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进度与教学时间如何把握 如何把握好课堂时间论文

作者&投稿:野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个要提前进行计划,比如说一个学期要学多少课,然后有多少课时?每个课时平均一要学多少?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何把握有限的课堂时间,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每个老师都应思考的问题。首先就是备课,要求老师要极其熟悉授课内容,备课时要考虑到各个方面,但上课时则不需面面俱到,而主要是讲授课文精要,引导学生由课文之精要,自己去理解其它方面的内容;其次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认为重要的地方,要细讲的地方,也许是学生已经很熟悉的内容了,这应该略讲,而学生不熟悉、难理解内容在哪里,就需要老师去深入了解学生的整体认知、理解和知识积累情况了。
入教之初,拿到了语文课本,每课都认真备课,恨不得把课堂上要说的每句话都写在教案本上。按人的正常语速计算,四十分钟的课,至少要写四千到六千字,两页的教案,也就一两千字,怎么能够讲完一节课呢?我总是担心自己所备的内容不够讲,那么课堂上留出的大量时间该出何办呢?这些都是没有正式上课之前的想象。
第一次上完课后,才发现,短短的两页教案竟然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讲不完。所备内容太多,总感觉下课铃声响得太早。这是怎么回事呢?讲课不同于演讲,演讲不需要台下的人互动,不需要问,也没有答,是自己按照所写演讲稿,按照正常语速进行,多长时间的演讲,其演讲的字数是大概可以预测出来的。而上课则不然,上课不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自说自话,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不是老师简单的讲授知识即可,更重要是引导学生去学习,不但要掌握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老师所没讲到内容,即“教是为了不教”,使学生学会学习。所以,这样的课堂,就必须有学生的参与,那么备课所写下的教案只是老师活动的部分,而有一半的活动是学生进行的,即是隐性的教案,这些内容需要老师在备课时考虑到,预测到,但不需要具体写出来,当然,还有很多事件是课堂上随机发生的,是备课时不能预测到的,需要老师随机应变,把课堂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那么,课堂的资源就极为丰富了。所以我所备之教案自然就多出一部分来,很自然地就难以在一节课堂上完成即定的教学任务。
自我反思一下,难道我所备的内容不重要吗?很多内容不需要讲解吗?还是这些内容需要两个课时呢?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作为 新老师,还不太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他们已有的知识积累,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不了清楚,所以备课时,很多准备的东西,是学生已经熟悉的东西,这样在课堂上再讲的话,就等于是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第二,把握好学生的参与时间,每节课都需要有学生的参与,比如让学生提出疑问,请学生回答问题,小组交流讨论等,需要把握好时间,当问题解决时,就顺势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而不能在同一环节消耗太多时间。第三,不是所有内容和知识点都要详细地讲解给学生,而是要详略得当,通过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举一返三,从而迁移到其它知识的学习,而这些迁移的学习,不是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实现的,更多的是在课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写作业的过程中实现的。
反思是为了更好的改进,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现状,以使得自己能在教学中很好地把握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重点讲完,把难点解决,并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第一,通过几次语文课,以及课下与学生的交流,我逐渐地了解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备课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现状来准备,上课时,能够根所他们的接受能力,并在提高的基础上来进行,从而剔除本来不需要的内容,重点讲解、引导迁移,从而缩短讲解时间,使得每节课能够完成相应任务。
第二,教学过程的程序设计是把握课堂时间的重要方面,初作老师,对课堂的教学程序的掌握还不是太好,备课时面面俱到,但讲课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比如讲授一堂新课,梳理课文的生字词是必需的环节,在备课时,要把文中出的所有生字词都准备出来,而且还要有一些拓展延伸。而实际上课时,有很多字词则是不需要讲解的,因为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都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只有一部分是学生难以理解,需重点讲解的。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就需要有学生的参与,而不是老师直接就来讲解大量的生字词。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把生字词划出来,有一些是他们都能理解的,剩下的不理解的字词,需要学生自己提出来。这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等他们把不理解的字词都提出来后,老师再重点来讲解这些就可以了。其实不单是梳理字词,在其它各环节,也是同样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程序中,各环节都需有学生的参与,即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情况来调整课堂。
一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在忙碌的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尤其是在教学方面的成长。学校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我作为肖滢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学员,真正的学到了不少东西。除了日常工作中,向这些老师们求教外,每周三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虽然时间有限,但收获还是很多。首先,通过教研活动,我们级组确定了五步教学法,老师们相互讨论,商定了五步教学的教学过程,这一程式化的教学,为我这个新老师提供了教学、备课的依据,使我更容易地去备课、上课,总体上依照这样的程序,根据实际情况再做相应调整,使我的教学很快走向正轨。其次,集体备课活动,给了我一个向名师学习的好机会,他们备的每一课,都有独特之处,有的是我没有想到的方面,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之间相互讨论,共同发现问题,这为我的备课提供了指导。
教学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正如《学记》所讲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因此,作为老师,不只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还是一个学习者和反思者,只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才能持续成长,才能成为合格的老师。

2012年10月3日

新教师该如何把握好课堂时间和教学重难点?~

在备课的时候,给每一个环节大致分一些时间。至于重难点,分析教材,了解重难点,备课时就按照这个来备课,备学生。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课程整合程度在不断提高,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被广泛地应用教学实践活动当中。Microsoft office PowerPomt作为一款易学习、易使用、界面友好等优点的软件,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使用。PPT课件制作好后在播放时由于没有动态时间的显示,往往使教师难以把握课堂时间与进度。

课堂进度与教学时间如何把握
答:这个要提前进行计划,比如说一个学期要学多少课,然后有多少课时?每个课时平均一要学多少?

怎么样才能把学习进度赶上??
答:二、学习前先预习。这就意味着在你认真投入学习之前,先把要学习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了解学习的大致内容及结构,以便能及时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当然,你要注意轻重详略,在不太重要的地方你可 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时间,这也意味着在课后少花些功夫。

如何解决教与学的进度问题
答:4 教师如何实施教学内容的多和快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进度,一是要愿意花时间打基础。只有基础扎实的进度才会达到真实、可持续的效果。二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要有百分百的期望,但要明白讲新课达到百分之多少,通过作业达到百分之多少,通过复习达到百分之多少,不要希望一堂课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三要对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管理有哪些方法
答: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虽然我们备课是直接下载,但也要仔细研究备课,写好批注与反思。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 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

中学教学楼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答:3、按专业工种分解,确定交接时间。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工种的任务之间,要进行综合平衡,并强调相互间的衔接配合,确定相互交接的日期,强化工期的严肃性,保证工程进度不在本工序造成延误。通过对各道工序完成的质量与时间的控制达到保证各分部工程进度的实现。第二节施工进度计划的动态控制 施工进度计划的...

怎样应对新课改中高中生物的教学进度问题?
答:(3)教材的衔接要通读所有教材,知识常常是螺旋式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知识的拓展不能过多,有些内容在选修会滚动出现,否则会影响课程进度。2.教学模式的转变 (1)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加强课前自主学习。(2)学为主体、以 学论教——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

在团队分配任务时,教学任务如何分配?
答:2、时间分配的技巧。一节课中各部分内容大致需要多长时间,应心中有数,重点和难点需要的时间要长些,讲的力度要深些,切忌主次不分,重点不清。时间分配要讲究科学,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都会影响教学效果。3、一堂课的技巧。一堂课45分钟(50分钟),适时穿插一些妙趣横生的实例,往往会将平淡的一堂...

学期教学计划
答:6、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7、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1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 4课时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 ...

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答: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

授课过程7个步骤
答:课堂必须明确教学的任务,从实际出发,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多数的新教师不知道如何确定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许多老师提出一点,先研读学段目标,再读透课时目标在精心设计问题。这样才能让我们进行课堂时,有的放矢,有路可寻,有序可遵,才能做到循序渐进,行云流水,环环相扣。4.课后总结。既是对当堂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