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四史名言警句 四史的经典佳句

作者&投稿:蒲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四大史书
中国历史的全部史书,合称《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其中的前四部,也是水平最高的四部,并称《前四史》,也称四大史书。.

史记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3.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 顺 不妄喜;逆 不遑馁;安 不奢逸;危 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6.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7.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8.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9.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其诺必诚。

10.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11.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2.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13.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记载了上自汉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历史。

1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5. 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

16.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7.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18.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19. 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20.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后汉书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21.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2.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23.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24. 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

25. 有志者事竟成。

26.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27. 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傲。

28.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9.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30.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三国志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高。

3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2.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33. 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

34.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35.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6. 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

37. 夫福来有由,祸来有渐,渐生不忧,将不可悔。

38. 慎之于始,慎之于终

39. 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

40. 生有七尺多,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

1.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3.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 顺 不妄喜;逆 不遑馁;安 不奢逸;危 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6.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7.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8.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9.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其诺必诚。
10.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二十四史前四史的名言~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史记》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记》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史记》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史记》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史记》

1.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

在凶猛的大风之中,只有那些坚韧的小草才不会被吹到。经历过严寒之后,才能够见到最后凋零的。指只有经理过严峻的考验,然后才能够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强大。

2.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桓潭冯衍列传》

天下的人们都知道从别人那里得到东西是“取”,但是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东西也是一种“取”。



3. 成功于一时,重业于万世。--《后汉书·冯异传》。

成功是一时的事情,但是声明业绩却是时代相传,流传万世的。

4. 以战去战,盛王之道。--《后汉书·耿秉传》

用战争去免除更多的战争,这是使得国家昌盛之法。



5.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虽有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实际很难与之相符。

6. 传闻之事,恒多失实。--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臧宫传》

传说的事情,往往与事实不相符合。



7.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后汉书·爰延列传》。

同好的人相处,这样能够使得自身收益,同坏人一同游学,则会被熏染,产生邪念。

8. 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东晋范晔《后汉书·徐稺传》

树木将要倾倒,这并不是一根绳子就能够拉住的。国家如果要衰败,也不是一个人可以挽救的。



9. 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范晔《后汉书·申屠刚列传》。

人民所归向的,正是上天所要帮助的。人民所背叛的,也正是上天所要抛弃的。这句话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10.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后汉书·马援传》

好男儿应当为国家效命,征战沙场,用马匹包裹着尸体来下葬。

东汉史学家班固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区别
答:班固名言 在内容上《咏史》所咏叹的是西汉奇女子缇萦救父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缇萦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将父亲的冤情呈送给了皇帝,皇帝被缇萦的执着和父女情深所打动,于是赦免了缇萦父亲的死罪,而且还下令废除了非常严酷的“肉刑”。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其实历史上能咏叹之人太多了,为什么班固偏偏选...

古诗文文学常识答案
答: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

司马迁的故事想到什么名言
答:(6)司马迁的故事想到什么名言扩展阅读 司马迁生平: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

高分悬赏文学常识
答: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

关于雅行雅言的诗句
答:5.关于明理懂事,雅言雅行的故事、名人名言、明理警句、诗歌 列举如下: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 解释: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值得效法的人。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2、伯夷叔齐耻食周粟 伯夷、...

对史界两司马的评价的名句
答:纵观廿四史,无一例外。赵翼称为“史家之极则”,可谓精当之至。 梁启超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梁启超对《史记》评价颇高,认为《史记》实为中国通史之创始者,是一部博谨严著作。他认为:史记之列传,借人以明史;《史记》之行文,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史记》叙事,能剖析...

关于教学的诗句和名言
答: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3.有关教育的诗句大全 少壮不努力,老大...

文学常识
答: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是谁说的名言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最关键的是在于勤奋,不去探索(劳动)的话,又哪来的收获呢?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在于勤奋,不积极求索就什么也得不到。这句话是东汉时期张衡说的,出自南朝范晔所写的《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第四十九》。原文节选如下:昔有文王,自求多福。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曷若卑体...

赞美课堂的诗句和名言
答:名言警句 3.形容课堂的诗句有哪些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翻译: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