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测试: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

作者&投稿:双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因为酒精灯的火焰有分层、温度不同、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低、

正因如此、在时间较短的条件下、

外焰的温度能使纸碳化、

而内焰温度不足以使其碳化、

所以黑色圆环是外焰使纸碳化形成的!

这说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比内焰更高。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测试: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

1: 检测酒精灯火焰内外温度是否相同。
2: 酒精灯外焰的温度高。
3: 有一个黑色圆圈,说明纸的外圈被炭化, 内圈没有。得出外焰温度高

黑色表示碳化,所在位置越黑表示碳化程度越高,也就说明这个位置的火焰温度高。
这里出现黑色圆环,证明圆环上的温度高,即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比较高,内焰的温度比较低。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
答:D 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所以,中午的时候,放了土的玻璃箱内,地面温度迅速上升,从而使气温上升的快,温度高。

光明九学2010级三个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下列探究:探究I:种子萌...
答:探究 I:杯内有三粒种子,在实验中只有B号种子萌发,说明B号种子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自身因素: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A与B对照,变量是水分;C与B对照,变量是空气.通过对比知道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探究 II:由小鹏...

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都不是银)的活动性顺序,做了...
答:由题意可知,X加入稀酸产生氢气,故X的活动性强于氢,而Y加入酸不反应,故Y的活动性比氢弱;Y加入硝酸银溶液,有银析出,故Y活动性强于银,而Z无变化,故z的活动性比银弱,总结得活动性:X>H>Y>Ag>Z.所以:A、由于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故A...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
答:(1)短木条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的短木条而形成的;(2)光源的高度从20cm增加到60cm时,影子的长度从30cm变成了6cm,故要验证的假设是影子的长度与点光源的高度的关系;(3)光源每增加10cm后的影子的变形量分别为15cm;5cm;2.5cm;1.5cm,所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
答::(1)影子的长度是否与点光源的高度有关(2)减小(3)控制点光源的位置、短木条的长度不变,让短木条逐渐远离点光源,观察影子的长度如何变化 (1)由数据可知,影子的长度逐渐变短的过程中,光源的高度逐渐增大,故此同学想要验证影子的长度是否与点光源的高度有关.(2)点光源的高度每增加10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可能因素,做了如下三个...
答:a.b对比得到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b.c对比得到反应物浓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猜想得反应速率还和 温度 有关,如碳酸分解:H2CO3==H2O+CO2↑ 记得采纳哦~谢谢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
答:(1)该实验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甲与乙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乙与丙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丁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2)若想探究“...

巴蜀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讲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做了以下探究实...
答:解;(1)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所以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现象是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2)锌的活动性比银强,所以锌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由于每反应一个锌原子(65份质量)会置换出2个银原子(2×108份...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
答:控制点光源的高度和短木条的长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测出多组L和s。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测试教室和操场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请...
答:步骤一:用集气瓶在教室中抽取空气,倒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步骤二:用集气瓶在草地上抽取空气,倒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现象: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结论: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教室外草地上二氧化碳含量不一样,且教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