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读书心得

作者&投稿:察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阿尔弗雷德·阿德(Alfred Adler) ,奥地利人,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之父,因有关自卑情结的论述而知名于世。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最为著名的心理学著作之一。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背负着三大约束而生:

        进而发现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主题中: 职业、社会与性 。这是《自卑与超越》理论的三大基石,在我看来就是处理好与这个世界、与他人、与异性之间的关系。这三个问题解决的好,自卑感会下降,解决不好,自卑感会控制你的人生。

        阿德勒自己卑微和有缺陷的童年让他的人生获得了重大的感悟,寻到了自卑情结与超越之间的关系。在这本巨著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五岁前儿童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牢固的行为模式,能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应对问题和任务,阿德勒将之称为“生活方式”。 身体缺陷、被溺爱或者被忽视的成长经历,都会深刻的影响到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因此,童年对人的心理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慎初慎始。

        在孩子的生命之初,母亲如何与之相处,满足孩子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爱与信任至为重要。为母之道没有特别的诀窍,一切都来自兴趣与练习。而社会和家庭应当给予母亲足够的地位和尊重,让母亲能有更放松的心情去照顾孩子。

        母亲需要在得到信任后,应该将孩子的兴趣扩展到包括父亲在内的其他人身上。而父亲只要证明自己是妻子的好伴侣、孩子的好伙伴和社会的好成员就可以了。儿童最初看到的他人合作就是父母间的合作,父母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和楷模。家庭的顺位也会对孩子的成长和性格有影响。

        阿德勒还可以通过人们对早期的最早记忆画面,发现他们的价值判断倾向和对人生经历的解读方式。

        自卑是促使人进步的动力。 人类有自卑感,才会不断的前进,不断的超越。因为自卑会催生人制定发展自我的“优越目标”。如果在发展自我中正确对待遇到的各种挫折困难,建立了于社会与他人的正向连接,就走向了超越自卑之路。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对社会的感知能力很强,但是解读能力很差。 作为成人,我们要帮助孩子正确地解读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帮孩子学会合作,学会和他人之间的链接和关系。如果他的解读出现重大偏差,人生会出现问题,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阿德勒认为, 暴力犯罪分子本质上都是懦夫,他们内心都有深深的自卑感 ,然而没有能力和方法合理的处理自卑感,所以采用暴力的方式去寻找优越感。犯罪是对英雄主义的懦弱模仿。

        正确超越自卑的唯一方式,是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联系在一起,学会与他人合作,关爱他人,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不断肯定自我,降低自卑感,提升幸福感和价值感。

        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纠正孩子的潜在错误,帮助他逐渐走上正确的超越自卑之路。

        教育一个人最重要的机会,是在他做对事的时候,给与足够的肯定,提升他的自尊水平, 这样在别的方面改进也会变得非常容易,因为他觉得这些东西我都学得会。

        因此,阿德勒认为, 教师必须做母亲应该做的事情 ,在学校里边,核心是有没有认真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真心地跟他们产生连接,和他的对话过程当中让孩子感受到了合作的乐趣和力量。同样,学校给予孩子最好的影响,是想办法跟孩子建立联结,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真正的关怀。让孩子感受到,自身的能力是可以不断地通过训练得到进步的,这样他才能够去关爱别人,用老师对待他的方法来对待其他的人。

        进入社会后,需要从根本上正确地认识到, 职业是要为社会创造价值方式 。如果只是把职业当做带来优越感的一个工具——希望付出很少的努力,但是能够得到巨大的回报,那么所有的职业都会令人觉得沮丧。同时,职业有时会被用来作为逃避社会和爱情问题的借口。比如,一个人疯狂地致力于他的事业并认为他没有时间花在婚姻上,所以不应该对它的不美满负责。

        最后,樊登老师希望大家记住这三个关键词: 合作,平等,联结 。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学会与人恰当的合作,学会正确解读这个世界,改变自私的处世模式,能帮助我们走出自卑的丛林,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

《自卑与超越》读书心得
答:        阿尔弗雷德·阿德(Alfred Adler) ,奥地利人,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之父,因有关自卑情结的论述而知名于世。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最为著名的心理学著作之一。        阿德勒认为,...

《自卑与超越》终结篇
答:第23天 按照新的读书方法去读《自卑与超越》,确实有一些不一样的收获。以前读书,只是逐词逐句读完就完了,最多再写个读后感,还有点敷衍。这次我读《自卑与超越》的时候没一个字一个字念,我先看了一下目录,然后列了几个问题,然后每一章也是挑着看,有一些大篇幅的案列没看,因为我觉得我不...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1)
答:前几天参加速度营,以手指牵引,从长z 不断训练到短z ,快速读了二分之一。写一些阅读的感想。缘起。这本书第一次是从樊登读书会知道的,听了2遍后,依然没有太多印象,只记住一个中心思想:大意是人们会努力去弥补自卑的地方,这个过程会让人超越自卑本身。用网络流行语就是:生命本身的意义是...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答:是读不懂书的。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 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自卑与超越》全文十二章,涵盖童年的影响,梦,家庭的影响,青春期,学校的影响等等。本文中所有没有特别说明的“”内为《自卑与超越》原文摘抄引用,图片均来自电子版的《自卑与超越》的配图的截屏。)

认识你自己——我读《自卑与超越》
答:2 认识自己,是每一个思考者第一个会想到的问题。抛却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首先看到的必然是自身的种种缺陷。行动,改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每一种改变都是很难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这条认识自己的道路,注定要走得艰难而长久。在阿德勒的所有理论观点中,自卑与超越都是能作为...

读书笔记-《自卑与超越》
答: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这里翻译成自卑与超越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读完了之后觉得这个标题翻译的不好。但是韩阳翻译的内容很好。读完这本书,自我感觉很有收获,解答了很多问题。以下是摘抄的一部分内容:个体心理学认为,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归于三大主要问题的范畴——职业问题、社交问题...

读书|站在巨人肩膀上涅槃【自卑与超越】
答:《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博士的巅峰之作。他曾经是佛洛依德的学生、合作者,后来发现精神分析的不足,开创了个体心理学,立足于将一个人塑造为优秀公民,强调一个人通过社会贡献来寻找自我价值。听起来稍微有点虚无,为啥要成为优秀公民捏?活着是又为了什么捏?带着一丝疑问且看阿德勒博士如何...

自卑与超越第12章爱情和婚姻读书收获
答:自卑与超越第12章爱情和婚姻读书收获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你知道哪些00后职场硬刚事件?爱情调味剂17 2022-07-28 · TA获得超过63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72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44.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爱情,以及它在婚姻中的圆满,是对伴侣最亲密的...

读书笔记: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答:读书笔记: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 我来答 1个回答 #万元活动# 节日节气研究院 欢乐颂1718 2022-06-13 · TA获得超过29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译者:曹晚红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阿德勒主要研究个体...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答:《自卑与超越》出版于1927年。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我从小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为什么活?大学时曾问过同学,没有找到答案,他们或许不想这些问题,说我想得太多。但我却一直在找寻答案。 答案1.有人说,是为了他人,因为一个人死了,他的家人会难过,会受影响。这是真正的答案吗?之前觉得说的有道理,但不一定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