字铭、唱道真言

  锺吕传道集、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

  入药镜、金碧龙虎经、灵宝毕法

  易道心法真传、金华秘诀、周易玄解

  通玄真经、抱朴子内篇、云笈七签

  太上十三经、、石函记、丹道北宗秘旨

  登真要诀、真诰、养真集

  南北合参法要、静坐法辑要、谭子化书庄列十论合刊

  金丹大成集、上乘修真大成集、长生气功诀法集成

  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历代真仙史传、金莲正宗记

  道藏辑要、道藏精华、道藏源流考

  二、文始派必修书目:

  关尹子、文始真经、仙学真诠

  文始大道抉微、修真隐诀、通玄真经

  文子缵义、文始经玄义

  三、北派必修书目(兼参中派书目):

  参同契阐幽、参同契发挥、参同契释疑

  邱祖全书、邱祖全书节辑、丹道秘书老子道德经讲义、丹阳语录、太乙金华宗旨

  太上清净心经、古书隐楼丛书、重阳祖心法

  悟真篇阐幽(悟真为南宗书,阐幽则为北宗书)、悟真篇正义

  悟真篇外书、玄宗正旨、紫清指玄集

  灵源大道歌、孙不二女丹诗、列真语录辑要

  樵阳经、修道秘要、道书十二种

  白玉蟾全集(白为南宗,书则为北宗必读书)、龙门大成集

  邱祖西游记

  四、南派必修书目(兼参东派书目):

  悟真篇三注集注合刊(正统南宗圣经共十一宗注)、金丹真传

  悟真秘旨、大丹真传问答语录、陶素耜道言五种

  悟真直指、悟真四注

  马祖心法秘传(丹阳为北真,本书兼阐南派秘旨,以其究属阴阳所成也。)

  金丹四百字、还源篇、复命篇

  翠虚篇、南宗修真指要、白玉蟾全集

  五、东派必修书目(兼参南宗书目):

  方壶外史(包括丹经之测疏注释凡十三种,著作凡四种)、证道秘书十七种

  证道一贯真机、金丹抉隐、吕祖心法五篇注

  圣真修道全旨、大丹捷要、潜虚翁口诀秘钞

  六、西派必修书目(兼参三丰派书目)

  太上十三经注释(包括太上丹经十三种)、道窍谈三车秘旨合刊

  大洞老仙经发明、无根树道情诗二注、文终经

  后天串述、圆峤内篇、性命双修要旨

  七、中派必修书目:

  道统大成集、中和集、老子道德经精义

  乐育堂语录、性命圭旨、规中指南

  毅一子、仙学正传

  八、三丰派必修书目:

  张三丰全集、张三丰大道指要、玄谭全集

  性天正鹄、无根树词注释、太极炼丹秘诀三丰心脉、三丰玄指

  九、青城派必修书目:

  青城秘录(包括书凡十三种)、青城玉房诀、玄宗双修指要

  大道玄指、崆峒微传、通玄子道书四种

  十、伍柳派必修书目:

  天仙正理直篇、伍真人大丹问答、丹道九篇(即仙佛合宗)

  金仙证论、慧命经(伍柳仙宗即系上五种书)

  养生内功秘诀(包括金仙证论与慧命经)、天仙论语

  内金丹心法秘旨

  十一、三峰派必修书目(兼参东派书目):

  三峰丹诀、玄微心印、延生炼己捷要

  陶真人养生丹诀、玄机中萃、崆峒秘典

  青城秘钞(非青城秘录)

  房木奇书、三峰丹术大成集、印权金丹秘法

  综上所述,只就各派约略择要,列举若干种以供参考而已,凡全出之乩笔或伪托之书,或类涉迷信诞怪之书,或涉肤浅而缺乏学术性之典籍,与乎宗教、方术、占卜、医药、神学、天文、舆地……等书目,概未选列。即自由出版社已选刊之书目,亦未列全。惟其中不少书目亦为未出版,或特陆续刋行,或根本无意刊行者,列之只在使世人明有此等经籍耳!



。《童蒙止观校释》、《道家养生功》、《中国传统道家养生文化经典》、《伍柳仙宗》、《道德经》、《庄子》、《卫生性理学》、《内修秘要》、《修真图》、《内经图》、《武当山修性心法图》、《修真内外火候全图》、

《钟吕传道集》、《灵宝毕法》、《大丹直指》、《性命圭旨》、《张三丰全集》、《黄庭经》、刘一明所著《道书十二种》、《周易阐真》。

搜下《大道本相》这本书,简单明了

南怀瑾的书

道教初学者应该看哪些类的书籍比较~

一、语录类
1.《栖云真人盘山语录》
栖云真人的语录以修心炼性为宗要,修行中常见的各种问题也谈到了很多。初学者如果能好好读这册语录,并能够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和修行中,百分之九十的道教经书都不用看了。
2.《修道真言》
白玉蟾祖师的心法直言。简明扼要,都在一个心字。
3.《丹阳真人直言》
4.《丹阳真人语录》
丹阳宗师的语录,关键在“清静”两个字,直言关键在“精进”二字。
5.《邱祖寄西州道友书》
或于教门用力,大起尘劳;或于心地下功,全抛世事。
此乃全真家风。
6.《邱祖垂训文》
各秉丹诚。
7.《长生真人语录》
8.《长真真人语录》
9.《广宁真人语录》
以上几部语录都很简短,重在劝勉。长生真人还有一部《至真语录》,看不看都可以。
10.《真仙直指语录》
收录了丹阳、长春、长生、长真、清和等几位祖师的语录,可以和各位祖师的语录相参照。
11.《清和真人北游语录》
清和宗师语录,重在劝人积行累功。
12.《晋真人语录》
13.《玄教大公案》
一言半句便通玄。谁可在苗太素祖师言下顿悟一心?
14.《随机应化录》 无垢子
以上语录,以前六部最为重要。
二、经教类
1.《道德真经》
万经之王。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强调一下,大家不要把《道德经》神秘化,先了解字面的意思,看看这部经能给予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迪,不要一开始就去追寻那些玄妙的东西。
历代祖师对《道德经》的注解很多,但暂时可以不读。奥修的《道德经心释》倒可以翻翻。
2.《南华真经》
就是《庄子》。和《道德经》一样,先看字面的意思了。至于玄虚的东西,以后再说。
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很好。
3.《太上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
里面的几部经书,是修行的指南。这个大家都知道。
强调下《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这部经将道教的教义教理、修行全部包含在内了。……一字千金!不要等闲看过了。可以翻下清庵滢蟾子李道纯祖师的注解。
4.《元始洞真决疑经》
十二法印印我道教一切法门。
经中说的十事法,是学道之人的必由之路。
5.《洞玄灵宝定观经》
唯灭妄心,不灭照心。
学道要时时刻刻提起照心,灭除妄心。
6.《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
修行之要,尽在其中。
7.《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经》
自己校勘自己的对错了。
其他经书,先不提了。
三、著述类
1.《坐忘论》
道门修炼之纲要。
2.《重阳全真立教十五论》
教之所以为教。
3.《碧苑坛经》
龙门家风,持戒修身为第一要。
4.《七破论》
破邪存正。
5.《修道五十关》
去伪存真,破邪存正,为修道之指南。
四、戒律类
1.《老君戒经》
道门根本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酗酒
最简单的戒律,最难守住。
2.《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3.《太上老君说一百八十戒经》
4.《初真十戒》
5.《中极三百大戒》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而戒律告诉我们何者为非,何者为是。
戒条虽多,归根到底只是为了一颗心。
没有必要发愿持多少戒,但戒律经书多翻翻,能常提醒自己如何修行。
五、传记类
1.《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
2.《甘水仙源录》
看一下过去的祖师大德如何修行。能给我们很多启发。《祖庭内传》简短一些,《甘水仙源录》翻翻就可以了。
3.《中国历代名道》 吉林教育出版社
写得很好的道教传记。
六、常识类
1.《道教三百题》
2.《道教图文百科》
前者好一点吧,后者内容丰富一点。都是常识介绍,而且有一些不准确的,当参考书翻翻咯。
3.《中国道教史》
有两种,一是任继愈编的,一是卿希泰编的。都还可以,当参考书翻,了解下道教历史。
七、学术类
1.《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
张广保先生的著作,对全真教心性学分析得很通透。
2.《道家文化研究》丛书
陈鼓应先生主编,已出版二十多辑。
以上常识类和学术类的著作有些网站有下载,经书在道藏里面。
道门内练、丹道、法术之类,需要师传亲授。有缘拜师者请珍惜师徒缘分,尽心侍师,以求真传。尚未拜师者,请积行累功,为上良因。
各秉丹诚。福生无量天尊!

道家修行入门的话,你可以看一些易经八卦之类的,这是入门的书

道教修行的书籍
答:《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坐忘论》、《太上感应篇》、《道德经》、《学仙必成》…!中国儒道释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家是做人的基础,相当于小学;道家注重因果,止于成仙,相当于中学;佛家让人断恶修善,脱离六道轮回,相当于大学。请仁者自行斟酌,次第修行!

请专业人士推荐几部道家修行方法的书 简单点的 比较容易入门
答:1、《九转金丹秘诀》:又名九转内丹术,属于道教气功养生法,由陈朴所创。陈朴,号冲用,唐末五代初人,受道于钟离,与吕洞宾同时,著有《陈先生内丹决》。 2、《天仙金丹心法》 3、《灵宝毕法》:五代后汉 钟离权著作。全名《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又名《钟离授吕公灵宝毕法》。 4、《陈撄宁仙学精要》(上...

道术修行书籍
答:《文子》又称《通玄真经》,是道家四大经典之一。从内容上看《文子》更接近于对《老子》的解释和发挥,是各个独立的道家经典中最接近老子思想的一部经典,文字也较为流畅,可读性很高,建议精读。《文子》的缺点是不同章节间有说法矛盾之处,这要靠读者细心把握。《庄子》要读,但不建议以庄解老、以...

道家经典著作有哪些?
答:三、《冲虚经》《冲虚经》又名《列子》或《冲虚真经》,作者为列子,即列御寇,属于早期黄老道家的经典著作。《冲虚经》的思想主旨接近老庄,追求一种冲虚自然的境界,体现了道家学派对精神自由的心驰神往。四、《本经阴符七术》《本经阴符七术》作者为著名的鬼谷子,内容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其中前三...

道教初学者应该看哪些类的书籍比较
答:里面的几部经书,是修行的指南。这个大家都知道。强调下《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这部经将道教的教义教理、修行全部包含在内了。……一字千金!不要等闲看过了。可以翻下清庵滢蟾子李道纯祖师的注解。4.《元始洞真决疑经》十二法印印我道教一切法门。经中说的十事法,是学道之人的必由之路。5....

道家绝密修行法门
答:男子修行筑基是十年,女子筑基是三年,男闭阳关,女斩赤龙,断月信。男女丹修性功不一样,其他一样。九、长生住世,我命由我 些人想找我解心头之惑,解这东西离不开命运,道家用命运为敲门砖为了渡化。很多人遇到问题都会说帮我想想办法,我都会跟他们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怎么个我命由我不由天?道家认为人的...

出道弟子必看的三本书
答:出道弟子在修行过程中,应当阅读《出马论》、《出道论》和《无师自通》这三本书,原因如下:首先,这三部著作在道家修行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为修行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修炼方法和详细步骤,有助于避免无谓的弯路和误区。其次,这些书籍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帮助修行者更深刻地...

求一个道家筑基的修持方法,详细的心法和口诀,谢谢
答:久而久之,先天气丧失过多,肾部脉虚,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 盖人生夏天地之数有限,要知保煮即保生也。故常人不欲求长生之术,亦应求延年之法。中华道家修炼,就是要返本还源,回到婴儿先天状态,以增益寿算。吐纳之法,使呼吸归根,保住先天元炁,痛足则百病可治,固住生命之本,始可再言上层修炼。

道教怎么入门修行
答:(3)压气法。呼气时用意念将内气向丹田、尾闾部催压、贯冲,使整个下腹部的气机都活跃起来。尾闾—定要充分放松。当真气向上冲时,呼气往下压,腹部压力增高,真气自然溢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凡有疾病之处,均经元气疏通修补。(4)转圈法。放松入静后,两手在腹前意想抱着一个红色的火球向左右、...

求书,关于道家女子修炼的...
答:仙姑名谢自然,十余岁童女即修道,故亦名童女派。童女未行经。身中元气充满,可免去筑基功夫,以辟谷休粮、服气、安神、静坐入手,以清静无为法得道,传《太清中黄真经》功法。(5)曹文逸真人派。以《灵源大道歌》为祖经,以清心寡欲、神不驰外、专气致柔、元和内运为要诀。此派为女子清修派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